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花漾女子》影評:喪也可,燃也可~

花漾女子影評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花漾女子》的台前幕後就是由三位才女撐起來的。

導演:Emerald Fennell【英】

演員、作家、編劇、製片和導演。參演作品有且不限於:2011年《雌雄莫辨》、2012年《安娜卡列尼娜》、2015年《丹麥女孩》、2018年《薇塔和弗吉尼亞》,BBC劇集《呼叫助產士》,網飛劇集《王冠》。

Emerald Fennell

她最著名的身份是BBC出品的《殺死伊芙》第二季的showrunner(相當於第一執行製片的職位)。《殺死伊芙》這個項目連通了當代英國最著名的兩個演而優則編的才女,Phoebe Waller-Bridge和Emerald Fennell。前者就是《倫敦生活》的編劇和主演,也是《殺死伊芙》的總製片。

Phoebe Waller-Bridge

Emerald Fennell跟她是《雌雄莫辨》期間相識、友情超過十年的鐵姐們兒。受僱於她,Emerald成為了《殺死伊芙》第二季的首席編劇,親自操刀6集劇本,並獲得71屆艾美獎劇情類最佳編劇獎。 如今,Emerald Fennell自編自導的處女作,就是2020年的這部《花漾女子》。

製片:Margot Robbie【澳】

演員、製片。她作為演員的身份更為耀眼。2016年《自殺小隊》飾演奎因;2017年憑藉《我,塔尼亞》提名奧斯卡最佳女演員,之後就成了好萊塢電影的熟面孔、座上賓。2014年跟另外三個圈內人成立了Luckychap Entertainment製片公司,其中一個是她的丈夫。2020年的《花漾女子》是她作為製片人參與的第一部作品。

Margot Robbie

演員:Carey Mulligan【英】

演員。代表作,2009年的《成長教育》,提名奧斯卡最佳女演員。之後的再一次發光是在小李子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飾演雍容華貴的Daisy。但真正Get到她的魅力是在《醉鄉民謠》裡聽她用中低音唱Five Hundred Miles,從此對她的女聲低音炮念念不忘。《花漾女子》的角色配置是私人訂製級別的,作為她的衝奧代表作,絕不掉分。

Carey Mulligan

《花漾女子》,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洋溢著真正的女性品味。無論是視聽語言還是主題表達,無論是90年代流行樂還是霓虹效果的照明,都在高調宣誓:這才是徹頭徹尾的女性電影。

為解讀它的結尾,網絡上意見紛呈。有上綱上線者,羅列1234條,圖文並用地試圖證明女主角Cassie最後身著護士服前往森林小屋,就是英勇就義的暗示;之前小樹林裡的迷茫漫步,絕不是在求生,而是在求死。

Really? 女性復仇是一場行為藝術還是咋的。

其實去翻翻導演的訪談,裡面會有答案。既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玄妙,也不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另類解讀。Fennell這姑娘很逗,她說故事初稿原本結束在Al Monroe圓滿的婚禮和山上燒屍的火焰。雖然她很滿意這個結尾,但被一致評論太悲傷了。第一批觀影的同行製片人們都問她:是不是因為窮,需不需要錢,我們可以資助你再多寫點,求你把它寫光明些。

這才有了復仇第五章:Cassie的自救。

在Variety出品的四人線上採訪中,主創詳細地談到了故事結尾的設置。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導演和演員的意思都是:Cassie從沒有一刻是抱著必敗的決心去挑戰Al的。她的被毀滅,某種程度上只是故事邏輯的必然,因為要達到跟Nina生命輪迴呼應的效果,她的死亡幾乎是注定的;但這種毀滅,絕不是人物內部自發的動機。她絕不是早早計劃了用死亡去實現什麼,而是說,她長期抑鬱的精神狀態,使得她總是不知畏懼地在危險的邊緣踉蹌。

她不是想死,她只是不怕死。

這是兩件事。

但是很妙的是,復仇第五章橫空出世之後,英雄主義的自毀反而更契合女主角結尾處的隻身赴險。

感覺這一切都是Cassie盤算好的,一切都是她的心想事成。否則,為什麼沒有像之前那樣雇殺手?為什麼沒有給自己留後路?為什麼目睹過這些男人的原形還羊入虎口?這些行為的不可解釋,恰恰留給熱血澎湃的觀眾過度解讀的空間。

換一面來看,這既可以說是故事的魅力,也可以說是故事的問題。結尾的模稜兩可既可以看作是對現實複雜性的折射,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動機搖擺的結果。

從採訪中,能夠感覺到Emerald創作結尾的重點完全不在主人公為什麼這麼做,而是拼命在朝她自己認定的某種結果努力——就是絕對不要寫一個復仇成功的結尾,這與她想要關照的現實息息相關——女性沒可能在一屋子都是男性的情境中勝出。她要揭露這件事,這才是女性需要知道的真相。

女性還要知道的真相是:她們往往真的就是被拋棄和忽略的對象。除了她們自己,沒有人真的在乎她們的命運。

於是結尾真正令人窒息的點在於:連作者都放棄了對Cassie的保護。

一方面,導演堅持讓扮演Al的演員牢記:「你是一個好男人,你前程似錦,你愛情美滿。你根本不記得上學時做過的事情,完全不記得了。帶著這樣的感覺去演,當一個女人沖你亮出武器時,你一定是全力反抗,全力擺脫。」

