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已看破美國手腳。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及臺灣國際研究學會分別於2020年10月24日及2021年3月20日舉辦了兩場民調發布記者會,主題是「臺海安全」、「拜登新局與臺海安全」
2021-03-23 17:06:27
自2013年起,美軍重新調整亞太軍力部署,所謂「亞太再平衡戰略」已經維持8年有餘,美國2021軍費預算超過7400億美元;我國軍費支出也從7千億逐步增長至1.35萬億約2000億美元(目前已公佈的2021國防預算草案),8年之間接近兩倍增長幅度,但美軍軍費依然是我國的3.7倍。
軍費支出的穩步增長,既反映出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提高,也反映出國家防務所面臨的壓力在不斷增長。
從軍事角度來看,2020至2021期間我國周邊的安全局勢極不穩定,尤其是自北向南的海岸一線。撇開時隱時現的朝核危機不說,其他方面的「不穩定」現象時時發生,僅美軍制造的「緊張動作」便數不可數。
僅2020年上半年,美國就派出近3000架次軍機、60餘艘次軍艦,包括多批次轟炸機和雙航母編隊,不斷在南海強化軍事部署,甚至在與其毫不相干的爭議海域橫衝直撞……
其他方面,如釣魚島問題日本時有「動作」、美日印澳軍事同盟「挑戰不斷」、甚至英法德等國也藉機所謂「自由航行」涉入南海……比之從前較為安寧的局面,2021南海的緊張局勢空前加劇。
雖然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策,但周邊存在的這些「挑戰和隱患」,要求我們必須加強足夠的危機意識。
周邊局勢看上去危機重重,但是本質上需要應對的主要有兩方面。
第一方面:美國所謂「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持續發酵。
「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平衡」,說穿了是美國覺得不平衡,也就是「美國霸權」地位在東亞的不平衡:不論經濟、政治、軍事還是意識形態方面,全球事務、地區事務、包括亞太事務,都要在美國掌控之中,這才「平衡」。而東亞能讓美國感到不平衡的國家,只要視力正常都能看到是中國的崛起。
8年來直到今年拜登上臺,美國軍事重心從「中東」轉向「亞太」,其最大的影響就是:曾經安寧靜好的南海局勢,變得海水群飛起伏不寧。
這其中還有兩層變化:
「重返亞太」之前,美國居於幕後,挑動東南亞小國叫板中國,試圖減緩中國崛起的速度;「重返亞太」之後,美軍直至臺前製造摩擦,並動以各種手段,扶持各國圍堵和壓迫中國崛起。沒有美國的暗中支持唆使,不會產生諸如針對中國的美日印澳同盟。
不僅如此,英法德等原本遠離南海的歐洲軍事力量,也在2021年之際紛紛遠道而來,這不是偶然更不是心血來潮。美、日、印、澳素有「小北約」之稱,英法德等老牌北約國家介入,似乎有擴大「小北約」的態勢。
以往美國只在幕後或明或暗地支持日、印、澳、南亞小國、甚至把臺灣推上前臺,以此掣肘中國大陸持續的實力崛起,力圖使亞太地區處於一種「有美國權威仲裁」的所謂平衡態勢。
隨著中國衝破阻力和平崛起以及強大的市場惠及能力,東南亞地區與中國的合作關係曾一度十分緊密,甚至菲律賓這個美國多年的小弟,也曾「判美投中」。「小弟們」是不願單獨得罪中國而甘心給美國當炮灰的。
如此一來,美國必須給足各位小弟「好處」,並且親自掛帥上陣。這也透視出美國打壓中國的力不從心。當我們看到自身面臨的壓力時,其實對方的壓力更大。
美國組建「聯合體」的軍事力量,在全球製造「非冷戰」對抗,以此維護自身霸權地位,已經付出經濟衰退等方面的種種代價。
雖然南海地區的複雜性最可能導致軍事衝突,但是以「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的思維來看待南海局勢,其實沒有美國的撐腰,南海、東海、日本、以及兩岸之間都挑不起事兒來。
因此,應對周邊防務壓力,破解南海複雜的「棋局」,本質上應對的主體依然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下的軍事動向。
我國穩定增長的軍費開支,為增強防務實力,加快戰力提升速度,提供了輸血式的保障。
從1996年臺海危機25年以來,我國提高了航母、導彈、戰鬥機等軍事硬實力;並以多年的對外軍事交流、內部軍事演習、網絡戰、信息站、兵種建設……等等,不斷提升解放軍現代化戰力,其發展速度可謂一日千里。
冷戰後被拖垮的蘇聯是前車之鑑,我們不上美國軍備競賽的車道,防禦型國防政策將為我國保障難得的安全局面。我們絕不謀求類似美國所謂的霸權,但是,我們需要一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實力邊界,需要一個能使我們處於不戰而勝的地位。因此,適度規模的軍費預算也必須保持。
