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賽道狂人》影評:奧斯卡兩項大獎在手,這部片不是狗血賽車片,而是商學院必看佳作

賽道狂人影評

一、輸贏之間,《賽道狂人》講了什麼?

有的人贏了,他已經輸了;

有的人輸了,他卻已經贏了。

這不是繞口令,也不是臧克家的詩,而是鐵的事實。

贏而又輸的人,叫肯·邁爾斯,也叫福特。輸而又贏的人,則是恩佐·法拉利,也就是法拉利汽車。

1966年6月19日,「1966年法國24小時勒芒耐力賽」落下帷幕。最後衝線時刻,由三輛車並排完成。其中,傳奇賽車手肯·邁爾斯原本遙遙領先,不過他為了等待總排名第二、第三的同伴,放慢了車速,就為了讓排名前三的賽車能夠併排衝線,全部拿到冠軍。因為,這三輛車,都來自美國汽車製造商福特旗下的車

最終,肯·邁爾斯不負使命,與另外兩位同伴完成了併排衝線。但是,最終冠軍出爐,肯·邁爾斯卻並是冠軍。冠軍只屬於一個人,那就是布魯斯·邁凱倫。因為舉辦方在統計結果時突然提出了一個無人知曉的規則,由於布魯斯·邁凱輪發車位比邁爾斯的車靠後一段距離,所以根據總長度計算,是邁凱輪拿下了第一名。

也因此,原本板上釘釘穩拿冠軍的肯·邁爾斯,就這麼因為降速等人,與冠軍失之交臂。與之相應,邁爾斯也就此錯失1966年三個最具影響力的賽事(Le Mans、Sebring、Daytona)的「大滿貫」,無緣創造新的紀錄。然後,兩個月後,肯·邁爾斯在一次賽車測試中不幸罹難。補充一下,三大賽事的大滿貫成就,至今無一人能夠完成,如果當初邁爾斯達成壯舉,將創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空間紀錄。

肯·邁爾斯原本板上釘釘般地贏了,最終卻輸了。

還是1966年法國24小時勒芒耐力賽,在這次比賽中,賽車之王法拉利帶來的3輛賽車,結果或是因機械故障拋錨路邊,或是發生嚴重事故,全部不得不退賽。法拉利早早就輸掉了本屆賽事的冠軍,輸給了福特。

但是,在同期進行的福特收購法拉利的併購戰中,最終法拉利選擇了菲亞特,而不是福特。賽場上贏了冠軍的福特,結果還是商場上輸給了執著的法拉利。

這就是獲得了奧斯卡兩項大獎的《賽道狂人》要講的故事。原本以為它是《極速風流》類似的熱血勵志片,結果它卻講了一個注定要失敗的故事。這就好看了。

不止於此,《賽道狂人》這個名字爛透了。人家的英文原名叫「Ford v Ferrari」,是一個類似「Fast & Furious」的模式,從單詞長度到發音,都像極了。只是,它不是「速度與激情」,而是「福特與法拉利」。

福特與法拉利,是當今世界上兩大著名汽車製造商。既然英文片名叫《福特與法拉利》,那麼它講的故事自然也不僅僅是有關賽車的故事,而是一個著名的商戰故事。格局上,立馬又變大了,完全配得上一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最終,《賽道狂人》儘管沒能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還是獲得了兩項奧斯卡大獎,即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與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可喜可賀!

二、福特收購法拉利失敗的過程

作為商學院必看影片,《賽道狂人》講的是一個失敗的收購案的內外因。對企業的發展與管理,都極具借鑑性意義。

《賽道狂人》改編自A·J·貝米的紀實小說《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賽》。從故事上來說,它講述了亨利·福特二世、天才企業家李·艾柯卡和賽車冠軍肯·邁爾斯、工程師卡羅爾·謝爾比一起經營福特公司,製造夢幻跑車福特GT40,並最終成為第一支勒芒耐力賽冠軍的美國車隊的故事。

福特二世(Henry Ford Ⅱ,1917~1987),是美國天才企業家亨利·福特的長孫,也是福特汽車的第二任總裁。福特二世是天生的管理家,從小就顯露出卓爾不凡的氣質,因此當他去接班爺爺打下的基業時,整個家族都沒有異議與挑戰,從而避免了歷史上其他大家族在權力更迭過程中發生的父子相爭、手足相殘的悲劇。

