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影評:小丑女獨立電影終於來了!但是怎麼有點……
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影評首發於公眾號「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小探
轉載請註明出處
還記得2016年那部《自殺小隊》嗎?
當年可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一句話概括:
上映前多令人期待,上映後評價就有多慘。
雖然評價一般,但它卻意外捧紅了小丑女這個角色。
標誌性的雙馬尾、迷人的彩色煙燻妝、狂拽酷炫的服飾、霸氣的棒球棒……
這一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
不僅在當年為《自殺小隊》摘得了奧斯卡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的桂冠,還掀起了一股全球cosplay熱潮。
甚至到今天,每年的萬聖節還都能看到眾多小丑女的身影。
效果嘛,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畢竟,瑪格特·羅比版的小丑女,已經到了人物與角色合一的境界。
估計當初誰也不會想到,僅僅時隔4年,就可以看到小丑女的獨立電影。
更不會想到是,4年前戲劇化的一幕竟然也再次上演。
上映前,它僅憑預告就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上映後,卻票房口碑雙雙慘遭滑鐵盧。
也難怪有人稱它是「年度最令人期待的爛片」。
那它真有這麼差勁嗎?
一起來看看——
看片名和海報,大概就能猜到故事了。
簡單來說,一句話:
我,哈利·奎因,C位出道了!順便組了個女團,一起打野。
顯然,有兩個看點。
一個是昔日配角逆襲C位,首次扛起主角大樑;
一個是新晉女團閃亮出道,跟隨主角暴力打野。
乍一聽,是不是有點意思?
確實是內味兒。
那具體都發生了些啥呢?
還要先從主咖哈利·奎因說起。
故事一開篇,哈利就攤上事了。
攤上大事了!
這話怎講?
還不是因為她和小丑那該死的愛情。
從《自殺小隊》哈利的回憶中,我們大致可以拼湊出她和小丑的愛情史。
在成為小丑女之前,她本是「阿卡姆瘋人院」治療小丑的心理醫生,卻不料反被小丑那瘋狂的人格魅力吸引。
就這樣,她從醫生變成了癡迷於小丑的病人,瘋狂地愛上了小丑。
不僅幫小丑逃出了瘋人院,還和其一同成為了哥譚市的罪惡國王和王后。
ACE化工廠就是他們愛情的見證。
哈利的膚色和標誌性的紅藍髮色,也是在這裡漂的。
浪漫嗎?
可能哈利覺得是。
但其實一點也不。
不僅不浪漫,甚至還有著那麼一絲病態。
雖然電影中沒有說,但哈利之於小丑,一直都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可以說,哈利一直活在小丑的陰影下,是小丑玩弄於股掌中的附屬品。
甚至可以說,沒有小丑,哈利就什麼也不是。
不信?
這部電影的開篇就說明了一切。
沒錯,一開篇,哈利就被甩了。
狠狠的、認真的那種。
失戀後的哈利,陷入了一段低迷期。
做了大部分失戀女孩都會做的事情。
封閉自我、剪掉長髮;
「瘋狂」購物,暴食痛哭。
當然了,霸氣如哈利,怎麼可能就這樣自暴自棄下去呢。
所以沒幾天,她就重出江湖了。
搞破壞、泡夜店、欺負人……
因為別人還不知道她和小丑分手的消息,所以她可以繼續盡情地為所欲為。
只要她還是小丑的女朋友,那她手裡就握著一張免死金牌。
整個哥譚市都要敬她三分。
但是!
你懂的。
作為電影的大女主,她怎麼可以躲在男人的身後呢。
所以,在她聽到別人在背後抬高小丑、貶低自己之後,果斷做了個決定。
她要和小丑徹底決裂!
