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這些花式賺錢的祕密,終於有人敢揭穿

2021-06-18 16:13:21

在互聯網上,你是不是能經常看到這樣的帖子:

一分鐘教你快速致富的速成系列。

他們是不是在用類似的話術告訴你:

你能成為有錢人!

你是不是朝九晚五,感覺人生被工作榨乾了生命!

還在等什麼?趕緊行動起來!

沒有什麼比拖延更能讓你變平庸的了!

這種成功學般的花言巧語,讓不少人鬼迷心竅。

但,仔細品品。

這一分鐘致富,是不是有前兩年被群嘲的「量子閱讀」內味了?

是時候拆穿這憨批玩意兒了——

Money, Explained

一句人們很愛說的口頭禪,錢不是萬能的。

但金融學入門書《小狗錢錢》裡,卻一語中的。

如果時時處處都缺錢,那麼錢就變得舉足輕重了。

所以大部分人還是希望過得更幸福、更成功——也更有錢。

可人們對金錢的態度,卻相當複雜,且截然不同。

有人對錢沒有興趣。

有人辛苦搬磚,一心只想搞錢。

毋庸置疑,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錢很重要。

某種程度上說,人活著,就是為了「讓錢變得不重要」而努力。

而在這個過程中,關於金錢的問題,暴露無遺。

接下來請欣賞花式騙局大賞——

除了開頭提到的一分鐘速成騙局。

還有一種——

像古早時期的短信詐騙,說抽中成為了某綜藝節目錄制的幸運觀眾……

就連明星也無法倖免。

又或者像現在社交媒體上,很多讓大家抽獎轉發的帖子。

其中,就有不法分子渾水摸魚冒充官方。

這就讓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有了可乘之機。

圖源網絡

只要交錢,就可以獲得中獎名額。

但隨著人們警惕性越來越高,這種相對簡單的騙局,也能被大部分人過濾掉。

還有一種騙局,稍微複雜一些。

這又是什麼玩意兒?

它在很多加密貨幣中經常發生。

策劃者會在暗中發送一個拉高的暗號,其他內幕人士確認了眼神後,紛紛爭相購買,從而拉高了價格。

那些不明不白的韭菜一看,這是買股票的好時機!

於是,跟著進場購買。

這時,內幕人士也見機行事,在價格見底時拋售,乾乾淨淨離開戰場。

整個過程,也就幾分鐘。

還有周期緩慢的投資騙局,可以維持幾十年。

它以投機商人查爾斯龐茲的名字命名。

這類騙術不搞一分鐘速成。

而是90天讓你的錢翻倍

是怎麼做的?

用新投資者的錢,來支付早期投資者。

找A借錢,還給B,然後再找B借錢,還給C,如此類推。

然而。

如果當足夠多的投資者,要求立即收回資金,那整個系統就面臨崩潰。

最後,還有一種騙局——

它有點像預付騙局,但不是通過付錢獲得承諾的獎金。

而是說要給你帶來收入的技能或者知識。

回憶一下,他們是不是通常都會這樣發洗腦包?

先拋出一個充滿誘惑力的期待:

難道你不想學習如何不需要一分錢,就能在房地產業發大財嗎?

再來一個美好的承諾:

我保證這是真的,而且很容易做到,只要你按照我的理論一步步走

為了讓這個承諾聽起來更可信,他們還會找很多水軍:

虛構精彩的成功案例,還有一些「滿意顧客」的推薦。

只用了傑夫保羅的一條捷徑,我現在每年就能賺25萬美元了

最後,還要來一個戰術迂迴,欲擒故縱,製造一種緊迫感。

你必須趕緊行動,因為我只招幾個人

而在國內互聯網上,這樣的案例隨便一搜一大把。

#配音速成機構誘導學生貸款#

不光配音,還有書法、外語等等技能也一概而論。

姑且先不說這些絕不是可以速成賺大錢的行業。

「速成」本身,就是在雞賊走捷徑。

退一萬步講,如果有這等好事,還會主動輪得到你麼?

華爾街就有句老話:

沒人能通過合法手段快速致富。

一個騙局之所以形成了閉環,正是因為有人上鉤。

有人固然是貪心,也有人是太容易相信別人。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我們天生就是信任別人的。

值得細品的是。

大多數人都不會識破謊言,但他們又自信地認為自己善於識破謊言,這就是人們經常被騙的原因之一。

而且騙子最擅長的,就是——

向你講述你想要相信的故事,展示你想要看到的事實。

就以疫情期間為例。

藉助兜售「接種特效藥」的幌子騙錢的。

以疫情影響為由,獲取航班、列車退改簽信息,甚至還有酒店預訂資料等,來進行詐騙。

圖源南方法治報

騙術防不勝防,唯有提高警惕。

凡事多留個心眼。

但除了騙局,還有另一種溫水煮青蛙式的「騙局」,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1958年,某個美國城市正在進行一個大膽的實驗。

9月份,6萬名居民收到一張塑料卡片,上面有他們的個人資料還有一串神祕數字,和一個日期。

上面印著「美國銀行信用卡」的字樣。

卡里預存了500美元,相當於今天的4500多美元,接近3萬人民幣。

就說你心不心動,是不是已經想要行動了?