福特汽車公司是世界著名汽車企業,它於1903年由亨利·福特創立於美國底特律市。底特律被稱為汽車城,很大程度上就與福特汽車有關。

福特二世接班的時間是1945年,當時他年僅28歲。因為他的父親埃德塞爾·福特英年早逝。1943年時正在美國海軍服役的福特二世就被「召回」,開始著手管理企業。2年後,正式接班,成為公司CEO。那時,二戰剛剛結束,福特汽車面臨著新的轉型,而且由於公司內部管理混亂。對福特二世來說,他所面對的卻是一個龐大的、低效率的、幾乎要破產的公司,此時,他表現出了卓越的經營能力,扭轉了糟糕的局面,使它重新贏利。在接管權力後的30多年中,使公司實現了現代化,並在1956年將公司上市。規模重返一線地位,與當時的通用、克萊斯勒不相上下。

(亨利·福特二世)

論能力,福特二世完全有,而且稱得上卓越。但人總會老,而且工作久了很容易產生路徑依賴。而且,大公司的企業病也並不能完全根治,甚至治好了舊的又誕生了新的,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

在汽車市場上,上市之後的福特表現出了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福特汽車被普遍認為是「一家生產給老年人的汽車公司」,即便美國人都認同福特汽車很可靠耐用,但缺乏令人興奮的特點,不適合年輕人。就好像現在的中國手機市場,華為似乎就意味著高端,小米就是中低端,而oppo/vivo則意味著城鄉結合部,品牌被定位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小米10將定價定到4000以上,就是想打破這種市場成見。

福特也希望抓住年輕人市場。在當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參加汽車國際賽事,以此作為廣告來一改「陳舊」的品牌印象,於是創立了賽車項目「Total performance Program」,由當時副總裁Don Fryer掌管。

企業的發展,總是需要對手,需要找到競品。福特二世查遍了所有名單,發現了當時「在售」的法拉利。當時,法拉利幾乎統治了世界賽車比賽,而在這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法國24小時勒芒耐力賽(24 Hours of Le Mans)。

1929年,恩佐·法拉利在摩德納(Modena)成立了Scuderia Ferrari(譯為:「Ferrari Stable」,直譯就是法拉利馬廄,也就是法拉利車隊),從名字上就不難看出,恩佐從創辦法拉利之處就只專注於賽車領域。一開始法拉利是作為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的賽車分支部門存在,後來在1933年替換掉了原有的內部賽車部門,成為了阿爾法·羅密歐的賽車部門。

後來,恩佐·法拉利決定離開阿爾法·羅密歐並成立自己的公司,並繼續專注於賽事。作為執拗的賽車狂,恩佐從未想要生產街車,他不想被比賽之外的事情打擾。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參加比賽所需要的資金非常驚人,法拉利也不得不妥協生產街車以資助車隊。

無奈資金缺口實在太大,法拉利不得不出售股權,來尋求生存與發展之道,以緩解瀕臨破產的窘境。

(談判桌上的恩佐·法拉利)

於是,法拉利要出售股權,福特正在尋找賽車基因。兩相結合,如果併購達成,算得上是兩全其美的事。

在雙方接觸之下,福特收購法拉利一事,就正式提上日程。福特派副總裁Don Fryer花費了近9個月的時間溝通談判,其耗費的人力物力已經超過300萬美元。《賽道狂人》中,負責談判的角色由李·艾柯卡(Lee Iacocca,1924年—2019年7月2日)來承擔。這是由於艾柯卡在美國商業史上更具名氣,作為福特歷史上的傳奇營銷高管,辨識度更高。

甚至,影片還把福特的背景,都通過艾柯卡的話,進行了展現。影片中,在一次福特的高層會議上,艾柯卡在面對二把手里奧·畢比(Leo Beebe)對過去三年創下銷量新低的指責時,放起了PPT侃侃而談:士兵們1945年結束戰爭回國後,娶妻生子,他們的孩子長大後可不想開著他們父輩的老款汽車,他們想要魅力四射,想要速度帶來快感的汽車,他們翻開雜誌,人們看到的是索菲亞·羅蘭,詹姆斯·邦德到處找人啪啪啪的時候,開的可不是老氣的福特。而且我們想要提升銷量,就不能只參加美國本土的賽車比賽,要去歐洲,參加勒芒,人們為什麼喜歡法拉利?法拉利意味著勝利!人們也想參與到勝利當中去。

所以,片中將福特二世刻畫成了一個守成的老頑固,缺乏前瞻性,也缺乏鬥志。艾柯卡則代表了新銳。甚至,連進軍賽車屆,都是艾柯卡的功勞。歷史上當然不是這樣的。

回到福特收購法拉利的正史上來。在9個月的談判中,一切都很順利,眼看就要成功了,到了最後合約簽字的時刻。

1963年5月21日,福特副總裁Don Fryer與眾多高管抵達法拉利總部馬拉內羅,在一個不大的會議室裡,一頭坐著福特眾人和一個專業律師團隊,而另一頭坐著恩佐·法拉利和幾個當地的律師。

