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密弒遊戲》影評:經典翻拍、系列再續,什麼元素讓觀眾對這些影片百看不膩?
密弒遊戲影評2019年,尋找可靠的電影項目仍然是所有電影公司最為頭疼的環節。《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導演盧卡戈達格尼諾翻拍了意大利經典恐怖片《陰風陣陣》,收穫不錯,一度在威尼斯提名金獅。經典恐怖片《死神來了》也再度被新線影業提上日程,對於一部二十年前在全球狂攬7億票房的系列片來說,在時隔八年後請知名編劇再度翻拍,意味著仍有許多人對這一類型影片抱有興趣。
經典恐怖片的誘惑力從這幾個例子中可見一斑。成本小,知名度高,受眾對於改編的接受程度也更為廣泛。作為電影項目的常規開發模式,翻拍作為一種十分穩健的開發模式,在好萊塢的商業體系內得以驗證。在市場急劇發展和激烈競爭之下,電影製片人的立項思路需要更開闊。對經典老影片的翻拍,同一IP的電影項目和電視劇項目之間的改編,以及跨文化地域區間的劇本版權、改編權購買後的本土化創作,都已成為當下許多製片人的選擇。
然而,究竟何種類型影片,在多年以後還具備被搬上大銀幕的潛力?恐怖片中如異形等怪物大可在多年後仍然震懾觀眾心神,令他們在電影院中發出尖叫,但如西部片、音樂歌舞片等類型,卻在當下的市場上逐漸銷聲匿跡。
你或許可以認為,超級英雄仍然是史詩類影片的另一種發展模式,但顯然,當下的年輕人與當年在電影院裡觀看《斯巴達克斯》的觀眾,已經不再有著相同的共鳴。對於製片人來說,在氾濫的IP市場中,從類型片中,挖掘觀眾對傳統故事真正的「剛需」,才能滿足「以小博大」的製片要求。
經典驚悚長盛不衰
科幻類尚待新生
斯蒂芬·金曾經列舉十項足以支撐大多數恐怖文學作品的關鍵恐懼:「怕黑、黏糊糊的東西、畸形、蛇、大老鼠、封閉空間、昆蟲、死亡本身、他人、對於某人的恐懼。」如正在上映的《密弒遊戲》,就正是一個切中「封閉空間」的經典恐怖影片。
成功商人、天才物理少女、退休挖煤礦工、伊拉克退伍女兵、雜貨店員和樂於密室遊戲的印度眼睛小哥,在封閉的空間內,種族性別職業截然不同的群像,參照的是現實中抽象的社會問題。在六個人組成的小團體中,形成封閉的社會空間,群體性孤立或異化的封閉空間形態,更有利於揭示焦慮和人性問題。
六個封閉密室,烈焰寒冰、倒懸迷幻,從形態、色彩、質感、開放性極大特性塑造出的多重構造,在電影中塑造客觀真實的多重物質封閉空間。除此之外,恐怖影片中的實景空間還包括平面布局、立體構成、色彩特點、環境氣候、時代特徵等多重要素可供表現。
色彩作為一種感官體驗,是空間造型中最先被感知的特徵之一。恐怖電影中,封閉空間的色彩基調,能夠誘發觀眾通過想象引發深層恐懼,勾起愛恨、喜悅憂傷等多重情緒。而質感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同樣是塑造空間造型的一大特徵,形成與眾不同的影像風格。
以群像和封閉密室為主打的恐怖片,也大多是在影像風格和人物塑造上製造看點,使得影片在眾多劇本相似的同類型電影中脫穎而出。
當然,除封閉密室類影片外,近年來也有不少恐怖類型影片主打其他賣點,在單一的恐怖類型片中,如《寂靜之地》就是一部只適合在影院觀看,通過視聽作用而製造恐怖感的影片。
在《寂靜之地》中,寂靜無聲的背景設置,和影院,「黑暗」的環境,確保了大銀幕的帶來的視聽體驗,是吸引觀眾視線的唯一存在。此時,觀眾所在的外在空間被忽略,視聽感官功能被進一步強化,直接刺激觀眾感官的技法,仍然是恐怖片自誕生以來的最好技法。
當所有的聲音都沉靜下來,只能聽到主人公的喘息和怪物的行動時,每時,如同和主人公一起親身經歷一樣。隨後的突如其來的音響讓觀眾毛骨悚然,比之前的類似音響都要強烈。當所有感官的注意力都已集中到了單一的視覺或聽覺時,觀眾和人物之間被極大拉近,更好地烘托了恐怖的氣氛。
