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世界上有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和掉落的人

絕命大平台影評

前兩天,看了一部電影《絕命大平台》,雖然我很少寫電影,不過這部電影值得拿出來剖析一下,因為它揭示了階級的真相和本質:

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如何往上爬?

財富和社會資源是如何分配的?

不同階級之間,遊戲規則是怎樣的?

14萬人評分,網友看完後直呼絕望。

然而,真相再殘酷,也是真相。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解讀蘊含其中的真相。

01.

上層的貪婪

在未來一個「反烏托邦」的國度,囚犯們被關押在一個監獄坑裡。

每天,廚師們準備精美的大餐,由升降平台送到第1層。

第1層的犯人們享用完食物後,升降台會下降到第2層,沒吃完的食物繼續被第2層的犯人消化。

越底層的人,能夠吃到的食物越少。

到100多層的時候,食物所剩無幾。

人們想要活下來,不得不自相殘殺,吃人肉,喝人血。

當然,每個人所處的樓層數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每個月輪換一次。

可能你第一個月在第6層,第二個月就被放到了150層。

男主角Goreng自願申請進監獄待6個月,理由很天真,想要戒掉菸癮,順便把手中的書看完。

Goreng來到這裡之後,發現事情和自己想象得不太一樣。

一開始,Goreng被分配在第48層,到了進食時間,他看著平台上的殘羹冷炙,毫無胃口。

而他的獄友呢?一個年邁的老頭兒,彷彿牲口一樣衝到平台邊上,瘋狂進食。

老頭兒在吃完之後,順便往升降台的食物上吐了口口水。

Goreng不可置信地問他: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老頭不在乎地擦嘴說:無所謂,反正下面的人也會吃光的。

Goreng說:他們下個月可能就換到上層去了。

「是啊,那時候,就輪到他們撒尿了。」老頭回答。

電影中,食物意味著財富和社會資源,財富和社會資源是有限的,而這些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上層的人手裡。

《不平等社會》中提到過,世界上超過一半的財富,掌握在1%的家庭手中。美國最大的私人財富大約是美國平均家庭年收入的100萬倍。

1-10層,就像是這個世界1%的富有家庭。

10-50層,也許是比上不足,比上有餘的中產階級。

50-100層,則被劃為貧窮。

100層以下的人,是掙扎在生存邊緣的極度貧窮的人。

富人手裡的錢,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多,與此同時,世界的另一端,窮人們每天都無法填飽肚子,貧窮、飢餓、疾病如影隨形。

很明顯,這個社會的分配機制出了某種問題。

2013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說過:這是一種危險且不斷增長的不平等,而且向上流動性的缺乏已經危害了美國中產階級的基本信念——如果你努力工作,你就有機會獲得成功。

「美國夢」成為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因為人們漸漸發現,努力工作,似乎不會讓自己越過越好。

不知怎麼的,你欠下一大筆信用卡賬單,每個月有數目巨大的房貸車貸等著你還,儘管你每天努力工作,但是你只能眼看著手裡的財富在急劇縮水。

獨棟的房子,中等的小轎車,這種看似美滿和諧的生活裡,潛伏著巨大的危機,一不小心就會撲過來吞噬你擁有的一切。

中產階級實在是太脆弱了。

一場大病,一次裁員,都有可能讓你的生活毀於一旦。

這也是為什麼影片一開頭會說:世界上有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和掉落的人。

中間的人去哪兒了呢?

他們在極速墜落。

02.

底層的生存哲學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到了,晚上入睡時,Goreng聞到一股氣味,那是麻醉劑的味道。

等醒來時,Goreng發現自己被五花大綁起來。

而之前還和自己談笑風生的老頭兒,如今露出猙獰的面目。

他拿著刀,看著動彈不得的Goreng,說很不幸,他們這個月到了188層。

也許在第一週的時候,他還能忍住飢餓,但到了第二週的時候,僅有的人性會被飢餓和求生的本能吞噬。

而他又年老體弱,自然打不過他,所以先下手為強。

老頭告訴Goreng,自己會在第二週,切掉他大腿上的一片肉,並盡量保證讓他的傷口癒合,也會把一部分肉分給Goreng自己,這樣兩個人都能活下來。

果然,一週後,老頭兒拿著刀走近Goreng,開始割Goreng的大腿。

這時,曾和Goreng有一面之緣的女人,正好坐著升降台下來,將老頭殺死,然後繼續坐著升降台下去。

Goreng呢,在之後的日子裡,只能吃老頭長滿蛆的屍體來維持生存。

一個月後,Goreng再次醒來,發現自己到了6層。

獄友是個抱著狗的中年女人。

這個中年女人認為,依靠監獄裡的自發性團結和垂直自我管理,能夠建立某種符合所有人共同利益的秩序,從而拯救監獄裡的每個人。

處在上層的人,只要克制慾望,不浪費食物,每天食用自己那一份食物,那麼底層的人,就還能有東西填飽肚子,這樣,每個人都能夠生存下來。

然而,中年女人還是高估了人性。

雖然她每天只食用自己那一份食物,當升降台到了下一層的時候,下面的人根本不聽女人的勸告。

自己上個月都快餓死了,憑什麼要管下面的人的死活?