緊接著,她就藉著酒勁一把炸了她和小丑愛情的見證——ACE化工廠。
藉此向全世界宣布她和小丑正式分道揚鑣。
此舉,屬實幹得漂亮。
但她沒想到的是,這一舉動也將自己寫進了狩獵名單。
沒了小丑的庇護,黑白兩道都開始找上門來。
警察,想抓她;
其餘人,想殺她。
至於她將怎樣化解這些危機,小探就不說了。
總之,和接下來要說的猛禽小隊有點關係。
猛禽小隊,一支臨時組起來的娘子軍。
裡面的成員各有故事,能力也各有千秋。
有能力出眾、仕途不順的女警探;
表面柔弱、實則身手不凡的女歌手;(黑金絲雀)
神偷手小屁孩;
家族被滅門的前黑手黨老大之女「女獵手」。
這群各有特色的女人,將一同開啟一場以暴制暴之旅。
按理說,這個設定還不錯啊,應該很有看頭。
怎麼看都和「撲街」兩個字搭不上邊。
確實。
它要賣點有賣點,要燃點有燃點。
古靈精怪、不按套路出牌的哈利,就是最大的賣點。
全片的顏值、搞笑、動作、煽情……擔當,幾乎都由她一人扛起。
燃點嘛。
精彩的打鬥戲自然是少不了的。
再加上絢麗的色彩、恰到好處的配樂……
整體的視聽也還不錯。
而且,裡面的一些小彩蛋也比較有意思。
比如身處險境,也不忘偷包的哈利;
惡搞的「華金版」小丑;
片尾關於重啟版《蝙蝠俠》戛然而止的秘密。
這些元素,確實還算出彩。
但,這部電影的看點也就僅此而已。
爽是爽了點,可經不起細琢磨。
總結起來,它跟前面《自殺小隊》的問題幾乎一致。
敘事混亂、劇情薄弱、角色塑造空洞。
以前的教訓,看來華納是一點也沒吸取。
如果非要說敘事是因為跟隨哈利的敘述,所以才天馬行空、想到哪講到哪,還勉強說得過去。
但漏洞百出的劇情、和沒有靈魂的人物,可就怨不了任何人了。
小探看它的時候,時常會感到智商被侮辱。
不是我智商有多高,實在是電影中的很多橋段,都很難自圓其說。
就拿最為觀眾詬病的「取鑽石」來說。
大反派「黑面具」搞到了一顆寶藏鑽石,這顆鑽石內藏著巨大的秘密。
有了它,就等於得到了無窮的財富。
按照正常思路,取鑽石的時候,就算不用專車保鏢護送,最起碼也得拿個密碼箱啥的鎖起來。
但你看大反派怎麼做的。
直接派了兩個手下過去,還是手無寸鐵的那種。
你以為是去挑西瓜呢!
更甚者,其中一個手下還是剛剛「提拔」上來的,不知根不知底,連人家是警察的臥底都不知道。
也不知道這反派到底是純呢?還是蠢呢?
就說小偷不偷你,偷誰吧。
果然,鑽石一到手就被偷了。
至於這被偷的過程,就更讓人無語了。
先說大反派的手下,拿到鑽石不好好藏起來,直接大搖大擺揣兜裡了。
看這銷魂的姿勢,好像就怕小偷不來偷他。
再看小偷這邊呢,晃晃悠悠就把鑽石偷到手了。
還一路走,一路偷。
偷鑽石那裡也就算了,姑且算你有點本事。
但下面偷表這架勢,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這哪裡是偷,明明就跟商量好了似的。
我要偷你了哈,你得裝作沒看見。
怕是真拿觀眾當傻子了。。。
類似的情節還有很多,我也懶得費口舌去贅述了。
咱們接著嘮嘮人物塑造這方面。
說實話,電影看完,小探第一感覺是,這電影有點不講究。
哪裡不講究?
