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讀臺灣散文集《回憶是一種淡淡的痛》

2021-03-03 11:06:18

「壹」

沿著記憶的脈絡往前追溯的話,與「臺灣文學」的最初接觸,大抵該是在小學時代的語文課本上,余光中的那首《鄉愁》,直至多年後,才明瞭那字裡行間的思念、愁緒與期盼。

回想來,少年時念書那會兒,讀書甚少,尚不知曉文學有以地域國度劃分歸類的習慣。儘管一些國外文學鉅著被劃到「學生課外讀物」的範疇當中,但所謂「課外讀物」,實際上幾乎就是完全沒必要去讀的那些書籍,因為「考試不考」。

後來年歲漸長,讀的東西逐漸多了些,才知道原來世上有著諸多文學類別。不同的文學根植於迥異的文化土壤,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即便起源相同,但隨著時空演變,也會締結出迥異的果實。中國文學中的「臺灣文學」便算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雖然與「臺灣文學」的接觸始於余光中的《鄉愁》,但成年後真正對臺灣文學起興趣,卻是從閱讀三毛的著作開始。三毛的「流浪文學」在彼時的臺灣也算是獨樹一幟,而後在大陸出版後飽受大陸青年讀者的喜愛。

在多次閱讀過三毛的著作後,我曾一度興起過去趟臺北的念頭,但之後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未能成行。

二十歲出頭那段時間,龍應臺的作品在大陸流行過好一陣子,《目送》和《親愛的安德烈》這兩本書得到諸多人的推薦,興起過一陣「臺灣文學風」。再之後,蔣勳的作品一度受到追捧,再度點燃大陸讀者對「臺灣文學」閱讀的熱情。

但我大抵腦回路與「流行主流」迥異,且閱讀面窄,越是流行的暢銷書,越是不願去讀,更何況生活在大陸的多數人都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與朋友們見面聊天,他們也絕對不會問你,「最近有沒有讀過龍應臺,蔣勳的著作啊?」諸如此類的話。

自然也就避免了某種程度上的尷尬。

不過慚愧的是,因此,至今也未曾正而八經地讀過他們的作品。

想來讓人覺得顫慄卻又有趣的是,「潮流趨勢」和「虛榮」是兩股無比強大的潛在力量,世人多數都會不自覺被捲入其中,就像不少人看到路人或友人穿著品牌鞋服,揹著奢侈品包包,加上廣告和流媒體的助攻,也會想方設法擁有這些物品,並以此作為某種「虛榮」乃至「身份」的象徵一樣。

促進消費本身並不是一件壞的事情,或許文學圈也需要颳起一陣這樣的潮流才行。不過,這往往又會導致出現只買書卻不讀書的有趣現象。

嗯~,貌似扯遠了,讓我把思緒拉回來些。

「貳」

話題回到最近剛讀完的這本臺灣散文合集——《回憶是一種淡淡的痛》,這是目前為止,除了三毛的系列著作之外,自己讀過的第一部臺灣文學書。

老實說,這種書名明顯帶有某種情緒傾向的書籍,一度是我選擇閱讀時儘量避免的類別,因為在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裡,自己一直都有情緒方面的問題。如今怎麼也想不起來,幾年前購書時為何會將這本書帶回了家?

或許是因為著作者一欄寫著「龍應臺,蔣勳-等著」的緣故吧。

當時有翻閱過第一輯中的前幾篇,因為有些寡淡,後來卻是沒能讀下去。

而今許是過了而立之年,在許多事上都有了更多的耐心與耐性,於是再讀這本書時,儘管讀得慢,但也一篇篇看了下來。

這本散文合集當中的文章,多選自2011年臺灣發行的諸多雜誌報紙,類似《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等等,其中不少獲得過臺灣的散文獎項,讀來倒是有點年少時讀語文作文集的即視感。

大抵是因為我閱讀面窄的緣故,書中不少文章作者,都是第一次聽聞姓名,在此之前,是從未接觸過的。但不得不說的是,整本書中的文章行文都頗為講究,洋溢著中國當代文學的氣息,在遣詞造句上,頗有點「老派」的感覺。

中國史上,臺灣曾被多國佔領過,有著不短的殖民地歷史,而距今最近的是日據時代,因此年紀略長些的臺灣作家,或多或少都受到過一定程度的日本殖民教育,這在他們的文章中也有著鮮明的體現。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相互關係,在某種程度上滋養出如今的臺灣文學,也使得這顆文學果實,特徵鮮明。

書中不少作者的回憶都與此有關,這大抵也是為何這本合集取名「回憶是一種淡淡的痛」的重要緣由。

當然,書中更多作者的筆觸都是落在生活處的,讀來的感受是,與我們的生活也並無太大的不同,憂愁著相同的憂愁,牽掛著彼此的親人,也思考著各自的人生。

總的來說,這本書還算值得一讀的,但整體的情緒基調卻是如同書名般,略顯得低沉了些。

個人最直觀的感受是,讀完之後對臺灣文學整體上有種說不上來的興致缺缺(三毛除外啦~),或者說沒能get到自己閱讀的興趣點吧。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