Goreng這時候對下面的人吼了一句,如果你們不按照我說的做,那麼我下次就在升降平台上的每一份上午上面塗滿我的大便,讓你們吃屎。

果然,這份威脅作效了。

說明什麼?

讓下面的人聽話,好言相勸效果往往不佳,只有暴力才能讓人順從。

但這個做法唯一的缺陷在於,你無法朝上面的人拉屎,因此你無法讓上面的人按照你的意願行事。

而且,如果他們下個月又到了底層,如何保證上面的人依然遵守遊戲規則呢?

所以中年女人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沒過多久,一個黑人背著一長串繩子,在下面讓Goreng接住繩子爬了上來。

他告訴Goreng只要能說服上面的人拉他上去,他最終就可以爬到0層,最終逃離出去。

黑人繼續呼喊第5層的人,試圖用信仰來拉攏關係,第5層的人看起來被說服了。

然而正當黑人爬到一半的時候,第5層的男人突然脫掉褲子,往他頭上拉了一坨大便,緊接著繩子也鬆了,黑人掉了下來,幸好被Goreng一把抓住。

這意味著,黑人也失敗了。

老頭、帶狗的女人和黑人,三個人,代表著不同的生存哲學。

老頭信奉的,是弱肉強食的生存哲學,因為越到底層,可分配到的食物越少,所以他選擇的是,通過剝奪、搶占其他人的生存資源來獲得活下去的機會。

帶狗的女人呢,其實是個理想主義者。

把希望寄託在人性上,認為人們可以自發性團結、垂直管理,並建立某種可以讓所有人都生存的社會秩序。

通過削弱頂層的人的財富和社會資源,把富人擁有的剩餘資源救濟窮人。

然而她的理念注定是失敗的,因為上面的人她管不了,下面的人她也無法說服。

為什麼大家不能團結起來,做出一個符合所有人共同利益的決策呢?

也許《社會分層十講》中的關於階級行動的觀點可以來解釋這個現象。

韋伯認為,階級行動本質上是一種經濟行動,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特殊經濟利益,所以,那種為了共同階級利益而作出的共同努力的階級行動並不普遍。

什麼意思呢?

就是即便身處同一個階層,雖然這個階層有著某方面共同的利益,但一方面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認知意識到。

另一方面,即便意識到了,但是在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間,人們不一定願意犧牲個人利益,追求所謂的共同利益。

就像那個上個月在88層快被餓死的人,這個月好不容易到了7層,可以大快朵頤,結果卻被告知,只能吃盤裡一丁點兒食物。

他在88層的時候,可沒人會管他的死活。

所以沒有人願意做出讓步,大家只願意做出符合自己現有利益的「短視」的決策。

黑人呢,從監獄外帶了一根又粗又長的繩子,這根繩子象徵著向上攀爬的階梯。

他希望上面的人大發善心,拉自己一把,就像通過攀附大人物、請求大人提供幫助的方式,以此來提升所處的階層。

然而,他也不了解人性。

屁股決定腦袋,任何一個階層的生存動機,都是維護自身的利益,盡可能地往上爬,占據更多的財富和社會資源,並且,將試圖想要爬上來分一杯羹的人一腳踹下去。

因此他們在自己的周圍,豎起了厚厚的城牆,這些城牆可以防止不安分的人爬上來。

《社會分層十講》中,韋伯認為,階層為了維護、鞏固自己的地位,主要通過五種手段,來防止下面的人上來。

門當戶對的婚姻:家族聯姻,壟斷或控制女兒的婚姻和求婚者。

壟斷特權獲得方式:通過政治的或宗教的權威而壟斷社會資源。

特殊的生活方式:譬如象徵著精英人士的職業文化。

行為慣例:想進入該圈子的人都按照這種慣例行事。

出身的排他:由高貴的出身所帶來的聲望。

所以,寄希望於上層的人良心發現,搭一把手,是不符合階層利益和人性的。

所以也註定是失敗的。

03.