與此同時,近幾年也有不少嫁接在其他文本上的恐怖電影上映。影片《湮滅》就是嫁接在科幻文本上的驚悚類型片。此類影片展現了信息時代的「虛無主義」。根據傑夫·范德米爾及其妻子安·范德米爾的定義,這種類型是「一種城市的,第二世界的虛構小說,顛覆了傳統幻想文學中的浪漫主義思想,大量地選擇現實逼真的、複雜的真實世界的模型作為出發點創造結合了科幻和幻想元素的設定。」
此類影片雖然被影評人頗為推崇,但在市場上卻並不如前兩類影片收益更好。如《湮滅》《降臨》此類混搭式影片,科幻和幻想元素大多佔據更重的位置。對於被另類解讀過的恐怖元素,觀眾大多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學基礎,才能理解此類影片中對於常規影像和科幻元素的「變形」處理。內容上的「變形」,讓觀眾觀影的第一需求被削弱了。由此,這類影片即便IP原著廣受好評,再被重新搬上熒幕,也未必能受到觀眾的歡迎。
主旋律大片和商業類型片頗為受寵
國內市場上,翻拍自韓國電影《老手》的國產影片《「大」人物》首周票房1.32億,累計票房2.15億。翻拍自意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的國產電影《來電狂響》累計票房6.24億。影視翻拍、購買股市創意、海外版權……在全球範圍內,翻拍這種總被吐槽為「吃老本」的行為,都還算不上是一個過時的詞彙。
傳統好萊塢除了將經典IP重新翻拍外,通常也會選擇電影工業中各個國家最突出的某個商業類型,如韓國犯罪片、日本恐怖片、愛情片和傳統的香港動作片。近幾年,中國翻拍其他國家地區的電影時,也大多遵循著這樣的規律,除此之外,第三國家的優秀類型片,也是國內引進和生產的參考方向。
以「主旋律大片」而論,雖然主旋律一直是中國電影界創作的主要方向,但主旋律影片的定義和類型仍然在不斷調整和轉型。從官方定義層面上講,主旋律電影是指能充分體現主流意識形態的革命歷史重大題材影片和與普通觀眾生活相貼近的現實主義題材、弘揚主流價值觀、謳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從1989年的《開國大典》開始,主旋律影片一直與以普通小人物為基準,又與歷史重大事件緊緊綑綁。如《唐山大地震》更多貼近於災難片,展現在災難面前普通民眾的精神面貌。如《建國大業》《建黨偉業》與人物傳記和史詩類型更為相近,由於類型限制,對人物塑造和二次創作的尺度都相當有限。近幾年的《戰狼2》《紅海行動》等影片,則結合了動作軍事等類型的優點,對主旋律這一命題加不斷的變化升級。
一類劇本能否成為市場剛需,最大的挑戰是劇本是否具備普遍性。當下許多影片更注重時效性,受眾分眾化令許多編劇樂於注重細節,試圖從時空背景、地理環境、生活細節、人物身份等各個方面,來為影片的受眾貼上「90後」「小鎮青年」等多重標籤。
具體操作層面固然需要考慮,但真正要解決的文化壁壘,是電影項目選擇之初就應該考慮透徹的問題。
類型片通過敘事結構。戲劇衝突、人物關係等多個層面,來展示影片的價值觀。以愛情片為例,男女主角對於愛情的概念,對於親密關係的理解,都決定了這部影片的價值觀能否打動受眾。所謂「三觀正不正」「合理與否」「舉動出格」,大多都屬於價值觀碰撞之後產生的問題。去年票房表現優異的影片《後來的我們》就遇到了「三觀叩問」:「深夜相處一室算不算出軌?」其實正是影片中男女主角和受眾之前對愛情觀定位不同,而產生的必然結果。
是否能理解觀眾心中對某一價值觀的定位,觀察當下觀眾對這一價值觀的接受程度,是製片人評估一部劇本生命力的重要標尺。經典IP及類型片之所以能在多年之後進行二次創作,正是因為此類影片既有空間顯現電影敘事的可能性,又具備不變的精神內核,與複雜而多元的時代語境良好融合,才值得更多的創作者重新演繹,使其迸發出新鮮的藝術活力。
-END-
公眾號:導演幫(daoyanbang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