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遊牧人生》影評:流浪過的人才能體會
遊牧人生影評前幾年的時候有這麼一則新聞,說是一線城市的父母厭倦了都市生活,賣掉了價格不菲的豪宅,搬去了大理歸隱田園,和某教師的辭職申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曾經一度成為社會熱點事件。我想可能也是受了美國70年代至今的這種「自由主義風潮」的影響。
其實這種精神境界也算不上是漂亮國的特產,歸隱田園這事兒,陶淵明早就實踐過,散盡家財遊歷四方,李白也算得上一把好手。可能只是美國嬉皮士風潮的年頭離現在比較近,所以會被人直接聯想到。
但《遊牧人生》這種電影,可能裡陶淵明和李白的境界還超威有點遠,最起碼在經濟這個層面上差的比較大。比較相近的,還真的只能從歐洲的這些季節工獵人(saisonnier)身上能看到一些影子。雖然他們不不上女主一樣有一輛可以當做家的房車(minivan),但靠著歐洲比較發達的公眾交通,吃喝拉撒睡基本上都能在火車站地鐵站方便的解決,只有比較偏遠的地方他們才會考慮買輛幾百歐的小汽車用來代步。這些人在社會保障體系之外,用勞動力換取比城市生活更高的經濟回報。
《遊牧人生》並不是公路電影,公路電影裡面的主人公們要麼是厭倦了生活的一成不變自我放逐,要麼為愛為醉遠走天涯,在旅途中或是感悟了人生的真諦,或是得到了情感的昇華,最不濟的閱歷也得到了增長,反觀《無主之地》,就完全沒有上述那些或是勵志或是能令人感同身受的故事。
因為她只是單純的想流浪。
雖然看起來這些人居無定所,無家可歸,也未必受過很好的教育。但接觸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哪些超脫世俗社會一些條條框框的直率坦誠,某些人雖然生活上看起來過得很苦,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卻異常的豐富多彩。他們遠離世界的原因也多種多樣,有不想受資本主義消費主義荼毒的理想化年輕人,也有只想和動植物打交道不想和人說話的中年人,流浪之前他們是銀行顧問,基金經理,創業者,大學生,流浪之後他們就變成他們自己,也算是他們對自己社會標籤的一種否定和反抗吧。
畢竟流浪之後,什麼社會的條條框框,都是狗屁,能夠活下去才重要。於是他們從一個個能指導客戶投資方向的客戶經理,能夠準確計算房產投資損益率的房產經紀,變成了一個個能夠精確制定全國農活排期表的人物,以便在流浪的時候能夠賺取足夠的生活費。
流浪是什麼?算是一種不同的活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