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一場關於社會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實驗

絕命大平台影評

這部電影確實給人驚喜。拍攝手法並不複雜,卻比較深入的探討了一個關於社會分配制度以及如何改革的大命題,同時給出了鮮明的態度,一點不曖昧。上一次給我這樣驚喜的西班牙影片是《潘神的迷宮》,所以從側面看出西班牙藝術家的腦迴路確實極富創造力和想象力,如高迪、畢加索、達利。

這部電影要探討的主題很清晰,不是關於政治制度層面的,而是經濟學範疇中分配制度層面的。把電影拆解開來,就是一個大的關於社會分配制度以及改革的論述題。從影片借用的客體和它指代的概念來分析——這裡已經不是什麼隱喻了,基本就是指代——作如下解讀。

盛宴

影片開頭,就是特別講究的廚師長極嚴格考究的指導廚師烹飪佳餚。食材鮮美,烹飪細緻,擺設精緻的盛宴,供下面所有人享用。這個盛宴可以看作是國民收入,而享用它的過程就是國民收入分配的過程。

在影片中的設定,每天都有這一桌盛宴供應,不多也不少,相當於在較短的經濟週期中,其他生產要素和生產力都沒有變化的前提下來討論,忽略掉因為技術革命而帶來的國民收入增加等因素。

廚師長每天精心準備菜餚,沒有一絲懈怠,可以認為這樣的產出完全是自然因素的,不帶有波動性的,也就是說,社會的形態是穩定的,政治制度也是穩定的,所以這部電影中政治制度不是變量。

從男主人公進來之前被調研喜歡吃的食物,並且真的列入菜單這件事可以看到,供給是可以優化的,產出是有調節機制的,比如通過市場。

所以這個每天供應的盛宴就單純是要進行分配的社會產出,從而排除了政治因素和市場波動,為探討的命題打下基礎。

階層

階層是影片中最重要的設定,一個非常垂直化的階層結構,它從根本意義上決定了分配的方式。

片中的設定非常巧妙,用樓層非常直觀的顯示階層。數字越小越處在上層,反之越往下。男主人公最初醒來在48層,一個用來第一次認識這種格局再合適不過的落腳點。

48層

48層處在中上位置,平台下來還有食物殘渣以供生存,但絕不會讓你有好胃口,更談不上享用。適應了,也就是餓不死而已。我們在這一層了解到了基本規則——越往下食物越糟糕,也越少。讓我想起伍迪艾倫在《安妮霍爾》片頭講的段子——「-這的食物真糟糕!」「-是啊,還這麼少!」,這就是我對生活的感受。

171層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171層,食物是一點也沒有了,不管什麼樣的。人只有三種選擇,餓一個月,吃人或者被吃。導演一點也不囉嗦,跳過了僅夠一人食用的關於弱肉強食的樓層,直接來到了拼命的樓層,讓我們小小的明白一下赤貧的滋味。

在171層活下來真得拼個你死我活,活下來的也帶上了厚重的陰影,哪怕之後再回到高樓層。這一點在這個機制中非常重要。

以上是影片的第一段落。

33層

之後來到33層,一個絕對餓不死的階層。同時,室友是女性,還是熟人,安全問題也基本不用擔心。所以,關於主題的探討,從這一層開始正式開幕。

在這一層,吃得飽了,甚至可以挑食,甚至可以供養寵物。然後,可以吃飽了撐的想要優化這個制度,當然只能是向下。這件事在48層已經沒有做的空間,在171層是完全絕望的。所以我們發現,想要推動改革的,是中間層,甚至是中上層。他們有一定的所得,想要向上爭取更多的公平,同時帶有對下的憐憫,也想給下面一些公平,當然,是在自己處於分配優勢的基礎上。

而100層往下的,他們沒有優化制度的能力和空間,想改變不能靠改革只能靠革命了,所以下面的人在改革上是根本沒有話語權的。

33層女室友,前管理人員的改革靠的是什麼呢?道德和自我約束帶來的人身自由,康德的哲學。她每天向下大聲疾呼,甚至為下面的人分好餐,但被當做笑話一樣回擊謾罵,下一層的人更加肆無忌憚的吃。直到男主人公用惡毒的威脅來震懾下層。

這種威脅的作用還是來自於階層差異,上一層可以輕而易舉的迫害下一層,而下一層無法還擊。上一層對下一層的要求,下一層只能被動接受,哪怕上一層背棄承諾。因為這不是對等權利的談判,完全是上一層對下一層的壓迫。

這樣的改進相當於要考驗上一層的道德約束,和要求下一層用道德約束一樣是不靠譜的,不可持續的,當然也無法奏效的。從這裡我們看到,分配制度改革靠社會道德約束,靠社會救濟,靠民間捐助,完全都是破衣服上的小花邊,根本解決不了本質問題。

