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花漾女子》影評:主創訪談
花漾女子影評
採訪、文:Maggie_in_LA
在米兔運動過後,好萊塢推出了不少部以反性侵為主題的電影,要麼是真實事件改編,要麼是讓女主角從受害者變女英雄報仇,而今年的《花漾女子》(Promising Young Woman)與之前的很不同。它以懸疑感很強的敘事方式講述了一個女孩試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糾正、教育那些披著「好心人」虛偽外表卻不尊重女性的人。從結構和觀影感受上,本片其實與去年的《利刃出鞘》有點相似,有著吸引人的娛樂性但卻探討了深刻的社會主題。
凱瑞·穆里根 (Carey Mulligan )出演的Cassandra Thomas(片中簡稱凱西)原本是一位醫學院的高材生,卻因一次「意外事件」退學,現在成為了一個咖啡店的店員。快30歲的她始終沒有談戀愛和結婚,父母對此很著急,而她卻在晚上經常去酒吧,悄悄地完成著自己的「實驗」。她會裝成酒醉、無助的單身女子,幾乎每次都會有看起來文質彬彬的男子主動提出送她回家。他們都自稱是好人,但卻在女主醉酒且意識不清醒的情況下把她帶回家,很快就推上床。但就在這時,凱西會突然清醒過來,然後質問他:「你在做什麼?」 雖然她除了質問並沒有做什麼,卻能把這些男子嚇得大叫,認為她是瘋子,並立刻失去了興致,有的甚至向她道歉。
在給這些男子教訓的同時,凱西還在默默地完成著另一個任務,為自己曾被性侵的好友報仇。但她並非女動作英雄,作為一個普通的女孩,在這個險惡的世界,孤身一人做這一系列的「嘗試」會有什麼的結果?要付出的代價又是什麼?
影片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它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復仇電影,而是在揭露虛偽男性、給於他們警告的同時,也同樣展示了每個年輕女孩容易犯下的一些錯誤。女主可謂親身示範給觀眾看,究竟什麼樣的年輕女孩、年輕男子,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斷送了自己的錦繡前程。
什麼令男人感到恐懼?
很多人初次看到本片的預告,都以為這又是一部復仇女神的電影,也許會有男人為此送命。但導演埃默拉爾德·芬內爾(Emerald Fennell)在本片宣傳期間表示,她認為並不需要暴力其實也可以讓男人害怕。凱西作為一個普通女子,她無法用暴力去懲罰這些男人,只能利用這種「嚇唬人」的方式,試圖逼迫他們承認錯誤。而有時出人意料的是,你可以不用大動干戈,只要一點點小伎倆就可以達到目的。
導演提到初次把本片的想法跟其他人分享時,在座的男士都覺得醉酒女孩突然清醒會是讓他們很不安的事,會讓他們覺得慌亂無措同時很羞愧。因為一旦她是清醒的,施暴者突然覺得失去了控制權,被騙了,這種驚慌會讓他們亂了陣腳。而且大部分男士其實並非夜晚躲在暗處的變態,而是在生活中被成為是「體面」人士,他們也會擔心事情傳出去或聲譽被毀,並不是完全無所顧忌。但他們之所以還會成為仗勢欺人的性侵者,主要就是胸有成竹地認為對方處於弱勢,不構成威脅。
導演提到,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凱西在男人送她回家時,特別說了自己的手機找不到了。這更給了很多男人「暗示」:這個女人意志不清,還沒有手機,又孤身一人,甚至不介意跟我回家,這樣的便宜幹嘛不佔?正是這樣的心理,導致很多原本並非壞人的男士捲入了各種性侵醜聞。也有的人因為一次次得逞,而一犯再犯。
本片也同樣借用凱西的復仇之路讓人們看到周圍人對被性侵女性的真實看法。比如片中一位律師說,他為被告人辯護的最佳手段就是去社交網絡上找那個控告他的女孩照片和社交信息。如果這個女孩常常去夜店,作風不檢點,立刻將成為有力證據為被告開脫:這樣一個行為隨便,又常喝醉的女孩,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她的話就被辦法被相信。
學校或社區的人則認為,被性侵的人肯定還是因為自己不小心,平時作風放蕩,比如會去派對,會喝酒,這些都給男性留下一個印象:這個女孩很隨便,並不需要尊重她,容易占她的便宜。這些看法雖然殘酷,但其實都是事實,也都是為何控告性侵者如此困難的客觀原因。如果沒有喝醉,沒有丟了手機,或至少提高警惕不要在外人面前展示出自己處於弱勢地位,平時注意在網絡上的言行舉止,很多麻煩確實可以被避免。
凱西在本片中所做的等於是用自己的行為為女生們展示: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被人佔便宜,什麼樣的行為可能導致你的話無法被相信、你的人被貼上標籤;也為男性們展示:什麼樣的情況下你可能會想佔別人的便宜,而又可能導致什麼樣的嚴重後果。這正是米兔運動以來,我們所看到的真實情況,無論是原告還是被告,一旦捲入性侵的旋渦,其實最終沒有勝出者,無論誰最終勝出,雙方的名譽、前途都會被毀。而這也是本片最優秀的地方,將激起的對話是雙方的,而不是一味指責男方,掀起仇恨。