一開始似乎進行得很順利,不過突然間恩佐放下了手中的合同文件,從西服中掏出了他著名的灌有紫色墨水的鋼筆,在一段文字的左邊寫下了:「不行,這條我不能接受!」

(恩佐·法拉利在合同內容左邊用紫色墨水鋼筆寫下的「No, that‘s not OK」,原文為意大利語)

這是因為,在合同中,寫著「包括法拉利賽車的掌控經營權」的條款。而恩佐·法拉利作為賽車瘋子,他出售公司,也是為了更好地參賽。他可以出售自己的技術,但還是希望有資金流入來保證自己的賽車事業。所以,當他發現這份合同包括賽事的掌控權時,就毫不留情地拒絕了這份1800萬美元的收購合同。

(恩佐不滿意的條約內容,紫色橫線畫出)

當談判失敗的消息傳回底特律時,福特二世勃然大怒。

之所以福特二世如此憤怒,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因為之前付出的「努力」付之東流;第二,還在於有消息稱當時恩佐並沒有想要賣給福特,只不過是為了做給菲亞特看(法拉利在1969年被菲亞特收購了50%股份),以這個談判作為砝碼來抬高自己的價格;第三,還有恩佐評價福特二世說:「你只是福特二世,你遠不及你爺爺亨利·福特偉大。」

《賽道狂人》演出了這個談判的整過程,將福特與法拉利兩家公司的不同文化進行了展示。這個部分,只佔據整部影片的前半部分,而且是少部門。畢竟,這個過程中,事實都在那裡,並沒有太多的戲劇性。

這次雙方的交鋒,算不上商戰的結束。實際上,兩家公司的角力,才剛剛開始,大戲還在後面。

三、福特與勒芒賽事

在福特收購法拉利失敗之後,福特二世痛下決心,決定不再尋求收購,而是要大力發展自己的賽車事業。

福特二世召集了所有福特得力幹將,下達了死命令:「給老子造一輛能夠徹底打敗法拉利的賽車,征服法國24小時勒芒耐力賽!」

當時福特並非沒有賽車經驗,印地500(Indy 500)、納斯卡(NASCAR)等美國賽事福特都拿下過不錯的成績。但是勒芒耐力賽遠在歐洲法國,賽道為日常道路且僅有雙車道那麼寬,單圈8.3mile(約13.357km),總里程可超過3000mile(4828km),最高時速可高達210mile/h(338km/h),還要在24小時比賽中面對下雨、霧天、夜晚等各種天氣環境。這對於福特來說,無異於新手挑戰「珠穆拉瑪峰」。

(24小時勒芒耐力賽賽道)

在這裡,順便簡單科普一下勒芒和F1的區別。通俗一點理解,F1是不計成本的壓榨賽車的性能極限,一場F1的比賽一般100分鐘到120分鐘,車手需要追求的就是速度,在F1比賽中,賽車的制動盤溫度可以高達1000攝氏度;而勒芒則是耐力賽,要求一輛車要以大概200公里的時速跑24小時,一個車手最多不能開超過4小時,對車輛的速度和耐性的平衡性要求極高。

在電影以及其原型所在的六十年代,勒芒耐力賽的影響力並不比F1方程式更低,甚至對於大眾來說,相比追求車輛極限速度的F1(車隊主導制,競技性更強),勒芒耐力賽(廠商主導制)對於廠商車輛性能的展示更有宣傳意義——要知道在當時F1只是一個整合十餘年的新興賽事,而勒芒已經有將近50年的歷史(另外當時還沒有達喀爾拉力賽),有非常成熟的賽制以及新聞報道乃至商業相關流程:而這也正是福特最終選擇在勒芒向法拉利發起挑戰的原因。

為了應對勒芒耐力賽,福特專門打造了新車型。因為這款車擁有極為流線型的車身,而且只有40英寸(1016mm)高,所以被命名為GT40。

1964年勒芒耐力賽前,3輛GT40被打造成功,而且福特找來了傳奇賽車手布魯斯·邁凱倫(Bruce Mclaren,沒錯,就是那個超跑賽車邁凱輪的創始人)在內的幾位車手為GT做了大量測試和改進。

1964年6月20日,比賽如期開始,福特三輛GT40一馬當先,在第二圈就處於領先的位置,甚至創下了131mile/h(約210.8km/h)的平均時速記錄,但最終或是因為出事故導致燃起了大火,或是變速箱等故障,三輛車全部未能完成比賽。

