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AI研究生的文學情懷,廈大碩士畢業生文言致謝聊三年求學路

2021-05-17 19:01:40

機器之心釋出

機器之心編輯部

廈門大學人工智慧方向碩士畢業生李慧霞的一篇文言文式致謝彰顯了現當代攜科學素養的AI研究者的風範。

論文致謝僅是一篇論文中的一部分內容,向自己導師、學校、家人以及朋友表達感激之情。而當論文致謝被賦予某種情感或信仰時,也同樣會令許多人動容。

最近一段時間,中科院自動化所 2017 屆博士黃國平在其博士論文《人機互動式機器翻譯方法研究與實現》中的致謝就感動了很多人。他並沒有按照套路來寫這篇致謝,而是以一種過來人平淡的口吻娓娓道來「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人生的種種不易在他口中成為了成就自己的一塊塊基石,靠著知識一步步改變命運的故事也激勵鼓舞了所有人。

隨著這篇論文致謝的爆火,人們發現優秀的人無論在哪方面都會投入全身心的熱情和精力,哪怕是一份簡單的致謝,也不願自己落入俗套。有人娓娓道來,有人慷慨激昂,有人揮灑文情……

廈大計算機科學系碩士畢業生李慧霞的一篇文言文式致謝飽含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全篇致謝對仗工整,一氣呵成,將一位理科生的文學素養和情懷錶達地酣暢淋漓。

以下為她的致謝全文:

逝者如斯,不捨晝夜。承恩蒙澤,切切難忘。情深幾許,感韶華之易老;恩澤何厚,嘆往事之不復。悟已往之不諫兮,桓溫植木於金城;知來者之可追兮,陶潛採菊於南山。爾來三年有餘矣。時維五月,序屬夏初。草長鶯飛兮,有巍樓名頌恩;泉水丁零兮,有湖者錫芙蓉。草木欣榮,慶廈園之期頤;水華澤潤,響即期之驪歌。今之視昔,躊躇彷徨。後之視今,感佩盈腸!

嗟乎!哀我父母,生我劬勞。何以結草,銜環可報?暌違日久,忝列師門。授我德業,傳道樹人。親朋兄長,衷謝相伴,片言之賜,足憶流年。

錦瑟之年,辭離雙親。異鄉求學,寄旅蓬門。千里江風,一葉浮萍;極目遠眺,不見江寧。明州浪湧,寒暑潛移;鳳凰灼灼,鷺島三載。外無攘力襄助於家事,內無躬身奉親於承歡。每每思憶,扼腕嘆息,愁煞滿緒。嚴父慈母,躬耕田畝。勢弱力孤,鬢絲成雪,舐犢之情,撫育之恩,無以為報。唯刺股懸梁,上下求索,乃不負雙慈殷殷之盼。

吾幸師從紀先生榮嶸。先生清風朗月,謙潤俊彥,溫和恭藹,修業謹肅。自戊戌季秋,承蒙先生諄諄教誨,曉吾以理。先生言傳身教,事必躬親,細緻關懷,敦促鼓勵。慚被深眷,愧受垂情,由此不敢一念疏進。先生之德,修文閱事於毫釐之處,啟弊發矇於微末之間。學門因以入,正術因以知。白駒過隙,雲山蒼海,垂教之恩,欽欽難忘。

學旅漫漫,幸得餘師之教誨。翩翩鴻儒,苛兢明理,旁指曲諭,鞠養諄諄。紙短情長,鹹列於此。金先生泰鬆、曹先生劉娟、孫先生曉帥、張先生聲傳、林先生賢明、戴先生平陽、毛先生旭東、周先生奕毅、張先生寶昌、晁飛先生、陳杰先生、劉弘先生。今將拜別,珍之重之,恩義長記,謝無疆已。

