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從華為「太子」,到被任正非不計成本「圍剿」,李一男做錯了什麼

2021-05-22 14:30:24

李一男對華為有多重要呢?

當年他與鄭寶用開發的萬門機所使用的「準SDH技術」,至今仍然是國際通訊技術的最高標準。有人說「一個李一男,半部華為史」,其實更確切地說」一個李一男,半部中國通訊史「。

李一男的個人能力極強,可以為將,但不可為帥。任正非有心培養李一男的全面能力,卻被誤解為「流放」。從2000年李一男出走成立港灣科技,到2006年被華為以17億元收購,在這長達6年的對抗,華為與港灣兩敗俱傷,任正非與李一男原本的「師徒情誼」也走到了末路。

一、任正非的「乾兒子」李一男

1992年,從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的李一男入職華為。初到華為李一男的就碰到了師兄鄭寶用,當時鄭寶用剛剛帶領團隊完成了C&C08數字程控交換機的研發,奠定了華為在國內市場與國際巨頭阿爾卡特、愛立信等一決高下的資格。

鄭寶用見到李一男的第一眼感覺就是:這是「童工」麼?又瘦、又黑、又小,跟個黑豆芽似的。

細聊幾句鄭寶用發現,一副營養不良的小身板裡,滿腹才華。多有才華呢?看李一男的晉升之路就能發現,至今無人打破。

入職華為第2天便升成工程師,半個月升任主任工程師,2年後被提拔為華為總工程師,27歲成為華為最年輕的副總裁,地位超過師兄鄭寶用,僅次於任正非、孫亞芳,員工私下都稱李一男為「華為太子」,任正非也在很多場合毫不介意地稱李一男為「乾兒子」。

1993年前後的華為剛剛完成C&C08的研發,是華為最暢銷的的一款產品。但任正非覺得還不夠,C&C08是2000門的交換機,任正非認為2000門對於飛速增長的中國電話普及率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於是「任老闆」一聲令下讓鄭寶用「挑大樑」,開始研發萬門交換機。

已經研發出2000門交換機,1萬門還難麼?

真的很難,萬門交換機是一個技術鴻溝,當時全球科技巨頭也在竭力攻克這個難題。同時,任正非要求華為必須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不能抄襲別人的東西。但當時鄭寶用帶領的研發小組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學上海貝爾的S1240或者日本富士通的交換機技術。

焦頭爛額之際,還是「黑豆芽」李一男提了箇中肯的方法。李一男認為可以學習美國英特爾公司的Multibus匯流排技術,中體西用,把這種標準速度最快的匯流排技術移植到華為的機器上,一定有大用處的。

鄭寶用一聽:好小子,我們之前怎麼沒想到!說幹就幹,鄭寶用馬上以華為研究部的名義調來了20萬美金,訂購了萬門機研究過程中需要的開發板和相關裝置。

想法很好,但中體西用畢竟不是那麼容易用的,匯流排技術不是華為的,研發方法還是國外的,這20萬美金相當於打了個響。

那幾天李一男心驚膽戰,想法是自己提的,每次接電話都是提心吊膽,生怕下一秒聽到罷免自己的訊息。說起來,任正非此時也是火燒眉毛,面對李一男還是十分淡定,任正非經常拍拍李一男肩膀,給他打氣的說道:研究有失敗很正常,別沮喪,燒不死的鳥才是鳳凰。

有了任正非的鼓勵,心定下來的李一男靈光一閃,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他對鄭寶用說:為什麼不用我們的光電專業,把光纖的多個模組聯合在一起呢?

鄭寶用一聽,眼睛又亮了:這想法真是絕!

鄭寶用和李一男隨即啟動了光纖項目,但光纖技術當時很不成熟,沒有現成的技術可以用到華為的交換機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一男又提出「準SDH技術」。

1994年,在鄭寶用、李一男的合力之下,華為的萬門交換機已經出有眉目,就差得到客戶的肯定了。俗話說「瞌睡時送枕頭」,邳州郵電局想給交換機擴容,之前服務商美國貝爾響應速度太慢,聽說華為研究出了萬門機,邳州郵電局就動了心思。在邳州,華為萬門機實力得以展現,效能全面壓制美國貝爾的產品,李一男也迅速憑藉萬門交換機項目一舉升任交換機產品線的總經理, 一個月之後升任華為執行副總裁。

華為「太子」的傳說由此開啟。

二、「華為太子」出走,帶走華為半數研發團隊

因為李一男身上總有無限的想法和實力,任正非很是看好他。

當時華為內外有不少傳言,說李一男是任正非的接班人,畢竟萬門機研發成功那年,華為把原本應該給李一男的100萬獎金直接轉化為華為的100萬股份,李一男直接一躍成為核心管理層。