所以我們也不難明白,那些真正的大佬做慈善、捐身家,為什麼資助的都是科研機構之類的。因為可以在根本上要麼做大蛋糕,要麼消除困苦,解決點基本面的問題,而不是解決當下填飽肚子的問題。因為讓誰先填飽,填多飽,本身就是個分配問題,又掉到這個坑裡了。

在33層短暫的,能吃飽了撐的提出道德約束的時光很快結束了,馬上迎來了接受現實重擊的202層。所以說導演的設計真的很精細,無論從探討問題還是影片的節奏上都很棒。

202層

202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設定!202層什麼概念?如果按食物供給來衡量,171層我們是經歷過的,202層不用多說了。但是,在33層的時候,我們從前管理員那得知,整個體系一共有200層。從她向下大聲疾呼的態度來看,我相信她說的就是她的認知,而不是有意隱瞞或者欺騙。所以當她到了202層的時候,直接自殺了,不是因為擔心後面活不下來,活不下來的時候再死不遲嘛。她真正自殺的原因是,精神崩潰了。

更具體來說,世界觀崩塌了。她一直以為這地方只有200層,其實根本不是,而且從202層往下看仍然可以看到深不見底的樓下。她明白,這意味著,她原以為的那個精心設計的可以滿足所有人基本需要的完美體系,是根本不存在的。並且,現實情況遠遠超出了她的認知。一方面,她的世界觀崩塌了,她不知道她一直以來信任的並且服務的是個什麼東西;另一方面,她意識到,在這個體系裡,有多少人從未被光照到過,從來都是自生自滅而跟體系毫無關係。這裡面有著深深的絕望、自責和自我否定。於是,在她醒悟的瞬間,無法面對而選擇自殺。

從前管理員給出的信息,我們可以明白,其實,這個體系根本不是被設計的。它有多少層?是最後的333層嗎?我們是不知道的。那個333層根本就是個虛指,在那裡的時候,男主角是否還有清醒的意識,甚至是否還活著都不確定。而且在333層之下,還有一個巨大的空間,又是什麼?在這裡還有人嗎?我們不知道了。

333層的作用是讓我們有一個衡量,它比被認知的只有200層的體系多了很多很多,不是幾層的誤差,而是可以超越想象的多。這意味著,在做頂層設計的時候,管理者以為自己面臨的是200層的規劃問題,但事實上,觸角碰不到的地方還有非常大的空間。

上面精心準備的盛宴,是設計供200層人員分配的嗎?並不是。盛宴的量短期看是個常數,就那麼大的平台,只能裝下這些東西而已。而且下面每層是否有人,有幾個人,也是個變量。比方說,不知道什麼原因,發瘋了還是打架鬥毆了,上面好多層的人都掉下去死了,那食物降到200層可能還有一些。對於管理人員來說,如果他們認為只有200層,然後預估食物可能夠150層食用,那麼,後50層就有生存問題。他們的調解機制就是,每個月換換層,用短週期挨過困難。但事實上,頂層設計的認知本身就有很大的漏洞。

比如說在某個地方有一片巨大的貧民窟,裡面全是私搭亂建的庇護所,每天有多少人在裡面出生,有多少人死去,他們靠什麼活著,存在什麼問題,事實上完全是個黑箱,沒法評估,也沒法施政,只能任其自生自滅。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這樣的地方,還為數不少,並且官方對其無能為力,也就意味著看不到它們的存在。這就是200層以下所指代的。

回到202層。室友自殺了,對男主來說,好在不用面對你死我活的考驗,留給男主的是自己對自己的天人交戰。有點像達摩面壁,進入參禪悟道的狀態了。他明白前管理員為什麼自殺,眼前巨大的信息量讓他不得不重新思考他到底在什麼樣的地方,他又能做些什麼。男主確實神神道道的在那掐算,在牆上畫道道,貌似有所領悟不得而知。

混沌中挨過了滿月,來到了幾乎可以過神仙日子的第6層。第6層真不錯,食物不必說了,量絕對足,而且品相不壞。更運氣的是,室友還很不錯,是個樂觀上進的黑人壯漢,一門心思想跨越階層,實現真正的解放。僅僅吃的飽吃的好又安全已經不滿足了,在這個層面裡,貪念蠢蠢欲動。而恰恰是第6層的設計,給出了全片最深刻的探討。

6層

6層先給我們展現的是,越是擁有越講實用主義,越是擁有越想有更多。黑人小伙向上層人求助,想要爬到上一層,在被問到是否有信仰時,小夥馬上表演般的跪倒,一臉假虔誠。這裡面用精神信仰來實現功利目的,實在是巨大的反諷。

