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這麼看,或許你就懂了——《絕命大平台》多視角解析
絕命大平台影評本文首發於個人影評公眾號:37度燒腦( shaonao37du )
01.極簡的設定
《絕命大平台》將主場景設定為一個垂直的 「監獄坑」,每一層中住著兩個人;樓層中間有個鏤空的方形大孔,一桌盛宴每天從0層逐層下降,每個人每天的食物都是上層人吃剩的殘羹。
所有人每個月會隨機換層,有的人從下層人變為上層人,衣食無憂,肆意揮霍,可以騎在下層人頭上拉屎、向下吐口水,甚至還有閒心做愛;有的人從上層人變為下層人,殘羹剩飯,忍氣吞聲,甚至平台上連渣都不剩,只能人吃人。
極簡的設定讓複雜的社會構造變得無比直觀。
導演的厲害之處,在於電影沒有一處多餘的鏡頭,可謂「一簡到底」。凡是與設定或是劇情沒有關係的,一概拋棄。每個樓層只有兩張床、一個洗臉池、一個坐便器和幾個信號燈,升降平台也真的只是一個平台,吊索、軌道之類的動力裝置也沒有,手法實在是很高明。每每看到網上有人追問這個平台是怎麼升降的,不由得會心一笑。
02.暗含的主題
《絕命大平台》到底要講什麼?有人說是揭露社會階層,有人說諷刺男主「唐吉坷德」式的鬥爭,甚至還有人說反對鋪張浪費。我覺得,都不全面,《絕命大平台》真正要講的,是壓迫與鬥爭。
電影開局字幕言簡意賅,「這個世界上有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和掉落的人」,一句話足以鮮明指出階層與階級壓迫。
後面的劇情,則通過男主先後在48層、171層、33層、202層、6層的經歷,刻畫了一個嘗試打破舊世界的先驅者「認識世界——感受苦難——意識覺醒——意識與苦難的結合——投身反抗實踐」的全過程。
03.明顯的隱喻
正如電影簡介所說,《絕命大平台》是一部社會寓言。但其隱喻實在是過於明顯,甚至可以說是明喻。或者正因為如此,電影中的崔格瑪斯才反復說一句口頭禪:顯而易見。
男主格林:嘗試打破舊世界的先驅者。當然,他不是生來就是英雄,在48層了解了這個「社會」, 迷茫過,憤怒過,清高過,但最終適應了這個社會的法則,隨波逐流;在171層,險遭毒手,獲救後為了生存不得已吞下人肉,身臨其境感受了這個世界的苦難、奸詐與險惡;在33層,對新獄友嘗試改變的做法從最初的不屑,到後來的協助,意識開始覺醒;在202層,伊莫古里留下了自己的屍體,也留下了自己的思想;最終在第6層,說服黑人獄友採取了反抗行動。
第一任獄友崔格瑪斯(拿武士刀的老頭):沉默的大多數,或者說保守派。顯而易見的接受了這個規則,忍受樓層高低帶來的貧富分化。他們一方面抱怨著上位者的掠奪,但當自己成為上位者之後,曾經的抱怨又變為新一輪的掠奪。
第二任獄友伊莫古里(前管理局工作人員):空想社會主義者,但也是男主反抗思想的啟蒙者。她每天只吃一個人的分量,接著為下一層的兩個人準備相同的分量,並好言相勸希望每一層都能這麼做。她試圖改變這一切,其思想無疑是進步的,但並不符合監獄坑的基本「國情」。
第三任獄友Baharat(拿繩子的黑人):企圖通過努力跨越階層的上進者,失敗後成為男主反抗運動的簇擁者和衛道者。他是社會中不滿足於現狀的那一部分,即使到了第6層,也依然想要向上爬——是真的爬,通過繩子。被無情的羞辱和嘲諷之後被男主說服,加入了反抗二人組(或許加入的原因還有一個——繩子丟了,他成為了無產階級)。
亞裔女演員:企圖以遊俠方式打破機制的革命者。這個角色的定位頗有爭議,全片只有一句台詞也使其顯得更加神秘。崔老頭說她每個月都要坐著平台下來尋找兒子,但抱狗女卻說她根本沒兒子,這種先確定後推翻的手法,留給影迷極大的想象空間。那麼她是瘋了?從片中鏡頭看不然,她清醒的很,善惡分明的很。唯一合理的解釋,她不斷的下降是為了探究這個監獄坑的機制,並打破它。她不斷的殺人(電影中明確拍出來的殺了3個人、1條狗),但他殺的都是惡人。像不像春秋戰國時代的墨家?像不像古今中外傳說中的遊俠?
