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女人碎片》影評:劇本複述訓練
女人碎片影評有一對恩愛的年輕夫妻。妻子懷孕了,不久之後就要生產,她的內心充滿了對自己寶寶即將降臨的期待與喜悅。 她的丈夫是一名橋梁工人,所謂的「粗人」。但是他對於妻子以及他們即將降生的孩子的真切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他非常關切他目前參與的一座大橋的建設進度,因為他已經下定決心,把這座橋作為一份禮物,送給他即將降生的女兒——他相信,她的女兒將會是第一個踏上這座橋的人。 但就是這樣一位父親以及丈夫的角色,卻不受他丈母娘的待見——原因在於,丈母娘始終覺得他是一個沒文化的粗人,不是知識分子,也沒有足夠的財富帶給她女兒以優渥的生活。所以丈母娘不認可他,不認可他作為她的女婿以及她女兒的孩子的父親。這種對於男主的不認可、不喜歡以及對他能力的不信任,體現在了他們日常交往中的方方面面。 一日夜晚在家中,妻子的身體又出現了一些反應。這些反應明確的表明,今晚她將要生下她的孩子——在家中而不是在醫院,即使這樣做存在不小風險,她也依然堅持要在家完成生產。至於這個決定,是夫妻二人——主要是妻子的意願——先前就謹慎地評估好的,出於一個堅定的理由:他們想讓自己的孩子自己決定,什麼時候來到這個世界上。 在丈夫的聯繫下,助產婦趕到家中幫助接生,完成她的工作。但這裡還是出了意外狀況:因為之前夫妻二人一直對接的那位助產婦有事無法前來,所以派來的是另外一位,雖然熟識,但是接觸的較少的助產婦。 雖然這個情況讓夫妻二人尤其是妻子頗感意外,但是她還是對這位新來的助產婦給予了充分的信任。 在助產婦的指導幫助下,妻子進行了她的分娩。開始的時候,肚子裡的孩子一切正常,但是後來還是發生了意外——孩子的心率出現了問題。面對這個情況,助產婦顯得有些緊張以及手足無措,似乎她之前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以至於她給妻子下達的一些命令也顯得不夠堅定,似乎她也無法保證這些命令一定能夠讓孩子的情況恢復正常。 不過最終,在助產婦的幫助下,妻子還是忍受著痛苦把孩子生了下來。起初,孩子的情況似乎表明一切都算正常。當妻子把孩子抱在懷裡時,丈夫已經開始用相機記錄起這充滿無比喜悅的珍貴瞬間。 但就在助產婦以為一切都安穩度過而長出一口氣的時候,最壞的情況還是發生了——孩子的身體突然發青發紫起來,也不再哭鬧。還沒等救護車趕來,這個來到這個世界只有區區幾分鐘的新生命,就已經沒了呼吸。 時間很快,轉眼幾個月過去了。助產婦由於自己的失職涉嫌過失殺人而被起訴。而夫妻二人,很明顯地依然沒有從失去孩子的巨大痛苦中走出。 不同的是,夫妻二人對待這份痛苦的方式不盡相同。對於丈夫來說,他有著一些更加明確的計劃,想讓他自己以及他的妻子能夠打起精神來,向前看,能夠積極地生活下去——雖然孩子的死亡是他心中永遠的痛;甚至他也聽詢了丈母娘——那個同他相處並不愉快的人——的建議,想辦法把那位助產婦扔到監獄裡去,去承受她應該有的痛苦——這也是丈母娘非常想做的事,她對於這位助產婦有著強烈的憤怒及恨意。 而對於妻子來說,她抗拒去做那些她母親以及她丈夫希望她做的事——所謂的「主動面對」。她把她的悲傷藏了起來,沒有一點精神,像是失了魂一樣,整個人都是灰色調的,沒有一點聲音。她完全沒有從這場變故中緩過神來,她無法而且不願意面對她的孩子已經死去的這個事實,任何能夠讓她聯想到自己女兒的事都能觸動她的神經。這種無法釋懷會在一些具體的行為中表現出來:她會在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子時,緊緊地盯著人家,看得都出了神,以至於上衣被不經意流出的奶水浸濕;她喜歡不斷地不斷地吃蘋果,因為她記得當她把女兒抱在懷裡的時候,聞到的就是女兒身上像蘋果一樣的味道;她會把蘋果核裡的籽收集起來細細端詳,甚至包起來放在冰箱裡,企圖等待蘋果籽成長起來;她甚至不顧丈夫和母親的意願,簽訂了孩子的遺體捐獻協議以供醫學研究——似乎這樣能夠延長她女兒的價值...這一切的一切,導致了夫妻二人的分歧和矛盾越來越大,雖然他們還是相愛的並且為感情的修復做出了努力,但這些努力依舊看起來是徒勞。 後來,母親組織了一場家庭聚會,又一次跟她談起了關於所謂的去抗爭、去勇敢地指控助產婦罪行的事,母親認為這是為了她好,這是她應該做的。母親的這番言論讓她終於出離憤怒,情緒爆發。因為她認為這些都是母親自己的想法、母親自己想做的事以及做這些事的方式。全部都是母親她自己,而從不考慮、尊重以及順從女主自己的意願以及處理方式,女主甚至覺得母親因有她這樣的女兒而感到羞恥。最終這場矛盾,由母親以自己的悲慘出生舉例來教育女兒去勇敢面對而結束。看得出來,她母親從不對有她這樣的女兒感到羞恥,反而她母親愧疚的是沒有教會自己的孩子如何勇敢抗爭去爭取自己的權益。 受到母親的感召,女主終於決定勇敢面對,走上法庭,參與對助產婦的指控。 不過在法庭上,女主也逐漸意識到自己「堅持在家生產而不去醫院」的這個做法,對於孩子的死亡存在著一定的責任。 休庭期間,女主前往照相館去洗丈夫在孩子出生的幾分鐘裡拍的照片。她似乎覺得,在那裡可以找到最終的答案。 當照片的畫面變得愈發清晰,當時的那種美好和感動,一下子全部湧上心頭。一個天使一般的禮物、一個純粹的無法再純粹的生命、一個或許可以稱之為奇蹟的東西,就躺在她的懷裡。 這個生命有著巨大的能量。面對這種奇蹟,女主內心能體會到的只能是善意和美好而無任何別的低級的東西。
「那是種多麼美好的感受啊」,雖然只是那麼一瞬,但又是那麼的持久與濃烈,足以溫暖女主的一生。
就在此刻,她從她孩子身上找到了方向——原諒與感謝,給予同一個人。這是她的孩子教給她的。 回到法庭上,面對著那位帶有過失的助產婦,她說出了原諒和感謝的話。原諒的是她的過失——出於她的沒有惡意、她的無意。女主不願意把這份痛苦再讓另一個人承擔,她相信她的孩子也一定不希望她這樣做;同時感謝的是那位助產婦盡自身的最大努力去為她帶來的那份初生的喜悅,即使這份喜悅轉瞬即逝,但會永遠地保留在她的心裡。 數月之後,橋終於建成了。女主站在橋上,把孩子的骨灰撒進海裡,讓他們的孩子回到她希望回到的地方。 女兒的勇敢面對,也被母親看在眼裡。事實上,母親並不強求女兒必須按哪種方式面對這件事,因為她希望的只是女兒能勇敢面對即可,無論用什麼方式。 隨著女兒的放下,女兒與母親也終於互相理解,完成了和解,一同積極地,面對接下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