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今年這個功能可能要被砍?數數這些年蘋果動過的刀子

2021-07-24 03:13:58

前幾天,我在上網衝浪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則訊息:蘋果可能要砍掉 Touch Bar 了。

事情是這樣的,知名螢幕研究機構 DSCC 釋出了一則分析報告,稱蘋果可能會為了把更多的 OLED 面板用在 iPad 產品線上,取消掉 Touch Bar 這一零部件。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也表示,蘋果將會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 2 款全新設計的 MacBook Pro 。

除了外觀上的改進,還會移除 Touch Bar ,恢復實體功能按鍵。

從 Touch Bar 推出到現在,這項功能一直是爭議不斷。有人認為 Touch Bar 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和玩法,但同時吐槽其不好用、雞肋的聲音也不在少數。

經典也好,雞肋也罷,到底這項功能能否「活下來」,還需要等新款 MacBook Pro 釋出才能揭曉。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年被蘋果砍掉的功能 or 硬體。

3D Touch - iPhone

去年 iPhone 8 正式在蘋果官網下架,正式標誌著蘋果曾經引以為傲的 3D Touch 成為歷史。

2015 年的秋季釋出會上,蘋果正式推出了 3D Touch 功能,並由 iPhone 6s 系列首發。

使用者可以通過不同力度的按壓,在手機上實現不同的功能。

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在桌面圖示上用力按壓,彈出快捷選單。

此外,最受手遊玩家們歡迎的,就是通過 3D Touch 實現重壓開槍,避免轉換視角的時候誤觸到開槍鍵而「走火」。

自發布以來,3D Touch 都是 iPhone 的特色功能。但隨著 iPhone XR 的推出,蘋果用 Hapic Touch 替代了 3D Touch ,以長按的方式替代了力度感應。

有人認為,蘋果是純粹為了降低 XR 的成本才取消 3D Touch 。但也有人認為,蘋果想以此為契機,在後續的機型上逐步取消 3D Touch。

事實也證明了後者的猜測是正確的,在 iPhone 11 系列上,蘋果全線取消了該功能,讓一些喜歡壓力感應的小夥伴感到十分惋惜。

MagSafe介面 - MacBook 系列

有小夥伴看到小標題上的 MagSafe 可能就有疑惑了:iPhone 12 系列上不就有 MagSafe 嘛?

此 MagSafe 非彼 MagSafe 哈。我想說的其實是首次在 2006 年與首款 MacBook Pro 一同推出的筆記本磁吸電源介面卡。

當年的 MagSafe 通過磁力固定在筆記本上,當別人用力拉扯或絆倒充電線的時候,MagSafe 就會安全地從介面移除,從而避免充電線把筆記本順帶扯壞或者拖跌。

隨後在 2012 年,蘋果為了適應更薄的筆記本,也對 MagSafe 進行了改良。第二代的 MagSafe 不僅更扁,還解決了接觸不良的問題。

但之後的 MacBook 產品逐漸解決了續航問題,續航時間從 5~6 小時延長到 10~11 小時。

人們習慣了無需外接電源,也能使用筆記本工作一整天,充電介面是否需要磁吸也變得相對沒那麼重要了。

終於在 2015 年,蘋果釋出了新一代的 MacBook (就是那款賊薄、整臺機子只有一個 Type-C 介面和一個耳機介面的那款),首次棄用了 MagSafe 充電介面。

至此,MagSafe 在 MacBook 產品線上的發展也告一段落。儘管在今年春季釋出的 iMac 上搭載了類似的磁吸介面,但總感覺沒有當年的內味兒了。

不過吼,有訊息稱今年將要推出的 14/16 英寸新款 MacBook Pro 將會重新搭載 MagSafe 磁吸介面,喜歡的小夥伴可以稍微期待一下下。

USB-A 、HDMI 介面 - MacBook 系列

如果說磁吸介面的取消與否不太能引起大家的共鳴,相信接下來我要說的這個某程度上會讓大家氣得跺腳。

前面提到,2015 年推出的 MacBook 整機僅有兩個介面,充電、外接顯示器/外設都需要通過一個 Type-C 介面完成。畢竟當時大家只是把這款產品當作普普通通的裝逼上網本看待,並沒有放太多關注。

