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街角的書店》影評::書籍的香,掩蓋不住人性的臭!
街角的書店影評文 | 書影君
01
如果不是一個喜愛閱讀的人,恐怕很難體會身處街角的書店時的美妙感覺。
無論街角的書店面積大小、環境好壞,只要身處四面環書的幽靜一隅,鼻中嗅到書香,伸手撫摸書脊,那種內心極大的滿足感便會噴湧而出。彷彿自己觸摸到了世界上最智慧和偉大的靈魂,並與他們竊竊私語。
時常徜徉街角的書店中,而不覺屋外時光流轉。
「書影斑斕」,作為一個只談書與電影的公眾號,若遇到二者的結合之作,比如一部講書的電影,或者一本關於電影的書,往往會令我更願意盡快介紹給我們的讀者。
最近,我就看了一部關於街角的書店的影片,是根據英國女作家佩內洛普·菲茨傑拉德發表於1978年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但是,影片中不但描述了閱讀的美好,以及對於人類靈魂的引領作用,同時也記錄了人性陰暗醜惡的一面。
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看來要理解真實複雜的人生,不但需要讀許多書,還需要接觸許多複雜多變的人性。
這就是2017年上映的英國影片《街角的書店》,豆瓣評分7.8。
02
警告:下文有部分劇透!
1959年,英格蘭一座四面環海、閉塞落後的小鎮哈堡。
二戰遺孀弗蘿倫絲·格林,是一位獨立堅強的女性。她失去了丈夫,也沒有孩子,獨身一人生活在小鎮上。
弗蘿倫絲從小就酷愛閱讀,她和丈夫就是在倫敦的一家街角的書店裡相識的。她時常在海邊散步,整理自己讀書之後的思緒和想法。並堅信,書籍如同一個家,可以改變人生,賦予人類美好的心靈。
讀書、散步以及守寡久了,弗蘿倫絲突然想,我為什麼不能在小鎮上開一家街角的書店呢?
儘管這個封閉的小鎮,居民普遍沒有閱讀的習慣。正如一位船夫對弗蘿倫絲說,「讀書使我疲憊,而生活就已經夠我受的了。」
船伕評價弗蘿倫絲開街角的書店的想法很大膽,因為哈堡小鎮上唯一有閱讀習慣的,恐怕只有那位永遠不肯離開自己家房子的古怪獨居老頭:布朗迪希。
弗蘿倫絲開街角的書店的阻力還遠遠不止於此,銀行經理也不肯貸款給她,因為看不出街角的書店有啥能掙錢的潛質。
但弗蘿倫絲是一個堅強不易妥協的女性,她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為了省錢,她買下了一間鎮上閒置了多年的老屋。屋裡水管不通、小鳥築巢、房頂塌了一半,還有一股老鼠屎的臭味。
但在弗蘿倫絲精心的佈置下,街角的書店很快開張了,弗蘿倫絲給街角的書店取了一個很符合實際的名字:「老屋街角的書店」。
小鎮是個狹小而封閉的地方,弗蘿倫絲開街角的書店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全鎮。但是,在每一個人曖昧的笑容中,弗蘿倫絲感受到了自己所受的排擠和敵意。
是啊,在一個僵化保守的小鎮,居民對待任何影響他們習慣生活的「闖入者」,都本能地保持著警惕的態度。
尤其是當這個「闖入者」,還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時!
