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密弒遊戲》影評:你敢玩密弒遊戲嗎?會死人的那種
密弒遊戲影評我只玩過一次密室逃脫(也叫密弒遊戲),部門團建,去的是鼓樓那邊一家店。
好幾年前了,那會兒好像北京突然興起玩真人密室逃脫的風潮,說是團建好項目,既考驗團隊信任和協作,又檢驗個人智慧。
當時怎麼玩的也記不太得了,只記得那會兒懵逼的狀態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今年三月底起芒果TV推出自製實景解密體驗綜藝《密室大逃脫》(目前已播了8期),楊冪、鄧倫、魏大勛、黃明昊、謝依霖、張國偉組成「密逃六子」。
除了明星版,另外還有所謂大神版,邀請一些素人玩家體驗相同的密室(說起來也不算素人,例如上過很多節目的蒲熠星、電競職業選手JY、歌手邵明明等人也算小網紅了)。
明星版搞得像真人秀,主要還是強調綜藝感,明星們刷刷人設、上上熱搜、遛遛流量,豆瓣評分6.0剛及格。
但明星帶來的關注度,還是讓款遊戲又燃起話題度。
其實今年1月國內上映過一部美國電影《密弒遊戲》(EscapeRoom),卡司星光黯淡,沒有任何在中國有名的大牌明星加持,但取得了2.3億票房。
很難說不是驚悚懸疑片的類型吸引力,以及密室逃脫遊戲本身的號召力。
豆瓣12萬多人給出7.2分,在中國口碑尚可。
外網則評價較低,IMDb6.4分,爛番茄新鮮度49%,MTC則僅打出48分。不過北美票房成績也很亮眼,剛上映時以約1800萬美元票房奪得過周榜亞軍,而且此後多週排在十強,畢竟它只是投資僅900萬美元的小製作。
《密弒遊戲》用99分鐘講述身份各異的6個素人為了贏取1萬美元獎金而參加密室逃脫遊戲卻陷入生死局的故事。
6個人是被精心挑選的樣本:投資公司黑人精英男Jason、雜貨店廢柴Ben、內向女學霸Zoey、中年卡車司機Mike、遊戲宅男Danny、退役女軍人Amanda。
密室逃脫是闖關遊戲,把6個陌生人攢在一起,套路是很明顯的,也無所謂劇透了:必然是要他們爭有限的資源、搶存活的機會,形成「大逃殺」機制,過一關「淘汰」一個,最後剩下來的就是贏家。
但他們6個原先沒料到「淘汰」意味著真的死亡,他們以為是遊戲,幕後操縱者卻是玩真的。
進了門,就已無退路。
從觀影後的全知視覺來談,遊戲製作者設置了7關:烤箱般的接待室、寒天雪地的冰面、倒置的台球室、廢棄的醫療診室、迷幻搖滾風的艙室、歐洲古典風的書房、工業風格的倉庫。
6個素人雖然人設各異,但他們都與一個共同的身份,而這身份背後的成因各不相同,這些不同的成因對應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或者說性格弱點,每一間密室的設置和逃脫路徑都是根據不同人性陰暗面而設計。
這裡就不劇透細節了,戲中人要闖關,戲外的觀眾也要解密,一步步認識這些闖關者,從TA的行為邏輯預測TA的舉動。
協作是也要有的,自私也是要有的;反轉是要有的,成長也是要有的。
密室闖關途中哪些人死了、怎麼死的、為什麼死的,最後誰活了下來、怎麼活下來的,這些也都留給你自己去看吧。
起初我覺得那個黑人精英商務男會為了一萬美金參加這遊戲有點說不通,後來琢磨,一方面可能是想說他看起來光鮮,終究只是打工的,就好像什麼基金經理、券商大拿都是空殼子,用別人的錢幫別人投資,都不是自己的錢,但也還是覺得他這種高級打工仔,一萬還是不夠誘惑力,另外一方面他以為這是他的富豪客戶送他的禮物,想著背後還有其他好處,可能還有一方面,編劇設置一萬美金本就是為了接地氣,不是天價反而會給普通人一種靠譜、易得的感覺。
正常密室逃脫遊戲裡的各個密室也都會裝有攝像頭,便於工作人員監控,一旦遊戲參與者發生危險可以援助或者接受其放棄。這電影裡密室無處不在的攝像頭則是進行監控施難,並進行直播。
是的,這裡的密弒遊戲就跟傑森·斯坦森的《死亡飛車》和詹妮弗·勞倫斯的《飢餓遊戲》那樣,是牟利者製作給閒得慌、追求變態刺激的富人看的視頻直播節目。
密室逃脫這種遊戲強調沉浸感,所以開這樣一家店最大的投資就是要把密室做得逼真,關卡設計得有創意,但一般來說從一間密室進到下一間密室的方式都是要找鑰匙或者找密碼打開通道。
拍成電影,則也是最考驗景別搭建得夠不夠奇觀(畢竟這年頭信奉開腦洞才爽)、找開門線索的邏輯嚴不嚴密、劇情節奏上是不是驚險刺激,如果闖關的人險象環生,觀眾隔著銀幕或屏幕都緊張得冒汗,那麼就算成功了——即使存在一些小bug,也會被包容。
這麼說來,《密弒遊戲》還算完成度挺不錯的,闖關者面臨燒死、凍死、淹死、摔死、毒死、擠死、勒死等各種性命攸關時刻,至少我在電腦屏幕觀影期間一直沒去上廁所,所謂的「沒有尿點」。
而且沒有血腥暴力場面,連髒話都難聽得到,中國引進時也省事了。
若電影只是還原一個殘酷版的密室逃脫遊戲,似乎拍得過於簡單了。
畢竟在片尾,身份未知的大BOSS還是不肯放過此局逃出生天的倖存者,「我們再玩一局吧」(Let'splayagain)已經說得很明了:不是撈完一筆就跑,還有續集噢。
以小博大這麼成功,片商肯定是要追擊的,《密弒遊戲2》據悉已在北美定檔2020年4月17日。
雖然是小成本的商業爆米花片,但《密弒遊戲》也存在深度解讀空間,一個角度是這6個素人樣本對應的人群和幕後玩家身份映射的對立對抗,一個角度是死亡順序背後的隱喻。
是的,讓誰死、讓誰先死、讓誰怎麼死都是有講究的。
哈哈,還有,跟《復仇者聯盟4》裡一樣,也引入了「量子」理論,而且還成了出路關鍵元素。
越是盯著壺,水越不開。
觀測本身會致使運動靜止,原子在被觀測時不會衰變。
只要他們一直監視我們,我們就改變不了命運,這遊戲永遠設定成他們贏。
把所有最幸運的人放在一起,誰的幸運是更厲害的?
我只玩過一次密室逃脫,我也不想再玩第二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