結果,法拉利連續第五屆獲得冠軍,以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成績「痛擊」福特。

福特二世並沒有灰心,而是放出話來:「我們明年會再來,打敗法拉利!」

然後,故事就到了《賽道狂人》裡要講的故事了。為了準備1965年的賽事,福特決定請來卡羅爾·謝爾比(Carroll Shelby)擔任GT40項目的領導者。片中,謝爾比由馬特·達蒙來飾演,表現相當精彩。

謝爾比是美國著名的設計師、賽車手、企業家,曾擔任二戰期間的飛行教官和試飛員,退役後曾做過石油工人和養雞場農場主。起初作為賽車業餘愛好者的他,在諸多賽事拿下驚人的成績,1959年他曾駕駛阿斯頓·馬丁DBR1贏得了24小時勒芒耐力賽冠軍。

謝爾比又邀請了傳奇車手肯·邁爾斯來作為車隊的主賽車手。邁爾斯除了是一名出色的賽車手之外,也是一名優秀的賽車設計師,許多賽車手都駕駛他設計的賽車拿到了更好的名次,比如1966~1969年的四屆勒芒比賽的冠軍賽車都是他和謝爾比設計的福特GT40。

謝爾比用出色的工作,迅速完成了對GT40的改造。1965 年 2 月 Daytona 2000 耐力賽,更強更快的福特 GT40 賽車表現出色!肯·邁爾斯和勞埃德·魯比駕駛新車順利奪冠。不過這一年剩下的賽事福特的表現並不是那麼盡如人意,還是法拉利拿下了 1965 年的勒芒冠軍。

片中,為了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將福特公司的二把手里奧(Leo Beebe)進行了醜化。影片中,里奧找理由拒絕了肯·邁爾斯參加當年的勒芒耐力賽。以至於,最終福特再次慘敗而歸,再一次輸給了法拉利。

時間到了1966年。這一年,福特和法拉利的爭奪進入白熱化:福特率先拿下 Daytona 24 小時耐力賽冠軍,隨後是 Sebring 12 小時耐力賽。而法拉利則拿下了 Monza 1000 公里耐力賽、Targa Florio、Nurburgring 和 Spa。

最終的裁決來了!

1966 年勒芒 24 小時耐力賽!福特有謝爾比坐鎮,同時還有肯·邁爾斯,以及布魯斯·邁凱倫駕馭賽車,沒理由錯過勝利。比賽開始一小時後,福特便獲得了領先優勢,但夜幕降臨後法拉利奪得頭位。然而大雨傾盆而至,兩台 Ferrari 330 賽車退賽,只剩下頭車孤軍奮戰。

日出後,一台福特 GT40 因燃油洩漏退賽,孤軍奮戰的法拉利仍然保持領先,但是!這台法拉利 330 P3 賽車發生爆胎退賽,至此賽場上全部法拉利退出了比賽。對手的退出,賽場上就只剩下了福特在獨孤求敗。

最終,福特終於完成了勒芒 photo finish 的壯舉!(獲得冠、亞、季軍)布魯斯·邁凱倫和克里斯·阿蒙駕駛的 2 號獲得冠軍。肯·邁爾斯和丹尼·休姆駕駛 1 號獲得亞軍。5 號獲得季軍。

(1966年三輛GT40同時衝線。)

1966 年至 1968 年 Prototype 原型車賽場法拉利全面潰敗,福特接管勒芒開始了統治王朝,1966 年至 1969 年間連續四冠!法拉利最終於 1973 年宣布退出勒芒,將重心放在一級方程式賽場。

所以說,從大的程度上,福特是勝利者,福特二世也是牛逼級人物。

但在《賽道狂人》所展現的內容上,則是相反的。在這部片裡,福特二世就是個只關注買車的毫無血性的商人,福特公司裡也充斥著只在乎個人利益的陰險小人,福特整個就是一個腐朽的沒有未來的企業。而法拉利,儘管缺錢,但恩佐·法拉利則是一名真正的企業家,願意冒險,力圖把工作做到極致,認賭服輸。

這也是電影片名被叫做《福特與法拉利》的緣由。真正的主角就是福特與法拉利兩家汽車公司之間的角力,儘管法拉利在片中佔據的戲份並不多,但都不影響故事的完整度,至於肯·邁爾斯與卡羅爾·謝爾比,都是配角,都是棋子。

但電影的魅力,在於它有自己的電影語言,它有自己的角度,還有自己的剪輯方式。於是,在這部影片的直接呈現上,肯·邁爾斯與卡羅爾·謝爾比就搖身一變,成了故事的主角。

也因為電影語言的巧妙應用,《賽道狂人》最終PK掉了《星球大戰9》《從前,有個好萊塢...》《1917》《喬喬兔的異想世界》《小婦人》《小丑》等實力大片,最終拿下了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與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你可以說這只是技術獎,但能夠無論如何,獎項沒有任何水分,能勝出靠得只有硬實力。

四、商學院學生應該學到啥?

