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花漾女子》影評:花漾女子,無處不在的偏見,粉身碎骨的悲劇
花漾女子影評兩個女孩,一生一死,一明一暗,一今一昔,都智商爆表、顏值優越,都曾有大好年華、前程似錦,都因為被侵犯、被誤解、被一而再再而三傷害,前者含恨而終,後者以死換來真相和公平。
故事以奇怪的異象開局,女主角Cassandra(Carey Mulligan飾)假裝爛醉如泥,在酒吧被道貌岸然、看似溫柔體貼的好心男子帶走。
男子意圖不軌之時、女主突然冷靜了起來,一秒切換節奏:醉到不省人事是裝的,敢趁機占老娘便宜?姐這就來教你做人了!
起初你會覺得很奇怪,Cassandra從大好前途的醫學院輟學,白天在一家小咖啡館混日子,夜晚濃妝豔抹去酒吧裝醉、教訓不軌之人,回家以後在小本本上寫名字記仇畫槓槓。
這不是一條看似尋常的生活軌跡,錢少事多很奇怪,親爹親媽都無法理解,送給她的三十歲生日禮物是一個行李箱,明示這麼大把年紀怎麼還住在家裡?
此後,影片逐層解開謎團,當年Nina醉酒後,被同學當眾侵犯,被羞辱的女孩求訴無門後慘死,犯罪的男孩卻始終平安無事、人模狗樣平步青雲。
好友Cassandra的復仇過程、是為Nina洗冤鳴不平的過程,同時也是控訴幫兇、圍觀者們的過程: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為什麼能發生?
一,規則的縫隙:程序正義和受害者觀感。
多年之後Cassandra回到母校,找到院長,您還記得Nina嗎?
院長毫無印象。
那您還記得門羅嗎?
院長一臉欣慰:當然,他前幾天還作為優秀代表回來演講。
Cassandra一點點向院長扔出炸彈:當年Nina被門羅當眾侵犯,找你投訴,你說沒有證據、疑罪從無。如今我剛剛接到了你女兒,安排她和幾個男孩在一個酒店房間玩耍,還給他們準備了酒,你自己琢磨下接下來會發生啥?
院長爆炸:哪個酒店哪個房間?
這是Cassandra的復仇:就是當年Nina被當眾侵犯的房間,你不記得了嗎?
當然,事實上Cassandra並沒有真正讓人傷害院長的女兒,她只是騙來女孩的手機、讓女孩以為等在餐廳可以見到自己的愛豆。
但女主用假的「女孩、幾個男孩、醉酒、酒店房間」等信息,成功炸出了自己的控訴:你為什麼不相信,你為什麼不記得。
當年的事件對Nina來說是滅頂之災,對Cassandra來說是永遠的噩夢,但對處理事件的校方領導來說不過是「每週都會發生幾次的投訴」,她輕飄飄禮貌說著「對不起我真不記得」。
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來說,沒有證據、疑罪從無,沒問題。
但此處影片從受害者的絕望、痛楚的角度來講故事:讓人察覺看似公事公辦的院長,看似公平正確客觀的立場之下,有對「成功男學生」的偏袒、有對「女生喝那麼多幹什麼」(隱隱有活該之意的受害者有罪論)的偏見。
故事更加可怕的地方在於,多年之後Cassandra才知曉:不是沒證據,而是證據被淹沒在無知和偏見中。
二,偏見的預置語境:錯誤的受害者「活該論」。
多年之後Cassandra約見上學時的老朋友,一通寒暄、灌醉對方。
做局設計老同學,老同學酒醒之後,發現自己和陌生男人共處一室,以為發生了不軌之事、深陷絕望。
事實上Cassandra沒對這位老同學做出實質性的肢體侵犯,僅僅安排男生坐在房間裡、讓她誤以為自己被侵犯,讓她終於能夠反省「醉酒」根本不是被侵犯的理由。
原本,這位昔日女同學對Nina的悲劇,立場很混蛋,她同樣認為「女孩子喝那麼多酒被如何如何了也略有些活該的意思」。
錢包放的口袋淺,就活該被偷嗎?
女孩子醉酒,就活該被侵犯嗎?
兒童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就活該被傷害嗎?
這是什麼邏輯?
受害者的能力弱、或者當時狀態不清醒,就變成了活該被侵犯的合理性的正當理由嗎?
正確的邏輯是這樣的:應該提高防範意識、把重要財物保管好,但萬一還是被偷了,那罪責只能是小偷的,沒有道理搞受害者有罪論。
偷盜犯罪事件的邏輯是清晰的,怎麼到了性侵、就格外愛搞「受害者有罪論」呢?
層出不窮的蕩婦羞辱、「醉酒活該」,偏見的預置語境無形中顛倒了黑白是非對錯,很可怕。
電影裡,Cassandra讓這個觀念錯誤的女同學設身處地去體會:如果你醉酒,你還會這樣想嗎?
這位女同學才終於能夠回望當年,回望她自己當圍觀群眾時、偏見有多糟糕。
當年Nina被侵犯時,被拍下視頻,視頻在同學之間四處傳播、她本人也曾經收到,但她當年覺得那只是八卦、甚至覺得那是「有趣的」。
多年之後終於幡然醒悟:怎麼可以覺得那樣的視頻是「好玩的」?