任正非認為李一男還太年輕,需要多歷練,要做執行長,就必須懂市場和營銷。於是任正非把李一男從中央研究部調到了市場部,但這個調任卻成了李一男離開華為的導火索。

李一男的想法是,在研發部,自己如魚得水,去市場部,豈不是要魚去學習爬樹?這是在流放我?李一男和任正非的衝突爆發了,這是華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人事危機,人心齊泰山移,人心不齊,大事休已。

2000年李一男出走,北上創立了港灣科技,號稱半數華為核心科技人員選擇跟隨。

港灣科技做什麼?華為能做的,港灣科技全部都做。華為能聯絡到的客戶,港灣科技也能聯絡到。市場不相信眼淚,客戶也不必講人情。誰的產品價效比高就選擇誰的。到了2003年國內交換機市場份額,港灣科技已拿到8%,華為是10%。業界稱港灣是「小華為」。

三、和老東家打擂臺

和老東家打擂臺,沒誰比李一男和港灣科技更熟了。李一男挖華為牆角挖到了很多人才包括華為國內市場主管副總裁彭鬆、華為資料通訊部門總經理路新。

壁壘從內部打破最容易,除了從華為挖人,大量招收華為離職人員外,李一男還買通了華為內部研發人員。這些人並不是從華為跳槽,而是留在華為,但避開了港灣科技的相關科技項目和市場領域。

2003年,港灣科技宣佈與深圳的鈞天科技合併,這踩到了任正非的痛點了。任正非在EMT內部會議上說:兩個方面軍順利會師了。

鈞天科技創始人黃耀旭也是華為老員工,更是李一男的舊部。收購成功後,李一男順利「殺入」運營商的資料傳輸市場,這觸碰到了華為利潤的根本。

華為靠什麼賺錢,一是交換機,二是資料傳輸技術。任正非再也坐不住了,此時此刻的華為可謂是風雨飄搖,任正非自己做了兩次手術了,鄭寶用也因癌症不得不去美國治療,美國的思科在國際上對華為發起了「世紀訴訟」,昔日的「關門弟子」如今成為對手,勢要拼個你死我活。

四、華為的反擊

2003年前後,華為成立了一個「打擊港灣辦公室」,簡稱「打港辦」,由時任華為董事長孫亞芳直接領導,直接撥了4億人民幣,對著港灣炮火全開。

怎麼個打法?任正非下了命令:只要是港灣參與投標的市場項目,華為統統報價更低。項目給了中興都沒關係,就是不能給港灣。在誰那裡丟了項目,項目經理就地辭退。

當時山東一個國際中學的區域網招標項目,港灣報價60萬,已經是不掙錢了,華為負責人跑去跟客戶哭訴:我們可以40萬,虧錢沒關係,白送也沒關係,只要項目給我們就行。為了對抗港灣,華為的團隊不惜送裝置送服務,把客戶正在使用的港灣裝置買下,換成華為的,甚至買一送一。

在打港辦的360度圍剿下,港灣頹勢顯現。

任正非「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用重金「挖」港灣的員工,升職、加薪。

而讓李一男撤離放棄抵抗的,也是華為從美國思科學來的「智慧財產權訴訟」。華為發律師函給港灣科技,要求港灣儘快解釋多項產品侵犯華為智慧財產權的問題,華為的財務部也以匿名郵件的方式揭露港灣財務不實問題,阻止了港灣科技在美國上市。

五、結語

2006年6月,華為以17億元收購港灣科技,這個曾打入10多個國家,擁有34個辦事處,19個分公司的通訊裝置供應商,正式成為歷史。時隔6年,李一男重回任正非麾下。華為勝了麼?勝了,但也是慘勝。

李一男有「兩宗罪」,其一是很多華為人效仿李一男,組團偷竊公司專利,試圖分裂華為;其二是在走投無路之際,李一男寧願聯合西方風投資本將港灣賣給西門子,也拒絕賣給華為。如果西門子收購成功,華為10多年艱苦卓絕建立起來與國外巨頭競爭的優勢將蕩然無存,這不僅對華為,對所有中國的高科技公司都將是一場災難。

但任正非在接手港灣科技仍然勸慰地說:不要著眼眼前,不要揹負太多的包袱,要看未來,看發展。

2008年,李一男在華為解禁期一到,便離開了華為。

2017年,李一男因內幕交易被判2年6個月,當然這是後話。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