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芭蕾少女夢》影評:電影:我不想成為榜樣,只想成為一個芭蕾少女夢
芭蕾少女夢影評一個人,如果只是想成為自己,那她就沒有錯。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起就能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嗎?我們是否能夠跟隨自己內心活在這個世界上?在面對這個世界的痛苦時我們能否堅強地走下去?
男人和女人的區別是什麼?是生殖器的不同?是體內雌雄激素的高低不同?還是荷爾蒙的分泌不一?
我們能不能選擇做自己?什麼才是我們想要的自己?
2018年一部在戛納電影節上映的比利時電影《芭蕾少女夢》驚豔四座,再次把變性這個話題搬上熒幕。影片始於變性,卻不只變性。它包含的情感隱忍複雜。猶如巨大的廣口瓶裡裝滿傷痛與喜悅。事實上,變性人的話題從古希臘開始就已存在。
電影靈感
電影《芭蕾少女夢》來自於真實故事,導演盧卡斯東特2009年在報紙上看到有個男生想要成為女芭蕾舞者,對這個故事感到震驚。15歲的男孩居然有勇氣對抗世俗的看法,改變自己的特徵成為一名芭蕾舞者,不去隱藏自己,敢於直視真正的自己。
電影的選角其實很困難,可維克多出現在選角的房間時,導演就認定了這部電影只能由他來演。影片一出,維克多將lara的敏感,隱忍,堅持和溫柔展現地淋漓盡致。
真實的自己
影片的開始處於一種平靜的鏡頭語言當中,醫生的鼓勵,父親的支持,學校的試讀許可,汗流浹背的芭蕾舞練功,Lara的輕聲細語,溫柔平和。這一切都充滿著平靜與希望。
直到課堂上老師讓他閉上眼睛,問班上有沒有女生覺得Lara在更衣室裡跟她們一起換衣服讓她們感覺不適應。那一刻,Lara的眼神裡透露出驚慌與疑惑。
這種感覺我們都經歷過,當你的秘密被人毫不顧忌地說出來,你小心翼翼維持的平衡被人打破,除了驚慌你別無他法。
每天他都要用膠布死死地包住他的生殖器,要用幾倍的努力去趕上別人,要小心翼翼地害怕別人發現。可是父親問他怎麼樣的時候,他永遠都只說,我很好。低聲細語,沉默地微笑。
他讓人感覺到心疼。他不過是想成為一個芭蕾少女夢,不為其他,不為成為榜樣,不要所謂的榮光,他只想成自己。
Lara心態的轉折在於別的芭蕾少女夢發現了他的不同,質問他為什麼不和她們一起洗澡,要他露出自己的生殖器。因為不同,所以被排擠,他沒做錯什麼,沒傷害任何人,他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真正的自己。還在於他遇見了自己喜歡的男生,卻只能相互微笑,只能親吻,只能遮擋,逃避。他害怕,自卑,卻無能為力,所以他要求加大荷爾蒙藥劑的。這是他的出口,能為自己的困境找到的唯一出口,他迫切地想要改變這個局面。
可是現實無法順從人意,他的身體越來越差,醫生讓他不要有壓力,讓他等待,等待身體強壯,等待合適時機降臨。
然而給他最後一擊的是沒能上台表演,他做了那麼多。努力了那麼久,結果只能在台下淚流滿面,他不甘心,卻無能為力。很多時候,壓死駱駝的就是那最後一根稻草,很多人看起來跟平常沒什麼差別,可心裡卻成了一片荒原。沒有什麼東西是無緣無故的,一切的爆發都是痛苦的慢慢累積。
他被困住了,曾經他以為觸手可及的現實,逐漸失去了輪廓。
他換上美麗的洋裝,溫柔地笑,接受親人的關照,你覺得他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可他的內心早已經翻江倒海,換了模樣。
剛開始的他,雖然有學習芭蕾的困難,有做手術的危險,但那時候的他是有希望的,他的快樂是由衷的。
第二天,當他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他用剪刀剪掉了自己的生殖器,撕心的吶喊。或許他想過後果,可是現實的壓迫,內心的破碎讓他找不到出口,他決定用這種方式結束。
要麼生,要麼死,一定不再這樣活下去。我想,這是他那一刻的想法。
影片的最後,Lara走在光亮的人行通道裡,我想他終於成功了,他是一個芭蕾少女夢了。那麼自信,優雅,仿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