在 2016 年推出的新款 MacBook Pro 上,蘋果拋棄了 USB-A 介面、HDMI 介面,不少人大呼 MacBook Pro 一點都不 「Pro」 了。

儘管取而代之的是四個雷靂 3 介面,不管是傳輸速度還是應用場景,Type-C 介面都要比傳統的介面都要好使,也是筆記本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可是大刀闊斧的取消也帶來了不少問題。

時至今日,市面上不少主流的外設仍然採用 USB-A 、HDMI 介面,MacBook 系列想要外接這些裝置,就必須另購轉介面或拓展塢,這又是一筆開銷。

想要直接 C to C 直連?可以,你得加錢升級你的外設。

想要不佔用僅有的幾個介面?也可以,那就把你的有線鍵鼠換成帶藍芽連線的無線鍵鼠。

蝶式鍵盤 – MacBook 系列

提到蝶式鍵盤,不少 MacBook 使用者相信又要破口大罵了。

在起初推出蝶式鍵盤的時候,官方給出的說法是:蝶式結構採用了玻璃纖維尼龍材質,具有防滑、堅固、耐用、耐油性、更強的機械強度等優點。

但等到消費者興高采烈地把新電腦抱回家,才發現自己踩了坑。

由於鍵程太短,蝶式鍵盤反饋的力度較弱,短時間裡很難適應,甚至有網友諷刺蝶式鍵盤手感像在鋼板上打字。

此外,蝶式鍵盤也因為結構設計的原因,容易因為灰塵、細屑等卡住而無法正常使用。

經統計,2016 款 MacBook Pro 的鍵盤故障率達到 11.8% ,而 2017 款的 MacBook Pro 蝶式鍵盤在短短一年就達到了 8.1% 的故障率。

除了使用者不滿意,蘋果自己也意識到蝶式鍵盤的不足。2018 年,蘋果官方出臺了一項針對蝶式鍵盤的保修政策,表示願意給部分出問題的蝶式鍵盤進行免費維修。

時隔 5 年,蘋果終於在 2020 年推出的新款 MacBook Pro 上正式拋棄了飽受詬病的蝶式鍵盤,迴歸到「極其先進」的剪刀腳鍵盤。

只是苦了當年入手了採用蝶式鍵盤的 MacBook 使用者,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小夥伴在用的?

關於振動馬達的小細節 – iPhone

眾所周知,iPhone 上面的振動手感一直是手機行業裡面的標杆。儘管如今 iPhone 上的振動還是一如既往的「頂呱呱」,但蘋果還是在一些你不知道的地方動了刀子。

如果翻看一些 iPhone 的拆解圖,你會發現 iPhone 的振動馬達部分越來越小。

via:iFixit

當然,雖說硬體變小了,但 iPhone 的振動效果還是一如既往的柔和細膩。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 iPhone 對於振動方面的調校越來越得心應手,可以讓「小身材」也能發揮出「大能量」。

而且在不影響振動體驗的前提下,把內部空間讓位給像電池、5G 網路模組等其他零部件,也算是一件好事(雖然 iPhone 的電池也沒怎麼變大就是了)。

小尾巴

其實這些年來,被蘋果動過刀子的不僅僅是我上述的這幾個功能/配置。

有些對使用者來說是好事,比如拋棄掉 Intel 的處理器,轉而在 Mac 系列產品和 iPad Pro 上搭載 M1 晶片,給使用者帶來更加強悍的裝置效能和功耗表現。

但有些「刀子」又會給使用者帶來困擾,比如 iPhone 取消 3.5mm 耳機介面,讓不少人為了不影響邊聽歌邊打遊戲,只能另外掏錢買無線耳機。

從廠商角度出發,為了控制成本,砍掉部分功能/配置無可厚非。但如果是為了從使用者口袋裡賺更多的錢,這樣的「動刀子」必然讓人反感。

不妨說說你最懷念哪些被廠商們砍掉的功能 or 配置?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