03
令弗蘿倫絲沒有想到的是,鎮上有權有勢的治安官加瑪特夫人,也看上了這間老屋,原計劃將老屋改成鎮上的音樂藝術中心,但「老屋街角的書店」的開張打亂了她計劃。
加瑪特夫人曾邀請弗蘿倫絲參加自家舉辦的宴會,並半威脅半誘使地對弗蘿倫絲提議,可以在更合適的地方重新找店鋪開街角的書店,但遭到了弗蘿倫絲的斷然拒絕。
一開始弗蘿倫絲並不在乎這件事,畢竟這是自己的街角的書店,自己的家,誰也沒有權力將她趕走。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她體會到了加瑪特夫人的勢力之強大,也體會到了人性的陰暗和不堪。
有人「好心」地給弗蘿倫絲推薦了具有極大爭議的小說《洛麗塔》,當她把書擺在櫥窗銷售時,因為引起人們的圍觀,很快就有人舉報街角的書店造成街道交通的擁擠,要求街角的書店停止銷售。
因為芭蕾少女夢克里斯汀放學後來街角的書店打工,很快就有教育部的巡視員到學校檢查未成年學生非法打工的問題。
街邊後來又開了一家街角的書店,嚴重影響了「老屋街角的書店」的營業收入,這依然是加瑪特夫人的「傑作」。
更為致命的是,加瑪特夫人的姪子,在議會提交了一份關於廢舊老屋屬政府財產的法案,正在議會進行最後一次審議。一旦法案通過,弗蘿倫絲的老屋將被收歸政府,而且如果能證明老屋已經年久失修,她甚至拿不到政府的補償。
銀行此時也不失時機地暗示弗蘿倫絲,如果她能將街角的書店出售,有人可能會有興趣。
這一波波或明或暗的襲擊與侵擾,弗蘿倫絲哪裡能承受得住?她最終只能痛苦地將街角的書店轉讓,一個人黯然地離開了小鎮。
每一個小鎮居民,包括她的律師、銀行經理、魚店老闆、加瑪特夫人,都在自家的窗戶後邊,以一種陰險冷漠的表情,注視著弗蘿倫絲的背影離開。
04
影片中,有兩個人物值得一說。
那個只守著自家老屋永不出門的怪老頭布朗迪希,他毫不理會鎮上居民對他獨身原因的謠言,只是終日躲在家裡看書。布朗迪希有多愛書,就有多恨外人,他甚至連印有作者相片的書籍封面,都要撕下來燒掉。
就這麼一個看似古怪的老頭,卻因為書,而與弗蘿倫絲結緣。弗蘿倫絲為他推薦一本新書,科幻小說大師雷·布拉德伯里在1953年出版的小說《華氏451度》,也將新出版的流行小說《洛麗塔》帶給他,徵求他是否可以大量進貨銷售。
通過弗蘿倫絲的推薦書,布朗迪希對她的閱讀品味刮目相看,感覺自己在封閉保守的小鎮找到了靈魂的知音,破例邀請弗蘿倫絲到自己的老屋中做客。最後,因為弗蘿倫絲遭受排擠打壓的事,布朗迪希不惜打破自己遵守幾十年的規矩,主動找到加瑪特太太家,請求對方放過弗蘿倫絲。
另一個小芭蕾少女夢克里斯汀,她利用課餘時間在「老屋街角的書店」打工。第一次見面時,克里斯汀為了讓弗蘿倫絲雇傭自己,連珠炮似的自我介紹、痛陳利弊、反駁質疑,頃刻間一個古靈精怪、果斷勇敢的小芭蕾少女夢形象躍然於觀眾面前。
克里斯汀說話童言無忌,雖在街角的書店打工,但多次向弗蘿倫絲坦承自己不愛讀書。當她看到弗蘿倫絲家的一個中國漆盤時,克里斯汀直接對弗蘿倫絲說,「我很喜歡這個盤子,你可以在遺囑裡將它留給我!」這麼直白無所顧忌的話,令弗蘿倫絲又無奈又好笑,卻也由衷地喜歡上了克里斯汀,並經常為她輔導功課,還不斷嘗試引導她喜歡閱讀。
05
其實小芭蕾少女夢克里斯汀是片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整部影片自始至終,都有一個女性的聲音旁白,以回憶的口吻來敘述整個故事。直到影片最後,我才明白,這個受弗蘿倫絲影響愛上閱讀的女性,就是小芭蕾少女夢克里斯汀。
弗蘿倫絲被趕出小鎮,落寞地乘船離開。其他人都是或冷漠或看笑話,唯有小芭蕾少女夢克里斯汀,手捧著弗蘿倫絲曾經推薦她看的那本小說《牙買加的颶風》,氣喘吁吁地跑到碼頭來送別。
此時女性畫外音響起:「許多年之後,我依然記得,她看到我手中拿著書時,臉上露出的微笑。」
影片在這裡,有一個非常意外的結局,這裡我就不劇透了。希望你可以親自看一看這部影片,看到最後,你一定會感受到一種既幸福又解氣的複雜情緒。
這一老一小兩個人物,因為書而與弗蘿倫絲結緣,並彼此體味到了人性的美好。影片中,多次出現劇中人物凝神閱讀時的鏡頭,令影片在卑劣的人性黑暗中,難得還揚溢著一股淡淡的書香,寧靜而悠長。
正如影片最後所說,「在街角的書店中,人不會感到孤獨!」
看完影片,我也想起了我那些因為閱讀而相識的朋友們。我們因書相識,因書結緣,並在書中發現彼此有趣的靈魂,這是多麼美好而幸運的一件事啊。
有書相伴的人生,總不會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