三,清白幻象:盲目的從眾心理。
電影裡Cassandra遇到了一位幾乎完美的男友,昔日在醫學院的同學Ryan,咖啡店重逢後一心追求她,Ryan彬彬有禮、溫柔體貼,幽默感良好、舉止分寸極其規矩。
顯然女主在意的不是他的高薪工作、體面的醫生地位,而是他展現出的溫和、對自己的尊重。
常年混跡酒吧、見慣各色渣男不軌面孔、醜惡嘴臉,她深深知道這份溫柔尊重有多難得。
可惜的是,太過完美的人設最容易反轉暴露,拿到當年Nina被侵犯的視頻之後,Cassandra才發現原來當年Ryan也在現場。
他雖然不是侵犯Nina的人,但也是那群興高采烈圍觀者中的一員。
Cassandra一度準備放下Nina的往事、從頭來過,和Ryan開啟新的人生,直到這一刻,一切分崩離析。
如果說Ryan當年圍觀,還可以用年少無知、被動出現在現場當藉口,多年之後他的表現、他的遮掩、他對警方撒謊的行為,則徹底證實了這個陽光溫情角色心中的暗面。
從院長到當年的女同學再到男友Ryan,和事件的關聯程度由低到高;
院長沒有證據、冷冰冰走程序(夾帶偏見私貨),老同學明明有證據視頻、卻因為偏見和無知一笑而過,男友當時就在案發現場、混在「狂歡」的詭異氛圍裡,沒有伸出救援之手、沒有呼出正義之聲。
四,罪惡鏈條的「傳染性」。
這個故事裡最經不起推敲的環節,是當年為施暴男孩門羅辯護的律師,威脅恐嚇女孩撤訴,如今惡事做盡之後幡然悔悟,良心發現,洗心革面要當好人。
從戲劇合理性、故事合理性的角度來說,安排一個關鍵惡人、核心反派突然倒戈變換陣營,很容易被詬病「金手指開掛」,但比起故事揭露的暗面、偏見、痛苦來說,故事敘事手法上的瑕疵似乎並不那麼重要。
最終,Cassandra用自己的死亡,證明了門羅那個衣冠禽獸的罪行。
她偽裝成脫衣舞孃,出現在門羅的單身派對上,講起當年事、讓他認罪,驚恐之下的門羅用枕頭捂死了為Nina求正義的女主。
兩個人,兩件命案。
強姦犯、殺人犯門羅,依舊是衣冠楚楚的大好青年,若無其事舉行婚禮;Cassandra屍骨未寒,在群山之間被燒成灰燼。
她塗著鮮豔指甲的手、浸透在溪水中,觸目驚心。
影片最後的反轉,是Cassandra前往密林小屋的單身派對之前,已經準備好了信件、定時短信,提前寄出了證據和線索:如果我沒有回來,請去某某地址尋找我、請將證據轉交警方。
最終,兩位女孩沉冤得雪,人渣「傑出青年」在婚禮上被警方帶走。
可見Cassandra早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也做好了在婚禮上揭穿他的安排:就是讓要所有親朋好友看見他不堪的真面目。
電影裡反復出現了幾次刻板印象的對比,影片中Cassandra去酒吧時一定會化大濃妝、愛穿很短的衣服。
穿著、妝容、服飾,會被認為是階層和禮儀的某種表達,但從服飾來斷定「受害者有罪」顯然不正確。
蕩婦羞辱中最常見的謬論是「穿著暴露所以活該」,穿短裙是人家的自由、侵犯罪行才是真正值得羞恥的罪惡。
故事裡的Cassandra和Nina,是自幼一同長大的好朋友,親密無間、形影不離,有觀眾解讀她們的關係是超越好友層面的愛人;電影沒有濃墨重彩描述這一點,關係的性質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Cassandra尋求沉默的真相的精神力量。
一件侵犯案件,為什麼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才可以公布於世警醒眾人?
偏見是具有「傳染性」的,偏見籠罩的陰霾,一環環一樁樁構成真實的人間地獄。
舒心結語
古希臘傳說裡的特洛伊公主Cassandra,拒絕了阿波羅,從而被對方詛咒,她有預言的能力、說出的話卻不會被眾人相信,被認為是瘋子。
埃斯庫羅斯《阿伽門農》裡出現的卡珊德拉,就這樣悲情說著無人相信的預言。
《花漾女子》中,同樣叫Cassandra的女主角,說的是關於過去的真相、同樣也是關於自己未來悲劇的預言,同樣無人相信。
於是,她用非常手段、迫使聽眾們相信。
付出如花年華、犧牲璀璨前程、獻上喋血生命,才終於換來一個遲到的公平,換來眾人傾聽:別被偏見裹挾善與惡。
層林疊嶂,樹木蔥蘢,其中長眠著被悽慘焚燒的女孩,灰燼中有她生前佩戴的項鏈,上面刻著Nina的名字。
她曾經工作的咖啡店裡留下另一條項鏈,刻著Cassandra
別忘記她。
別再讓後來的受害者們,付出這樣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