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仲夏魘》影評:斷魂桃花源

仲夏魘影評

《Midsommar》中文翻譯成《仲夏魘》 是我2019年看過的電影中最驚豔的一部。是個很新的導演阿里·艾斯特的自編自導的第二部電影。這個導演起點很高,2018年,阿里·艾斯特的第一部影片《遺傳厄運》就獲得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處女獎。

故事很簡單,女主角丹妮和男友和幾個同學利用暑假到一個同學的家鄉瑞典觀摩當地的仲夏慶典儀式。當然他們不知道,這是一條不歸之路。雖然是驚悚片的故事套路,但這部片子很難被歸於傳統的驚悚片,看上去像極了世外桃源的文藝片。

極晝日光下的世外桃源

電影裡交代這裡正是極晝,明晃晃的太陽讓這些外來的人昏昏欲睡。影片採用了清新濾鏡,仲夏夜不落的日光讓女主角丹尼的臉上有種奇異的恍惚感。天高雲淡,鳥語花香,鮮花和白色的衣服,到處都是一片祥和寧靜,像極了世外桃源。長鏡頭,環境和人,不得不說,有一些鏡頭真的非常美麗。然而,在這樣的美麗下,一步步看到了罪惡的殺人和活人祭。導演用這種美麗,麻痺著你,直到殘忍地讓你在影片看到最後,你只會對那些鏡頭下的花有了生理的噁心。電影是造夢,導演用了電影的這些技術,造了一個殘忍地夢。完全沒有傳統驚悚片黑暗氛圍。從暗的恐怖,向明亮的恐怖,唯美又可怕,乾淨又病態,大師級的美圖,獨特而對比鮮明,造成人心理的不適感。

神秘和歷史的道具

電影的拍攝地點是瑞典的一個實際存在的地方,是位於中部行政小村鎮。

當初選為拍攝地時,導演與製作設計在瑞典選擇了好幾個地方,最終這片茂密的森林與廣闊的田野混合的地區吸引了他們。同時這裡有不少歷史遺存,尤其是一些老建築中畫在牆上的壁畫,如那裡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地——一處19世紀洛可可風格,保存完好的農舍。這座農舍和其他一些地方一樣,有大量的壁畫,反映了當時的生活、宗教、傳說等。這一地區的壁畫和其他歷史畫作、圖案從一開始就以一種神靈、聖經式的或隱諱,或可怕的方式,展示了不同時期人們的信仰,甚至有時會突然看到一些包含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性、血、魔法和暴力表現形式,這些都被吸收進了電影,渲染一種神秘和未知的氛圍。

導演取材時參考了大量民俗文化以及北歐的神秘學跟歷史。五月節May Day雖然不是瑞典本土傳說,但這是一個被古歐洲普遍慶祝春天的一個節日,用來紀念五月皇后戰勝了黑暗皇后 或者冬季皇后,帶來溫暖和豐厚的希望。裡面多次展示了古代文字,渲染了影片的歷史和神秘感。盧恩文字是一類已滅絕的字母。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北歐文字逐漸因為南方日耳曼民族的入侵與基督教的傳入而沒落。盧恩的原意是秘密、神秘,因此神秘主義者認為奧丁獲得了盧恩——宇宙之秘,而這秘密被里格傳授給人類,並以盧恩字母表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活著被掛在上面,雙肺打開,這種活體解體術被稱為血天使blood angel,來源於挪威的古老文化。人皮,這則是維京人(Viking)人古時傳統之一,戰勝方穿俘虜的人皮顯示勝利。雖然事虛構的故事,這些內容也是有據可查。渲染了神秘恐怖的氣氛。

