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忍饑挨餓還是吃人肉,333層監獄生存實驗,細思極恐
絕命大平台影評
雖然如今一提到犯罪片,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韓國,畢竟,像《殺人回憶》、《黃海》、《熔爐》這樣的佳作,除了犯罪的噱頭,還總有一份社會現實的沉重。
但是在遙遠的歐洲,另一個國家的犯罪片,也常常能在腦迴路清奇和反轉疊出這兩項上,亮瞎眾人眼。
2014年的《荒蠻故事》。
2016年的《看不見的客人》。
以及2019年的《隧道盡頭》。
這些西班牙犯罪片,通過這幾年內地的不斷引進,商業化的放映,讓不少國內觀眾開始對西班牙人的腦洞產生極厚興趣。前段時間,一部叫做《絕命大平台》的西班牙犯罪片再次引起大家的激烈討論。
本文有劇透。
1
影片一開始,男主格倫從睡夢中醒來,他對面是一個叫崔馬格斯的老頭。從房間的佈局以及兩人的談話來看,他們身處監獄。
然而這顯然不是個普通的監獄,而是像直筒高樓一般,總共有333層牢房,每一層的正中央都有個長方形的坑,這個坑貫穿整個樓層,看起來非常魔幻。
不過,每個牢房只關押兩個人。他們有些是因為犯罪被關押在此,比如老頭崔馬格斯。
有些人是自願進來,比如男主格倫。他還是通過申請才得以在此,為的是待上六個月,換取一張證書。
至於這個坑的作用,則是送餐。
每天,監獄的工作人員,會從第0層的工作間,把一桌豐盛的佳餚,從第一層開始,通過坑逐漸往下傳送,在每層停頓的間隙,該層的兩名囚犯,可以享用桌上的飯菜。
殘酷的是,由於是逐層往下傳遞,所以越是上層的人,可享用的東西越多。比如,在第一層人的餐桌上,是沒人動過筷子的大餐。但從第二層開始,便是上層人的剩菜,這樣依次往下,越是下層的人,能吃到的食物越少。一般在一百層左右,食物就所剩無幾了。
所以,對於下層的人來說,要不忍飢挨餓,要不殺了同牢房的另一人,吃人肉,續生命。
為了保持監獄的流動性,所有囚徒只會在各自的樓層待上一個月。期滿後,他們便會被管理層麻醉昏迷,隨機移動到其他牢房,這樣就會保證所有人都既能榮升天堂,也得苦下地獄。
除此之外,片中還有這樣幾個規定:
1 .食物只能在餐桌停頓時享有,不能拿走儲存,一旦將食物滯留在本樓層,室溫要不急速升高,要不急速下降。
2. 所有人在進監獄前,可以帶一樣東西。片中格倫帶了小說《堂吉訶德》,而崔馬格斯帶了一把鋒利的刀。
3. 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移動餐桌降到下一層牢房。雖然囚犯能以此下降到最底層,然後瞬間上升到第0層,嘗試越獄,但必然會冒著被下層人殺害吃肉的巨大風險。
從以上這麼多的設定來看,《絕命大平台》就像是個室內生存實驗,男主格倫在這樣一所監獄待上幾個月,會經歷什麼?自然成為大部分觀眾的關注焦點。
2
從格倫帶上一本小說,進入如此殘酷的監獄,就不難看出,他是個斯文人。這也注定他不像其他的罪犯,直愣愣地只會享用饕餮大餐,或者為生存,廝殺同類。
他在牢中遇到的第一個獄友崔馬格斯,與他形成強烈對比。由於崔馬格斯在此待了很久,既住過100層以下的慘烈煉獄,也尊享過10層以上的富足天堂。所以在格倫面前,他顯示出一種洞悉滄桑的老練和無情。有吃的便盡情享受,甚至可以朝下一層吐口水、扔酒瓶,即使看到從上面摔下來的屍體,也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
對於崔馬格斯的這種犬儒做派,格倫一開始並不接受,可他們身處48層這個頗為富足的監獄,他也沒有太多抱怨和改變的決心。當他和崔馬格斯在第二個月住進171層時,他的秉性才開始改變。
一睜眼便被五花大綁,隨後被崔馬格斯優雅地宣布,每週都會從他身上割點肉來打打牙祭,格倫的心態徹底崩了。儘管他被亞裔女人米哈魯從刀口拯救,活了下來,不過他已幡然醒悟,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隨後,不管是在33層,遇到管理人員伊莫古里,冷眼旁觀這個內部人員的天真,還是在6層,看到黑人巴哈拉特被上一層人戲耍謀害,格倫終於放下了所有文明的枷鎖,用暴力和威嚇反抗這一成不變的監獄體制。
不過說到底,男主格倫是死是活,並不是《絕命大平台》這部電影的核心,他更像是一雙眼睛,帶領我們審視這個極富寓意的「直筒監獄」,它所代表的文明與野蠻,人性與反人性,道德與宗教的衝突,才是大家為之著迷的原因。
3
顯然,這部電影並沒有在合理的維度做過度思考,它的整體設定,更像是恐怖片《心慌方》+科幻片《雪國列車》,而它本身,更多屬於社會寓言電影。
片中那333層監獄,其實是在寓指人類社會中的貧富階層,按照杜甫的見解就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在監獄的管理部門看來,這一桌子菜,都是犯人們自個兒點的,只要吃他們自己的那一份,誰都不會挨餓。
然而,公平和理性行為不會憑空產生。在犯人道德水平不同、認知行為不同、接受信息不同等等差異下,所謂的「管好自己那張口」就是一句空話。
男主格倫的出現,象徵著造反,這從他帶的那本《堂吉訶德》小說就能看出。
這是西班牙小說家塞萬提斯,創作於17世紀初的長篇反騎士小說。書中堂吉訶德「手持長矛大戰風車」的一段,成為經典。在《絕命大平台》中,堂吉訶德化身為男主格倫,僕從桑丘化身為黑人巴哈拉特,片中兩人手持武器,一層層對抗囚犯,是對「大戰風車」的再次演繹。
雖然在在前半部分,影片極力渲染上層人和下層人的差異和不公,但隨著格倫在下上層間的瞬息變化,才讓影片顯露出真正的主題:為食物所累的牢犯,如何擺脫監獄管理者的囚禁?
電影的象徵意味十足。
比如代表管理者的直筒監獄,其實就是堂吉訶德面對的風車。
而在有些網友看來,片中333層的這個數字「333」,其實具有某種宗教意義。由於,在每個牢房裡都有兩個人,所以這所監獄,一共關押了666個囚犯。而在《聖經·啟示錄》中便有記載,人的數目是666人。包括片中不斷提到的「彌撒亞」(被上帝選中,有特殊權力的人),都讓這部電影擁有更加廣泛的寓意。
在《絕命大平台》的結尾,似乎留下了一個懸念,象徵希望的小女孩,是否會被管理者看到,從而認為囚犯們具有人性,並釋放所有囚犯。
但仔細想想,似乎又並不成立,因為管理者從不認為他們是在囚禁,而是在極其精緻地做每一道菜,讓囚犯們吃的開心,活得倍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