我們再來看看《賽道狂人》到底演了些什麼?

對於商學院的學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是福特的天才員工肯·邁爾斯、卡羅爾·謝爾比與僵硬腐化的體制之間不可融合的矛盾。大企業病的突出表現之一,就是常常會扼殺部分優秀員工的創造力,陷入到無休止的人事鬥爭中去。

謝爾比多次強調,贏得冠軍不只是砸錢那麼簡單,你不能靠官僚系統來贏得比賽,正如區區一份文件都要經過20多個人才能到亨利·福特二世的手中。

肯·邁爾斯和利奧·畢比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在福特新車型亮相的時候。當時,邁爾斯的兒子正在撫摸與觀察這輛展示用的汽車,結果被里奧diss,以為他不過是個熊孩子。

然後,邁爾斯出來護子,並與利奧正式交流。里奧說他的身份是福特副總裁。正常人肯定都是巴結他、討好他,然而邁爾斯非但不這麼做,反而直言不諱地說出這輛車的缺點,還給了利奧改進的建議。

但這是公開場合,新入職的小員工居然不給公司二把手面子,還大言不慚地提產品建議。這種情況是不被允許的,不懂事的新員工的無禮行為也很難被接受。

華為一新員工,剛到華為時,就公司的經營戰略問題,寫了一封「萬言書」給任正非。任正非批復:「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

無獨有偶,阿里巴巴馬雲也有類似的觀點!他曾經表示,入職不到一年的員工,千萬別給他提發展戰略和發展大計這類的問題,誰敢提誰就離開吧!

任正非與馬雲當然沒有錯,但里奧卻錯了。因為邁爾斯提出的不是福特公司的經營問題,不是企業的大戰略問題,而是針對一個具體產品的具體建議。畢竟,在這方面,邁爾斯才是專家,里奧不在產品的一線作業,當然比不了邁爾斯。但是,里奧錯誤地認為邁爾斯就是個刺頭,是在挑戰他的權威。

惡之源,就此注定。惡之果,必將會爆發。

新入職小員工被公司二把手穿小鞋,這注定了接下來一定會發生問題。

里奧需要的是絕對服從,而不是挑戰。里奧是福特的二把手,他的思想其實代表了福特。因為福特收購法拉利,也要求恩佐·法拉利要絕對服從亨利·福特二世。

恩佐·法拉利拒絕被福特收購,是因為他不認可福特公司那種要求賽車手服從命令的理念。

正如邁爾斯所說:他們眼裡只有自己利益,只想討好自己的上級。他們雖然討厭自己的行為,但他們更討厭、更恨像你這樣的人,因為你跟他們不是一類人,因為你比他們聰明,因為你與眾不同。

利奧對亨利·福特畢恭畢敬,也要求別人也這麼對他。邁爾斯不肯,就必將遭到報復。

1965年勒芒,利奧隨便找了個理由剝奪了邁爾斯參賽的資格。結果就是福特慘敗,全軍覆沒。

(歷史現實中,肯·邁爾斯參加了1965屆的勒芒耐力賽,只是因為變速箱故障退賽。這一屆,和邁爾斯作為搭檔,駕駛同一台車的隊友正是第二年搶走他冠軍的邁凱倫創始人布魯斯·邁凱倫。對了,作為賽車手,邁凱倫同樣很偉大,而且他也像肯·邁爾斯一樣,死於賽車測試。)

(左為布魯斯·邁凱倫,右為肯·邁爾斯)

影片中,1966年的勒芒賽事,也是邁爾斯與謝爾比在爭取之下贏到的資格。

影片中,亨利·福特二世就是不欣賞邁爾斯,於是他和利奧就是不允許邁爾斯參加勒芒。這迫使謝爾比以他的公司為賭注換取讓邁爾斯參賽的機會。

如果邁爾斯在Daytona奪冠,福特就允許他參加勒芒;如果邁爾斯沒能在Daytona奪冠,謝爾比就把公司送給福特。

Daytona比賽過程中,利奧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車手的選定、速度、戰略的規劃,甚至連油門該踩到多少轉都是我們決定。他們要求邁爾斯不能超過6000轉,這個規定嚴重限制了邁爾斯的發揮。幸虧謝爾比違背了命令,允許邁爾斯踩到7000轉,才讓邁爾斯奪得了冠軍。

