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已看破美國手腳。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及臺灣國際研究學會分別於2020年10月24日及2021年3月20日舉辦了兩場民調發布記者會,主題是「臺海安全」、「拜登新局與臺海安全」
2021-03-23 17:06:27
1937年,戴笠受蔣介石指示,命令一名軍統年輕人前往延安,完成兩件重要任務。其一,打入延安高層蒐集情報;其二,伺機暗殺毛主席、張聞天等中共領導人。
有著蔣介石「暗劍」之稱的軍統局,長期執行特務與間諜工作。
軍統局主要負責人戴笠的手底下,有著一批精兵強將,其分佈在大陸的各個要害部位,讓日軍高層和日偽漢奸膽戰心驚,同時也讓我黨深為戒備。
然而,在戴笠的籌謀下,竟然有這樣一個軍統間諜,成功打入了延安高層,在毛主席身邊潛伏了3年。
這名軍統間諜叫做沈之嶽,出生於1913年,浙江仙居人,與戴笠的老家浙江衢州相距不遠。
1932年,19歲的沈之嶽,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同為浙江人的葉翔之。兩人年紀差不多大,都有著共同的志向。可謂一見如故,聊得十分投緣。
此時的葉翔之已經開始從事特務工作,是戴笠手下的得力干將之一。當時戴笠所領導的機構叫復興社特務處(即軍統的前身)。
戴笠對於「拉人入夥」早已有了一套流程,他一般是招募文化水平高的有志青年,然後對其進行「洗腦」,令其心悅誠服,最後再進行特務業務培訓。
雖然都是洗腦,可戴笠這套流程,不知比今天傳銷團伙的洗腦要高級、深徹多少倍。
畢竟傳銷團伙裡,大多都是「畫餅」;而戴笠是拿高官厚祿作為誘餌,雖然俗氣卻很有效。
戴笠這個人對蔣介石忠誠不假,可他卻有著極大的野心,更對人心與政治有著極其深徹的洞察。
他覺得黨務調查處(中統的前身)早已經有了尾大不掉之勢。以蔣介石的政治智慧,肯定也看到了這一點,必定會扶持起一個特務機構與之形成平衡,這就是他的機會。
我們在諜戰劇中,經常能看到「中統」和「軍統」,但這兩者有何關係,有何區別呢?
其實,中統和軍統都是隸屬於國民黨的特務組織。區別主要在於其職責範疇,中統主要負責打擊國民黨的對立黨派,並負責軍事部門的情報安全工作、社會的輿論監控等等。
相對而言,軍統的職責範疇則要靈活許多,從民國軍閥、進步人士、日本侵略者,乃至於自己陣營的部分將領,都是它的情報工作對象。
也出於軍統的這些優勢,於是到了抗戰後期,中統逐漸被軍統排擠並取代。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言歸正傳,當時的戴笠藉著職務之便,大力征召有熱情、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年才俊為自己所用,從日本留學歸來的葉翔之就是他慧眼相識的幹員之一。
戴笠便要求這些幹員,再積極為組織尋覓傑出人才。
當時的沈之嶽正在復旦大學就讀,還曾被特務抓進監獄。當時世人皆知,國民黨特務喜好濫用私刑,沈之嶽心知危險,卻擺出一副「自己上面有人」的架勢,把特務唬得將信將疑,不敢動他。
及至他們發現真相時,沈之嶽早已逃之夭夭,特務處便對他印象尤為深刻。因而,葉翔之覺得,沈之嶽就是組織需要的人物,於是向沈之嶽拋出了橄欖枝。
沈之嶽本就有著「不當平常人,做一番大事業」的志向,便欣然應允,加入了戴笠的特務機構。
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培訓,沈之嶽以優異的成績出師。在組織的安排下,沈之嶽偽裝成進步學生,伺機潛伏進我黨。
沈之嶽尤其善於偽裝,精研了《共產主義ABC》、馬列主義進步書刊,愛國學生們視其為同道中人,甚至把他發展進了「光明讀書社」,該社是我黨在上海的一大重要外圍組織。
結果自然不用多說,在沈之嶽這個「進步青年」的努力下,光明讀書社以及其他一些進步學生組織,先後被國民黨特務破壞殆盡。
沈之嶽本就通曉英語、俄語,槍法也練得無法精準,某種意義上也是文武雙全,然而「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在抗戰初期,沈之嶽先後成功接近我上海、杭州兩地的地下共產黨員,期間誘殺了近十名我黨幹員,破壞了好幾處我黨地下據點。
與此同時,沈之嶽在情報工作上的「卓越成就」,引得戴笠另眼相待,更視其為一大能將。
1937年,戴笠交付了沈之嶽一項特殊使命——潛入延安,打入高層,作長期潛伏,伺機刺殺毛主席等中共領導人!
