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遊牧人生》影評:積極?消極?
遊牧人生影評她要是還能保有原來的房子,她還是會留在那兒的,但她是沒法說服自己加入一個穩定的別人的家庭的。她是被迫上路的,因為貧窮(她去jobmarket對方說我不知道你合適什麼)但是遇到了很久沒有得自由(因為一直穩在小鎮),和久違的反叛(年輕時候離家的行為也很反叛)。
她離開dave家站在海邊的時候,是非常篤定自己的選擇的,她喜歡這樣的生活,喜歡自己面對海,甚至喜歡那些安穩生活的人的不理解。我最喜歡她放煙花那兒。非常孤獨,非常幸福,非常自由。
當然她並非主動選擇孤獨。她還勸那個年輕人別走nomad這條路。女主其實不是傳統概念裡的nomad,她不是嬉皮士 不是老兵 不是少數裔 也沒有生絕症,雖然有丈夫死亡的觸動,但也不是沒有在乎她的人。但她沒有選擇在根消失以後再次埋下新的種子。她選擇面對自己,選擇全然的自由。
本片用一種詩意的孤獨消解了在路上的窘迫和貧困的殘酷,產生了幾乎有治癒作用的溫柔。
然後和朋友聊起 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友人覺得流浪生活缺乏積極自由。
確實,在我看來,全然的掌握 就是積極。包括生活中的事都告一段落,然後基本沒什麼牽掛時做出的選擇就是積極的。這個選擇不是出於被脅迫也不是為了逃避什麼。
這樣形容好像積極幾乎等同於控制欲。
但我不傾向於區分二者。自由就是自由,就是很爽很愉快。
我猜友人想要區分它們,是因為這個選擇和他對自我的評價有關係。猜他認為消極的自由幾乎是不道德的,是一種沒有尊嚴的選擇。而有尊嚴有德行的生活對他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正確的生活道路上是很重要的。
但他說,不是。
他只是想賦予行動的初始意義。當然很多時候意義會看起來像道德,像宗教情感。他覺得能自決地接近這種感覺的生活就覺得是積極自由的。
我理解這是一種主觀能動的選擇。
但他說,這其中有非我的成分,主動性是我發掘/發明了意義,非我的成分是意義本身是超過我個體的。
非我如果不談理性,那就只有神性了,而神性通常是德性的一部分。不過他是一個認為學術生活是唯一有尊嚴的生活方式的人。
繼而,他找出了一個關於積極自由其實會消解自由的dilemma(as usual):就比如選擇學術生活,在沒有做出自己認可的進步時,就是在不停的給自己加約束,服從前輩,deadline…
這倒是現代性的結果,現代學術結構就是這樣。
然後他說:不能自來熟,讓我摸索廣義的自由很困難。與人相處和愛別人是廣義自由的bread and butter。
「那沒事,as long as 你還拿我當作你通向廣義自由的渠道」 hm,這算我的友誼深情告白了。
anyway……開始討論意義了就沒完沒了了……
但這種討論令人欣喜,
像是一種反叛
也就是一種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