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黑水風暴》影評:Participant Media :我們都是故事的參與者

黑水風暴影評

你也許沒有聽說過Participant Media——參與者傳媒,但你一定聽說過去年大火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當然,如果你關注奧斯卡的時間再長久一些,你肯定還會了解2016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18年的提名作品《華盛頓郵報》、以及剛在年底新鮮出爐的衝奧力作《黑水風暴》。 而它們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出品方——Participant Media(參與者傳媒,以下簡稱「Participant」)。

關注每年年底的歐美頒獎季已經是我雷打不動的觀影習慣之一。每年這個時候,總有很多優秀電影通過在電影節上映,提名頒獎季等方式走進我們的視線。 頒獎季在商業片佔據了影視行業的聚光燈幾近一年後,人們終於將視線重新轉回藝術片,得以讓那些在視聽上不那麼絢麗奪目,卻在人文表達上格外動人的藝術片在大浪淘沙的影視市場中脫穎而出,有機會在千萬人眼中綻放它們的光芒。 而在這幾年的頒獎季上,Participant絕對是其中的大贏家和佼佼者,提名無數,獲獎眾多,各種「小金人」拿到手軟。 別的不說,手握的兩座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就足以讓它驕傲上一陣子了。

2016年,participant出品電影獲獎現場

但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不是Participant的功績或者工業化水準,而是它出品的一類重要作品——聚焦民主權益的長篇電影,以及它背後傳遞出的深刻的價值觀。 在2016年的頒獎季中,我第一次關注到Participant的相關作品——也就是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

那時候我還不了解Participant,甚至對這個名字聞所未聞,觀看《聚焦》也純粹是因為它有奧斯卡最佳影片這頂桂冠。然而,當時我才16歲,淺薄的思想和學歷並不能理解影片中表現出的精神內核。 儘管如此,但我看完這部電影,仍會意識到這是一部偉大而深刻的作品。但它偉大的地方在哪兒?它深刻的地方在哪兒?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時間會給我答案。 時間也的確給了我一個答案。當2017年底,在偶然的情況下,我重看了《聚焦》這部電影。這一次,我完全地陷入了這個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裡。也是在那次觀影後,出於對電影的興趣,我開始了解影片的幕後故事。也是在那是,我第一次認識了Participant,了解到這個有深刻價值觀的出品公司。 《聚焦》講述了一個並不複雜的故事:由「綠巨人」馬克·魯弗洛和瑞秋·麥克亞當斯為代表的「聚焦」欄目獨立調查小組,毅然決然對抗美國宗教界,克服重重困難,最後將宗教人士性侵孩童的驚人真相公之於眾。

但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卻傳遞出十分動人的精神內核,那就是記者群體對於真相的追求、系統的拷問和新聞自由的不懈追求。 美國是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宗教界具有極強的勢力,因此才能數十年包庇性侵孩童的宗教人士,使「聚焦」小組的調查之旅步履維艱。 他們在法律界碰壁,在宗教界碰壁,在新聞業上級碰壁,甚至要承載受害者們「為時已晚」的指責。但對於正義和真相的堅守,讓他們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可喜的是,影片沒有把所有的成果都歸功於「聚焦」這個調查小組,將其打造成一個英雄主義式的故事,而是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抽絲剝繭地審視在這個現代版「螳臂當車」的社會故事裡的每一個角色,每一道光影,試圖闡述更高層次的概念。 這樣的處理方式,在Participant之後出品的另外兩部電影——17年的《華盛頓郵報》和19年的《黑水風暴》——中,完美地承襲了下來。

從宏觀的角度看,Participant的這三部作品有其異曲同工之妙。這三部電影都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講述小人物與大制度、大系統、大財閥對抗,尋求正義、公平和真相的故事。 《聚焦》講述的是調查記者與宗教勢力的對抗。 《華盛頓郵報》講述的是媒體行業與政府的對抗; 《黑水風暴》講述的是律師群體與壟斷集團的對抗。 而這三部影片,也大多圍繞新聞行業和法律行業來展開,目的昭然若揭:新聞和法律,是民眾捍衛自身權益的重要武器。

