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厄夜追緝令》影評:

厄夜追緝令影評

在開始看《厄夜追緝令》這部丹麥電影之前,已經有所耳聞其形式的大膽突破,「全片幾乎就是一個接線員警察在打電話」這是最初印象。整部電影看下來,男主角的演技自然是不用說了,如果沒有令人驚嘆的演技如何能出演這樣一部電影,對其中兩個細節印象很深,第一個是阿斯格在水杯中放置泡騰片後,給了一個拉近的長鏡頭,然後突然被旁邊的接線員提醒「電話來了」,結合後面的劇情,此時阿斯格應該是想到了自己槍殺的那個青年。第二個阿斯格在房間內被叫到外面接聽電話,剛開始由於情況很緊急,阿斯格急切地想知道伊本的情況,額頭汗珠密布,之後在跟伊本取得聯繫之後,額頭汗珠有所減少。

雖然影片後面沒有我期待的另一個反轉了,但這部小成本的作品在表現手法和故事鋪陳上依舊值得回味,尤其其中關於「蛇」的影射,不僅僅是伊本和奧利弗的蛇,也是阿斯格和被他槍殺青年的蛇。看完這部後想起了之前看過的幾部懸疑電影,由此引申出形式和內容的討論:

1. 用小空間的形式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從《完美陌生人》到《彗星來的那一夜》,到《網絡謎蹤》,再到《厄夜追緝令》。《厄夜追緝令》上述有提到,是一個全程拍攝接線員警察接聽報案電話的影片。《網絡謎蹤》則幾乎完全採用電腦界面(外加少量電視畫面和攝像頭畫面)來推進故事的發展,這種創新可以說十分顛覆,並且在其中一晃而過的電腦界面中藏了許多暗示案件真相的細節,需要仔細多看幾遍或結合一些影評才能發現。《彗星來的那一夜》是一群朋友一起聚會,當晚有一顆彗星接近地球,導致詭異事件的發生,影片絕大部分拍攝都是在那間聚會的房子中完成。《完美陌生人》同《彗星來的那一夜》類似,一群朋友聚會,但這部講的是婚姻關係及人性,和後者主題內容上有所差別,《彗星來的那一夜》的燒腦在於需要有一些物理知識才能更理解其含義,前者則更利於大眾理解,同樣絕大部分拍攝都集中在故事發生的房子中,該片還有一個巧妙的設置就是最後給出了合理的(前面男主人有暗示)「全面推翻式」反轉,即整個故事在影片中實際上都未發生,只不過是一場「如果」。

這些影片的共同點都是「小空間」,也可以說是小成本,沒有什麼炫麗的特效,但是都完整說出來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故事,這些可以叫做形式上的大膽突破和創新。你或許難以想象在影片開始前,有人告訴你你接下來要看的電影一個半小時只有「電腦操作錄屏」,「一堆人在房間裡聊天」或者「一個人在接電話」,你對這部作品期待值能有多高,然而電影結束後你卻會發現觀影過程完全被吸引住生怕落下什麼,並且還是發現有許多魔鬼一樣的細節沒有注意到。這幾部的導演和編劇都太會說故事了,他們彷彿在向大眾宣示著:一部好的電影也許不一定需要那麼多的恢弘場景和多麼奪目的特效,僅僅幾個人物,單個場景就能說出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這讓我想起那些天橋底下或者胡同口的「說書人」,雖然我不曾在這個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碰到過,但以前在書中有見過,他們光憑一張嘴,伴隨著誇張的極具表現力的語調聲音,外加一些作勢又真切的肢體語言,讓周圍的觀眾完全掉進他「個人表演」的漩渦。

2. 懸疑類作品的內容突破:

懸疑類的作品大多數創作者都習慣於在最後來一個反轉,讓觀眾或讀者恍然大悟,像東野圭吾就被讀者說成「在最後十頁給人重重一擊的男人」,我覺得這種模式可能與早期探案類作品有關,雖然現在很多懸疑作品中不會有一個類似福爾摩斯,波洛等這樣的一個偵探在最後為眾人揭曉謎題,但創作者還是設置了一個隱形的解密者。

