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厭世媽咪日記》影評:有哪些精彩看點?
厭世媽咪日記影評
一個發生在美國的喪偶式婚姻的故事。看來喪偶式婚姻並非只有中國才有,很多國家對男女在家庭中的定位都有類似的看法。
丈夫德魯並非不愛家庭,只是更習慣於顧自工作,更習慣於閒暇時打遊戲,更習慣於較少介入孩子養育教育;更習慣於當一個啦啦隊員,回家說hello,問妻子感覺怎樣累不累,但並未有任何實際行動。
行為來源於認知,如果丈夫從心理就認為自己是個啦啦隊員,怎麼能在家庭育兒的賽場中上場去打比賽呢?
妻子馬洛是一個懷有第三胎,馬上就要生產的媽媽。她有一個開始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上小學的女兒,一個略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害怕刺激和對規則秩序有強烈訴求的上幼兒園的兒子。
馬洛的壓力源:
生產前,她的壓力源主要來自於兒子。
1)對兒子自身額外的照顧。
由於兒子有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因此馬洛需要每天幫兒子用毛刷刷一遍身體,來幫助兒子進行感統訓練,讓兒子更容易適應外界的刺激。因為沒有太多的錢去進行系統的訓練,於是她從youtube上學到這個方法,並每天都刷,希望兒子盡快好起來。
兒子對秩序和規則有強烈的敏感,比如上學停車,如果沒有停原來的位置,兒子就會發脾氣。
馬洛做的一個夢也是兒子不斷的發脾氣,在她開車時踢她的椅子,接著突然在副駕又出現了一個兒子。這讓她感到很焦慮和無所適從。
2)兒子校長強烈建議兒子轉學。
由於兒子的特殊情況,校長覺得可能會影響其他小朋友,覺得兒子不適合公共的教育,需要一對一的看護。但是校長說的很委婉,說他兒子quirk,而不是有問題。儘管這樣,這也讓馬洛很難接受。她拒絕接受校長說兒子需要特殊看護的問題,她不想面對這個現實。
3)家裡經濟狀況一般。
馬洛是公司的hr,丈夫是公職,並沒有太豐厚的收入。於是不管是兒子的系統訓練和還是要給兒子請一對一的看護馬洛都會感到很大的經濟壓力。
尤其當哥哥說要送她夜間看護時丈夫的反應,除了覺得不適應外人來自己家照顧,覺得更有經濟因素的影響。
4)曾經的好友變路人。
馬洛偶遇了曾經的好朋友,但是因為曾經的誤會和之後長久失聯,兩個人再見面除了尷尬無語逃跑,再無任何可輕易喚起的連接。現在馬洛的世界裡,被她的family填得滿滿的。
生產後,她的壓力源又增加了。
5)照顧新生兒。
除了生產時丈夫在場,嬰兒剛出生丈夫就一直處於消失或昏睡或帶防噪音耳機遊戲中的狀態。
美國不像中國,有父母和月嫂,尤其是生第三胎了,因此所有的照顧新生兒的事情,從不可替代的餵奶,到可替代的哄睡、換尿布、打掃衛生,送小孩上學,被校長約談,都得由馬洛一個人來做。
還好,馬洛沒有事業上受到影響的心理壓力。不過也許,這在她生第一個、第二個孩子時已經遭遇過了,於是在生第三個時,她已經沒有了事業上的追求。
壓力下馬洛的選擇
人們在面臨壓力時會怎麼辦呢?Fight or flight?要麼迎戰要麼逃避。
馬洛選擇了什麼呢?
要戰便戰!
馬洛是怎麼迎戰壓力的呢?
她在巨大壓力下重整士氣,在各種神轉折的劇情裡變成完美主婦了嗎?這並不是一個三胎家庭勵志的故事。
她給她哥哥留給她的夜間看護保姆打電話了嗎?理論上講大家都這麼理解的,包括他的丈夫,但其實並沒有?
她幻化出了一個26歲曾經的自己厭世媽咪日記,那個充滿愛心,理智聰明,有著小蠻腰的,充滿精力的年輕的自己。
於是每當夜晚來臨,厭世媽咪日記如約而至,幫助馬洛照顧嬰兒,打掃衛生,給兒子做紙杯蛋糕,跟丈夫制服誘惑。
所有馬洛失去的、所不能的,厭世媽咪日記都幫她做好。於是看起來,馬洛變得氣色變好,精力充沛,開始了跑步,兒子的新學校的老師也是友善親切,境由心生,一切的一切彷彿都超好的方向在發展中。
如果不看後面,這簡直是一部好得不真實的美國好保姆廣告,雇傭了夜間保姆就能給你不一樣的人生。
然而並不是。
人的內心能量是有限的,幻化出的分裂的自我會有巨大心理消耗。於是,便來到了厭世媽咪日記要走的那天。這時馬洛選擇了逃避壓力的應對策略。於是丟下嬰兒,逃離家庭,去downtown喝酒,喝醉,去找曾經的好友,醉駕,撞車掉入海裡。
誰能解救她呢?唯有厭世媽咪日記變成的美人魚,那個一直在夢境中出現的美人魚。美人魚是現實重壓下馬洛對曾擁有的自由與美好的期待。每個女生都曾經有20歲,26歲,有魅力與自由,但是隨著年齡和身份的變化,那些時光,卻永遠不會重來。
甦醒後的馬洛
重新甦醒後的馬洛會重生嗎?
1)與厭世媽咪日記告別重新接納自己
幻化出來26歲的自己,其實是因為馬洛對自己現狀的不接受。於是馬洛需要與厭世媽咪日記告別,儘管很不捨,但是只有告別厭世媽咪日記,馬洛才能去學著接納現實中的自己。感謝那個曾經26歲的自己,也要感謝現在的自己,在當下存在就是生命最大的意義。
2)丈夫會一夜長大嗎?
丈夫進入病房很愧疚。馬洛說「你不用抱歉,你什麼也沒做」。丈夫說「他知道,這就是問題」。
丈夫直到馬洛車禍,才知道其實家裡並沒有請夜間保姆,那個保姆是馬洛想象出來的,那麼多個夜晚,丈夫都是在戴耳機的遊戲中度過的,並不關心是否真的有人在幫助妻子。
尤其在馬洛第二次生產時就得了產後抑鬱症的情況下還如此心大的丈夫!
想讓一個巨嬰長大的方法必須是讓他經歷點什麼嗎?這個代價好大。而且似乎只能一時有效。
儘管影片結尾時兩個人一起聽音樂切黃瓜的鏡頭看起來很溫馨。
3)無條件接納兒子
傷後的馬洛照常來給兒子刷身體,兒子問她這管用嗎?馬洛說她也不知道。問兒子喜歡刷嗎?兒子說也許不需要刷。兒子以前那麼久之所以一直配合媽媽刷,是因為他喜歡坐在媽媽身邊的感覺,他喜歡媽媽。
小孩對媽媽的愛很單純是無條件的,媽媽也需要無條件的愛和陪伴兒子,即使兒子可能有一些問題,最好的良藥也許正是無條件的愛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