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說話使人疲憊不堪。不,沉默才使人意志消沉。
絕命大平台影評主要劇情分析 封閉的空間,有限的食物,同一屋簷下的室友下一秒就可能將你手刃。「坑」的設定幾乎就是「黑暗森林」的另一個翻版,只不過「坑」裡又產生了上下的階級。 上層的窮奢極慾,下層自怨自艾,人吃人。即使知道上下的階層隨時可能調換,情況也沒有絲毫變化,對人類的貪婪和猜忌的心理可以說抓的很透了。而男主人公也從開始的道德完人變得逐漸麻木冷漠,諷刺意味十足,再次印證那句話,人性是經不起考量的。 電影片前半段也瀰漫著一絲絕望的氣息,再配合大尺度的血腥畫面刺激你的眼球。可是,監獄的人呢?他們幾乎看不到任何未來,在上層混日子,在下層吃掉別人或被別人吃,然後等待期滿脫坑。 不過電影並沒有只是停留在對人性黑暗面的挖掘。男主從被吃的人轉變為吃人的人後,最終超脫兩者,成為帶來救贖,打破輪迴的人。這要聯繫主角想要傳達給主管人的「信息」。 影片最後一段幾乎完全是隱喻式的,從現實角度考慮,很難想象這個管理局中的人會因為一塊完整的意大利奶油布丁或是一個孩子而喚起良知。站台最後送上去的東西是代表著「坑」中人的未來。就像一塊完整的意大利奶油布丁代表著人們對欲望的節制,對秩序和道德的遵守,這也許就是主角想要傳達的「信息」,可是只是靠鐵棍,長刀維護而得到的奶油布丁,真的有意義嗎? 這也許就是男主把蛋糕送給小女孩的原因,小女孩還未滿16歲,按理來說不屬於「坑」,這樣的她身上沒有沾染過血汙,她還有無限的可能。 小女孩代表著下一代,代表著新生,更代表著希望。傳達出的信息不是靠毆打暴力勉強維持的一塊意大利奶油布丁,而是男主自我犧牲後所保護的一個普通女孩。高下立判。其中寓意恰恰就像魯迅《狂人日記》的結尾: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也許存在的另一種結局? 在網上查到另一種說法,真正電影的結局在電影三分之一初就出現了,管理員看到了送上去的完整的奶油布丁,並發現了上面一根頭髮,但並不在乎。而小女孩根本不存在(女孩在底層活下來的可能性幾乎為0,按照老人說的話瘋女人是在找她的兒子,就算是女兒躲在333層,也早應該被找到了),電影的後半段是男主的幻想,因為男主的精神狀態早已崩潰。 雖然圓了一些bug,但我認為這樣的敘述手法看起來好像並不十分高明,如果在電影的三分之一出就出現結局,那後面大段的情節又有什麼深意呢?只是表現一個人徒勞地掙扎?形成反差嗎?這樣的話主題和前半段完全是重複的,人物完全停止了成長,我覺得意義並不大。也許讓絕望的氣息更濃了。人根本無法超脫自己,只能在想象中自我救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