類似於《禁閉島》,《致命ID》,《搏擊俱樂部》等同類型的作品都涉及到「人格分裂」,不免讓一些懸疑片愛好者審美疲勞,並且他們也屬於最後部分揭曉答案的影片。這裡我想提一部近期看的覺得在內容上給我以「突破框架」之感的作品:《看不見的客人》,這部作品有兩點讓我覺得非常重要,一是關於該片內容推進的結構,他不再僅是在最後某個時間點給觀眾以出人意料的反轉(當然該片最後有一個大反轉),而是在故事中層層推進,通過男主角一次次的對故事的描述一層層地剝開事情真正的真相,在影片的行進過程中觀眾每一次都在越來越接近真相,而不是在影片結尾「一步到位」。所以這部影片的觀感體驗是與眾不同的,相對一般類型的影片來說,它讓觀眾更像是從「偵探視角」行進,通過一次次的線索和推斷最終得出了案件結果,而不是從「群眾視角」默默等待真相的來臨。第二點是《看不見的客人》內容的「大眾合理性」,這裡先從別的作品舉例,例如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無冕之王」《白夜行》,故事的真相是兒時的亮司在廢棄的倉庫裡見到父親猥褻雪穗,於是殺了自己的父親,這一點上個人覺得不算太符合現實情況,一個如此小的小孩如何能起殺心又如何能殺死自己的父親這一點有待討論,當然這部偉大的作品絕不僅限在這一個小細節上。另外關於人格分裂類型的懸疑片,這種精神疾病在我們一般人群眾並不常見,在觀眾面前為作品蓋上神秘面紗時也更利於故事的述說,不需要過分糾結其合理性,同時也拉遠了和觀眾的距離。《看不見的客人》則是一個更接近普通大眾的故事,男主角帶著情人坐在車上,路上發生車禍,另外一輛車上的年輕人撞「死」了,一場交通事故。從男主剛開始的描述來看,主要都是情人的責任,而自己則是被操縱的傀儡,隨著男主幾次推翻自己的描述,故事真相一層層地剝開後,觀眾發現是男主才是這一切的事故的肇事者,並在事故發生後情人希望自首的情況下,不斷脅迫情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若我們仔細思考的話,這個故事的合理性在於,男主是一個事業上頗有成就的商人,他能做到如今的地步,說明他是足夠有手段和手腕,甚至足夠「心狠手辣」(聯想一下我們歷朝的那些偉大帝王將相),並且也不會希望自己辛苦打拼下來的事業因為一場車禍毀於一旦,所以他作為整個事件的主導者和操縱者,而不是他的情人,這是十分合理的。

3. 關於形式和內容的討論:

不僅是電影,在其他類型的藝術作品中,關於形式和內容的討論一直在繼續,例如建築,密斯最有名的那句「less is more」表明了他心中對現代主義建築形式的最佳定義,「玻璃盒子」一直為他所堅持,在他看來形式決定空間,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師們則更是揮舞著形式的大旗吶喊,而芝加哥學派的建築師沙利文則認為「形式追隨功能」。當然,有人會喜歡蓋裡的外觀奇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館,也有人會喜歡柯布西耶和格羅皮烏斯平鋪直述的空間內容表達。又例如去年馬岩松的巴黎蒙帕納斯大廈競標方案,將立面玻璃設定到特定角度使這個大樓成為一個巨大的凹面鏡,將對面的埃菲爾鐵塔在其立面上倒映過來,形式上創新得讓人驚嘆。這不禁讓我們思考,在當今時代,內容上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情況下,從形式上入手做創新或許不失為一場值得一試的「另闢蹊徑實驗」。電影上亦是如此,在故事情節設置上難以超越之前作品的時候,去嘗試一些敘述形式上或拍攝形式上的突破,或許也是一種偉大的革新。當然,盡量是在有高水準內容保證的前提下才更佳。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