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女人碎片》影評:一條狗也有做夢的權利
女人碎片影評挺喜歡影片文本的適當留白,以及鏡頭對距離的克制,比如開頭的救護車,零售店的小女孩,檢察官的耳環等等,表達得恰到好處。如果說孩子是上帝給予的禮物的話,那麼女主具備了一個母親的一切要素,承受了一個母親的一切痛苦,卻還是失去這顆蘋果,還是在已經嗅到了氣味,聽到了啼哭,觸碰到了肌膚,感受到了溫度與心跳之後,就這麼失去了。
影片主題就是從這個「失去」還是「奪去」開始,對於女主來說,這是自己的,沒有任何人可以奪去,所以不應有任何他人可以橫加干預,或者所謂的付出代價。一直到後面的法庭戲份,從始至終在女主看來,這場對於助產士的訴訟根本就不成立,不過只是他人為了自己的情緒而強加進來的罷了。因此女主的第一場情緒爆發便是在母親家裡的那場對話,由女主釋放自己被壓抑的尚未被完全消解的情緒開始,沒人真正站在她個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孩子雖然由自己孕育,但卻存在於這個「社會」當中。因此女主之前的情緒表現,一是沒有準備好去應對,後面營造的這種孤獨氣質跟《海邊的曼徹斯特》很像,非常喜歡;二是藉由母性的力量去對抗這個群體,比如決定捐贈器官(並不是私有化表現,而是希望賦予這個短暫生命的另一次重生機會)。但這個所涉及到的問題是,既然選擇做自己(個體意識),加上由於體內生命所帶來的母性,那麼勢必就會跟群體產生衝突,與丈夫、母親、姐妹,包括那位黑人同事。但影片鋪陳了這個衝突,卻在中後段沒有將這個衝突的結果合理化,甚至給了一個大團圓結局,這是沒有看懂的。法庭戲是藉由原諒這個立意來昇華母性這個主題,並最後由那張沖洗的照片完成對這個短暫生命的和解?種子培養發芽,收養了一個女孩(露西安娜)完成了對生命的延續,並由此與自己家人和解回歸生活?這中間是斷層的,女主的弧光是有些牽強,因此在那兩場女主爆發戲,一場家庭,一場法庭,表演得不夠有說服力(心疼白寡婦)。
反倒是拉博夫這一角雖然戲份不多,但卻相當到位,一個悲劇人物,悲劇到影片都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解釋。影片塑造的男主,是一個從各方面來看都跟女主不是一個維度的人物,一個徹頭徹尾的工具人。當家庭組織沒有按照預期發展最終破碎時,自然也就不需要這條看門狗了。夫妻雙方在影片中是不平等的,男主被長期馴化,戒菸戒酒,文明禮貌,但就連添置一輛保姆車都沒有決策權力,發表的意見都要先問詢一下岳母的意見。雖然關於夫妻雙方的直接矛盾點影片也有所表達,就是女兒墓碑上的名字,作為一個父親竟然把女兒名字拼寫錯誤,還認為這不是一個大問題,這在女主看來根本無法接受,因此在這一刻女主將男主徹底拋棄。直到影片片尾,女主在完工的橋樑灑下骨灰,收養了一個摘蘋果的女孩,哪怕是那些還未沖印的照片,男主的影子都沒有再現過一次,被徹底抹殺。
可影片一開始交代了男主的願望,勤奮工作,把建造的這座橋當做送給女兒的第一份禮物,希望自己的女兒是第一個走過這座橋的人,哪怕他只是一個藍領工人。在岳母門房外,跟檢察官抽菸,這一幕對話很有趣:
「你是喵星人還是汪星人?」
「喵星人。」
「我也是。」
「Bullshit.」 是的,像你這種的,怎麼可能會是喵星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