看得出來,這片想走的是像《自殺小隊》那樣的人物群像。
雖說小丑女人氣頗高,但畢竟是第一次挑大樑,華納難免會擔心她撐不起全場。
所以,索性給她配了個女團,大家一起共贏。
合情合理,可以理解。
但這電影看著看著,似乎就變了味道。
看到最後你會發現,所有的配角都不夠出彩,完全淪為了主角的陪襯。
作為猛禽小隊創始者之一的核心人物「芭芭拉·戈登」直接被電影拿掉,意圖很明顯,怕搶了哈利的風頭。
剩下的其他成員,黑金絲雀直接被改了族裔,變成了有色人種,女獵手更是被塑造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要知道,她們在漫畫中都是有著一定名氣的。
所以去掉光環、淪為陪襯,難免會傷了很多漫畫迷的心。
更好笑的是,影片上映幾天後,因為票房不給力,華納還將電影名字從《猛禽小隊與哈利·奎因的奇妙解放》,改成了現在的《哈利·奎因:猛禽小隊》。
電影上映幾天後改片名,這小探還真是第一次見。
其掛羊頭賣狗肉的心,未免過於明顯了些。
到最後,這部電影就有點四不像的感覺。
說它是個人電影吧,裡面還摻雜了那麼多無關緊要的人;
說它是群像電影吧,配角們都淡淡無光。
所以,最後導致的感覺就是一個字:尬!
不僅配角的獨立故事尬,她們最後合在一起更尬。
幾個互不了解、甚至還有點恩怨的人,最後稀裏糊塗地就組成了統一戰隊。
毫無情感聯結、毫無默契可言,就更別提什麼帶入感了。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女權成分,也顯得有些過於說教。
近些年,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在電影中加入女權成分似乎也成了眾多電影必不可少的一環。
說實話,我並不反對加入女權。
但如果用力過猛,也難免會讓人覺得反感。
看看這露骨的台詞,簡直不要太直白。
而更讓小探接受不了的,是電影為了強調女性的力量,刻意將所有男性角色塑造的一無是處。
拿裡面的大反派黑面具來說。
給他的設定是哥譚市教父級人物,一聽就是個狠角色。
但實際呢。
智商不在線、情商不存在、戰鬥值全無……
唯一會的,就是耍耍狠,歇斯底里地喊兩嗓子。
非要用貶低反派,來襯托主角嗎?
真的沒必要。
對手越強,挑戰越大,自己才會越強。
這是小學生都懂的道理。
同理,只有反派越強,主角才能更有說服力,電影也才會更加深入人心。
就好比漫威的滅霸。
為什麼他一出場就滅了半個漫威超英,還能圈粉無數,引發眾人深思呢?
原因就在於他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更有實力。
作為反派,他沒有什麼統一宇宙的野心,更沒有什麼虛張聲勢的口號。
而是一心悶聲幹大事,唯一的目的就是消滅一半人口,保持生態平衡。
所以,拋開超英不談,換個角度,滅霸的行為也頗有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姿態。
這樣的他,才更加配做那些超英的最強勁敵。
所以在最後超英集結的時候,也才會更加振奮人心。
說到這,也難怪DC這麼些年都會被漫威按地摩擦。
原因一目了然。
從MCU(漫威電影宇宙)的開端,漫威就在精心布一場大局。
每一部電影的出現,都是策劃已久的恰逢時機。
雖然滅霸到《複聯3》才正式出場,但早就《複聯1》的彩蛋中,他就已經有過驚鴻一笑。
這中間,整整隔了12部電影。
十年布局,才促成最後的巔峰一役。
所以說,漫威能成功,絕非偶然。
再反觀DCEU(DC擴展宇宙)呢。
基本上哪部電影火了,就會有續集;
沒火,就可能無限期擱淺。
這樣沒規劃、走一步看一步的結果,就是它的電影看起來是一個宇宙的,但宇宙內裡卻還是割裂的。
想要變大變強,道阻且長著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靜下心來好好佈局規劃一下。
豐富充實宇宙的內裡,用有血有肉的角色和故事填平之前的裂痕。
這就跟做人做事是一個道理,想到得到什麼,就必須先擁有可以得到它的資本。
所謂「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願與君共勉。
文/小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