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臺媒發表熱評分析:中美激烈競爭下,臺灣的生存空間到底幾何?

2021-03-22 12:06:38

楊潔篪、王毅,上週末在阿拉斯加與布林肯、蘇利文舉行中美戰略對話,雙方激烈交鋒,劍拔弩張,為美中建交42年的互動格局,掀開歷史新頁。

在這場標誌性的戰略對話前,雙方各自有兩分鐘的開場白,但在布林肯"警告"北京"絕對不要和美國對著幹"的發言後,曾被老布什總統稱為"老虎楊"的楊潔篪,不僅當場回嗆"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王毅更當面指責美方在會談前夕發動新制裁,這不是正常的待客之道。

楊潔篪罕見直嗆布林肯"中國人民不吃這一套",用詞之直白,語氣之尖銳,直逼冷戰時期反美反帝名言"中國人民不怕鬼、不信邪"。這更是1979年中美關係正常化以來,兩國外交事務掌門人,首度在國際場合激烈交鋒,既不尋常,也不符合傳統的外交慣例。

其實,在戰略對話過程,中美雙方既有敵對議題的攻防,也是激烈競爭項目的較量,還有務實合作領域的探索,但雙方對國際輿論呈現的會談情境,各自都有"內宣外宣"的政治需求。拜登政府希望展現聯盟"抗中"的主流趨勢,北京當然也要兼顧內部輿情高漲的愛國主義浪潮。

對拜登政府來說,當前正面臨全面抗疫、救經濟"安內攘外"的施政困局,特朗普時代遺留的"抗中路線",現實形勢上已是政治不歸路;對北京而言,在全面鞏固中南海領導核心的特殊時期,"戰狼式"外交、"寧左毋右"、以牙還牙、針鋒相對,應是當前最重要的"政治正確"。

在安克拉治的戰略對話,儘管劍拔弩張、攻防激烈,但雙方還是強調要體現兩國領導人在農曆除夕電話會談倡議"不對抗、不衝突"的精神,中方更援引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加強溝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戰略指導,為實現難度艱鉅的領導人會晤保留可操作性。

國際戰略格局正在快速變動,亞太政經勢力急劇消長,東亞地緣政治更是重新整合。拜登主導的印太戰略聯盟,近日剛完成美日印澳四方峰會;美日、美韓"2+2"會談、美印國防會談、中俄外交會談相繼登場,臺海形勢與臺灣議題,直接或間接地已成為各方較量的熱點議題。

中美兩強爭霸,彼此互畫紅線,全面攤牌底線,臺灣的處境恐將更加艱難。美國是臺灣安全戰略的重要支持者、軍事武器的最大供應商;大陸則是臺灣對外貿易順差的最大來源、臺灣對外投資的最大經貿夥伴。中美戰略衝突升級,貿易大戰不停止,對臺灣仍是兩難困境。

大國較量不再講究優雅的外交身段,現在更不在意華麗的外交辭令。現實的戰略清晰取代了傳統的戰略模糊,綜合國力的尖銳對抗取代了基本的相互尊重,中美戰略碰撞,對臺灣的"國安戰略",既是危機,也是契機;既是挑戰,更是壓力。臺灣不能只有選邊站隊的思考。

從阿拉斯加吹來的政治風暴,預示著全球兩大經濟強國、軍事霸權的戰略競爭,正在轉成新形態的互動模式,對臺灣的戰略發展空間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新任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期待兩岸春暖花開,但突如其來的春寒料峭,讓兩岸關係走勢,再度陷入不可測的混沌局面。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