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絕命大平台》的向死而生和現世寬慰

絕命大平台影評

一部作品的優秀之處,就在於它對人性上限和下限之間的討論——-高曉松

電影很熱門,就不劇透了,很有意思,也非各種觀後感的那麼絕望。值得一看。

人類是通過奉行一個故事為秩序來運轉的,電影裡,通過男主所觀 所感以及變化,來闡述交織著幾種秩序的存在,並探討在實際社會和真是人性中的可能性。

第一個故事,也是一切可能性的出發點: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是,這世上只有三種人,上等人,下等人,墜落的人。

現實主義是,有人受不了現實的殘酷而自殺,這時第一種墜落,不願面對殘酷的人。

現實主義是,上等人可以肆無忌憚的佔有大量社會資源甚至浪費和破壞。社會資源在電影裡被簡化為食物,因為對人性的討論,始終從人的動物性開始,餓了要吃,因為要活下去。這催生了監獄裡一批生存主義的人,以第一個室友老頭為主要代表,他並非大奸大惡,但當面對飢餓生存的考驗,他可以放下人類社會文明的下限,去吃人。這是一種放棄馴從的墜落的人。顯而易見這個詞是老頭的口頭禪,而這種馴從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也是顯而易見的。但若要評判是非,設身處地,生存主義是對殘酷現實的順從,你很難以惡來定義它。

現實主義是,階級存在,明確到幾百層的存在,且階級是無法逾越的。有趣的地方在於,現實社會中,階級並不會以一個月為週期來更迭,所以富人還是富人,窮人還是窮人的話,在一定程度內是穩定的(比如政府的救濟,富人的捐贈等等),所以你可以感受到窮人長期的勤儉節約,謙遜卑微,以及富人長期的恣意揮霍,高傲自大。但這種更迭快速到30天就很巧妙了。30天這個設定——是人不進食僅僅喝水能生存的極限。也許昨天你還可以對著這一桌盛宴吃飽喝足再肆意破壞,而未來三十天你就將體會之前你所做的惡果。然而這種在社會中貧富調換的假象,在實驗中只證明了更糟的後果:當窮人擁用資源時,七宗罪的「暴食」反而產生了,人們充滿利己主義,他們為了平衡,他們吃的更多,更加自私揮霍無度,更加欺辱踐踏低於自己的人———哪怕自己30天後也會被如此對待。

這是人的第二種墜落,人性淪喪。生存主義的惡體現了出來:人不僅為了生存而放棄人性,反而人性所釋放的欺辱弱小踐踏他人能帶來許多快感,如此惡性循環。人類的情感如此薄弱,男主與老頭,一開始彷彿朋友彼此陪伴,但當面對存亡問題,利己主義永遠占上風,所以從「你好」到「你真好吃」只需要一週而已。

第二個故事,理想主義。

毫無疑問,男主帶進監獄的書《堂吉柯特》。這已經是明示了,堂吉柯德的故事,最終是騎士願景的破滅。幾個小細節,男主在監獄第一天挑選的食物是天然的蘋果而非精心烹製的美學。他自願來到這裡為了戒菸,讀書,以及證書。這就代表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不管出於自願還是被迫,都是來學習或者被實驗人類的一項技能。女面試員說這裡是自我垂直管理中心,那麼這項技能就是約束自己的能力。雖然樓裡住著幾百個人,但是「自我」和「垂直」兩個詞,在提問,改變,無論上限到西下限是否發自自身這個問題。

理想主義是什麼,是在衣食無憂情況下,人類對人性道德高度上限的期待。

片中,理想主義者有很多模式。

「堂吉柯德」式的男主在看到亞裔女人隨平台到下一層面臨欺辱,老頭告訴他只有六米高,讓他跳下去救時,就已經有了答案———他看到了現實的殘酷,並產生恐懼。

「共產主義」模式是患癌症的女工作者。她想通過身體力行的勸說來讓所有人均分食物,以大家都能夠存活,但一個前提bug在於,你並不知道有多少層,意味著你不知道有多少人。而食物是有限的,在男主與小黑下行的期間已經的推翻這個論證。而當女工作者從6層來到200多層時,她徹底絕望了———理想主義者的聲音,處在高位時或許能引起一些漣漪,但當處於底層時將如同螻蟻。同時,女工作者也是一個崇高的利他主義者,在發現處於200多層時,她已知曉需要人犧牲才能夠讓別人存活,她選擇了自殺,讓男主吃她的肉得以存活。

