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殉道者

絕命大平台影評

很久沒看到像《絕命大平台》這般具有悲憫意味的寓言式電影了。豆瓣的標籤是科幻驚悚,說他科幻倒是不錯,但要說驚悚,不如說是震撼。

電影海報主體是一個漂浮在空中的平台,在看電影之前並不能看出這個平台的意味,只有觀看後,才更理解它所承載的意義。它是一個貫穿全片的餐台,是一個類似電梯可以載人的搬運台,也是一個貢獻靈魂和代表希望的肉體的獻祭台。

影片裡的世界是循著人類社會的輪廓進行描摹的。在一個平方面積不大但是無限高的建築裡,垂直分布著數不清層數的房間,房間中間有一個長方形的大洞,每個房間容納兩人。建築物的管理者每天把一大桌食物放置在0層,隨著餐桌在洞口依次往下降落,越往上的人吃到的食物越精緻越多,越底層的人吃到的食物越少,到了一百層以後,幾乎連上層人剩下的殘渣都沒有了。每過一個月,房間的兩人會一起隨機換一個層數,如果房間只剩一人,會被重新再匹配一個新人。

上層的人肆意浪費,中層的人吃殘羹冷炙,底層的人沒得吃,餓死,或者吃人。一個月過後,當底層的人有了被匹配到上層或者中層的機會,他們會像唾罵曾經對待過自己的上層人那樣對待比自己下層的人。

底層的人註定挨餓嗎?

後進來的女管理員說,如果大家吃完足夠讓自己獲得能量的食物不再動其他的,那麼就能保證每個人都有等量的食物。她每天給自己和下一層人的分盤裝食物,呼籲下一層的人控制食量,以達到「自發式團結」。

但是即使是管理員,也未能說清這座監獄的全貌。她說最多只有200層,後來男主和黑人兄弟到了333層,發現下面還有無盡的深淵。

整座監獄裡的人,有善良的人和邪惡的人,大部分是在高處肆意妄為、在底層為了生存自相殘殺的人。男主某種程度上承擔了聖人的身份,聖人的結局也只能是殉道。

「殉道」這個詞,是我看完電影後的第一想法,因為某些儀式感場面的存在,「殉道」比「犧牲」來得更合適。

男主早就對心存理想的女管理員說過,「自發式團結」沒有用。有那麼幾個瞬間,他像個普通人在活——殺人、吃人肉。但是到了6層後,他繼續擔起了指引者的身份。

如果從內部的「自發式團結」沒有用,那就藉助暴力達到團結的秩序。男主比起女管理員,更有現代法律秩序思維的特徵。他們的出發點幾乎是一樣的——讓每個人各取所需,平均分配。只不過一個是溫和勸服的手段,一個是威脅+暴力監察的手段。

男主作為聖人的一面,並未因為手段方式的選擇而被抹去。相反,在高層仍然願意親身實踐以帶領大家形成監獄內部的秩序、在遇到小女孩後給她吃保護許久的意式奶凍、在面對女管理員的屍體時腦中做激烈鬥爭、探尋監獄層數的秘密等,都是他美好人性和智慧的體現。

因為是聖人,所以必須用自己來獻祭。聖人的使命就是被獻祭。但獻祭的結果不是讓世界大同、理想實現,而是間接地證明:有些理想只能是理想。

永遠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完成對整個圈層群體的性格馴化;永遠不可能在內部達到自發團結;永遠不可能讓每個人享有平均的權利。

殉道者活著和死亡的意義就是讓現實變得更真實。

即便如此,擁有理智和期望的人們也仍然在努力——以培育下一代的方式努力。即使自己未能善終,但是將下一代送上了離秩序未來更近的階級,人們就已經知足了。

影片很多地方都與現實社會很吻合。大部分人都只關心自己在哪個位置,大部分人在高處的時候會享受超出必要的權利,在低處又痛恨高處的人不給自己留活路。但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把維持整體的秩序作為使命,並保護著有可能的下一代。

很稀有,閃耀著人性最純潔的光輝。

但是影片又告訴我們,即使是最具有聖人潛質的人,也必須遵循人的特性——不能沒有食物,當生命受到威脅,本能會讓文明吃下同類。

這是影片矛盾又存留希望的點。也是人類社會矛盾之所在——一邊追求秩序和文明;一邊無法擺脫人性原生的惡。

殉道的結局從來也沒有被證明是必須會達成想要的目標。男主完成了自己信息傳達的使命,和最初的室友一起走出屏幕。被送上去的檯子上的「信息」由意式奶凍變為小女孩。影片中插入了一段頂層廚師長看到完好奶凍的場景,廚師長只是覺得奶凍能保存完整很不可思議,覺得是奶凍品質出了問題,嚴格訓斥廚師們。小女孩實際上存在嗎?應該並不存在,應該只是兩人所秉持的「希望」的具象化,這希望是對於人性的留存和期許。

男主和黑人小哥想向「上面的人」傳達信息,始終寄希望於「管理者」看到他們的努力,改變這種局面。可是「上面的人」是誰呢?是一無所知的廚師長,還是從來沒現身過、根本不知所蹤的最終管理者?

社會的文明秩序必須從內部以強有力的方式規制而形成,社會的外部沒有明確的界限和權責者。

聖人存在嗎?絕對的聖人不存在,理想中的聖人不存在。

——但是接近聖人的人存在。

在得知無法從根源實現文明與秩序的條件下,對文明與秩序的追求有意義嗎?

——千百個殉道者過後,這些追求就有了意義。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