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我們永遠也夠不著的「下一代 Windows」

2021-06-01 05:30:23

視窗「造反」,十年不成。

航通社首發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2021年 第19期

文 / 書航 2021.5.31

幾天前,微軟在年度開發者大會 Build 上又一次提出了所謂「下一代 Windows」。這已經不知道是 Windows 第幾次畫大餅了。但在此之前,微軟剛剛砍掉了歷時一年半開發的 Windows 10X,摺疊雙屏概念裝置 Surface Neo 也宣告死亡。

從 「維納斯計劃」、Pocket PC、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到 Windows RT、「S 模式」再到 Windows 10X……從歷史上看,任何低於完整版 Windows 的設定(即不能運行傳統的 x86 程式),在市場上總是註定要失敗的。

Windows 始終沒有做到自己革自己的命。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真的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下一代 Windows」嗎?還是說,因為歷史包袱實在太重,Windows 將永遠是現在這個樣子?

社長此前有多篇稿件專門研究 Windows、國產 Linux、鴻蒙等作業系統,持續關注 Windows 10 X 和摺疊屏裝置。接下來,社長將用幾篇稿件陸續帶大家解讀這些話題,展現一幅關於「10 年後的電腦」的圖畫。

如果真的有「下一代 Windows」

首先,我們根據來自 Windows Central 等地相對比較靠譜的爆料,來預測一下所謂「下一代 Windows」將可能包含什麼新變化。

1.介面風格將翻新和統一。

自 Windows 10 初版在 2015 年釋出以來,其介面風格不統一的問題就廣受詬病,其中夾雜著近兩年、Windows 8 時代、Windows 7 時代、XP 時代乃至 Win95 時代的元素,這讓它看上去一直像是一個半成品。

微軟為包含介面更新的新版本取了代號為「太陽谷」(Sun Valley),將著力解決 Windows 介面元素疊床架屋的混亂局面,同時也將徹底淘汰一些「傳世」的舊版元件,例如徹底剝離 IE 及舊版網頁控制項(Webview)。

「太陽谷」(Sun Valley)還將引入微軟更新之後的設計語言,視窗、選單和控制項將出現更多的圓角、弧度、柔和的陰影及「亞克力」材質效果。這一設計語言將分批次應用,目前已經可以在 Edge 瀏覽器和「資訊和興趣」工作列項目中看到。

2.一個全新的應用商店。

新的應用商店與目前預裝的「微軟商店」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應用商店的唯一作用,僅僅是確保在其上運行應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惡意應用的流行。如同現狀一樣,新商店不會,也做不到完全取代使用者自行下載運行 exe 格式的安裝程式。

據報,新商店將整合現有商店內的 UWP 應用及 x86 應用,Windows 內建軟體包管理器 winget、以及類似 Adobe CC 這樣原本過於複雜,並不適合上架商店的大型 x86 軟體套裝;更重要的是不限制付費方式必須要走微軟的支付途徑,也不會從交易中分成。

考慮到目前蘋果 App Store 與 Epic Games 的壟斷官司激戰正酣,這樣的傳聞別有一番深意。此前澳大利亞一度想對大型搜尋引擎如谷歌徵稅,補貼當地新聞媒體,微軟當即表示自家的必應(bing)搜尋可以隨時頂替谷歌在澳洲的位置。也許微軟這類日常「攪混水」可能會成為今後的新常態。

3.可直接運行安卓 APK 應用。

如同「太陽谷」一樣,這個原生旁載入安卓應用的能力也有個開發代號叫「拿鐵」(Latte),將開源的 Android 系統(AOSP)整合到 Windows 10 裡面。但它可能不會內建谷歌服務套件 GMS,意味著它最終將和華為手機差不多,可以安裝一些不依賴 GMS 的應用,但恐怕不能運行 YouTube、WhatsApp 等眾多受歡迎的應用。