圖|《西北文化報》頭版頭條刊登了張學良、楊虎城實行兵諫的新聞,引起全國轟動
「西安事變」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共兩黨明面上的交鋒幾乎消弭,可是暗中的鬥爭依舊無處不在。
陝北延安,是當時中共中央大本營,八路軍總部所在,是無數有志之士心目中的革命聖地。
因此在國民黨的眼裡,延安也是「中共的心臟」。是以,蔣介石遂指示戴笠,要不計一切代價,在延安埋下「真正的炸彈」,退以防不測,進可直擊腹心。
然而,戴笠手下雖招攬了不少人,可我黨的反間工作也相當出色。戴笠派往延安的許多間諜,要麼折戟沉沙,要麼只能委屈在非機要部門。
可越是如此,戴笠就越是不肯服輸。前面那些間諜的損失,儘管讓他頗為痛心,可也更激發了他的鬥志。
是以,戴笠在派遣沈之嶽潛入延安前,為沈之嶽作了周密的準備——沒有絲毫漏洞的新身份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履歷。
對於這次計劃,戴笠有著極大的信心。
1938年4月,沈之嶽化名沈輝,作為肖致平教授(注:當時並沒有此人,經人考證應該是同濟大學教授歷史學家陳致平,他也是著名作家瓊瑤的父親)的私人助手,一行人趕赴延安進行訪問。
來到延安的沈之嶽,和其他國統區(解放前國民黨統治的地區)的青年很不一樣。
他穿一身樸素的卡其布中山裝,以及經過修補的半舊牛皮鞋,對延安軍民禮貌謙恭。沈之嶽說話不多,顯得有些木訥,看上去是一個典型的學生娃。
不知怎的,作為教授私助的沈之嶽,卻與教授訪問團一干人保持著無形的距離。
然而八路軍戰士們日常作訓時,他卻在一旁看得非常認真,眼中有種遮掩不住的崇拜之情。戰士們作訓間隙,會打打籃球什麼的,這時候沈之嶽偶爾會主動下場,和戰士們一起打球運動。
每到傍晚,沈之嶽在延水河邊散步,傾聽著延安軍民吟唱的《黃河謠》《延安頌》等革命歌曲時,竟然會頻頻用手擦拭眼眶,情不自禁地跟著輕聲哼唱。
30天后,教授訪問團已準備離開延安,可沈之嶽這個私人助手卻堅決不肯走了,他要求留在延安參加革命。
本來這是件很突兀的事情,可因為沈之嶽這一個月裡春風化雨般的「真誠」偽裝,延安方面雖然意外,卻沒有太多驚訝。
而且沈之嶽的說法也有理有據:他聽聞延安是中國革命的真正希望,於是終止了在「中央大學」的學業,想借著教授訪問團的名義,來延安看看。
來到延安後,沈之嶽感受到了革命聖地的魅力。甚至於他真正眷戀上了這兒,想要成為延安的一份子。
延安方面在情感上已經接受了沈之嶽的請求,可是該走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必須得按照規定對他進行嚴格的政審,這是對黨組織的負責。
畢竟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當時我黨在民間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所以也會有一些有志青年穿過重重險阻來到延安參加革命,但這只是極少數的情況。
而在這極少數的情況裡,還有不少是中統與軍統派來的間諜。這讓邊區保衛處不得不擦亮眼睛,細細甄別每一個進出陝甘寧邊區的人員。
面對陝甘寧邊區保衛處處長周興的詢問,沈之嶽是這樣介紹他的過去的:
他叫沈輝,河南息縣人,1936年考進了開封師範專科學校,抗戰爆發後不得不離開家鄉,輾轉去到了川渝一帶。後來經人幫助,考入中央大學繼續就讀……
周興瞭解完情況後,為保穩妥,又請中共重慶方面對沈輝的情況進行核查。然而以戴笠的周密部署,沈輝的身份自然不會有任何漏洞。
周興把自己的調查結果向保衛處副處長王範作了詳細說明,並詢問他的意見。
王範除了是保衛處副處長,還是邊區的偵察科長,此人眼力極佳、閱歷豐富,極擅長甄別敵特。
為此,王範特地找了沈之嶽聊了一次。然而以沈之嶽多年的特務經驗,自然是從容不迫、應答自如。唯一暴露的一個問題,就是他說自己是河南息縣人,口音中卻帶有江浙一帶的腔調。
