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人吃人」的監獄實驗?這部限制級重口片太牛X了
絕命大平台影評最近,這部小眾的西班牙驚悚片,突然在全網爆火。
人氣居高不下,口碑也跟著一路飆升。
不少網友都為該片所呈現出的大膽設定所深深折服。
導演將「階級落差」這種現象投放到了一個極端的社會實驗當中,
再輔以各種重口劇情、哲學思辨、宗教符號,最終促成了這出酣暢淋漓的驚悚大戲。
為了不讓大家錯過這樣一部難得的好片,鵝叔結合劇情來解讀一下。
牛X閃閃的腦洞和設定
《絕命大平台》是導演加爾德·加茲特魯·烏魯蒂亞執導的首部長片。
豆瓣上,有7萬多人為它打出7.8的高分,好於88%的驚悚片和84%的科幻片。
早在去年的多倫多電影節上,它就曾大放異彩,拿下了「午夜瘋狂單元」的人民選擇獎。
在前不久剛剛落幕的西班牙戈雅獎上,它不但斬獲了最佳特效獎,而且還提名了最佳新人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兩項大獎。
對一個初執導筒的長片導演來說,這個成績簡直可以用出色來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低成本+高概念」的製作初衷,成了這部電影能夠突圍的關鍵誘因。
低成本,可以減少資本控制,讓導演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高概念,可以抓人眼球,讓電影在劇情上立於不敗之地。
《絕命大平台》的故事,發生在一座反烏托邦的神祕監獄當中。
監獄構造奇特,從地表一直垂直延伸到地底。
整個監獄被分成了若干層,每一層,都關押兩名囚犯。
樓層中空,每天都有一桌奢華的美食從0層依次落到每層供囚犯享用。
只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有進食的機會。
樓層分布與優先進食權在無形當中被劃上了等號,成為了權力可視化的最直觀顯現。
上面的人,可以吃到美食佳餚,可以隨意糟蹋食物。
下面的人,只能吃到殘羹冷炙。
更下面的人,甚至一無所得,走向人吃人的殘酷殺戮。
整個監獄,就是一所大型的人性試煉場,踐行了「食物鏈」的終極玩法。
和《心慌方》《電鋸驚魂》等片一樣,《絕命大平台》也是圍繞一場泯滅人性的人性實驗所展開。
只不過,《絕命大平台》並沒有在解謎逃生等趣味性方面下功夫,而是直接用生存絕境,透視出了人類最生猛的求生意念。
作為R級驚悚片的它,本身噱頭十足,絲毫不避諱排泄、吃人、血腥等令人不適的重口場面。
就設定來看,很像一部名叫《下一層》的短片。
短片圍繞一場奢華的美食宴會展開。
宴會上的人,一面大快朵頤,一面不斷下沉。
每下沉一次,就離萬劫不復的深淵更近一步。
該片通過表現人們對食物的欲求,揭示出了人性的貪婪和墮落。
受篇幅所限,《下一層》只能點到為止。
直到《絕命大平台》問世,才在原有概念上,延展出了更複雜、更飽滿的故事。
下墜的樓層、噁心的食物、險惡的人性、貪婪的上層……
一切的一切,都通過這部電影,得到了更廣闊的的發揮空間。
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絕命大平台》一開始,就開宗明義,點明了主旨:
世界上有三種人,上層的人,下層的人和掉落下來的人。
電影中的垂直監獄,在片中前後一共出現了兩種稱呼。
一種是名叫「監獄坑」,一種名叫「垂直自我管理中心」。
前者出自囚犯之口,言語間充滿了絕望;後者出自工作人員伊莫古里之口,飽含希望之意。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說辭,其實在不經意當中,揭露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
階層之間,總是很難通過理性溝通,而達成共識。
《絕命大平台》的故事主要發生在男主艾倫身上。
艾倫在監獄坑里,是個典型的異類。
這裡關押了各種各樣的犯人,只有極少數普通人,會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其中。
