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比晶片壟斷更可悲,美國半導體人才來自中國,中芯國際終於出手

2021-06-26 20:14:54

我國晶片產業之所以被海外壟斷、打壓,主要是因為在核心技術以及關鍵裝置或材料上高度依賴海外,國產率非常低。

而技術和裝置方面的問題,除了起步晚、基礎薄弱等因素之外,人才上的短缺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中國為他人做嫁衣

在筆者看來,人才問題遠比晶片被壟斷更可悲。這是因為,中國的人才其實並不少,但許多國內培養起來的頂級人才都在為外國工作。

中微半導體創始人尹志堯,就是為數不多的在中國半導體產業處境艱難之際,放棄美國高薪回國做貢獻的尖端人才之一。

在接受採訪時,尹志堯博士坦言,在他的印象中,美國晶片方面的專家甚至是先驅者多數都是華人。

而是事實也的確如此,公開資料表明,全球半導體材料方面的專家,前六名都是華人。

有的解決過光刻機世紀難題,有的提出了5nm及以下高精度工藝三極體解決方案。但這些業內翹楚,都在為歐美、日韓等國家工作。

人才短板因何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出身國內一流高校的人才中,部分選擇出國深造留在海外甚至移民;部分選擇金融行業搞起P2P。

還有部分選擇計算機行業,做碼農進網際網路大廠。而真正投身科研、助力晶片國產化的人才少之又少。

對此,筆者認為除了個人三觀方面的差異外,人才培養和留用這兩大短板,是造成國內半導體行業人才缺口大的主要原因。

首先,高校並沒有特別重視人才的專項培養和實踐指導,積體電路的本科學生往往在畢業後很難進入對經驗要求較高的晶片行業。

同時,社會培訓以及企業培訓體系的不完善,也造成了積體電路相關專業的學生,很難有更深層次的學習和進展。而且,往往在畢業之前,這部分學生就會出於就業難的問題選擇轉行。

其次,相比動輒月入十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網際網路以及金融行業,積體電路行業的薪酬並不算高,這進一步加大了人才流失率。

根據《中國積體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最新版資料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到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半導體全行業全平均稅前薪酬只有12326元/月。

高校企業強強聯手

面對人才緊缺的嚴峻現狀,我國已經開始調動各路資源開展行動。

在國家層面,前段時間有關部門在原13大學科門類的基礎上,新增了一個交叉學科門類。同時,將此前屬於「電子科學與技術」下二級學科的積體電路科學與工程設定為一級學科。

在高校和企業層面,南京曾在2020年牽頭創建了國內第一所積體電路大學,以培養整合專業高階應用型技術人才。

2021年,清華大學設立積體電路學院後,中科大與中微半導體聯手共建「中微半導體積體電路英才班」。隨即,電子科技大學還獲批承擔起「國家積體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項目。

最新訊息顯示,中芯國際也出手了。6月24日媒體報道,中芯國際聯合深圳技術大學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正式成立了積體電路學院。

寫在最後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國內積體電路人才缺口將達到20萬,到2025年這一數值會增長至30萬。

雖然形勢依舊不容樂觀,但筆者相信,隨著國家的鼎力支援以及各大企業和高校的努力,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人才難題會迎刃而解。

當人才方面不再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晶片核心技術和裝置的攻關進度也會更快,國產晶片打破壟斷將指日可待。

文/諦林 稽核/子揚 校正/知秋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