王範據此追問,沈之嶽一點也不緊張,娓娓道來此中淵源:
小時候有幾年住在上海的舅舅家,舅舅在美孚煤油公司做工,他在上海徐家彙長壽路小學念過幾年書,所以有時候說話帶上了一些江浙口音。
當然這個所謂的舅舅,也是戴笠製造出來的人物。而且沈之嶽的口音問題,也是他故意為之。
本來以沈之嶽精通雙外語的能力,改變口音不在話下。
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與其天天擔憂自己暴露口音,沈之嶽決定:直接就不改變口音!
此舉雖然給保衛處留下了一個疑點,但沈之嶽更願意通過自己的巧言善辯,抹除這個疑點,這更能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身份。
果然,在他說了幾句不太純正的上海話後,王範基本上相信了他的身份。
在延安的那段時期,沈之嶽行事十分謹慎,他明知道已有其他同夥潛伏在延安,可他卻不與任何一人聯繫。
甚至連毛主席在棗園的住處和楊家嶺的中央機關駐地,沈之嶽也不敢走近。他的這些避嫌舉動,徹底打消了邊區保衛處的最後一點疑慮。
在沈之嶽的再三請求下,延安方面終於同意了他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在抗大期間,沈之嶽與同學們吃住一樣,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在學習上認真刻苦,還熱心於幫助他人,表現得格外突出。
時任中共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眼見沈之嶽在抗大時的出色表現,曾當著羅瑞卿教育長為首的一併領導,大為讚賞沈之嶽,稱他是青年榜樣。
康生還號召同志們不要對從國統區而來的青年同志存在偏見,要和他們打成一片,多給他們一些幫助。
沈之嶽沒有接受過演技訓練,卻靠著他出色的天賦與多年積累的經驗,在延安把「沈輝」這一進步青年的角色,演繹得十分到位。
如果當時能進行演技評選的話,沈之嶽必定能斬獲一個「奧斯卡小金人」。
因為沈之嶽在抗大時期的「積極表現」,事事爭當先進,還向普幹班總支書寫了入黨申請書,請組織考驗他。
經過他這一番處心積慮的「作秀」,康生果然對他賞識有加,這為他此後的步步高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保障。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而且沈之嶽本身能力出眾,被提拔是早晚的事。
沈之嶽從抗大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八路軍留守兵團擔任參謀,得以接觸到一些不大重要的軍事情報,這距離他的目標還差得很多。
於是,沈之嶽唯有沉下心努力工作。那時候留守兵團的事情尤其多,他負責的那一塊,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組織交付的任務。
不管什麼時代,最缺的都是人才。
不久後,沈之嶽便脫穎而出,被組織重點培養。不僅從留守兵團這個次要所在,調到中央軍委機關這個要害部位,還負責干係重大的電報收發工作,得以接觸大量我黨最高機密。
可是沈之嶽仍舊沒有任何行動,似乎這並不能滿足他巨大的胃口。
他還要繼續努力奮鬥,打入到更核心的位置,奠定自己在軍統裡不可替代的地位。
不久後,沈之嶽終於如願了,進入到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室擔任祕書之職,這下可謂是真正打入核心部位了。
圖|《風箏》中的軍統特務「影子」,也打入了中共內部
這次職位升遷讓沈之嶽有了巨大的成就感,離刺殺僅差「一步」,可沈之嶽卻還是決定放棄,這又是為何呢?