「拿鐵」傳聞已久,但這個訊息相對不靠譜,至今也沒有可供外界評測的預覽版出現,所以不要有太高的期待。相比之下另兩個功能更確定會引入:一是在電腦上以無線方式連結你的 Android 手機,可傳輸螢幕,共享剪貼簿及拖拽檔案,類似華為、聯想、小米等為自家手機開發的協同功能。

二是安裝圖形介面的 Linux 應用。目前 Windows 10 專業版內建一個 Linux 子系統,程式設計師們可以直接裝一個 Ubuntu 用作偵錯開發,只不過都是命令列,沒有圖形介面。有一些實驗性的方法可以安裝一個 Linux 桌面,但過程比較複雜。今後,Linux 版圖形應用也許可以在「開始」選單中直接運行,在系統設定中管理和解除安裝,就像 x86 應用一樣方便。

一切順利的話,Windows 10 電腦繼承的安卓和 Linux 應用可用性將達到 Chromebook 的水平。到時候除了裝抖音之外,再把國產 UOS 上一些軟體搬過來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很多 Linux 版國產軟體都是天生沒廣告的。

在 Build 大會上,納德拉宣佈「下一代 Windows」時所用的說法也耐人尋味。他提到現在的 Windows 10 使得人們可以任意選用喜歡的硬體來工作,學習和創造,已經和 Linux 等搭配在一起來促進創造力;「下一代 Windows」將是一個儘可能滿足人們需求的「開放平臺」。這可以被解讀為是確定支援 Android 應用層的一種暗示,也意味著 Windows 將越來越轉變為承載多個不同應用生態的一個大的「容器」。

Windows 10X 之死

五年來,Windows 10 的開發節奏逐步固定為一年兩次大版本,每個大版本都會有一些功能更新。不知不覺中,現在的 Windows 10 和 2015 年剛剛釋出時的樣子已經完全不同。

然而 Windows 部門的拖延症最近又惡化了。就在 5 月份推送的 21H1 版本更新,基本不包含新功能,只是一些補丁包合集。很多排隊等著釋出的新功能,都延期到了今年底甚至明年初才一起釋出。

好訊息是,到下個大版本 21H2 釋出時,很可能就會引入上述「下一代 Windows」的各種改變,讓我們不至於等得太久。壞訊息是……這種開發進度的加速是以 Windows 10X 被砍掉為代價的。10X 的開發人員現在併入了主流版本 Windows 10 的團隊。

Windows 10X 是專為小螢幕、摺疊屏和雙屏等小型移動裝置定製的作業系統品種,原本打算隨著微軟的第一方硬體 Surface Neo 同步推出。

社長曾在微軟中國的一次活動上看到 Panos Panay(微軟首席產品官)首次展示 Neo,那是一個將兩塊窄邊框 9 英寸螢幕對摺起來的裝置,重量是輕到驚人的 655g 。它可以在小螢幕時,用第二塊螢幕區域充當鍵盤,而在完全展開之後擁有更大的顯示區域。

這個裝置從來沒有真正對外銷售,按計劃如今應該已經上市,但在去年 10 月被砍掉了。倒是聯想將雙屏設想進一步變成了現實,在 2019 年 5 月就開發成功了柔性摺疊屏膝上型電腦的原型機。在 2020 年,該機正式上市,也就是售價接近 2 萬元的 ThinkPad X1 Fold。

本來 Windows 10X 這個系統承諾了更少的記憶體佔用,今後主要運行在 ARM 架構上,而配置稍低的 x86「上網本」也可以毫不吃力地跑起來。也許是出於對新系統的期待,同時也是因為在工業設計上機身已經壓縮到極限,考慮到散熱等問題,所以 X1 Fold 並沒有採用最頂級的配置。

X1 Fold 採用了 Lakefield 架構的 i5-L16G7 處理器,本質上是「上網本」專用晶片 Atom(凌動)的傳人,自然不要期待它有什麼太出色的表現。這樣的配置現在不得不跑起完整的 Windows 10,就顯得非常吃力了。雖然瀟灑的把一臺「32開」的裝置展開變成「16開」是相當拉風,但一想到這麼豪華,而且這麼貴的機器卻在配置上扯了後腿,心裡自然是有點兒堵。