當然,他很快被打臉,在接近爬到五層時被迎面的糞便砸中,從而失手,丟了賴以生存的繩子,也差點喪命。這個設計實在是精彩。我們都以為6層夠好了,幾乎望到天了,想象一下6層處在我們現實社會中的什麼位置,沒錯吧。但怎樣呢,還是被5層的屎直接砸在臉上,甚至可能一下跌入深淵萬劫不復。

5層和6層的關係展現,遠比48層與171層對比要來的深刻和有衝擊力。終其一生,有多少人能站在六層,然後他去看五層,仍然是巨大的仰視,望洋興嘆,無可奈何。

其實,談階層,到6層已經結束了,該說的都說完了。再往後的各層巡展和終極333層探討的不是階層,而是制度優化規則的問題。

規則

男主經歷了所有典型樓層,經歷了生死,經歷了天人交戰,基本上已經進入了超脫的狀態。來到六層給了他巨大的歷史機遇,讓他有機會蛻變成為改革的旗手。片中暗指,他是一個堂吉訶德式的人物,手持長矛對抗想象中的巨人,帶著自己的隨從桑丘,也就是黑人小伙,一切都齊活了。

到這裡,進入影片的第三段落,制定規則實施改革的段落。

主人公天人交戰想出的法子是什麼呢?和黑人小夥拿著大棒跟著平台下去,逐層分配食物,確保每層都有基本的食物供應。這是個瘋狂的想法,意味著要放棄用幾條命換來的在6層養尊處優的生活。但從另一方面說,這個想法只有在這樣的高級樓層才有實踐的意義。

兩個人用的其實是強制的行政手段,制定規則,然後利用暴力執行,說白了就是法治。對前五十層略過分配,就如同對高收入人群採用高稅收進行收入分配平衡;對之後各樓層定量分配,對違規者暴力處置。且不說到最後他們怎樣的傷痕累累,各有死傷,這樣的分配方式,均衡嗎?公平嗎?

優化分配機制的目標就是相對均衡和公平,採用強制手段帶來的是平均主義,無法做到按需分配,也就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儘管最基本的餓不死的需求可能有所緩解,但對於根本性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機制如何常態化的運行,我們只看到了一個單程任務,無法構成循環。反過來說,如果每天都有兩個人負責給每一層強制配餐,相當於每一層的待遇都是平等的,階層的概念就不存在了。再反過來說,只要階層存在,只要分配有先後順序,想要分配制度實現公平是不可能的。

影片探討到這,基本把要表達的已經表達完了,但片中還有兩處有意思的設定,算是兩個小小的註解,表明創作者的態度。

奶凍

把奶凍保存下來完整地傳遞上去是某一層一個智者的指點。這個想法太牛了,相當於在餓狼當中保全了一個小嬰兒,這就是神蹟。智者想要向上傳遞的,是一個奇蹟般的信息,下面的人是有著強大意志和精神的,是要被尊重的。一個奶凍包含著人性的光輝和社會的文明,內涵極其豐富,形式極為高妙。

奶凍在兩人的拼死下,確實保住了,並且傳遞到了0層,傳遞到了廚師長那裡。廚師長看到奶凍氣急敗壞,不是看到神蹟的表現,看到的是他對廚師的責怪。為什麼這個奶凍沒被吃掉呢,一定是這個奶凍本身有問題,是不是掉落上了一根頭髮,這頭髮是誰的!

廚師長的表現和皇上問災民何不食肉糜異曲同工,表達的是下層的反饋完全不能被上層解讀,兩者有著不可逾越的理解上的鴻溝,是無法溝通的。頂層設計想的是為所有人烹飪了美味佳餚,而且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下層接受到的是層層盤剝壓榨,接受上層的踐踏和殘渣,再同樣反饋給下層,直到底層相互殘害。

孩子

片中最後出現的小孩其實不是真實存在的,並且那個女人本來也沒有孩子,這個信息管理員已經明確了。全片只有這一部分是象徵,我認為孩子是希望,或者說可能性。

女人之前下到過底層,見過極限,男主人公也下到了底層,見到了極限。到了這裡,不會更糟了,平台接下來就要往上去了,也就意味著平台還能下來,也許空空如也,也許豐盛可口。好像在這樣的輪迴中,只要還帶點希望,就不至於就地終結自己的生命,就還能苟活下去,也成為這個機制的一部分。

誰讓我們苟活,是這樣的機制;誰讓這樣的機制活著,是我們。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設計很精巧,幾無廢筆,種種素材利用的極為得當,在有限的空間裡展現豐富的內涵,同時又能化繁為簡在技術處理上很儉省,為豐富的表達騰挪出了空間,實在是上乘佳作。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