師門兄長,名曰紹輝。體微胖,性篤誠,實踐真知,學風穩健。清風濡染,受益頗豐。修吾拙論,行至子夜,恩何敢忘?與超兄長,古道熱腸,思慮慎篤。躑躅躊躇之際,幸得陳曲疏直、感發胸懷。亦潁川之良友,沛郡之卓朋。胖胖其人,柔妍溫婉,懿質寬斂;又言圓圓,容色明豔,慧心伶俐;美麗其人,穎悟絕倫,論辯風生;再曰仔仔,逸颯絕塵,大智若愚;梅梅其人,敏而好學,福慧雙至;恰風華正貌,結金蘭之義,幸甚至哉。餘兄長同學少年者,慨同門聯袂之誼,顧雍下共衿之情。念朝夕相對之往昔,思切磋琢磨之當時,追載笑載言之荏苒,憶切切恩情之言談。江湖四海,各自奔赴,聚散合歡,頂峰相見。

臨表感言,執筆促然,祁恕不恭,望見海涵。

李慧霞簡介

李慧霞本科畢業於寧波大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2018 年進入廈門大學攻讀電腦科學碩士。順利取得碩士學位後,她將就職於位元組跳動,繼續從事計算機視覺演算法研究工作。

在學術科研方面,她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一篇 ECCV 2020 會議論文,探究底層視覺任務網路壓縮與加速的問題。

Github 連結: https://github.com/colorjam/PAMS

圖片引自: PAMS: Quantized Super-Resolution via Parameterized Max Scale]

此外,李慧霞同學還與他人合作在 TPAMI 2021 和《中國影象圖形學報》上陸續發表了多篇論文。

圖片引自:Evolving Fully 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 via Life-Long Knowledge Anchors

此外,她曾參與並獲得多項學術競賽冠軍。如在 NeurIPS 2020 AutoDL Challenge 中,其所在的 DeepWisdom 團隊成功設計開發出一套能解決包括影象、視訊、語音、文字和結構化表格資料等多模態、多領域的全自動多標籤分類系統。在 Feedback 階段和 Final 階段取得了雙項總分第一的成績。兩階段平均排名分數大幅領先於其他來自國內外著名前沿科研院校和企業的多支隊伍。

圖片引自:AutoCV Challenge Design and Baseline Results

在 CVPR 2020 的國際頂級低功耗計算機視覺挑戰賽 (Low Power Computer Vision Challenge, LPCVC),所在團隊在有限計算和儲存資源的移動嵌入式裝置上,極大提升了計算機視覺任務的精度。以突出的精度和低功耗效能,打敗了來自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百度、快手等全球知名高校和科技企業。同時獲得了 Video Track 的冠軍, OVIC Classification DSP Track 的冠軍, OVIC Classification CPU Track 的季軍。

碩士期間,李慧霞同華為合作獲得了兩項專利,其中的 「基於可訓練截斷參數的深度神經網路量化方法」,在工業界的某些特殊視覺任務上的效能已得到驗證和使用。此外,碩士期間,李慧霞同學還參加了數字音視訊編解碼技術標準制定的相關測試維護工作,兩項神經網路壓縮提案被納入技術標準。

李慧霞是國家傑青,廈門大學紀榮嶸教授團隊 - 媒體分析與計算組的一員。紀老師長期研究緊緻化計算機視覺分析,推動系統「魯棒表示-緊緻推理-高效訓練」。入選國家傑青,國家萬人青拔;發表TPAMI、IJCV、CVPR等領域重要期刊會議110餘篇,谷歌學術引用11000餘次,SCI他引3500餘次,H因子52。主持國防973項目、國家基金聯合重點項目等,獲中外專利12項,成果應用於華為、騰訊、百度、阿里、滴滴等產品,並服務戰略支援部隊跨媒體內容管控等國防需求,任國家人工智慧技術標準作組神經網路壓縮組聯合組長,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廈門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機器之心知識站與國際頂尖實驗室及研究團隊合作,將陸續推出系統展現實驗室成果的系列技術直播,作為深入國際頂尖團隊及其前沿工作的又一個入口。

最新一期的「機器之心走進國際頂尖實驗室系列」,將帶你探訪廈門大學紀榮嶸團隊,歡迎大家關注。

實驗室主頁連結: https://mac.xmu.edu.cn/index.htm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