這就說明福特只想著怎麼控制賽車手,怎麼讓賽車手服從命令,這和體育精神是背道而馳的。典型的一群業餘人士去指揮專業人士。

勒芒比賽時利奧再次這麼做。邁爾斯破了圈速記錄,所有人都很高興,包括亨利·福特,唯獨利奧表現得很失落。

甚至說:邁爾斯不能把車開得那麼快,這不在計劃之中。

甚至,為了阻止邁爾斯的發揮,福特在謝爾比車隊之外,還組建了其他車隊。

當法拉利所有賽車退出比賽,福特車隊的表現拉風,眼看著就可以包攬冠亞季軍時。里奧再次出了餿主意,他要求三輛車並線衝過終點,好讓福特的品牌得到最大化的展示。

邁爾斯遵從了命令,結果卻失去了已到手的冠軍。

(影片裡里奧·畢比被黑成了翔,現實中里奧與謝爾比之間的合作其實還不錯。而且,里奧沒有參加收購法拉利的談判。片中里奧與謝爾比之間的衝突,很多來自於與謝爾比一同贏下1959年勒芒的Wyer,他在1963-1965年間是GT40項目的負責人,是謝爾比的前任。現實中,里奧確實在福特二世的默許下下達了三台GT40同時撞線的要求,而謝爾比也接受了。里奧在這裡只是一個傳聲筒,甚至,責任連福特二世都不能算。因為三台車並線衝關,實際上是勒芒組委會提出的,是他們主動找的了里奧。當時,賽場上的前三名都是福特 GT,所以勒芒組委會希望福特方面安排三台賽車在最後時刻同時衝線。勒芒歷史上從來沒有相同車隊的賽車並列第一的時刻。成全福特的同時,勒芒官方也希望藉此擴大賽事的知名度。身為公關專家的里奧·畢比,站在福特的角度考慮後覺得這個想法非常不錯,自己的車手同時衝線既能創造歷史,也可以避免內鬥造成的不確定因素。畢比自己並沒有急於下決定,二世迅速請示了福特二世,福特二世也覺得這個想法不錯,下令就這麼辦。里奧這才找到了謝爾比,告訴了他公司的想法,謝爾比接受了。在邁爾斯最後一次進入P 房時,謝爾比告訴他要放慢速度等待後面的布魯斯·邁凱倫,並讓兩人同時衝線。儘管肯·邁爾斯的性格桀驁不馴,但在二戰時他曾經是一名坦克兵,尊重紀律聽從命令,在他的骨子裡已經生根發芽。就這樣,邁爾斯的包容與奉獻精神讓他決定成全福特的願望。)

天才賽車手,輸給了自己,輸給了企業文化。不僅里奧如此苛刻,福特也好不到那裡去。

面對賽事,恩佐·法拉利自己就是賽車手,所以他尊重賽車運動和賽車手。而亨利·福特就是一個商人,他和利奧都不尊重賽車運動和賽車手,用肯的話來說就是「賣車的就是賣車的」。福特做賽車,不是為了比賽,不是為了冠軍,只是為了賣更多的車。

恩佐·法拉利都68歲了還在勒芒現場看完了整場比賽,是真正的賽車迷;而49歲的亨利·福特二世(只比邁爾斯大1歲)看了一半就坐直升機走了,直到比賽快結束的時候才回來。(現實中,恩佐·法拉利並沒出現在勒芒賽場。)

種種細節都表明恩佐·法拉利才是真正尊重賽車,亨利·福特和利奧只是商人罷了。法拉利才是追求完美,福特只是賣車的。

當勒芒宣布冠軍是邁凱倫的時候,所有人都去為邁凱倫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邁爾斯脫帽致敬。

所以,這部電影的片名叫《福特VS法拉利》,雖然最後福特的賽車手戰勝了法拉利的賽車手,但是福特精神真的戰勝了法拉利精神嗎?