信用卡爽在哪?

它賦予了消費者一種「想買就買」的自由,任意消費的衝動。

被包裝成一張通往美好生活的門票。一刷,即可達成心願。

然而,物極必反。

信用卡所承諾的美夢,已然成為一場噩夢。

伴隨利益出現的,還有——

風險。

據紀錄片所做的調查,每10個美國人裡,就有4個有信用卡負債的經濟情況。

其中有一個人,可能到死也還不清。

這裡面涉及到了信貸。

在經濟市場裡,有人手裡有閒錢,願意借;有人急用錢,需要借,並且有能力還。

這其實是一個合理驅動經濟的引擎。

但信貸,就意味著借款。

這其中涉及了信用評估。

美國最常用的信用評分,在300到850之間。

700分以上,是可信任人群。低於650,則被認為是高風險人群。

在租房時,房東也會看個人的信用評分,來判斷這個人是否能交得起房租。

當然,對於信用卡公司來說,目標是盈利。

就像在第一資本銀行工作了五年的伊琳娜博泰亞,她透露了這麼一個信息:

信用卡公司每天都做好幾萬個試驗

就是為了知道「我怎麼從每個人身上,賺到更多錢」

其中有兩類人,便利交易者和循環信貸者。

前者是循規蹈矩的好孩子,每個月會按時足額還清欠款。

但後者呢,就是玩兒,就不能按時還。

美國成年人中,這兩類人各佔40%,還有20%壓根不碰信用卡。

而用戶群體裡,只有一種人會讓信用卡公司賠錢。

黑客。

是指會利用公司的花招去對付公司,盡情薅羊毛的人。

既可贏得最高的獎勵,避免被收費,還從不用支付利息。

像布萊恩,他用信用卡免費入住百樂宮酒店,還在巴哈馬、奧斯丁、紐約、洛杉磯等地盡情浪。

布萊恩名下的信用卡大概有20到30多張,還分了兩個卡包去儲存。

人家確實有點本事。

他會詳盡管理和記錄每一張卡的功能屬性,物盡其用。

我會用很多不同的信用卡

取決於當時是哪種促銷季,或者我要進行的是哪種類型的消費

把這一切都管理好,的確是要花很大精力的

但問題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耐心和能力。

所以有些人,無形中成了信用卡公司的搖錢樹。

特別是循環信貸者。

比如他們貸款買了一個大傢俱,當借款期限已過,依然無力支付當初貸款的費用。

這時候,利息這種猛獸就出場了。

從他們未還貸款的那天開始算起,時間越長,利息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欠款的數值,也一天比一天高。

借錢一時爽,還錢火葬場。

很多人可能會隔岸觀火,覺得「我才沒那麼傻」。

但稍有不慎,火總會不知不覺燒到自己身上。

美國的信用卡公司,每年會發出數十億信用卡邀約——

全是有針對性的。

他們認為你屬於哪種客戶,就投你所好地許諾些誘人的條件

比如你是經常坐飛機的用戶,他們會給你一個「雙倍里程」的優惠選擇。

如果你是囊中羞澀的人士,他們會給你優厚的開卡優惠,首年免利息。

簡而言之,一副「總有一款適合你」的迎合姿態。

有專家一針見血指出問題:

當我看到他們給的這些獎勵,我就開始暢想那些免費的優待

我開始想那些我可以得到的東西,我不再想我需要付出哪些東西,才能得到哪些好處

說白了。

有時候,消費者容易目光短淺。

他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以後。

退一步講,即便能按時償還,也會出現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超支。

試想一下,在電子支付越來越普及的今天,花起錢來是不是「沒有感覺」?

不知不覺中,錢就溜走了。

有研究表明:

當人看到現金支付時,大腦中與疼痛和恐懼相關的區域,比看到用信用卡支付更容易被激活。

換句話說,花錢給現金,你會更心疼,更捨不得。

那相對而言,錢也不那麼容易花完。

其實,所有騙局都像一場金錢通關遊戲。

有人只拿自己需要的物資,轉而就清醒地尋找出口。

有人貪圖小便宜,想要的太多,被束縛住前進的腳步。

有人被各種不時散落的獎勵矇蔽雙眼,迷失了方向。

遊戲輸了,最多重開一局。

但人搭進去了,就什麼都沒了。

可別讓金錢支配你的人生。

編輯:郵差叔叔

·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