原因有三。首先,這和沈之嶽的任務有關。戴笠讓他打入延安高層,是成為戰略特務;刺殺任務是附帶的,不用急於一時。
其次,當時我黨的中央警衛局可不是吃素的,對於中央機關的各項安保工作佈置得異常周密。沈之嶽想下手也難。
最後,則是沈之嶽自認潛伏時間太短,來延安還不到一年。當時邊區保衛處雖然相信了他的自我介紹,但有備無患,還是對他作了適當監控。在此期間,倘若沈之嶽有任何可疑舉動,必定暴露無遺。
圖|《風箏》中的軍統潛伏特務代號「影子」的韓冰
然而,百密也難免有一疏。像《風箏》裡鄭耀先和韓冰這樣的間諜,也有偶爾露出端倪的時刻,何況現實中的間諜呢?
沈之嶽在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室擔任祕書時,期間獲取的若干重要文件及情報,均通過極其隱祕的單線渠道傳輸了出去,不曾留下任何把柄,間諜身份也不曾暴露。
可是,沈之嶽卻不免引起了有關領導的懷疑。查無實據之下,便把他調到新四軍軍部工作。
來到新四軍工作的沈之嶽,清楚自己怕是不可能再回到中央軍委辦公室了。於是沈之嶽便放開手腳,決定儘可能利用這個身份,刺探更多的新四軍軍情。
1940年10月中旬,國民黨當局致電八路軍總司令朱德、新四軍軍長葉挺等人,強令黃河以南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所部,在1個月內開赴黃河以北。
此舉明顯是強人所難。可是為了抗日大局考慮,我方還是選擇退了一步,答應將皖南新四軍開赴到長江以北。
然而,哪怕我軍表示遷就一步,國民黨猶不滿足。蔣介石趁我軍轉移之際,直接下達密令給第三戰區負責人,應將江南新四軍儘速「解決」。
1941年1月,皖南新四軍直屬部隊9000多人,在葉挺和項英的率領下向蘇南開進。6日時分開赴到皖南涇縣的茂林鎮附近時,遭遇到了來自國民黨7個師約8萬多人的突襲。(數據來源於北京日報)
激戰7晝夜後,新四軍只有兩千人得以突圍,大部分指戰員包括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等人皆壯烈犧牲,其他包括軍長葉挺在內的幹部與戰士被俘。
皖南事變中,國民黨軍之所以能準確、及時地察知新四軍的具體動向,以及相應的兵力部署,沈之嶽是「立了大功」的。
正是沈之嶽及其同黨洩露了我軍的軍情,這才發生了茂林鎮的慘劇,致使國民黨軍以重兵打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讓新四軍遭受了滅頂之災。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沈之嶽手上的一名線人暴露了身份,使得他結束了3年多的「潛伏生涯」,通過提前安排好的後路返回了重慶。
戴笠為了嘉獎沈之嶽的重大貢獻,於1941年便把他提拔為了軍統局第一處科長。
但沈之嶽真正發達起來,還要從解放戰爭結束後,國民黨殘部被逼退到臺灣說起。
蔣介石逃往臺灣後,在大陳島新建立了一個「江浙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1951年11月,蔣介石下令胡宗南進駐大陳島,擔任總指揮;當時沈之嶽也被安排了一個職位,留在了大陳島。
雖然沈之嶽在延安時期並沒有完成刺殺任務,但在大陳島期間,沈之嶽做了一件「大好事」,令得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大為感激。
他派遣特務成功潛回蔣介石的故鄉奉化溪口,將豐鎬房、蔣母墓、報本堂、雪竇寺等一系列與蔣家有關的景物,拍攝了一組相應的照片呈給了蔣介石。