儘管影片中法拉利的存在感非常低,但整部電影都在說法拉利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反倒是福特高層自私、虛偽、世故。

所以,這部片裡,賽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商業的邏輯才是更重要的事。

從這部片裡,你可以看到員工寫作,看到企業文化,看到企業管理,還有企業併購,以及天才的創造精神。

五、這部片的演技與亮點

任何一部好的體育電影,都能讓運動與人之間的聯繫變得更緊密,這互利共生的關係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百萬美元寶貝》中的弱勢拳擊手,《弱點》中的孤兒橄欖球員,《花樣女王》中有著虎媽和家暴丈夫的花樣滑冰運動員,都讓體育運動與人性、人生或者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

《賽道狂人》雖然大部分對話和情節都與汽車有關,但影片實際上講的是性格、命運和衝突,是兩個熱心的人,他們一生致力於賽車運動,以及用這種激情如何使他們團結起來取得勝利。

而這也正是獲得奧斯卡青睞的重要原因。

在這個故事裡,起因就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而也正是有了這個基礎,讓影片中的角色都蘊含了商業競爭體系中各個維度的關係。

福特二世是金字塔的頂層,大權在握,生殺予奪;馬特達蒙飾演的謝爾比是賽車設計師,承上啟下;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邁爾斯是車手,對車的熟悉程度超過了自己妻子。有意思的是,這三個人都處在各自的人生低谷時期,而一場賽車比賽,將他們聯合在一次,迸發出了激烈的火花。

貝爾似乎就是為這個角色而生,作為好萊塢著名的橡皮人,他剛剛吃胖了演副總統切尼,然後馬上就變成瘦猴子來演邁爾斯。(奧斯卡欠貝爾一個影帝!)他在研究了真實的邁爾斯各種資料後,將那種固執的性格展現的無比「令人討厭」,脾氣臭的也能超越賽車百公里的提速。

邁爾斯參加過二戰,對自己的價值觀從不動搖,但他總能將自己執著的事情加以證明。對他來說,汽車和引擎是為了達到最佳性能而需要調整的工具,他可以感覺到汽車與地面和空氣之間關係的準確性,並指出最有效的調整方法,以使其達到最佳平衡。但他對穿西裝的男人表現出直率的蔑視,這也使得他在第一年被取消了參賽資格。

幸運的是,他的身後有謝爾比。這個喜歡養雞的前賽車手,也像邁爾斯一樣了解汽車,同時還具有足夠的機智和狡猾,不論是跟福特汽車高層的溝通,還是在比賽當中對法拉利車隊使用的小手段,都讓他在任何爭鬥中都保持了自己的地位。片中謝爾比經常嚼著口香糖,有時甚至滿嘴跑火車,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角色的魅力,而他開著賽車載著福特二世兜風的場景,也預示著他雖然結束了職業賽車生涯,但一定會在研發和支持邁爾斯比賽中實現人生目標。

導演在表現兩個人之間關係的時候,確實花了心思。除了在調試賽車過程中表現他倆的專業,還有一場兩人掐架,到最後竟然用麵包當做武器來結束。這種明星之間的化學反應,是觀眾非常樂於見到的,比如昆汀的《從前,有個好萊塢...》中的小李和皮特就把這種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影片還有一個切入口,來表現邁爾斯的感情生活,那就是他的家庭。邁爾斯開的汽車修理廠面臨倒閉,家庭經濟來源緊張,但在他身後有無微不至支持他的妻子,和一個同樣喜歡賽車的兒子,這種親情的支撐,也讓一部賽車電影裡始終貫穿著一條洋溢著溫暖氣息的情感鏈條。

邁爾斯雖然桀驁不馴,但跟兒子在一起時,就變得父愛如山。比賽結束,就要帶著兒子兜風,體驗風馳電掣;兒子詢問工作人員賽車服的防火特性時,也體現了對父親的關心。影片最令我難忘的,不是賽車的激烈場面,而是邁爾斯在魔術般的黃昏時刻,向崇拜他的兒子解釋「臨界點」的禪意時,更全面地表現了邁爾斯的性格。無論是作為賽車手還是父母,在引擎轟鳴聲的賽車電影中,這首特別安靜的父子插曲消除了所有的噪音。

作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且片長150多分鐘的電影,很有可能羅列事實,枯燥煩悶,但本片沒有使用炫技的手段,即使賽車場面,也不像《極速風流》那樣酷炫,各種切割和剪輯。完全的傳統拍攝手法,只是在中間製造各種懸念,切實做到了收放自如,鬆弛有道。