擺在小東西極限愛好者面前的一個很現實的困擾就是,嬌小的機身限制了內部硬體配置的發揮空間。「上網本」、UMPC 等低壓 CPU 機型,即便採用出廠時的原裝軟體也只是勉強開機的狀態。在升級到最新版系統以後,開啟一個「此電腦」都要一兩分鐘,P 圖剪視訊打遊戲先不說,開十幾個網頁也會崩潰。這樣勉強用是意義不大的。

社長目前的主力機型 Surface Go,在今年初馬上就要過質保期限的最後幾天之內,非常爭氣的報修了——電池過熱鼓包,後蓋翹起,給返廠換了一臺。但是從此之後,社長每隔半小時左右就要摸機身背面感受一下溫度,不行了就先關掉晾一下。

又想麻雀雖小,又想五臟俱全,又想麻雀飛的跟超音速客機一樣快——你咋不上天呢?

實際上 Windows 10X 就是希望砍掉原生支援 x86 應用,改以虛擬化「沙箱」有限相容,實現小尺寸機器輕裝上陣的目的。它不像早年的 Windows RT 一樣,從一開始就斷絕了人們使用傳統軟體的可能性,留下了一線曙光,這才讓它承載了更多的期待。所以,它的胎死腹中才讓人心疼。

視窗「造反」,十年不成

我們已經習慣了出廠只有 3-4 年的手機就已經無法再升級新版系統。手機作業系統是一個更封閉的環境,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卻顯得「更友好」,只要「不卡」就行。

但 Windows 使用者並不希望自己的電腦變成跟手機一樣,動不動就不相容要換新的。超期服役長達 10 年以上的電腦不在少數。Windows PC 的使用者遍佈社會各行各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需求,每一個人的需求都不應該被忽視。

所以從歷史上來看,任何一個低於完整版 Windows 的設定,也就是在裡面一旦不能夠正常流暢的運行傳統的 Win32(x86)應用的設定,在市場上總是註定要失敗的。

這次微軟鐵了心要退役 IE 瀏覽器核心,但估計就像年初淘汰 Flash 一樣,就算準備再充分,也總會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Flash 停用曾經引發大連鐵路局的排程系統故障,而社長估計 IE 核心被替代後,出現的各種問題會嚴重得多。

從技術角度來看,微軟始終沒有做到自己革自己的命,始終揹負著越來越沉重的歷史包袱。現在 Windows 已經是一個 36 年曆史的產品,距離 Windows 95 這個劃時代的版本上市也已經過去了 25 年以上的時間。

據當時的開發人員回憶,Windows 95 的「工作列」本來打算像蘋果電腦一樣放在螢幕頂部,但有一些 Windows 3.x 的老舊應用程式,採用的是在螢幕上的「絕對定位」,也就是啟動時會固定在螢幕左上角。這樣一來,如果工作列預設在螢幕的頂端,就會擋住其標題欄,讓人們無法拖動乃至關閉視窗。

所以,Win95 工作列在底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取巧」行為。「歷史遺留問題」的噩夢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

Windows 95 首次加入的部分元件和圖示,至今仍停留在 Windows 10 的程式碼庫中。而現在仍繼承的舊版系統元件,來自 XP 和 Vista 的佔大多數。這導致了大量陳年的系統元件相互耦合,誰也離不開誰。

舊版 Windows 元件和功能,隨便動一動都可能引發一堆問題,而這些問題可大可小,小到有的使用者放棄升級到新版系統,大到系統故障和大規模災難,堪比「衝擊波」「紅色程式碼」或勒索軟體等系統漏洞的危害。

所以,每一次對 Windows 基礎架構的調整必須是非常慎重的。這也使得微軟日漸疲乏,一直希望新建一張白紙,從零開始造輪子,可以無感地替代舊版系統,或者讓人們慢慢轉移到新平臺上。

