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揉搓人性的反烏托邦電影

絕命大平台影評

這是反烏托邦題材的電影。男主來到一個垂直監獄,共有333層,平台上有食物,每天會從0層傳遞到最底層,先到先得,吃飽飯的人能夠活下去。每一個月,會打亂樓層的順序,只要活著,就可能成為上層人,先得到食物,反之,也有可能淪為下層,殘羹剩菜都不剩,只能相殘或自殘。男主想戒菸自願來此,經歷不同的樓層,最終死在監獄。中間有一次實驗,留下意大利奶凍這個信息給0層的人,歷經苦難,說服和暴力等方式齊上,最後男主犧牲,凍奶也到達0層。信息收到了,只是管理層關注的是,為什麼凍奶有一根頭髮,而不是為什麼會剩下凍奶,絲毫沒有關注到牢獄中人們對飢餓遊戲的抗議。

以下視角,可能有前人說過,對我而言,皆是所看之極,有拾人牙慧之嫌,還是堅持要寫出來,對我個人而言,都是新鮮的。

首先,是對絕命大平台的關注。機制是什麼?每天都會有最豐盛的食物,管理者的初衷,從有25年管理層經驗的女人口中可以得知,食物只要是按需分配,可以讓食物到達底層,每個人都能夠活下來。事實上,每天平台上的食物,都是上層的人有特權,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吃多少吃多少,更低樓層的人,只能吃上一層剩下的。這像一個金字塔,越到下層剩下的食物就越少,甚至是不剩食物。最下層的人,要麼自相殘殺,要麼尋短見,他們是飢餓遊戲的出局者。為什麼會出局?因為他們分配到了不理想的樓層,最理想的當然是數字小的樓層,意味著有更多的特權和優先權。誰分配樓層?垂直管理中心的管理者。依據是什麼?不知道,按照影片來看,完全是隨機的結果。

諷刺的是,被關押的人稱呼這裡是監獄,管理者成為垂直管理中心。大多數人到這裡來的原因,是犯罪,只有極少數的人是自願。事實上,只有兩個,一個是男主,頗具理想主義色彩,像騎著瘦馬,手握長槍的唐吉坷德,來這是想戒菸;另一個是服務了25年之久的工作人員,來這裡是檢驗自己工作的價值。其他人則都是被迫來此。

更加諷刺的是,作為監獄管理工作人員,工作了25年之久,也不甚了解監獄一共有多少層。起初告訴男主是200層,到男主護送信息到底層,才看得到,原來有333層之多。樓層數都是機密,一般人掌握不到,即使你有忠實的信仰。

規則裡,進入監獄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帶一件物品或寵物,不限制種類。有帶刀的,繩子的,寵物狗的,帶書的,武士刀的,甚至有帶充氣游泳池的。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真的大呀。

每一個月結束,會頒發男主一張證書,因此,男主覺得這算是一個歷練的地方,拿夠了證書就走人,菸癮也戒了,算是完美。很明顯的是,其他人都沒有拿到過證書,這算是謊言。

平台上的食物,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以享用,唯一的規則,是不能有留存。這有點共產主義的味道,消滅私有財產。留存了食物,整個房間要麼變熱,要麼變冷,直到你放棄食物,放回平台為止。

平台上食物的種類,和製作過程,不亞於米其林三星。首先是菜單,會依據每個人的喜好定制,也會考慮到忌口,應該是兼顧到了最多人的飲食偏好。男主愛吃的是勃艮第蝸牛,等到男主被換到了6層,食物還很充足的時候,見到了蝸牛。食材也是很新鮮的,廚房裡富足的食物,完全聯想不到下層人會餓死。0層的廚師們,對食物烹飪的極致追求,專業的團隊作業,管理局的嚴苛把控,足以保證生產的食物,是美味。

每一樓層,都是兩個人。無論身處那一層,都會有上一層和下一層,白人老頭卻告訴男主,這裡有三類人,上層人,下層人,和跌落的人。想來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兩個人的搭配,一是解決了孤獨的問題,二是沒有食物可以吃同伴。魯迅在狂人日記裡說,翻開歷史書,從字眼的縫隙中,看到的都是密密麻麻的吃人兩個字。這裡也是。

上層和下層的人員流動,是沒有依據的。比較容易想象的是,上層人,下層人,是我們現實社會的映射,這裡有很大的不同。一個月過後,所有人重新排序,完全隨機,前一個月在樓層好的人,吃得可能油光滿面,這個月被打入下層,就有可能被餓死,或者被同伴吃掉;上個月被飢餓奴役,瀕臨死亡,或者是靠吃生肉活下來的人,這個月可能每天都是米其林三星。機會是均等分布的,只要活下去,人人都有可能成為食物鏈上的上層人。現實的階層,需要考量財產因素,教育、工作等等因素,實現階層上的跨越很難,決定階層很大依據是投胎。絕命大平台是消滅了階層,回到了最樸素的規則,食物鏈決定一切。

不存在越獄和逃獄。德國甚至是有法律保護越獄的犯人,認為越獄是人正常的訴求,西方的影視也不乏越獄題材作品。在這裡,沒有辦法越獄,沒有窗戶,六米的挑高,唯一的通道是輸送食物的平台通道,其作用是為了食物的運輸,偶有搭個便車的人,或者,從這裡跳下去的人。