這種懸念,是通過人物對話產生,進而隨著情節反轉,有效地推進故事的進展。有趣的是,這些懸念基本都是由通過福特二世來實現的,畢竟,他才是各種決策的最終決定人。開篇的收購法拉利失敗,竟然是由於菲亞特的插手(真實歷史不是這樣,菲亞特收購法拉利要晚於福特計劃6年);第一次參加勒芒比賽失利,謝爾比去遊說福特二世,福特二世先是憤怒,進而沉默,在望著窗外的工業生產場景後,先發表了一通財大氣粗的話語後,直接決定了讓謝爾比在今後賽車計劃中全權負責;在到底是否選擇邁爾斯作為選手的緊張情節中,福特二世在體驗謝爾比駕駛的賽車時尖叫不已,痛哭流涕,讓這種懸念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當人們稱讚一個導演時,一般都是在說明這個導演有著獨特的易於識別的風格,比如昆汀塔倫蒂諾,韋斯安德森,諾蘭等等。但本片導演詹姆斯曼高德卻是個例外,如果沒注意電影中他的名字,就不一定知道電影是他導演的,畢竟他的作品跨度比較大,《行屍走肉》、《金剛狼2-3》、《致命ID》、《決鬥尤馬鎮》等等,但他的作品質量基本都很過硬,特別是這部《賽道狂人》。

因為,不管觀眾是否喜歡賽車,都會對這部電影大加讚賞。普通觀眾看到的是精彩的賽車場面,尤其是最後30分鐘,濃縮了勒芒24小時拉力賽的精華;故事上,也能讓人了解50多年前那場商業史上的經典大戰。福特二世及其高管了解汽車,謝爾比和邁爾斯了解比賽,但這兩件事不對等。福特高管利奧比比(這傢伙確實太能逼逼了)不斷破壞他們的企圖,他擔心的是整體企業形象以及最能體現福特品牌的因素。謝爾比和邁爾斯致力於一個非常具體的目標,實現該目標通常與公司考慮多個目標的需求相衝突。在整個故事中,導演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了藝術與商業如何碰撞的主題。

而喜歡賽車和技術的觀眾,看到的是GT40、各種野馬、法拉利等經典款式,還有對比賽拍攝手法的震撼。

拍攝方法一:合成拖車。

導演和拍攝團隊使用的第一樣工具,就是合成式拖車。將車放在拖車上拍攝,這是拍攝賽車的常見做法。這種拖車加裝了超低底盤的攝影平台,讓被攝車輛放置於平台上,隨拖車前進。這麼拍攝能使賽車周圍環境和光線隨拖車前進發生變化,能夠非常真實的製造出賽車行駛的錯覺。而且演員不必實際駕駛,他只需要專心表演就可以。

但不同的是,如果只是拍攝平常的駕駛場景,普通卡車便可在低速狀態下拖著車輛完成拍攝。可《賽道狂人》是賽車電影,所以製片方用了特製卡車,能拖著仿製賽車高速行駛。而且拖車的速度也需要足夠快。同時賽道前方需要無障礙的視野來保證拖車司機安全駕駛。這種拖車在向後拍攝時畫面效果最佳,可以很好展示演員面部和後方賽道的場景。

拍攝方法二:車拍支架。

本片中,車拍支架托盤可以把攝影機安裝到汽車或拖車上,用來拍攝賽車側面視角的畫面。它是個水平機位,與車窗平齊,在上面通常布滿了可以固定攝影機或燈光的安裝點。支架托盤常用車載吸盤和連接桿連接,這取決於托盤需要承受的器材重量和運動幅度,有時連接的吸盤能達到十多個。

拍攝方法三:半賽車半拖車特製車輛

有時即使有高速拖車的協助,攝影師也沒法拍下時速超過百英里的真實賽車過程,而且他們也沒法穿過擋風玻璃完成拍攝。為解決這個問題,團隊創造了一種全新解決方案——半賽車半拖車的特製車輛。這樣前半部的仿製賽車能安裝4台攝影機,同時高速行駛,演員還可坐在賽車裡通過無線電與導演溝通,但駕駛控制是通過拖車來完成的。

通過全方位的技術改進,製作團隊發明了各種輔助裝備和攝影技巧,導演和他的攝製團隊再現了上世紀60年代的賽車傳奇,創作出了全新類型的賽車電影。在後期特效中,CGI只用於隱去各種線纜在畫面中的影響,從而讓整個賽道更顯本色。

總之,這不是非常不錯的影片,無論從賽車的角度,還是從企業管理的角度,都可以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

值得好好來看一看!

註:本文參考了且不限於以下文章,特此感謝! 《五十年前汽車界的「戰爭」:收購未果 福特三戰法拉利》

《狠狠地踢法拉利的屁股!福特和法拉利的恩怨故事》

《聊聊真實的肯·邁爾斯和卡羅爾·謝爾比》 《福特vs法拉利:大車廠的博弈,賽車手的悲歌》 《Ford v Ferrari的幾處不同於現實的細節》

&本文系與杜一無二先生合作寫作,版權屬於兩人共同所有。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