遺憾的是,這從來沒有成功過。

早在世紀初,微軟就曾寄希望於從頭開發 Longhorn 系統以儘可能拋棄歷史包袱,但這後來變成了一場工程災難。2004 年微軟不得不歸零進度,重新開始開發後來的 Vista 系統並在兩年後上市,相當於白白浪費了三年時光。

隨著 Windows 7 獲得成功,微軟稍微有了喘息之機,可以重新開始研究將 Windows 程式碼山的爛攤子「愚公移山」,讓將來的系統開發輕裝上陣的課題。由此產生了三個主要的方向:

1.「假裝是 Windows」

針對不同裝置定製不同的系統,但介面和體驗看起來差不多,都像是桌面版 Windows。這樣的例子有 Windows CE、Windows RT、Windows 10 Mobile。

雖然微軟非常努力地讓跨平臺系統的體驗看起來一樣,但外表之下卻大相徑庭。敏銳的使用者可能會注意到「開始」選單之間的功能差異,這是因為要使兩個平臺上都提供同一個功能,就需要構建兩次,而不是一次。在 Windows 10 Mobile 上首次出現的「動態磁貼」功能,花了一年多才出現在電腦桌面上。

為了模擬出一個大致像桌面的介面,付出了大量時間精力,結果並不理想。最終,只能做到在這些模擬桌面上運行「我的電腦」、瀏覽器和 Office 而已,其它大量軟體都不相容,使用者不買賬。

隨 Surface Neo ,微軟還宣佈了一款小手機 Surface Duo,它本來也想用 Windows 10X 系統。在 10X 開發陷入僵局後,Surface 團隊仍然希望銷售一款手機。2018 年底,微軟與外包服務商 Movial 簽訂合同,針對 Duo 定製了一款 Android 系統,並將幾個 Windows 驅動移植到 Android 上。

Duo 最終還是上市了,此時其處理器、記憶體等配置已經是一年前的舊款,還砍掉了攝像頭。很多使用者反映該產品是強行給 Android 套上了一個長得像 Windows 的殼,而且大部分原本為豎屏優化的應用,在左右雙屏上表現不佳。

可以說 Duo 是這種「假裝是 Windows」策略的終極進化版,也體現了這種路線的荒謬。

2. 另起爐灶

做一個介面、功能和體驗都不一樣的新產品,即 Courier、Kin、Windows Phone、Hololens。這麼搞的問題則在於新產品跟舊平臺之間完全沒有關聯,使用者的遷移意願不高。

2009-2010 年間開發的 Courier 是後來 Surface Neo 的原型機,具備基本的筆記、剪貼、看書等功能。Kin 則是方便連線到 Facebook 等社交網路的非智慧手機。它們都不需要你有一臺 Windows 電腦就能使用,而最大的問題是沒人用。大家對缺乏應用生態的新玩意並不感興趣。

截至目前,這條路線只有 Xbox 和 Hololens 算是走得比較成功的。它們不依靠原有的 PC 使用者,就發展出了自己的使用者群。

3. 拆掉程式碼山

將傳統 Windows 的核心、使用者介面,以及針對不同裝置定製的功能「解耦」拆開,再模組化組裝,這就是 Windows Core OS。

在準備開發 Surface Neo(代號為「仙女座」,Andromeda)時,微軟意識到每次想要為新型裝置(如可摺疊)構建 Windows 10 版本時,都需要處理大量的額外工作。Windows 10 本身的存在不適合可摺疊 PC。微軟固然可以再造輪子,但隨後必須重建許多在 Windows 10 其他版本上的現有功能,以確保這些功能也可以在新裝置上正常運行,這是資源和精力的巨大浪費。

2016 年,雙屏 Andromeda 裝置的工作正式開始,微軟決定創建一個輕量級、無遺留問題、適應性強的作業系統,從而決定開發 Windows Core OS。Core OS 與自適應外殼 CShell 、桌面環境 Polaris 搭配,就成了後來的 Windows 10X。