規則說完了,該說說人物。

男主。想戒菸的中年男子,菸癮有多大?在進入監獄之前,在封閉環境裡,女士面前,被告知不能吸菸,依舊還要點上一根,狠狠嘬上一口的癮君子。在這種意義上,男主戒菸不僅成功了,還不會復吸,因為進去就沒有出來了。

他是第一個帶著一本書進來的人。其他人帶來的東西,要麼是防身生存類的,要麼是為了逃出去的。他喜歡吃蝸牛,也是被老頭當做蝸牛的人。百無一用是書生,男主帶來了理想,也通過讀書和老頭建立了友誼。

男主的改變是巨大的,前後有四次。第一次,是不肯低下頭去吃剩菜。老頭每次都是很自然,跪在平台面前就狼吞虎嚥起來,在比較高的樓層,老頭甚至有得意和感激之情。男主跪下去吃東西,屈服於飢餓,不再嫌棄食物是別人吃剩的,適應了接納了監獄的生活。開始有點像老頭了。

第二次轉變,是降到比較很低的樓層,完全沒有食物,被五花大綁在床上。男主成為了蝸牛,這次是被人吃。因禍得福的是得到了精神失常的女人的救助,用老頭的刀殺了老頭。如果說殺了室友,是報復,男主還算是正常的。更加挑戰的是,吃下室友老頭的肉,鮮血淋漓,難以下嚥,場面一度十分血腥。真的勇士,敢於面對淋漓的鮮血,直面慘淡的人生。在瘋女的幫助下,他嚥下了自己同伴的肉,這個月,他活下來了。隨之不去的是,來自良心的譴責,老頭再可惡,也只是求生存,剜去他的幾片肉,甚至會避開他的生殖器,讓男主活命的。男主轉念就殺了他,甚至是無差別吃肉,比起老頭來更甚,不僅冷血,而且是更冷血。老頭成為了他的夢魘,你變成了我,其實,是你更甚於我。這次轉變是飢餓打垮了意志,在精神上潰敗。

第三次轉變,是和管理局工作女一起做室友。這次被分到了很好的樓層,平台食物到來時,大部分是完好的。在每人定額的策略下,男主開始對平台的機制有了思考。管理局工作女日復一日的溫和勸告,完全說服不了下面樓層的人,男主的暴力制裁,反而起了作用。

第四次轉變,是和黑人兄弟一起,對整個平台機制,像管理局控訴。他們留下了意大利奶凍,用勸解、暴力等方式,護送奶凍到達最底層,也說出了一共有333層的現實。男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管理局也收到了奶凍,結果是一群廚師挨了頓罵,可能扣了績效。

再說說其他人。老頭先說,按照出場順序。在監獄的人,傾向於標榜自己是清白身,例如肖申克的救贖,我情願相信老頭是善良的。在外面的世界,他活得也不容易,電視購物就能騙得他的信任,先後買了磨刀石和快刀,他不是有產者,看起來更像是無產者。教導男主活下來的法則,在低樓層的時候,因為念及舊情,先是扎扎實實餓了七天,才動男主,沒有傷及男主性命,這都是我相信他是善良的理由。當然,你也可以說,老頭之前在低樓層殺過人,餓七天也是為了讓男主排泄乾淨。都可以,但是在生存的殘酷面前,我傾向於相信他是善良的,何況他是弱勢群體。他還剩最後一個月的監禁,就可以重獲自由,功敗垂成。

瘋癲亞洲女。她的故事,被描述成尋找兒子不得,而精神失常的母親形象。奇怪的是,這樣的監獄,基於正常的理解,應該會有很多人精神失常才對。影片裡正面刻畫的,只有這一個精神失常的女子,這種失常,還被掩蓋成了喪子之痛。從管理局工作女口中可以得知,這裡就沒有16歲以下的孩子。在監禁的空間裡,人的慾望會被放大,我推測是被強姦,導致精神失常。在生存面前,這樣的慘劇,也被弱化了很多。

管理局工作女。癌症晚期患者,在生命的結尾,想要體驗一下自己創造的工作環境,也是唯二自願來監獄的人。超脫了生死,基於更理想的食物分配理念,25年的工作理念,塑造的是什麼思維?對整個平台工作機制的思考,她是監獄裡,第一個想到其他人,知道其他人在挨餓臨死,有整體解決方案的人。她啟迪了男主,有了更高的思考高度。她,體制內工作25年,也死在體制內,算是獻身於革命的一類人。

黑人精壯兄弟。在這樣的監獄社會,在黑人兄弟身上,還是能看得到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的影子。他經歷過底層,也到過中層,這次到達6層,是他實現越獄夢最近的地方。他帶著的繩子,和他一樣粗壯,雖然到過底層,他依舊是精神矍鑠,孔武有力的樣子,不用想,他在底層也吃過室友。他有信仰,也出口即謊言,只為了能出去,黑人兄弟身上,有使不完的勁。護送奶凍下到最底層,若不是敗給了手握武士刀的軍人,男主估計也不會送命。

再說說整部電影的節奏和風格。電影很簡潔,場景單一,敘事荒誕,場面黑暗血腥,一度有驚悚的場景。這足以讓很多人反感。

隱喻太多,窒息的氣氛太濃,死亡常伴,導致主題無比沉重,足以篩選掉很多觀眾對此無感。這部電影,注定要成為反烏托邦題材的小眾電影。反烏托邦題材,一直都是小眾題材吧?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