用色彩、音樂和角色扮演創造假象
觀看本片給很多觀眾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就是裡面有很多粉紅色、糖果色的運用,給人一種很少女的感覺,然而講述的卻是一個很沉重、黑暗的故事。女主角會帶彩色的假髮,打扮得很性感甜美,但其實神秘莫測,善於偽裝。片中更是使用了很多性感甜蜜風格、女孩喜歡聽的流行音樂,營造了愛情喜劇版的戀愛情節。然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掩飾影片驚悚懸疑片的本質和令人不寒而慄的結局。
導演埃默拉爾德·芬內爾在採訪中表示,為了讓觀眾與片中所有人一樣,看不透凱西的本質,影片特地營造了濃濃的少女感,讓觀眾也時常分不清哪些是她真實的樣子,哪些時候她是在表演。
導演也提到,片中凱西工作的咖啡店卻使用了淺藍色的冷色調,展示這裡是唯一讓她感覺安全的地方,因為這裡有她的好友可以談心,不用過度掩飾。而她所住的父母家陳設十分老舊,一看就不像是年輕人的喜好,旨在表示凱西自從輟學後,就一直被困在她好友被性侵的悲劇中走不出來,生活處於停滯狀態。
凱瑞·穆里根在片中的表演十分出色,主要就體現在其展示出的迷惑性和兩面性,等於是在片中又出演了一個「演員」。我們會看到她自信、性感、強勢的一面,甚至仇恨讓她獲得愉悅,變得偏執和瘋狂;但同時,也會看到她時常陷入痛苦與無助中。穆里根也在記者會上表示,劇本本身就寫的很精彩,每個角色其實都在「偽裝」,有的偽裝成弱者,有的偽裝成好人,都有讓人可恨但又值得同情的一面。凱瑞·穆里根認為,片中的反派不是那種一眼就識別出的大壞人,很多人平時作風沒有任何問題,甚至是個好人,但面對一些事如果無法給予正確的選擇和處理,就可能傷害到其他人。大部分人都自我安慰說:「我沒做錯,我是好人。」而凱西這個角色就等於是一個揭穿真相的使者,逼著這些人拿掉虛偽的面具,正視自己的錯誤。
用娛樂片的方式引發對深刻議題的討論
與《逃出絕命鎮》(Get Out)、《利刃出鞘》(Knifes Out)、《寄生蟲》(Parasite)類似,本片首先是一部吸引人的驚悚懸疑題材作品,有著曲折、難以預料的劇情把人們吸引住,但看完後卻可以激發對社會熱點議題的討論。
導演埃默拉爾德·芬內爾表示,每個電影人都有很多想法要傳達,但有時觀眾不一定願意看。她最初希望以黑色懸疑喜劇的方式去呈現這個主題,並以誘惑人的糖果色彩奠定本片基調,就是希望能吸引更多人觀看,特別是男性觀眾。大部分時候如果電影女權傾向太明顯,男性觀眾會望而卻步,那麼她要表達的內容就無法傳播出去。另一方面,她並不希望拍攝一部引起性別之戰的電影,而是能讓男女看後都能獲得警示。她看到有的 觀眾並不同意凱西的做法,有的人則覺得她很厲害,凱西並不是完美的女英雄,她有缺點、弱點,並為所做的一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她也確實讓很多人受到了心靈上的懲罰,並以身示範,給其他女孩敲響警鐘。
這類先用娛樂性吸引到廣泛觀眾群,但探討深刻社會議題的電影在近幾年證明了其流行性,也因此,《花漾女子》注定將成為今年最受期待且引發熱議的電影。自聖丹斯曝光以來,本片也獲得了Rotten Tomatoes 91% 、Metacritic71%的高分,將順利進入頒獎季角逐。
關於結尾(劇透警告,看後再閱讀)
凱西並不是真的去赴死的
很多人看過本片後認為凱西是主動去赴死的。導演在前期宣傳無法透露,但之後接受了Variety採訪,解讀了結尾。事實上,這個結尾並非她本意。
她最初劇本寫的結尾就是到兩個男人把凱西的屍體燒掉就結束了。我個人覺得這樣是最好的,更有震撼力,充分表明了現實中很多女孩抗爭無用的悲慘結局。但制片方覺得這個結尾太殘忍了,讓她修改。她才又加入轉折,表明凱西做了有去無回的準備,提前把證據寄出去,並在婚禮當天給前男友Ryan發了定時短信,顯示出了她有些黑暗、扭曲的幽默感。但並非她就是去故意送死,用謀殺來讓那個男人被抓。事實上,那個視頻證據已經足夠毀掉這幾個虛偽男士的生活、工作、前途,凱西並不需要再陪上她的命。
而導演其實最希望的結局是她去那個單身派對,把裡面的男人都殺光。可是她並沒有這樣寫,因為這樣看似痛快卻不符合現實。一個弱女子走進一個全是壯男的房子,並不是特工或超級英雄,無法完成那樣的任務。更現實且殘酷的是,這樣的女孩很可能在早期酒吧對男人進行試驗時就已經被傷害或殺害了。凱西之前每次嚇唬那些男子,最後卻能平安回來都屬於奇蹟。更別說獨身前往一個有著這麼多男人的房子。
其實她的目的是面對嫌犯,逼他坦白和道歉,就像她對之前的校長、律師和同學做的一樣,只是嚇唬他們,讓他們認錯而已。不管最終她是否達到目的,證據都已經寄給了律師和警察。但從她個人角度,她必須要親耳聽到這個男人認錯。
凱西確實會意識到這趟有去無回的幾率很大,所以從邏輯上講,她提前把證據寄出也是合理的。只是會不會那麼巧合地警局正好在那個兇手的婚禮上抓人當然就說不好了,這個設定明顯是讓結局看起來更痛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