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打工人玩RGB,自己愛自己,11代酷睿炫酷光追遊戲主機

2021-05-22 23:01:42

前言:

最近最火的就是3點多飲茶先的梗,打工人就應該一生「奉獻」在崗位,別扯這種理所當然的事情。工作就是工作,愛自己是愛自己,雞湯不喝,我飲杯奶茶先。

最近,從事新媒體的好友因為工作的關係跟BOSS申請到了裝機費用,於是找我這個在他眼裡只會裝機的打工人支招。一開始,他傾向於買臺二手甚至是老爺機充數,然而就是摳出幾百塊還不是上交單位?而且,做視訊效率低、宕機,甚至載入個PSD、PPT都卡半天,影響工作進度而背鍋捱罵的還是他自己。最終,他接受我的建議,裝一臺多核效能強大、遊戲效能不錯,而且足夠炫的RGB遊戲主機。

裝機思路:

要說多核多執行緒能力,當然是撕裂者一類的高階處理器更強,但是這並不是一般工薪預算中的事情。至於洋垃圾伺服器CPU,拋開老舊架構、主機板品控各方面問題,單單主頻太低就必然給遊戲和工作挖坑。哪怕是設計軟體,多數時候都是主頻更容易體驗出優勢,超多執行緒並不見得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至於Ryzen 5系列的處理器,效能確實不錯,但5600系列在2k左右的價位,必然會壓縮顯示卡的空間。

我朋友的工作比較特殊,工作時間倒是經常需要去熱門遊戲裡面找素材,更別說老闆不在乎他啥時候喝奶茶了,所以他的工作機器還需要考慮應付主流遊戲。綜合考慮,我還是選擇了千元級別處理器搭配上一代光追甜點顯示卡的配置。

千元機處理器,最適合遊戲主機的自始至終都是i5的天下。基本上每一代的i5都是網咖遊戲主機的首選,因而i5一直有遊戲麒麟的稱號。

新一代的酷睿i5 11400,雖然同樣是六核心12執行緒,但是全核心頻率可以達到4.2G,睿頻可以達到4.4G,最關鍵的還是單核效能比起上一代有著明顯的進步,這對於主要看處理器單核浮點效能和主頻的遊戲來說,優勢非常明顯。至於新遊戲的多執行緒優化,12執行緒其實也不算少了。

11代酷睿i5 11400,核心代號為Rocket Lake,TDP為65W,L3快取為12MB。第11代酷睿的i5、i7、i9系列採用了全新的Cypress Cove 微架構、Xe GPU架構、首次支援PCIe 4.0而且增至20條通道、原生支援USB 3.2 20Gbps、支援雷電4(相容USB4),另外還會繼續提升DDR4記憶體頻率、強化超頻能力和功能、顯示支援HDMI 2.0/HBR3、多媒體支援12-bit AV1/H.265視訊編解碼和E2E壓縮。

簡單來說,對於遊戲玩家和一般使用者來說,第十一代酷睿的優勢在於同頻效能的提高。對比上一代的i4 10400,雖然主頻相近,但是i5 10400的單核效能為478.5,多核多執行緒為3493.4;i5 11400的單核效能是565.8,多核多執行緒效能是4351,從CPUZ的初步測試,我們就看得出11代酷睿的同頻效能(IPC)提升19%所言非虛。

從工作的角度來說,支援PCI-E 4.0新匯流排的11代酷睿雖然不見得能把顯示卡效能一下子拉高,但是用PCI-E 4.0 SSD的朋友,就能體驗到7000MB/S的超高讀取速度,硬碟真正快到起飛。而且USB 3.2 20Gbps、支援雷電4(相容USB4),這些對於需要備份大容量素材的朋友來說,絕對是福音。要知道,佳能R5和索尼A1已經給大家打開了8K視訊的大門。

採用的是優化到極限的14nm工藝,不過考慮到i5 11400不過就是6核心,TDP不過65W,發熱和功耗其實並不大。

當然了,辦公的機器追求穩定性高,所以我還是建議他選用了12+1相數字供電的雕牌B560M AORUS PRO。50A DrMos+全封閉電感+固態電容,這樣的組合,看著就安心。

顯示卡槽和M.2介面都支援PCI-E 4.0,又可以把系統響應速度提升不少。

現在的遊戲顯示卡,基本上都是2.5卡槽甚至更大的設計,加上散熱器,重量自然不會低。主顯示卡槽採用了合金裝甲的設計,可以保護主機板不會受到拉力而形變,同時供電方面也更加好,這樣更有保障。