階層的鴻溝

Goreng後來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希望能夠和黑人一起完成。

他們想要給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傳遞某種信息,表示他們已經建立了所謂的秩序,並且希望遊戲規則的制定者能夠做出一些改變。

那麼如何傳遞信息呢?

就是完整無缺的意大利奶凍。

他們負責護送一個意大利奶凍,當高層看到沒有被食用的意大利奶凍,就能夠明白他們想要傳達的信息。

於是Goreng和黑人坐著升降台一層層下去,在50層以前,他們拿著武器,讓這些人餓一天,確保還有足夠的食物能送到200層的人手上。

沒想到的是,這個監獄坑,根本不止200層,所以200層之後,他們再也沒有食物分配了。

而Goreng和黑人,在守護食物的過程中,也被人重傷。

最終,他們來到了最後一層333層,將信息傳遞到上層,而Goreng則獨自待在了黑暗冰冷的底層。

再聯想到電影開頭,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拿著一碗意大利奶凍,從中捏起一根頭髮絲,和每個廚師的頭髮作對比。

由此可以推測,這碗意大利奶凍最終被送上去了,但他們的信息卻傳遞失敗了。

因為上層的人以為是意大利奶凍上有頭髮絲兒,才沒有被食用。

這意味著什麼?

正如電影開頭老頭告訴Goreng的,這個監獄裡,各層的人從來不交流溝通,界限分明。

上層和底層之間存在很深的鴻溝,這種鴻溝,讓上層對底層的生活狀況漠不關心、視而不見。

Goreng和黑人是想要改變遊戲規則的人,你也可以叫他們為變革者,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為大多數底層的人謀求更多的生存空間。

然而,他們用盡全力將底層的「信息」傳遞到上面,卻發現,上面的人誤讀了這個信息,甚至,他們根本不在乎所謂的信息。

正如電影中的一句話:改變從來不是自發的。

而Goreng採取了錯誤的變革方式,這種「溫和的勸說」被證明是無效的。

那麼怎麼才能改變財富和社會資源的再分配,重新制定遊戲規則呢?

《不平等社會》中提到過,古往今來,財富和社會資源的再分配,依賴於四種方式:

大規模動員戰爭,國家衰退,變革性革命、致命傳染病。

這四種方式並不是讓底層的人擁有財富,而是通過極大地削弱1%的家庭擁有的社會資源,從而達到矯正社會不平等的目的。

舉個例子來說,二戰以前,日本一度是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

頂層1%的群體收入占所有群體總收入的19.9%,二戰以後,頂層1%的群體收入大幅縮水,占比降到了6.4%。

基尼係數是衡量社會平等的一個重要數據。基尼係數越接近1,社會財富、社會資源分配越不平等,基尼係數越接近0 ,說明社會越平等。

戰後日本的基尼係數從0.45-0.65之間降到了0.3左右。

為什麼戰爭能夠極大地削弱頂層的財富呢?

因為政府的干預和管制,能夠破壞頂層積累財富的通道。

譬如,二戰期間,日本政府干預股票和證券市場,以犧牲企業股票和債券為代價,發展戰爭債券,導致了企業更低的收益率。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本政府徵用了所有排水量超過100噸的私人船隻,而且幾乎都沒有返還。

其他的,還有通貨膨脹,物資損壞等因素。

當然,普通人的財產也會在戰爭中遭到損失,不過比起頂層富人損失的財富來說,微乎其微。

可以看出,這四種有效的矯正不平等的方式,都是帶著暴力和血腥味的。

04.

向上的流動性

顯而易見的是,大部分人都無法做到改變遊戲規則。

即便真的改變了遊戲規則,你會發現,也無法實現真正的平等。

當初那群推動變革的人,也許會成為新一輪遊戲規則的受益者,攫取大多數人的財富和利益。

所以不平等是常態,重要的不是消滅不平等,而是保持向上流動的暢通。

《階層十講》中提到過,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應該給人們機會,使下層的人有機會流入上層。

歐洲的貴族制度,世襲爵位,其實都是流動性低、階層固化的表現。

而中國的科舉制度,打破了上層人的壟斷,提高了社會流動性,通過考試將優秀的人才直接輸送到上層。

到明朝的時候,科舉登第的人,50%的人來自「前三代具無功名」的貧寒家子弟,讓寒門子弟也有機會向上躍遷。

從這個方面來看,互聯網賦予了越來越多普通人發聲的話筒和向上的階梯,向上流動變得更加通暢。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好現象。

因為世界上不應該只有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和掉落的人。

還應該有上升的人。

-END-世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