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在臺灣,普通話起到了對民族「同一性」確認的作用

2021-03-04 16:06:53

#臺灣#臺灣雖然通行閩南語,但在官方或者一些公開場合,普通話仍然作為「國語」在使用。

經常看臺灣娛樂節目和電視節目的人就會發現,普通話是作為「標準語」被使用著的。它處於一種相對「優越性」的場域,這一點和香港有根本性的區別。

正如哲學家費希特說的,

疆界最早是內在的疆界,是講同一種語言的人們,靠許多不可見的紐帶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進而才有了居住的外在疆界,這樣的族群在自己平衡發展過程中,是決不願意接受其它來源、講別的語言的群體、民族混合進來的。

雖然民族並非真正根植於語言,也非單純根植於所謂的地緣或者血緣,而是根植於一種「共情」。

一個群體的固有語言的形成對民族的確立是有促進作用的,也是「共情「產生的積極因素。

中國雖有56個民族,卻能統攝於中華民族,除了「標準語」的存在,就是各個民族能做到承受歷史上所有的光榮與悲哀的「共情」。

這也是為何臺灣在意識形態上和大陸有異,也會經常口頭互懟,主流社會卻能接受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形態,因為大陸和臺灣仍存在「共情」。

以前在臺海危機很嚴重的時候,聽一學校教授講的趣事,這位教授認為大陸和臺灣是難以真正的兵戈相向的。

在場的聽眾都好奇地問為什麼,教授風趣地說,

只要大陸這邊把「保生大帝」、「媽祖」、「關帝聖君」、「滴水娘娘」擡過去,臺灣民眾就會紛紛叩拜,哪有時間想打仗。

當然這是一個玩笑話,但也說明了大陸,特別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在民俗、語言和文化的同一性。

臺灣本身很多都是早期福建廈、漳、泉地區移民過去的後裔。

這裡不得不提起臺灣歌手周杰倫,記得他在一節目說過,他的理想就是把華語(普通話)歌曲真正意義推向世界。

這次的新歌《mojito》各種語言版本的翻唱一定程度上是實現他的理想,而個人理想也側面反應出群體的同一性。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在臺灣的各種經略上,給中華民族真正的留下大財富,是保持「標準語」的相對優越性地位。

而沒有強行重新另起爐灶進行「文字改革」,當然這裡「文字改革」並非是指那種「簡繁體字」之爭。

「標準語」也起到對民族同一性的確認,造就了國家機構以及地緣和血緣等無法提供的「想象共同體「。

如果哪天我們看到臺灣的公開場合沒有人講普通話了,那麼就是真正的人心思變了。

這本《圖解臺灣民俗》的作者是臺灣民俗專家,用簡潔、易懂的圖解方式,臺灣人的生活軌跡,臺灣當地的風土人情給予了、詳細的解讀,對於去臺灣自由行的小夥伴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