而且顯示卡槽有雙重固定結構,正面背面均有固定點,考慮非常周全。

可惜,受限於晶片組或者是頻寬的限制,兩個M.2插槽只有靠近CPU帶散熱片的一個才是PCI-E 4.0的。

標準的雙通道四記憶體槽設計,插上64GB記憶體的話,哪怕做8K視訊編輯都不怕了。

背面介面異常豐富,不僅僅有常規的HDMI,USB3.2介面,還有原生的USB 3.2 20Gbps介面以及最新的2.5G網卡介面。

還有板載前置USB3.2 Type-C介面,非常方便備份資料。

雖然是MATX架構的主機板,但是B560M AORUS Pro的用料、功能、介面甚至還比不少的ATX主機板更好。

散熱方面,我選用的是鑫谷冰封240 RGB版。鑫谷冰封240配備的120MM風扇素質不錯,採用了PWM智慧溫控,風壓達到2.2mm H2O,噪音僅僅為30.6dBA。支援A.C.C自適應光效,採用27dBA靜音水泵、18FPI高密度水冷排、2.2mm H2O風壓的散熱扇等,感覺比起過往的水冷產品進步不少。

電源我採用的方案比較保守,採用了半載的方案,選用的是鑫谷額定850W功耗的GP950G黑金全模組版本。

其中12V輸出功率達到了840W,可以充分保障CPU以及顯示卡這一類大功耗裝置的供電;5V和3.3V的輸出也達到了103W,可以讓硬碟這一類功耗不大但是對於供電穩定性要求高的裝置得到保障。作為全模組電源,GP905G還提供了兩條4+4PIN的CPU纜線,滿足了高階主機板和CPU的需要。兩條長達550mm的PCIe 6+2PIN連線線,無論是30系還是RX 6000系列的顯示卡,GP905G都能從容應對。符合80PLUS金牌認證,效能更高,更省電環保。

裝機效果篇:

水冷頭、水冷排的散熱風扇都自帶ARGB背光效果,再額外購買四個ARGB風扇,整機的ARGB幻彩燈效就可以實現了。雕牌自己就有RGB funsion2.0的同步燈效方案,不過,個人覺得,最好看的就是彩虹背光,也就是標準的RGB幻彩。當然了,RGB funsion2.0還可以自定義不少背光方案和玩法,對於喜歡玩個性的朋友來說,不容錯過。

測試篇:

先來看看配置

CPU:11代酷睿i5 11400

主機板:B560M AORUS Pro

記憶體:威剛 DDR3000 燈條

硬碟:WD SN750 1TB & 威剛 512GB RGB版

顯示卡:RTX2060 Super HOF

散熱器:鑫谷冰封240 RGB

電源:鑫谷GP950G 黑金全模組

機箱:鑫谷開元T1

CPU基準方面,明顯比起上一代的i5提升了不少,不僅僅超越了i5 10400甚至和10600kff預設頻率也相近。

而且CPU滿載溫度也就是60度左右。

而且CPU滿載溫度也就是60度左右。

顯示卡效能和遊戲效能方面,受限於今年特殊環境,顯示卡選擇確實非常困難,2060s我是我自用的顯示卡,暫且借用跑分,他的顯示卡我還在尋找。

雖說是上一代的光線追蹤顯示卡,但是開啟光線追蹤和DLSS之後,2K解析度跑主流的3A大作還是妥妥的。

至於專業應用方面,PS和PR均支援顯示卡加速,尤其是PR的CUDA加速和硬體轉碼,效率比起openCL好多了,更別說什麼cpu軟解之類的。

總結:

整體而言,千元級別的i5 11400搭配高規格的B560M主機板,雖然預算比起用入門級的高一點,但是從介面、功能、用料、穩定性來說都提高不少。要知道,一次外拍分分鐘就是近200GB甚至更多的視訊素材。老式的USB3.0大約是450MB/s的傳輸速度、USB3.1 Gen2近千、USB3.2 20Gbps就是近2000MB/s。當然了,前提是你的素材盤也是高速的M.2 SSD.

主機板介面多、功能多,會給我們以後的裝置、應用升級留下更多的可能性。

散熱器本來打算用360水冷排的,但是實測來說240水冷都夠了,電源我預留有點多,但是考慮到價格和額定600W的相差不大,給自己多一點空間不好嗎?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