另一邊,導演又把Cassie的前途布置得意味深長:「Cassie走進的森林小屋,是沒有後路的。它像個盡頭立在那裡。但她還是走進去。」

兩邊都義無反顧。兩邊都情有可原。

而扮演Cassie的Carey又補充說:「Cassie鋌而走險慣了。她在酒吧恫嚇那些男人時也不是次次都能全身而退。有時候她的身上是掛彩的。這不能代表每一次Cassie都是在尋死。」

所以究竟是不是Cassie安排了結尾這一切?我覺得至少主創傳達的態度不是那麼明確的。Cassie在整個故事中的狀態是幻滅的,而不是深謀遠慮的。試想如果她復仇的意志非常堅定,就不會7年的時間蹲守在咖啡館,每週去酒吧嚇唬男人。她一定會更加高效和精確地使用自己的時間,以及計算自己的生命。

這個動機曖昧的結尾,是整個故事最棒的部分。它成功地傳達出了一種不可言說性:燃也可,喪也可。

而我更在意, 是什麼讓它看起來不是一段完整的移情體驗,而是斷斷續續的一系列高能刺激。

花漾女子 預告片4

這就是故事最好看的那些鏡頭。一人兩面的神秘女人,永遠在喬裝打扮中,冷不丁給你一個小小的惡作劇,對你犯過的錯點到即止,絕不糾纏。

這是個輕量級的復仇女神在人間的設置。

或者按照Emerald的說法,這不是一個復仇故事,這是一個原諒的故事——只要你承認自己做錯了,就會得到原諒。很簡單吧,但現實生活的複雜在於,每個人都拒不道歉,只求被放過。

沒有血腥暴力的這部電影,在揭露的,就是這個令人無奈的恐怖的現實。

一幕幕地反復驗證,無一例外地,人都是如此。影片在直面這點上,做得極有想象力。

但是,串聯這些有滋有味的細節的,是一個極其套路的故事線索——為了舊時一個解不開的心結,他人的枉死,她像孤魂野鬼,漫遊在人間,尋找讓一切塵埃落定的審判機會。

不管給它掛名是原諒的故事,還是復仇的故事,從敘事模板來看,它都是一樣的東西。這種女性復仇的爽片太多了,《十三個原因》用的是十幾盤錄音帶,將校園殘酷物語的眾生相各個擊破;《親切的金子》靠十幾年牢獄之災磨練出復仇之劍,將仇人千刀萬剮;《魔女》中的神秘少女靠失憶的掩護,一路撕開過往的真相……

這種故事套路講過太多次了,90年代經典氣質和超現實的糖果配色也不是第一次見,要不是結尾突然崩盤又迅速聚攏的爆發性力量,這個故事大概就是那種看完就完了的片子。

它很繽紛,但都是泡影。

預告片的全程高能恰恰反襯出電影本身的故事性的虛弱。

預告片中這些最精彩的畫面所構成的是高度凝聚的主題表達——Cassie,代表著所有前程似錦卻毀於一旦的女孩的元神,心中永遠埋藏著憤怒的火種,當傲慢又狡猾的男人靠近時,呼吸間烈火燎原,其熾烈程度即使葬身其中也在所不惜。

但是在如此應景的女性表達背後,那個支撐意識形態的故事血肉卻水泡泡的。

故事裡的橋段充滿了無聊的鋪墊和套路,看到Cassie跟Ryan的秀恩愛段落,閒得讓人不知道手擺在哪裡好。Cassie在戀愛中毫無破綻的健康面貌讓人質疑她平日的陰霾和此時的無邪,究竟哪個是裝的。

復仇目標三是Al的律師,也是復仇線索最坍塌的部分。律師的懺悔表現得極其突兀——一顆碩大油膩的頭顱猛然埋進Cassie薄如蟬翼的紗裙裡,這是幹嘛?開玩笑的嗎?

這是一段尷尬到讓人難以置信的表演,一度我只能篤定那是個黑色的伏筆,在未來,這個律師怕是要背叛Cassie的信任。

但是竟然沒有。

還有某些鏡頭,暴露出這是一部導演處女作的質感。比如,無處不在的正面特寫。

Carey Mulligan是很美的,但是當她看到自己的閨蜜被強暴的視頻時,能不能機位挪開一點,別懟在演員的臉上。眼淚沒有那麼珍貴。

在明朗的鏡頭景別前表演抗拒和羞恥永遠是矛盾的。

攝影敘事有很多時候是需要靠構圖和機位調度來拉升故事格調的。把人拍清楚只是基礎,拍出情緒和暗示,才是攝影的高階手法。在《花漾女子》這裡,很抱歉沒有看到高明的攝影鏡頭和機位調度。

Fennell寫故事是一把好手,寫黑色女性尤其出彩。但這並不代表在導演的經驗上,她天然具備大師的覺悟。她沒有。

總而言之,故事是很討喜的那種故事。它傲氣逼人,既輕盈又分裂的感覺,女人味十足。跟《殺死伊芙》的氣質很像,它的「我」性特別強,一看就不是男性作者模仿女性視角去講的故事。它不需要費力去模擬女性視角,它就是女性視角本角。

開篇第一個鏡頭,肆無忌憚又漫不經心,暗中凝視一個個中年男人搖擺的下流之處。用男性消遣女性的方式,鏡頭把這些無恥男人們也調戲了個遍。只不過代替銷魂肉慾的,是油膩的腦滿腸肥。回憶起來,還是蠻過癮的。

The End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