只有活著的新聞行業,才能逼迫當權者吐露真相; 只有活著的法律行業,才能逼迫當權者認錯賠償。 而在Participant出品的這三部電影中,我們看到的新聞業和法律行業,是活著的: 調查記者們願意相信受害者的「片面之詞」,毅然開始對宗教系統的調查; 報社主編願意冒畢生事業毀於一旦的風險,不畏強權,將政府的醜聞公之於眾; 良心律師願意為一群「不知好歹」的無辜百姓,對抗壟斷大公司20年,只為討回公道。 在他們眼中:

在影片中,主角們在捍衛弱勢群體的權益,但在我們看來,他們更是在捍衛自己,捍衛這個國家的民主權益,他們在捍衛言論自由,捍衛新聞和出版自由,捍衛法律意識。 相信著言論自由和法律良知的信念推動著他們去對抗世界,而這個世界也用最後的成果回報他們,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美好如童話的良性循環。 但正如影片所表達的那樣,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環境,不僅需要這些滿懷赤子之心的工作者們,更需要一個對各方權力有所制衡和牽制的制度。 假如國家機器或者大財閥可以輕而易舉地扼殺言論,甚至傷害這些追求正義與真相的有志之士,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社會噤若寒蟬,那影片中美好結局也就無從談起了。

而從影片內容回歸現實世界:當你打開這三部電影的豆瓣主頁,你會發現觀眾對這三部影片的評價都非常相似:「非常工整,四平八穩」「題材不新穎,情節沒有水花」「太過主旋律,追求政治正確」。 也許在部分人看來,Participant出品的這幾部影片像是一張張完成度極高,卻不帶感情色彩的「好萊塢答卷」,但我的看法卻有所不同。 在我看來,這樣的表現形式正是Participant有意而為。 在漂亮地完成劇本和表演之餘,Participant展現出一種難能可貴的克制。無論是《聚焦》也好,《華盛頓郵報》、《黑水風暴》也好,影片都沒有利用激昂的配樂和情節的衝突去刺激觀眾的情緒,而是讓觀眾在一種冷靜而克制的狀態下,設身處地,一步步了解事情的真相,直至最後觸碰到它內核時,情緒依然是平和的。 但當你回過頭去品味,影片中展現的那種對民主、對自由、對平等的追求和嚮往,卻在平靜中顯得更加深刻,動人,深入人心。

Participant的官方網頁上,有一段「關於Participant」的介紹:Participant Media——參與者影業,是一家前沿的傳媒公司,致力於激發和推動社會變革的娛樂活動。 也許Participant的電影,體現的也正是它自身的核心價值觀:使電影不僅僅是娛樂,更是激發和推動社會變革的工具。以鐵肩扛道義,以妙筆著文章。

進入Participant的網站的每個人,都會首先看到這樣的一行字: You are not a viewer. These are your stories. You are a Participant. Just act. 你不是觀眾。這些是你的故事。你是參與者。 行動吧。 Participant,翻譯過來便是「參與者」,也許這個小小的傳媒公司,從名字就在向我們傳達著一個訊息:我們每個人都是故事的參與者、戲中人,沒有人能永遠冷眼旁觀,隔岸觀火。

德國著名神學家兼信義宗牧師馬丁·尼莫拉寫過一首舉世聞名的小詩,詩名叫《我沒有說話》。 詩中是這樣寫的: 起初納粹殺共產黨時,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接著他們迫害猶太人,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然後他們殺工會成員,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後來他們迫害天主教徒,我沒有出聲——因為我是新教徒; 最後當他們開始對付我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站出來為我發聲了。 迫害就像海上蔓延的霧,你永遠不能期待它會在你面前停下來。所以,也許保護自己最後的方式,不是獨善其身,而且從一開始,就把自己當做一個參與者,把自己當成最初的那個共產黨人,那個猶太人,那個工會成員,那個天主教徒,最後,當你把自己當成自己時,也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站出來,把自己,當成你。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