智者(坐輪椅的老頭):主張非暴力手段的革命者。這個形象很顯而易見,甘地、曼德拉都如此,一個成了印度的國父,一個成了南非的國父。
小女孩:下一代,或者說希望。後文詳述。
留下食物房間會變熱變冷:社會法則,法律。監獄坑雖然是個反烏托邦的設定,但並不是無序的社會環境,屬於你的資源可以拿,不屬於你的如果伸手,房間將會變冷或是變熱,直至將你凍死或烤熟。類似當今社會的各種法律。
每月換層:這層隱喻可能稍微深一點,一月又一月,其實映射了一代又一代,這一代是上層人,下一代可能就是下層人。中國人講「富不過三代」,大概就是這個道理。人類社會的變革,也是經歷了很多代人的努力,有的社會形態甚至延續了幾千年。
每個人可以帶進去一樣東西:一個人謀生的手段,或者說職業。
04.沒有結束的結局
電影的結尾餘韻太過悠長,加上拍攝手法也比較虛幻,很多人表示沒有看懂。根據個人理解,我想給出一個或許合理解釋:
男主和黑人隊友其實都死了,後面幾分鐘可以理解為男主彌留之際的幻想,也可以理解為導演對後續故事的暗示。
所謂的333層,並不代表監獄坑真的只有333層。3這個數字,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都是一種虛指,這種虛指代表的就是多的意思。333層,其實代表著很多很多很多層。
影片所展示的男主這次革命行動無疑是失敗了,但失敗也是有意義的。任何英雄人物的歷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們所處歷史條件所許可的範圍,這次行動並沒有取得預期中的成效,但至少,對整個監獄坑(整個社會)的人無疑是一次震撼,或者說是一次啟蒙。
最後的小女孩當然是不存在的。小女孩出現的時候,電影已經採取了十分玄幻的拍攝手法,但還是利用一些鏡頭,如:小女孩身上不同於囚服的著裝、留下食物房間不會變冷變熱、奶凍已經送回到了0層等,暗示這只是男主的幻覺。但小女孩隨著平台上升的鏡頭裡,包裹著小女孩的那道光,不正預示著希望的種子已經萌芽了嗎?這一代未完成的革命事業,將由後來人接力完成。
故事的後續會怎麼樣?我們不知道,導演也不知道——正如不知道社會將如何發展。
我們今天所處的現實社會,雖然很多年不提階級這個詞,但如果以經濟水平來劃分,依然存在著很多很多個階層,像極了這個「監獄坑」。
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只能靠改變。怎麼改變,朝什麼方向改變,導演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只能留給人們去思考。
05.關於《唐 吉訶德》
電影中,男主是帶著一本《唐 吉訶德》走進了監獄坑。
有人說,這部《唐 吉訶德》是整個電影的主線,電影正是諷刺了男主這類「唐?吉訶德式」的瘋子。我覺得不然。
唐?吉訶德無疑是神智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著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為,對正義的堅信以及對愛情的忠貞等等。唐?吉訶德的優點,男主身上依稀可見,但電影中的男主,無疑不是神智不清、瘋狂可笑的。
《唐 吉訶德》所代表的,僅僅只是一本書;而男主,則是一個讀書人。
作為一部西班牙電影,要選一本代表性的書,自然非《唐 吉訶德》莫屬。文學評論家稱《唐?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如此高的評價在西班牙文學作品中並不多見。
為什麼要設定一個讀書人?古話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電影中的伊莫古里也說,「沒有人會要求帶著一本書進來,他們帶著各種東西,槍、十字弓、刀、手電筒、高爾夫球棒……」那麼,讀書人真的「百無一用」嗎?正是這個讀書人,掀起了監獄坑反抗革命的序幕。
電影中說,「改變不是自發產生的」, 社會發展也不是自發的過程,其中有人的推動,與人的思想有關。縱觀歷史發展,帶領人民奮起抵抗、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不正是這些讀書人?
以上,或許是對《唐 吉訶德》在這部電影中的正確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