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絕命大平台——欲望深淵下會有一律曙光嗎
絕命大平台影評絕命大平台於2020年3月20日由網飛出品
從概念預告公布開始,就有不少朋友將其與《雪國列車》相比,他們的確使用了相同的載體——階級分化,或者說資源分配不均,但是側重表達的內核確是不同的,雪國列車更多的表達了生態平衡,以及社會作為一個大型機器是如何運行的,絕命大平台更多地展示極端環境下,人類原始本性的黑暗。 從商業角度上來,雪國列車表現得更好,反抗壓迫貫穿始末,到達第一節車廂就是整段劇情的最終目標;而絕命大平台的敘事性就沒那麼強了,故事情節主要展示在這個「監獄坑」下,不同的人做出了怎麼樣的選擇。
監獄坑 首先我們看看本片的概念
監獄坑——一個「圓形監獄」的令人興奮的排列方式 ,成百上千的平台被垂直堆疊起來,從中間被掏空。每天,一個裝飾著奢華盛宴的平台從塔頂向下延伸。它會在每一層停留幾分鐘,讓靠近頂層的人吃得飽飽的,而位於底層的人則在為吃剩的食物而戰——如果還有剩餘的話。(引自豆瓣劇情簡介)
進入監獄坑的人都會被帶一件物品進入監獄坑,如果是你,你會如何抉擇呢?
而故事的核心在於,在絕命大平台這一殘酷的語境下,人們都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主角的第一個室友A(其攜帶物品是一個越使用越鋒利的管制刀具)
A可以說是典型利己主義者的代表,為了生存毫不猶豫地吃人,下到171層時,馬上意識的無法獲得食物時,就悄無聲息地綁了男主角,為了吃主角甚至還編出一套說辭,即狡詐又自私。在被主角反殺之後,以幻想的形式存在於腦海中,讓主角向混亂陣營偏移。
主角的第二個室友B(其攜帶物品是自己的狗)
監獄坑的下級工作人員,不了解監獄坑的真相,被告知監獄坑只有200層,並且廚房會準備200人份的食物,只要每個人都只取自己的部分,那麼所有人都不會挨餓,認為監獄坑是一個引導人們「自發性團結」的運作裝置,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因患癌症而自願提出進入監獄坑幫助並引領人們達到自發性團結,每天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一層,希望大家只取自己分量的食物。第二個月層數調整時,與主角一起到達202層,發現下面還有無數層,意識到即使200人都只取自己份,下面還有無數人會餓死,監獄坑的鬥獸場本質被揭穿,遂而絕望自縊。
實際監獄坑一共333層,每層兩人,監獄坑共容納666人,管理局建此機構的目的更像是惡魔獻祭
亞裔海扁王
主角從室友A得知的信息是,這個女人和自己孩子失散了,每天都會和「餐桌站台」一起下降到各層,試圖找回自己的孩子。而從室友B口中得知她八個月前進入監獄坑,並沒有任何親人,並且提到監獄坑並不允許16歲以下未成年人進入。
主角的三個室友C(其攜帶物品是一條繩子)
天主教信徒,希望上層幫助他用繩子逃離監獄坑,但被上層人無情戲耍,而決定幫助主角為整個監獄坑體系做出改變。
主角(其攜帶物品是一本堂吉柯德)
其實從影片中我們看見了有人帶了武器進入監獄坑,有人帶了充氣浴桶進入監獄坑,有人帶了錢進入監獄坑,而主角卻帶了一本書,無疑他是以一個浪漫的理想主義者的身份進入監獄坑的。
到這裡我們就要談一談「監獄坑」
監獄坑由上而下分配食物,上層階級大快朵頤,下層居民則同類相食。暗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如何將地球運作成人間地獄的。室友B說監獄坑有200層,廚房會準備200層人的分量,那200層以下看不見的那些層代表什麼呢?放到現實語境下更多的是人類外的其他物種,因為管理局只做「200層」分量的食物,我們雖然佔據了地球的所有資源,但是卻沒有給予其他物種他們應得的資源...
監獄坑不僅僅是人類的監獄坑,更是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監獄坑。
讓我們再抽離的思考一下:這麼多人為了能夠繼續在監獄坑裡生存,可以吃人甚至不惜殺人,不斷跌破自己的底線,淪為一個怪物,這麼做真的值得嗎?監獄坑其實暗喻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因源於「飢餓」,一種總是想要更多的「飢餓」,其實現實社會也是更大監獄坑。所以無論是在坑內坑外,我們都需要思考生存的意義和目的為何?
在故事中所有主線人物出場後,劇情也達到了高潮,就是主角和信徒室友發起的「彌賽亞行動」:護送一盤布丁完整地穿過整個監獄坑回到0層,向監管局傳遞信息——監獄坑內的人是可以團結的。
從這裡開始,主創慢慢向我們傳達了他的觀念:主角為什麼要帶書進入監獄坑?或者說,一個人帶書這種看起來並不會幫助我們生存的道具進入這種極端環境到底有什麼意義?
主角想要打破僵局,跳出牢籠,這便是文學、藝術存在的意義,它們總能幫助人們跳出環境,理解真相,甚者幫助世界變得更好,主角攜書而來,正是代表的這一類人。知識與理想雖然可能並不能幫你從野蠻人的手中奪取一塊肉,但是它卻可以幫助我們打破體制,做個變革者,真正地改變世界。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監獄坑最底層,躲在床下的孩子,也是深淵中,人性的曙光。
對於這個孩子,導演使用了雙重結局對其解釋。
首先A給出信息:亞裔海扁王有個孩子,並且一直在找她,B向主角陳述八個月前亞裔海扁王孤身一人進入監獄坑。那麼就算她進來的懷胎十月,騙過所有人進入監獄坑就馬上生下孩子,八個月的時間孩子也不可能那麼大,更別提監獄坑艱苦的環境了。就算她故意把孩子藏在最底層,每天下333層,投食孩子,其生存可能性也不大。所以這孩子極大可能是主角的幻想。送上去的孩子其實就是那一盤意大利布丁。而這個結局其實已經被插進電影中間,布丁返回0層,上面還夾帶著一根頭髮..
但是這個孩子是不是真實的有那麼重要嗎?把布丁送上去真的有任何意義嗎?
主角和信徒室友在通往下界的一路上殺了多少人,暴力和鮮血帶來的拯救,武力和逼迫護送的果凍真的有價值嗎?但是在最後一層的時候,寧願犧牲333層的努力仍然要拯救一個鮮活的生命的時候,我卻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所以我更傾向於導演帶領我們看到的結局,因為在他做出這個選擇的一瞬間,他就戰勝了監獄坑。
也許人間就是一個地獄,但是在這苦難的人間地獄中,仍有新生命的誕生,愛與信念仍然可以傳承的時候,我們的存在就有了價值。雖然主角最後死了,但是他卻將人類的希望——送往了未來。
反觀,夾在中間的第二結局,究竟哪個結局更真實呢?
- End -
關注伊卡洛斯的新世界,讓我們一起靠近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