這是第三種墜落,以死抵成全理想。

積極改變階級的小黑,首先,太天真,整部劇沉穩的節奏突然出現一隻莫名其妙的潑猴。他對現實規則的挑戰,企圖用從下至上的模式,改變階級和待遇。這是革命的萌芽,當然他的失敗只是對現實主義的反證明——沒人有義務幫你去參與分享他們的利益,特別是凌駕於你之上的人。

同時還存在一個亞裔女人,她所選擇的方式是從上至下對規則的對抗。她並沒有吃平台上的任何,每個月如此反復,很多時候傷痕累累,最後死於力量懸殊的角逐。她在找尋一個孩子。孩子是什麼,是未來,是人類對現狀絕望時唯一的希望!她是第一個不為己欲,向之光明的殉道者。她想憑藉一己之力打破監獄的體制,然而即便如此反復,改變的契機,可能有的人一輩子也未曾擁有。但她的意義在於點亮希望,也是男主和小黑探底一試的啟發之源。

片中還有一種理想主義的假設:每一位進來的人,都可以指明一個自己愛吃的東西,將會被精心製作後呈現在平台上。男主選擇的是焗蝸牛,當他看到沒人吃蝸牛時感到很驚喜。假如,每個人都僅取自己所需自己所愛,是否就自發出現一種秩序能夠讓所有人存活?——這取決有多少人是這麼想的,焗蝸牛被留了下來,僅僅是因為吃著浪費時間而無法抵禦飢餓罷了。

第三個故事,打破規則建立秩序—革命

男主和小黑通過女工作者的方式來企圖建立秩序。人類的秩序,也就是普遍認同,類似於信仰,是需要發自內心的,而非暴力屈服,智者的話除了讓他們改變方式,還讓他們明白一個事實:只有監獄的管理者才有能力改變這個現實社會,而他們需要接受到一個信息——-意大利奶凍。一個完好的甜點在無數層飢餓的搏鬥中得以保存,這表示儘管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依舊有著自發的秩序。而那些監獄裡精美的菜品,正是現實給他們留下最後一點「高貴」的東西。丟掉了這點「高貴」,他們就永遠也無法回頭。

隨著層數往下,曾經的假設和理想逐漸破滅,即便進行秩序建立管理,資源整合,依然面對一個困境——食物的缺乏。是的,顯而易見,100層以下的人,只能吃人。即便這個數字提高到200,吃人還是無法避免。在最後幾層出現一個抱著很多錢的人,編劇一筆帶過,我想在動物性驅動的環境裡,金錢這個符號早已化成了食物資源,在生存面前,紙幣沒有任何意義。

這是第四種一種墜落,主動尋求改變。

第四個故事 你希望是什麼主義

電影在表達中,用插敘的方法表達了開放的結局。

從監獄切換到高級的廚房,管家正在為了食物的剩餘大發雷霆——-意大利奶凍上黏了一根頭髮。他理解正是因為這個失誤,連最下層的人都不願食用這個意大利奶凍。顯而易見,住在象牙塔裡的人永遠無法得知真正的民間疾苦,他們有上等人的理想主義:是否接受瑕疵這件事與是否存活同等重要…那麼上位者的對這種自尊的理解無疑是烏托邦式的。屁股決定腦袋,真正處於規則制定的權力者的思考模式,並無法接收男主和小黑所傳遞的關於自我管理自我秩序的信息。這不禁讓人感到絕望,因為階級才是現實,階級帶來的不只有壓迫,還有深深的理解誤差和無法逾越的代溝。

男主和小黑到了333層,這有一個隱喻,333層,每層2個人,意味著666個人,代表邪惡惡魔。但這一層格外寧和乾淨,只藏著一個小女孩,她很餓了,這時,人性的喚醒使他們做出幫助小女孩的決定,哪怕犧牲一路以命相護的意大利奶凍。最後,男主和小黑都死了,把小女孩作為希望的信息,送上了0層。那麼,也許這會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改變所有人命運的鑰匙。這也在壓抑的氣氛中讓人苟且偷生一些許希望,也許這所有的犧牲真的值得,因為這個世界會變好?

影片中談到墜落的人,一共出現四種,他們即是現實,也是理想。釋迦摩尼的數年苦苦修行,於樹下頓悟並傳慧後人受益無窮;耶穌為了全人類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三日後復活,建立榮耀的天國帶來最後的勝利。真理,也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也許是墜落到底方能上升。而幾乎沒有人願意嘗試去改變,沒人有勇氣從高層去到底層以探究竟,所以,真理也許連少數人都無法勘破,更不曾掌握罷。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