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默愛》影評:最高級的浪費:實則是一塊化石

默愛影評

London Film Festival Press Screening 2020/10/17

寫在前面,我不喜歡《默愛》。

就我個人而言,這部電影並未達到我心中所期待的那般優秀。

當然,我相信喜歡這部電影的觀眾自然也有他們的道理。

有些人願意做《默愛》的Jack,但我一定不是。

切回正題:

讓我們先來看看《默愛》的故事背景。

溫斯萊特飾演瑪麗·安寧,一位很有歷史地位且受人尊重的古生物學家&化石收集者,後人稱她為「英國化石採集之母」。關於瑪麗的故事,被記載的內容多是她為考古學、地質學所作出的貢獻。但是就私生活方面,能夠被窺到的內容極少,而就她取向一事,多為傳言,未經考證。

說白了,《默愛》是虛構的創作,不過是借用了人物身份設定及大時代背景:19世紀、英國、同性愛情、古生物學和富家女、虐戀情深。

由此帶出了影評人們的共同觀點:《默愛》像是同類型作品的大雜燴,你能在它身上看到很多作品的影子。

溫斯萊特x羅南這樣的神仙陣容,成為了第一層次的浪費。

手握兩位奧獎演技的女演員,本應是王炸,拍出來的成片卻成了化石。最大的問題就是,兩人之間沒有化學反應。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

此理論也適用於任何一部電影中演員們的表現:有沒有火花?有沒有情感的流露?有沒有賺得觀眾的眼淚或笑容?有沒有帶來一些實質性的變化?

《默愛》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將近兩個小時的觀影中,我感受不到角色之間的碰撞,也看不到情感的自然傳遞,更是對突如其來的轉折給驚到。

而第二層的浪費,就是一個好故事被浪費。

《上帝之國》是我很喜歡的一部作品,李導也是很優秀的導演,對電影有著一顆赤子之心。但是他給《默愛》寫了一個四不像的劇本。

他將《上帝之國》的劇本模式套用在了《默愛》之上,於是我們看到兩位女性角色從一開始看不順眼,到後來的親密無間,互相折磨又試圖互相拯救。

這樣的劇本模式,觀眾屢見不鮮,說難聽點,挺俗氣的。我在觀影過程中幾乎都能猜到下一段的故事情節,就連台詞都能估個大概。

劇本真的需要背鍋。

轉折太過於唐突,導致觀眾的情緒被牽著鼻子走,尤其是在一些情感濃厚的階段,還未等觀眾消化完,就被切到了另一種情景中。這和節奏緊湊是不一樣的,節奏緊湊的作品哪怕沒有給觀眾喘息的時間,但是觀眾仍能跟隨導演的鏡頭步伐,去感受故事情節的變化。

可《默愛》呢?節奏並不緊湊,倒是很慢很柔,卻沒能給到觀眾足夠的空間去感受故事的美好和角色之間的情感衝突。

其次,人物關係的遞進缺乏了層次感。這一塊應該如剝洋蔥般一層一層攤開,讓觀眾看到並且去感受角色之間的感情。有鋪墊,但是鋪墊的存在看起來相當的累贅且不合邏輯。

這也帶出了第三層的浪費,感情的浪費。

瑪麗和夏洛特之間的情感能稱作是「愛情」嗎?並不,她們之間的感情不深不淺,真的很像化石。

女性角色之間,不管是轟轟烈烈也好,細水長流也罷,一定要有「質感」,尤其是在這樣一部帶著時代背景的作品裡,更應帶給觀眾濃厚且戳心的動情。

可是《默愛》拍出來的,僅僅只有表層面的內容,就如朝著池塘扔了一顆小石子,沒有驚起一絲波瀾。而到最後,本應是最關鍵的重逢戲碼,都拍的很隨意。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平淡也是一種特色,畢竟不是所有的電影都需要轟轟烈烈。但是平淡如水的前提是觀眾能夠有觸動,有情緒的變化,而不是讓人昏昏欲睡。

再一個也是大家很關心的場面戲,過分的生野,缺乏了美感,根本體現不出角色之間情感的傳遞。若你有看過《上帝之國》,就明白我所講的「生野」二字的意思。這樣的大尺度放在這樣一部女性題材的作品當中,是很沒有必要的。

觀眾們不是獵奇者,觀眾們想看到的是自然而然的情感推進,而不是這般撕裂兇猛的碰撞感。說實話,我看的時候只覺得很難頂,尺度讓我瞠目結舌,卻感受不到美感,很是煎熬。

第四層的浪費,浪費了絕美的攝影。

攝影很美,我絕對不會吝嗇我對攝影的讚譽,光感、色差、溫度,還有畫面構圖,都是讓我感覺到舒服的,純當做藝術品來觀賞也是極有味道的。但整部電影的溫度,就像那海水一樣冰冷。

正常來說一部動人的愛情片,給我的情緒衝擊就該如那海浪一樣,一波一波打在我心上,讓我有觸動,讓我為之哭笑。但《默愛》,我從頭到尾都是以一副嚴肅冷靜克制的表情去觀賞,看完長舒一口氣:終於結束了。

還有兩個地方我要點出,第一是夏洛特和她丈夫在房間裡的戲碼,李導拍了James的正面全裸。第二是在大英博物館,攝影鏡頭從下往上拍攝了一座男性裸體雕塑。

我不明白李導用意何在,如果將來有機會可以再和他見面,我會想把這個問題丟給他,聽聽他的答案。

最後再說幾句:

不想踩一捧一,所以上述的內容我只提到了李導的舊作《上帝之國》。希望可以用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部作品,畢竟在觀看之前,我對它的期待值真的很高很高。

我不認同這個說法:只有女導演懂女性題材的作品。導演的性別不能決定ta的能力,男導演也能拍出質量極高的女性題材作品,而女導演掌控男性為主的作品也可以游刃有餘。包括導演的取向,也是一樣的道理。

《默愛》存在的問題是方方面面的,若是將矛頭對準導演,那實在有些不公了。見過李導好幾次,他很謙遜也很有涵養,是個很有想法的導演。當然,說這些並不是替導演開脫,只是分享一下我眼中的李導。

或許之後還會想到一些內容吧,再來補充。

PS:

這是一部很奇怪的作品,在我看來它本應完成的很好,可事實上它卻如一塊化石砸我腦袋上,讓我這好幾天都PTSD,連做夢都會夢到我回倫敦參觀大英博物館。

《默愛》,你可知道害一個人怎樣害好幾天...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