丹妮的情感變化

導演很耐心,一板一眼用鏡頭和情節,展開大幅篇幅去表現主角的情感的變化,為後面女主角的轉變做鋪墊。前半部分講丹妮的身世,色調灰暗,和電影後面的明亮對比。一開始就是丹妮小心翼翼地和男友的對話,擔憂家人,語氣故作輕鬆客氣:「好好好,我沒事,你說的有道理。」 然後和女友哭訴,覺得男友對自己的勉強,和自己的小心翼翼怕失去男友,以及妹妹和父母的擔憂。特寫鏡頭下,丹妮服下名為Ativan的抗焦慮藥,為丹妮後面的數次情緒失控和她的脆弱埋下伏筆。然後接到警察的電話,她趕去,發現妹妹殺了父母,妹妹自殺,她打電話給男友,她撕心裂肺地哭聲。這部劇中,丹妮這種哭有兩次,另一次是目睹男友和少女瑪雅的交媾儀式。丹妮最依賴的家人離開後,男友是她最親近的人,雖說前面鋪墊了男友的疏離,男友身邊的人的冷漠,但對她最後的這個打擊,是最後一根稻草,徹底讓她走向了這個部落。其實這個轉變經過前面的鋪墊,也是合理的。影片有很強的對比,一面是男友和那些朋友的冷漠,她的男友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提出分手,一直對她敷衍,而他的那些朋友對丹妮抵觸,覺得丹妮應該去找心理醫生,而不是男友。她從最初看到老人跳崖作為祭祀的儀式,她理智地排斥,她問她男友,她男友只是冷漠地說,要尊重人家的文化。她對英國情侶離開的擔憂,她表現得最正常,她感覺了危險,要盡快離開。但後面發生的被選為五月皇后,這裡的人對她的接納,共情,本地人佩爾一直對她很溫柔,不得不說,片子中的演員選的非常好,佩爾其實是帶他們來的人,他其實知道未來面對的是什麼,他是部落長大的,卻性格溫和,溫文爾雅,和那幾個簡單自大的美國人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對丹妮失去親人的同情,對她男友忘記她生日的安慰,種種照顧,佩爾讓她感覺比男友好很多。其他部落成員對她的接納,她悲傷,那些女孩子和她一起哭,一步步讓她有了歸屬感,用共情使她徹底放下了理性的判斷,沉迷於部落的看似溫暖的邪教包圍之中,最後被徹底洗腦。

配角眾生相

片中被佩爾邀情的三位美國男生,分別為人類學博士生的丹妮男友克里斯汀安和他同學喬西,還有玩樂心態的馬克,另外就是其他由英格瑪邀請的一對英國情侶。有趣的是,這些角色在部落的表現,所展示的眾生相。英國情侶看見長者跳崖自殺的反應最為正常,在正常社會就應該不能接受,因此他們反應劇烈,對部落有著強烈的反對,也因此被害。而自大狂妄的馬克則因為對傳統文化的輕藐與不尊重,由於在聖樹上撒尿,褻瀆了神明行為而被剝下了人皮。另外兩位人類學博士生克里斯汀安和同學喬西反應則正好跟英國情侶完全相反,他們反而是接受了村裡的文化傳統,並且以觀察者的身份,要把這個作為論文研究,認為跳崖只是方式不同,其實和人們把老人送到養老院的一樣。他們兩個竟然還爭奪論文的選題。他們代表冷漠的現代人,接受村民殺人、置身事外。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人,而這樣的人冷漠,也是把丹妮推入部落的推手。

同理心和強大的暗示

劇中反復展示了同理心的影響,佩爾對丹妮不幸的同情,他多次向丹妮表達出來。同時,也經常表示對丹妮的關切,比如她男友忘記了她的生日。

丹妮悲痛欲絕,那些女孩子和她一起哭。交媾儀式,那些一起參與的老婦一起唱歌。所謂共情,指的是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了解其感受。表達出對他人的感同深受。丹妮失去了所有親人,男友也拋棄了她,她覺得自己是孤立的,總是在悲傷、不安和焦慮中,影片展示幾次她悲傷痛哭,甚至產生幻覺。在這裡,她逐步感受到了安全,沒有了以前的焦慮,她覺得這裡才是她的精神歸宿,在影片最後,戴著花環的她,在陽光下綻開燦爛的微笑。而這個微笑才是最讓人毛骨悚然。人在不知不覺中,可以被帶入一個認為舒服的境界,不分是非,忘卻自我,融入一個原本排斥的集體,這是多麼強大的影響。這也是本篇的恐怖的地方,在強大的滲透之後,獨立的個體完全喪失在集體之中。細思恐極,其實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如此,只是受的影響的程度不同。電影是虛幻的故事,其實是現實社會的影像。影片是造夢,在這個如夢如幻之中,不動神色揭示了這個現實社會的問題,虛中有實。夢假情真,讓人深深驚恐,可在觀看的時候,在明亮的色彩中,完全不知不覺陷入其中,也分不清是非。

這個劇導演的厲害在於不動聲色讓人也慢慢接受劇中的一切,他用劇中角色的口,對這些進行辯解,這是文化,慢慢滲透到觀眾。這個片子勢必兩級化,喜歡和不喜歡的兩個極端。有些人期待一個恐怖片,情節曲折,然而這個劇節奏緩慢,拍攝的唯美,連那些血腥的場面也不那麼恐怖,這些觀眾會覺得沉沉悶。那些看進去的觀眾,被不知不覺共情了,看劇時被同理心占據,等看完之後,恍然大悟,才會感到深深的不安、恐懼和生理的噁心,這也是導演拍攝的目的吧。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