第二方面:「臺獨」所謂「反攻大陸」的叫囂。
臺灣是我國核心利益的重心,而島內「臺獨」勢力時有猖獗,且素有「反攻大陸」之軍事叫囂歷經國民黨敗退70餘年而不息。相比其他防務挑戰,臺灣問題勢必需要著重單獨對待解決。
「臺獨」勢力鑑於兩岸實力上的極大懸殊,心知肚明自己沒有「反攻」的實力,但是島內多年來的密集軍力部署絕不是「笑話」,而且兩岸存在極不對稱的一個事實是:解放軍面臨的壓力不僅僅在臺海。自北向南的國境線上(包括海岸線和陸地邊境),解放軍還要解決來自包括美、日、印、澳、越、菲等,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南海複雜局面。
如果說解放軍應對的軍事力量是多面的,那麼臺軍卻只需面對大陸一家。處理軍事危機大陸須八面應對,島內卻可孤注一擲「全面集中撲上」。
這種非對稱的實際情況也是懸殊的,大陸整體軍力碾壓臺軍是擺在桌面上的,但是制服「臺獨」我們不可能動用整體軍力,只能是針對性的軍力,畢竟殺雞焉用牛刀。比如發生武力行為大陸不可能悉數上場導彈潛艇之類,但是臺軍卻有可能將所有軍力全數壓上……
兩岸軍力對比可以簡單理解為:解放軍是一對多;臺軍是一對一,且有可能美國介入做幫手。分析軍費支出,更需要全面衡量、眼觀六路。這其中的中美關係、兩岸關係,是影響軍費支出的重中之重。
同理,美軍對解放軍也不可能動用整體軍力。雖然美軍將重心從中東轉移到亞太,但中東的複雜局勢不下南海,依然須留存定量軍力;其次歐洲北約對俄羅斯的防務也須部署長期軍力;此外謀求全球霸權地位的不動搖,美國勢必多路分兵。
美軍全球出擊,我軍和平防禦;美軍遠涉重洋,我軍以靜制動。因此,面對我國邊境線的軍事防務,可以說中美之間的軍力優劣勢,此消彼長並無懸殊。
2020年,我國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國防費約佔GDP比例1.3%,其他發達國家的國防費佔GDP比例一般在2%以上。戰場如棋局,針鋒相對的背後是深思熟慮、運籌帷幄,對於軍費開支,我們應當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數。
面對美國「重返亞太」,臺灣「反攻大陸」,2000億美元軍費的多寡,既是我國防禦型國防策略的直接表現,也是我國國防局勢的動態反映,更是我們維護祖國主權完整、國家尊嚴的有力保障。
中國是熱愛和平的國家,中國人民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中國軍費的規模增長,中國防禦性的軍事國策,在一步步壯大著我們的軍事實力,保護著我們的和平與繁榮。
這份實力,是居安思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實力;這份和平,是有備無患、兵不血刃的和平;這份繁榮,是握籌布畫、艱苦奮鬥的繁榮。(梅亮申)
相關文章
臺灣民眾已看破美國手腳。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及臺灣國際研究學會分別於2020年10月24日及2021年3月20日舉辦了兩場民調發布記者會,主題是「臺海安全」、「拜登新局與臺海安全」
2021-03-23 17:06:27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曾多次公開鼓吹建立「亞洲北約」,主張讓美國「印太戰略」架構下的夥伴關係可以從雙邊朝向多邊發展。在此戰略思維下,美國共和黨聯邦眾議員裴利(Scott Perry)
2021-03-23 17:06:26
劉煥解讀武俠系列,意外有了5篇文章(金庸、古龍、梁羽生的解讀另有系列)。1、金古樑溫黃五大家之外,還有哪些優秀的臺灣武俠小說可以推薦的?2、介紹臺灣武俠九派代表作家,對應江湖
2021-03-23 17:06:18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至「立法院」備詢,中國國民黨「立委」羅明才質詢臺灣經濟現況,蘇貞昌表示,以全世界經濟狀況來比,臺灣去年跟今年的經濟情況都是亞洲四小龍之首,更是全面
2021-03-23 17:06:16
一家連鎖壽司自助餐店的促銷活動,竟然引發島內一場改名吃免費鮭魚的風潮。根據島內媒體的調查報道,這次的「鮭化」人口主要以00後為主,年齡段大致在18到23歲,還身在校園或者剛剛
2021-03-23 16:05:56
福原愛是前日本乒乓球國手,由於會說一口流利的東北話,深受中國球迷的喜愛。當時福原愛接受中國記者的採訪,直接用東北口音的漢語對答如流,甚至讓人一度認為她是被日本歸化的中國
2021-03-23 16: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