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失控少年兵團》影評:蠻...荒...(簡評,Monos)

失控少年兵團影評

哥倫比亞電影《失控少年兵團》

作品類型:劇情

主要演員:Sofia Buenaventura...

故事概述:人質、孩子與戰爭

上映時間:2019年10月25日在英國上映

作品獲獎一覽:

野性十足的作品,人跡罕至的叢林(亞馬遜熱帶雨林)、赤背擋刀槍的童子軍(現代版「人猿泰山」)、原生態的追捕/殺戮遊戲(哥倫比亞之「昨日縮影」),繪成了一幅壯闊且悲切的「少年春夢」圖。

不多贅述,切入正題。

先看各類隱喻

1,影片名字

一詞多義,此類手法屢見不鮮,上周提及的《燃燒女子的肖像》亦是如此。

a,野生童子軍的稱號

b,童子軍的生存狀態(包括生理、心智、行為、舉止、體態...)

2,人物名字

列舉幾個具有突出意義的「名字」。(人如其名、名如其型)

a,Wolf---狼性隊長(對人對己一個樣),手下犯錯,自己擔責,飲彈自盡。

b,Lady---美人,是「淑女」還是「熟女」?難以界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在這個團體中(群居生活),只有首領可以擁有女人,這是折射出人類社會中的「叢林法則」。

c,Rambo---這名字一直是「肌肉猛男」的代名詞,但在影片中,卻被塑造成了舉棋不定、意志不堅的落跑孩童。這個「反差」,看似好笑,卻蘊含了深層含義。

首先,直言(人)「外強中乾」,暗指「童子軍被毒害的身心靈」(健碩的體魄,萎靡的內心);

其次,隱射「人性善惡」,即:由「善」轉「惡」,易如反掌;由「惡」變「善」,舉步維艱。

3,(童子軍)進化理論

馴化成「殺人機器」->「野狼的死」淨化了團隊、催生了新的「首腦」->「首腦」嘩變,乾掉了boss,「童子軍」陷入「混亂」->組員的思想開始出現分化(進化)->有些人繼續「墮落」、少數人陷入「迷茫」、一個人開始「覺醒」->Rambo成功進化(救走)、其他人(除去被幹掉的)繼續尋找進化之路

這個「進化」過程,比達爾文推算的「進化論」還要複雜,關鍵是人心的進化無法量化,只能依靠自我覺醒(抽象理論),如此一來,在缺失了時間與空間的判定原理之下,「進化」過程,衡量「不能」。

再看相關劇情

關注幾個要點

1,勢力

a,人質(美國人)

b,政府武裝(官方代言人)

c,童子軍(前期:對抗正規軍隊;後期:自由組織)

2,對立

a,童子軍 vs官方軍隊

b,人質的人性 vs 童子軍的狼性

c,Rambo的「良知」 vs童子軍的「無知」

3,主題

a,戰爭與和平(連年戰爭,生無可戀)

b,文明的建立與暴力的消亡(文明建立在暴力之上,暴力亦是文明的另一種「意識形態」)

c,無知的力量與無能的犧牲(錯誤的信息傳導最終致使無知的人們陷入歧途,「洗腦」成了常態,「良知」淪為笑談)

最後「人性寓言」

前面說了「隱喻」,提及了「主題」,最後看一下「寓言」。

1,人類的進化,不是「從猿到人」(題外話,這個理論站不住腳),而是「人性」的進化/淨化。

2,戰爭抹殺了人性,這是一個「被動過程」,因為設身處地,想要在極端情況下得以存活,只得適應環境,而這個「環境」就是「選擇殺戮」。

3,文明更替只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背後的「罪」遠勝於表象的「愛」,這種「欺騙」終逃不過時間/歷史的裁決。

鮮亮的畫面,凝重的主題,在影片濃烈的對比氛圍中,觀眾的腦神經(思維體系)周而復始地循環於「致鬱」與「治癒」之間,難以釋懷...

編劇★★★★☆(人物設計出彩,有目共睹,至於「台詞」,不知道是翻譯關係,還是當地習慣,有些彆扭)

導演★★★★★(「高級別」把控能力,人物情緒、畫面調控,有條不紊,甚至利用背景樂推進故事發展,都算可圈可點)

演員★★★★★(自然、原始味)

劇情★★★★☆(故事不算難懂,但是涉及的政治/戰爭隱射,略顯晦澀,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視效★★★★★(自然之美與技術之精,合二為一)

音效★★★★★(人聲比配樂更精彩、入戲)

推薦度★★★★☆(年度必看)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