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女人碎片》影評:我們無法分擔彼此的苦痛
女人碎片影評凱內爾·穆德盧佐的這這部好萊塢處女作拍的很有重量,後勁強大。影片敘述了一個意外過後,人們沒有辦法為彼此療傷,痛苦加俱,關係如共振的大橋一樣崩塌損毀的故事。真正的悲劇不是意外本身,而在於個體對意外的承受方式的不同而帶來的矛盾的不可調和性。
電影的開篇有長達幾乎半小時的分娩長鏡頭,極大程度的把痛苦視覺化。觀眾的心一直被揪住,共情在一開篇就達到高潮。這種沉浸式拍攝讓後面觀眾的情緒共鳴體驗更加流暢自然。
這時候兩個人的感情還很纏綿,男人有面對生產的無助和恐懼,但是也在極力分擔女人的痛苦。 聽到嬰兒的啼哭,觀眾也跟著鬆了一口氣,這次家庭生產看似順利。可不到一分鐘,小嬰兒身體慢慢發紫,失去了心跳。
漫長的苦痛拉開序幕。
悲劇就像颱風,過境後人們不得不面對那些雞零狗碎。
影片選擇用碎片化的生活把痛苦慢慢平鋪開來,一切突然陰鬱靜默下來,和片頭爆發性的生產鏡頭形成強烈的對比。
隨著嬰孩的消亡,他們的分歧也漸漸開始,男人無能的憤怒和女人靜默的痛苦,一收一放,把矛盾衝突表現得很如此不可調和。
男人拼命想要把痛苦宣洩出去,他想盡快讓產婆受到懲罰,他嘗試邀請女人去西雅圖公路旅行,他嘗試做愛,而這些都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復。
女人選擇承擔和內化痛苦,她有自己的療癒方式,她好像突然對蘋果著迷,她在各種場合咀嚼蘋果,彷彿一種儀式,她嘗試讓蘋果核發芽,而一開始導演並沒有交代這一隱喻背後的原因。
但是沒有人選擇配合女人自我療癒的節奏,沒有人尊重她作為一位母親的選擇。她嘗試著舔舐傷口,卻被不同人以不同方式撕扯開來。女人的媽媽強迫她去法庭,阻止她把寶寶的屍體捐獻,妹妹覺得姐姐應該的做法是在逃避,覺得她去看心理醫生。丈夫受不了她的冷漠,甚至對她產生了暴力行為,把當初用來幫助生產的瑜伽球砸到她的臉上,還選擇了和女人的堂姐偷歡。最後女人的媽媽給了男人一筆錢,讓男人離開她,男人照做了。女人一聲不響的看著他離開。
這一切的一切,社會的輿論,親人的壓力和她們的大義凜然,是女人痛苦的共振,讓瑪莎的傷口不斷加劇。
影片中有很多女人獨處的鏡頭,很是耐人尋味。
最後女主還是選擇了出庭,她的辯護律師是她的表姐,也是男人的出軌對象。在法庭上,產婆的辯護律師不斷追問她當天的情景,不斷逼迫女人一遍又一遍的撕裂傷口,冰冷的司法體系完全無視個體的痛苦。通過女人的呈詞,我們終於知道了熒幕中反復出現的蘋果究竟是何含義。原來是母親覺得她死去的寶貝聞起來像蘋果,看到這裡我情緒的最後一根弦也被扯斷了。
女人最後選擇了不追究產婆的責任,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原諒,我認為這是一種獨自承擔。
可能只有母親知道,這種痛苦根本沒辦法被安慰,讓產婆服刑或者賠償經濟損失,根本沒有意義。
女主終於完成了痛苦的內化,她選擇獨自承受這一切,因為在女主看來,喪子之痛,無法靠法律,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