首頁 > 電影

電影《默愛》影評:誰說她們不能冰冷粗礪呢,或許只是大眾給她套的另一頂帽子罷了

默愛影評

電影《默愛》:瑪麗·安寧的畫像。截圖來自微博@Lolliste_

導演弗朗西斯並未給片中兩位女主演的關係塗上過於纏綿浪漫的色彩,或許這會讓期待一場衝破世俗枷鎖的曠世絕戀的觀眾們失望,但這反而是這部電影的高級與現實之處,與其說這是一部探討同性之戀的故事,不如將電影內容歸納為幾個關鍵詞:【理解、階級與性別】。

弗朗西斯沿襲了自己在《上帝之國》的風格路線,《默愛》依然冷淡、硬朗、陰鬱,同時各種細節的呈現,也非常生活化,陰沉的海邊天氣,暗色的房間,微弱的燭光,飽受生活折磨的母女,她們的生活缺乏光亮,影片似乎把19世紀瑪麗·安寧生活的真實環境展現在我們面前。

一、理解

誠然,有人會認為陰暗的畫面、生硬的轉場與細膩的女性向影片不符合。但是思考片中瑪麗·安寧角色的形象,這一切又能得到合理的解釋。劇組並未給女主角精緻的扮相,更沒有把這段關係拍攝成兩位佳人的邂逅。影后凱特溫斯萊特在片中只是穿著粗布麻衣,缺少妝容修飾的臉龐,以及看得出創傷的手指,真實地再現了一個專注於研究化石、飽受風浪侵襲的女性形象,也可以說是一個真實的底層婦女形象。從內心上看,她就像一塊堅硬的化石,寡言少語,甚至在面對願意出錢購買默愛的紳士,她也不像夏洛特那樣能言善道。她不懂得社交,在音樂會上也找理由離開人群,甚至最後在看到夏洛特與別人交談甚歡時落寞地離場,很多解讀認為她的離場是因為吃醋,但我覺得另一方面還有源自內心的自卑。

再來看西爾莎羅南飾演的少婦夏洛特,已婚的她仍然帶有孩童的天真,從丈夫的描述中可以知曉,患有「憂鬱症」之前的夏洛特非常聰慧大方,從社交場面上也可以看出她有過人的交流天賦。片中的留白都讓我們好奇,夏洛特與丈夫的關係到底如何,有一點可以明確:醉心事業的丈夫並不理解妻子的感受。

在海邊修養的夏洛特,愛上了小屋裡那位寡言的女子。瑪麗與夏洛特的關係有幾次轉變:

陌生-熟悉-理解-不理解

從互不理睬的狀態過度到瑪麗照顧生病的夏洛特,是兩個人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

從夏洛特進入這個家到音樂會後的親吻,是兩個人從熟悉到理解的過程,互相幫助挖掘出更大的化石,因為互相的理解,才有了親熱的畫面,才有了海邊的沐浴,陽光灑下,畫面不再陰鬱。

片中第一次陽光。截圖來自微博@Lolliste_

從離別到倫敦重逢的爭吵,是兩個人從理解到不理解的轉變。年輕的婦人夏洛特急切地擁抱瑪麗,為她準備了明亮的房間和精緻的衣物,她滿心歡喜地看著戀人,她以為對方會驚喜:

然而,她愛她,卻未懂她。

從某種程度上講,夏洛特或許並沒讀懂默愛,更沒有明白在海邊挖掘化石對於瑪麗的意義,她不願意回到沒有瑪麗的生活,瑪麗卻反問「那我自己的生活呢?」——瑪麗不是籠中的金絲雀,也不是櫃子中帶有標籤的精美的展示品,只有在海邊的生活才能體現出她真正的意義。最後開放式結局的設置,又對兩個人的走向生出了懸念,兩人隔著默愛對望,是瑪麗向年輕的戀人改變自己如磐石一般堅硬的內心,還是夏洛特跟著瑪麗一起回到最初相遇的海岸線,她們的感情是刻骨銘心的愛情還是寂寞生出的激情,答案可以交給每一位觀眾回答。

二、階級與性別

兩位女子還有一大區別在於二人的階級,瑪麗的舉止粗魯生活貧困,夏洛特作為富人之妻衣著光鮮。儘管夏洛特嘗試著挽起衣袖,與瑪麗共同工作,但她仍未改變自己繁縟的裙裝。夏洛特依然穿著自己的束胸衣(束胸衣的出現在《泰坦尼克號》裡的露絲也有體現)。還有一個細節,夏洛特家裡的女僕對瑪麗的眼神,以及夏洛特為瑪麗準備的衣物,都能體現二人階級的差異。

片中各處都有19世紀的女子在男權束縛下生活的影子,對於不同性別導致不同地位的探討也貫穿整部電影。比如電影開頭女性在大英博物館抹地,男性將默愛屬於瑪麗安寧的標籤改為另一個人,丈夫在點餐時完全沒有讓夏洛特發言,博物館裡研究者畫像和遊覽者全是男性,以及最後瑪麗觀望那一尊男性雕塑,種種細節已經為主題做了足夠的註腳,導演稱會還給瑪麗安寧應有的地位,最大的表現就是臨近結尾處瑪麗站著形成一幅畫像。

最後,《默愛》一定是一部不完美的電影,不完美的劇情,不完美的角色,不完美的關係,不完美的結局。

【但是誰又能說只有唯美、細膩的事物才感人呢,誰說她們不能有冰冷、堅硬、粗礪和直接的一面呢,或許這只是大眾給她們套上的另一頂帽子罷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