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仲夏魘》影評:陽光,罪惡,及所想到的法律 ——觀有感
仲夏魘影評去年暑期阿里·艾斯特執導的《遺傳厄運》驚艷了影壇,今年暑假該導演又帶來一部爭議頗大的驚悚片《仲夏魘》來嚇人了。
故事情節不複雜,丹妮因為家庭變故而脆弱不堪,為擺脫受傷的心境和不穩定的情緒,丹妮與男友以及幾個同學一起,來到了瑞士一個名叫「哈嘎」的小鎮參加夏日活動,同時藉此活動進行實地考察完成各自的學業論文。這個小鎮彷若世外桃源,陽光明媚下的綠草和群山顯得格外柔軟,乾淨又精緻的房屋以及頗具現代審美意義的建築物讓人眼前一亮,「哈嘎」當地人清一色身穿白色整潔的衣服、面帶熱情的微笑迎接著遠方來的客人,男士們做著祈禱和儀式儒雅禮貌,女士們戴著漂亮花環美麗知性,丹妮和男友手挽手從她那陰暗痛苦的家庭猛然置身於此,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微笑……倘若應時應景再來一首黎明的《夏日傾情》,這已經儼然是一部小清新的校園勵志青春劇了。
只可惜,黎明的歌還沒來得及唱,令人始料未及的事情接連發生——先是目睹了「哈嘎」的兩位老人通過自願跳崖而完成人生周期的恐怖儀式,就在大家都難以接受這種慘無人道的習俗時,同伴中一位因粗魯褻瀆了「哈嘎」神樹而被剝了皮,一位因偷拍「哈嘎聖經」而被打死,還有一位因不滿跳崖習俗而「出言不遜」結果被施以血鷹之刑;丹妮的男友則被當地一位少女看中,在全然不知的情況下被施咒並飲特殊食材後被迫與少女交合,「借種」完畢被迷香燻暈投入熊皮中活活燒死;丹妮是惟一的倖存者,她在和當地少女們做著仲夏遊戲,最後奪得了「五月皇冠」,在無數次的「洗腦」遊戲中,丹妮終於擺脫了當初自己家庭的沉重負擔,忘記了男友及同伴的悲慘境遇,接受了小鎮人們反人類的恐怖習俗,微笑著融入了「哈嘎」小鎮…
這部電影雖說情節不複雜,但卻是於細微之處見功力,很多鏡頭值得細細玩味。比如電影中用大量的鏡頭來展現「哈嘎」小鎮上的畫,這些畫大量隱藏了「哈嘎」人的習俗觀、價值觀、甚至預言了部分電影情節的發展和走向;再比如,富有想象力的各種「哈嘎」儀式,是當地人認為的仁愛廣博行為,卻處處隱藏著殺戮與血腥。電影評價呈現出兩極分化,或許和其敘事風格有關。不過即便如此,該電影可探討的角度依然有很多,比如個人心境的成長、比如人性善惡的邊界、比如不同風俗與價值觀的衝突等。而我想從邪教和法律的角度談兩點感受。
首先聲明,我沒有把「哈嘎」鎮上人們的行為歸結為「邪教」的行為,經過藝術化的加工後其是不是邪教恐怕還需要結合宗教學、人類學、民俗學等進一步討論。不過,影片中「哈嘎」人的一些行為倒是讓我聯想起現實社會中一些邪教組織披著神聖外衣而犯下的種種惡行。邪教與正常宗教(或習俗)相比,大多是實行精神控制,其教旨及活動具有反人類、反社會的性質,侵犯信徒的人身及財產。根據2017年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組織、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冒用宗教、氣功或者以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鼓吹首要分子,利用製造、散佈迷信邪說等手段蠱惑、矇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條規定的「邪教組織」。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利用邪教矇騙他人,致人重傷、死亡的,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併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1995年11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轉發〈公安部關於查禁取締「呼喊派」等邪教組織的情況及工作意見〉的通知》,明確了我國幾個邪教組織。近年來隨著法治建設逐步深入,邪教組織大部分銷聲匿跡,但在少數偏遠地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一些邪教組織依舊在蠱惑人心、負隅頑抗。
還有一個可探討的便是關於法律淵源的問題。上世紀我國著名的錢安定遺產案就是涉及到法律淵源中的國家制定法與宗教教規之間關係的問題。錢安定是上海某寺廟的和尚,生前未對其財產進行明確安排,錢安定去世後,其姪子到寺廟要求繼承錢安定生前遺產被拒。因為佛寺認為,根據佛教傳統教規,凡出家僧人,生養死葬,皆由寺廟負責,與俗家無關,死後一切財產,統統歸寺廟所有,俗家親屬無權干預。佛教並不是邪教,是一種被我國法律所承認、允許的宗教。如果某一宗教被劃定為邪教,則所謂的教規都是違法的,因此其相關活動也是違法的;但如果某一宗教尚未被法律法規認定為邪教,它僅僅只是一個宗教組織,其教旨及活動與我國法律發生衝突,又該如何解決?在一些宗教國家,宗教教規是法律的重要淵源,對涉及宗教類的案件,須依照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原則優先適用相應的教規來處理。但在我國則不是。我國法律的正式淵源中沒有宗教教規,當宗教教規與法律發生衝突,應當適用法律規定。因此,倘若我們把《仲夏魘》中的「哈嘎」人們的各種驚悚恐怖的儀式看作是一種宗教活動且發生在我國境內的話,即便沒有被列入「邪教」範圍,那麼這種蠱惑人心、迷惑外人、用人生命和身體獻祭的行為,屬於嚴重侵犯他人生命權與健康權的行為,嚴重觸犯了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
2019年10月9日
文:爅中天平
編輯:烺
圖片: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本人公眾號「爅中天平」,
分享法律知識、黨政歷史、
時事新聞、文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