在親眼看到故鄉的情景依舊後,蔣介石心情稍感快慰,對沈之嶽此舉大為讚許。
1955年2月,為了避免解放軍「解放」到大陳島及其周邊島嶼,蔣經國飛抵大陳島,在大陳島指揮軍民撤退臺灣。沈之嶽在其間扮演了重要角色。
當時,沈之嶽大肆宣佈大陳島上將有「最激烈的戰鬥」,再加上國民黨部隊持武器相迫,這才導致了該島上1.4萬多居民從此遠走臺灣,終生不得再歸故園。
國民黨軍在撤離大陳島之際,把該島直接炸成了一片廢墟,用以印證沈之嶽的說法。
而這場聲勢浩大的撤退行動,也被稱作「大陳浩劫」。
1963年,時任臺灣當局情報部門負責人的沈之嶽潛至澳門,想要部署對大陸的破壞行動,主要刺殺劉少奇。
然而,我方情報機構已經徹底掌握了沈之嶽的行蹤,直接把相關資料呈送了北京。我方高層曾考慮過直接將其逮捕歸案,給蔣家父子再敲上一記警鐘。
只是出於某些考慮,最終還是作罷了,只是把相關資料呈送澳葡當局,交由他們自行處理。隨後,一大批國民黨特務被澳葡當局逮捕,特務頭子沈之嶽也被逐回臺灣。
沈之嶽回到臺灣後,因為辦事不力,受到臺灣當局撤職查辦的相應處分。
然而,不到1年後,蔣經國又再次起用沈之嶽,令其出任了臺灣當局情報機構之一的調查局局長。
沈之嶽在調查局任職期間,重新建立了調查局有關制度,培養了一大批新的有別於軍統與中統的新時代高素質特務,為蔣經國填補了在情報這一方面的短板,沈之嶽也因此為蔣經國倚重。
及至沈之嶽屆齡退休後,蔣經國仍捨不得放沈之嶽離去,給他掛了個類似「行政顧問」的職位,還將其辦公室放在自己辦公室隔壁,可見他對沈之嶽的信重。
直至1990年,沈之嶽的腎部出了毛病,曾被許可來到北京進行治療。出於禮節和某種考慮,小平同志等中央領導,也曾經親往探視。
1994年2月,時年81歲的沈之嶽病逝於臺灣,結束了他這坎坷多變的間諜人生。
-完-
相關文章
臺灣民眾已看破美國手腳。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及臺灣國際研究學會分別於2020年10月24日及2021年3月20日舉辦了兩場民調發布記者會,主題是「臺海安全」、「拜登新局與臺海安全」
2021-03-23 17:06:27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曾多次公開鼓吹建立「亞洲北約」,主張讓美國「印太戰略」架構下的夥伴關係可以從雙邊朝向多邊發展。在此戰略思維下,美國共和黨聯邦眾議員裴利(Scott Perry)
2021-03-23 17:06:26
劉煥解讀武俠系列,意外有了5篇文章(金庸、古龍、梁羽生的解讀另有系列)。1、金古樑溫黃五大家之外,還有哪些優秀的臺灣武俠小說可以推薦的?2、介紹臺灣武俠九派代表作家,對應江湖
2021-03-23 17:06:18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至「立法院」備詢,中國國民黨「立委」羅明才質詢臺灣經濟現況,蘇貞昌表示,以全世界經濟狀況來比,臺灣去年跟今年的經濟情況都是亞洲四小龍之首,更是全面
2021-03-23 17:06:16
一家連鎖壽司自助餐店的促銷活動,竟然引發島內一場改名吃免費鮭魚的風潮。根據島內媒體的調查報道,這次的「鮭化」人口主要以00後為主,年齡段大致在18到23歲,還身在校園或者剛剛
2021-03-23 16:05:56
福原愛是前日本乒乓球國手,由於會說一口流利的東北話,深受中國球迷的喜愛。當時福原愛接受中國記者的採訪,直接用東北口音的漢語對答如流,甚至讓人一度認為她是被日本歸化的中國
2021-03-23 16: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