一旦在這裡熬過6個月,志願者便可獲得一張證書,在外面過上更好的生活。
而男主艾倫,便正是其中之一。
不熟悉監獄坑規則的他,來到這裡只是為了完成兩個單純的目的——戒菸並讀完《堂吉訶德》。
第一個月,艾倫在48層。
他的室友,是個名叫崔瑪格斯的老人。
崔瑪格斯是個典型的利己主義者,他從來都只為自己而活。
上層人的齷齪,他視而不見;下層人的暴虐,他充耳不聞。
相處過程中,崔瑪格斯將一些獄中生存法則,盡數告知給了艾倫。
這一個月,兩人相處良好。
同病相憐的他們,幾乎在短暫的接觸中,結下了朋友般的情誼。
然而下一個月,當他們置身171層後,情況卻極速發生了變化。
甦醒過來的艾倫,發現自己被崔瑪格斯五花大綁地綑在了床上。
這一次,他成了崔瑪格斯口中的食物。
平台降落到這一層已經沒有食物了。
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吃人,要麼被吃。
關鍵時刻,艾倫被一個名叫米哈魯的神秘女人救了過來。
之前在48層時,艾倫曾對她表示出了難得的善意,於是這一次她便投桃報李在刀口上救下了艾倫。
最終,在這個月的剩餘時間裡,艾倫便依靠人肉,艱難地活了過來。
第三個月,艾倫來到33層,和伊莫古里成為室友。
伊莫古里曾是監獄裡的工作人員,早前曾為艾倫進行過面試。
如今她身患癌症,想要在最後的生命裡得到救贖,所以自願入獄,與艾倫成為室友。
每個人在入獄時,都可以帶進來一件隨身物品。
其中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具有攻擊性的武器:尖刀、武士刀、球棒、十字弓……
伊莫古里帶來了一條臘腸狗,艾倫帶來了一本《堂吉訶德》。
而這兩件東西,也在冥冥之中,暗示了他們接下來即將面臨的結局。
臘腸狗,最後被人吃了。
而下個月進入底層後,伊莫古里也通過自殺,把身體留給了艾倫。
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正直、善良,遵循理想,匡扶正義,可最後卻吃盡苦頭,在家中狼狽地死去。
而拿起武器反抗的艾倫,最後也和堂吉訶德一樣,悲慘地獻出了生命。
這兩個理想主義者,最終都成了監獄坑裡的殉道者。
生前,伊莫古里一直不停地向牢房上下喊話,希望能夠實現人均分配,藉此打破監獄裡人吃人的糟糕境況。
可是她所做出的努力,卻一次又一次的付諸東流。
因為,她高估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發性團結」。
而改變,永遠不是自發的……而是暴力的。
於是,當艾倫再一次來到高層後,他終於徹底覺醒,展開了自己艱難的反抗之路。
他和室友一起乘平台下沉,給50層以下的人分發食物。
如果有人阻攔或者搶奪食物,他們便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垂直版的《雪國列車》
《絕命大平台》被網友稱為是「垂直版《雪國列車》、疊加版《寄生蟲》」。
因為這三部作品,在本質上極其相似:
首先,它們都聚焦了階級落差;
其次,它們通過空間,區分出了被固化的階層。
與奉俊昊的這兩部作品相比,《絕命大平台》顯得更赤裸,更直白。
它擺脫了寓言的軀殼,將階級對立從「暗喻」中拉扯出來,直接搬上了檯面。
只用一棟垂直監獄和一桌美味佳餚,就清楚地區分出了階級。
除了階級落差之外,《絕命大平台》還將階級探索拔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讓固有階級,變得流轉起來——
上層和下層,可以輪流分配。
通過這個舉動,電影悲哀地呈現出了兩個事實:
1、上層的穩固,總是以犧牲底層為代價。
2、即使下層人翻身做主,情況也不會得到任何好轉。
因為他們只會在欲望驅使下,用瘋狂享樂來發洩自己,變得愈發墮落。
通過與他人進行對比,男主艾倫被導演賦予了更為強烈的悲情色彩。
讓他化身彌賽亞(指被上帝被上帝選中的人),來拯救一切。
只可惜,個體的善良在群體的瘋狂面前,總是不值一提。
階級之惡,人性之惡,永遠觸目驚心,經不起任何考驗。
就像有句話說的一樣:
「永遠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