然而,開發團隊很快就意識到將核心和外觀模組化的工作不僅週期長,而且問題頻發。這個項目很快就落後進度了。Windows Core OS 原計劃在 2017 年年底之前,讓裝置商和開發者測試,但項目被無限期推遲了。

即便如此,Windows Core OS 是歷史上最接近完全成功的實踐,在其它一些沒那麼複雜的工程上仍在繼續進展。目前 Hololens、Xbox 和 Surface Hub 上面運行的都已經是跟完整版 Windows 10 一樣的系統核心,而使用者對核心的轉變基本上沒有感知。

在「拆卸」Windows 程式碼山的過程中,Core OS 團隊就是否保留對老舊 x86 應用的相容產生了分歧。最後結論是以虛擬化沙盒的方式相容 x86 應用,而這一更改的進度也很緩慢。這種虛擬化技術目前正應用於 Windows 10 on ARM 上,它使得高通晶片的機器可以跑 Windows。

但 Windows 轉換處理器架構的過程比蘋果那邊吃力得多。M1 晶片釋出以後,大多數 Mac 使用者幾乎沒有感知地完成了從英特爾晶片的切換,同時擁有了運行 iOS 應用的雙份快樂。

而微軟這邊,截至 2021 年 4 月,對 64 位 x86 應用的虛擬化有了新的突破:可以勉強跑起 Adobe 全家桶的 CS6 版本。第三方 OEM 硬體商也非常猶豫,目前除微軟自家的 Surface Pro X 之外,採用 ARM 架構的平板只有一款 HP Elite Folio,總的進度都處於原地踏步的艱難局面。更不用說,英特爾感到自家後院起火,還曾於 2017 年警告過微軟,強行模擬 x86 架構可能侵犯其專利。

值得慶幸的是,「下一代 Windows」目前透露的功能,理論上都可以移植到 ARM 架構。最重頭的 Linux 和 Android 子系統是以 Hyper-V 為基礎,而 Windows 10 on ARM 去年開始已經支援 Hyper-V 了。

結論

Windows 自我變革的掙扎過程,顯示了一個以爆款產品取得成功的企業,如何在面對新挑戰的時候左右為難。如果以往的優勢技術過於成功,放棄它嚐鮮需要巨大的成本,往往使得先發者「抱殘守缺」,很可能錯過下一波浪潮。

例如,慣用信用卡的美國人在移動支付方面落後於中國;而中國人充分享受了移動網際網路的便利,不一定會同樣積極地轉向今後出現的新技術。

眾人皆知的諾基亞只是懶惰地寄希望於 Windows Phone。而與此不同,微軟多處押寶,進行了各個方向的嘗試,感覺特別像當年的可口可樂,和現在的騰訊、阿里、拼多多、美團、位元組。

拋開 Windows 部門看,微軟的變革是不斷跳出自我,開啟自我的過程。最後將微軟徹底拯救出來,帶向復興的是雲和企業級服務,作業系統的地位越來越被弱化。這個轉型的成功應該大部分歸功於納德拉,它使得現在的微軟僱員不必再遵守當年「不準用蘋果」的公司規定。

但對於 Windows 而言,其自身變革的過程現在看依然漫長和痛苦。在電影《流浪地球》裡,過了幾十上百年,人們仍然用著盜版 Windows 10 的預言,說不準意外的相當靠譜。

在 PC、智慧手機和可摺疊裝置之後,下一個「正規化變革」很可能是 VR 眼鏡。到時 Facebook 旗下的 Oculus 很可能成為非常有競爭力的玩家。而微軟對此不算毫無準備,Hololens 在企業級場景的應用日趨成熟。同時,在汽車等其它嵌入式環境的 Windows 也可以最大限度拋棄歷史包袱實現進化。

「下一代 Windows」的真正未來,可能不在我們的電腦螢幕上,而是存在於我們現在想象不到的新玩意之中。

禁止轉載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