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絕命大平台》影評: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五刷後的結局和細節分析
絕命大平台影評這部電影的結局有兩個,一個是理想,一個是現實,可以說該結局是該電影的點睛之筆,用極具戲劇化的方式突出表達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強烈矛盾」
以下為本人五刷之後梳理的邏輯和想要提到的一些細節。
理想的結局:女孩吃完布丁,被男主護送到平台後,乘坐平台上去,監獄塔呈現出難得的一線希望。
現實的結局:最底層的女孩是不存在的,被送上去的只是一個意大利布丁,而且被廚師們認為是因為布丁裡有一根頭髮,所以才沒人吃,工作人員對監獄塔發生的一切依舊毫無感知。
這兩個結局的前提,在於底層的女孩是否存在,在我看來,333層的女孩不存在的,是作者臆想出來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女孩過於潔淨和美麗,不符合常識。
333層房間過於乾淨,女孩看上去是如此的潔淨,而且也不是十分飢餓的樣子(極度飢餓時人絕不可能時這樣的),這是作者幻想的一種美化,就像亞洲女的春夢一樣,如此的潔淨和美麗。
二、女孩生存下來沒有食物來源。
食物的來源從哪來?平台上的食物到最底層時是絕不可能剩下的,有個說法是亞洲女每個月下來就是為了給女孩送食物,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
因為假如女孩一直是處於最底層的,那每月都會下落的亞洲女肯定會發現,發現之後亞洲女肯定會做一件事,那就是守護平台上的食物(既然333層保留食物是允許的,那只要保存到一定的食物量給女孩就行),但亞洲女在下落過程中從未表現出要守護食物的樣子,對於那些光顧著吃而不理會她的人,她並沒有反抗(影片的20:03時,亞洲女分別到男主所在的48層和49層,男主舍友在吃的時候亞洲女絲毫不給予例會,而49層的男人起了歹心,被反殺),所以亞洲女由始至終都沒找到女孩,或者說女孩根本就不存在。
桌子
三、桌子下的特寫和黑人巴哈拉特的台詞。
在影片的1:19:50分左右,給了桌子底下的特色,在這個特寫裡是看不出有人在的。
另外在電影接下來的1分鐘內,男主和黑人巴哈拉特產生了對話,男主說:「那個女孩」,巴哈拉特說:「不」,「別那樣」。這樣的處理代表是男主開始出現了幻想,而作者通過黑人的話語告訴我們那不是真的。
四、送上去的是布丁。
在電影的35:40分,廚師長拿著意大利布丁在十分憤怒地尋找沒吃掉地原因,並且在比對布丁中殘留的頭髮屬於誰。這段鏡頭是別有深意的,而且這個鏡頭是在男主問完亞洲女「你的小孩叫什麼名字?」之後出現,我相信導演是想通過這種銜接隱喻的方式告訴我們,送上去的其實不是女孩,而是布丁。
影片中,書籍《堂吉訶德》不斷地被提起,這恰恰是影片的核心所在,因為即使沒看過這本書的網友們,只要稍稍百度一下就可知道,這本書想表達的主題就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碼字和找圖不易,覺得說的有道理的小夥伴,麻煩點個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