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賽道狂人》影評:對抗與超越
賽道狂人影評沒有衝突的劇本不是好劇本。
賽道狂人這部電影就直接把衝突寫在了片名裡《福特 v 法拉利》,基於1966年由前賽車手、著名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帶領的賽車團隊駕駛福特GT40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終結法拉利的六連勝,並且留下了三車併排衝線的著名場景,但同時造成賽車手肯·邁爾斯被迫「讓出」冠軍位置的真實事件改編。影片呈現了驚險刺激的賽車場面,但只是賽車的較量、競技的快感並不足以撐起2個多小時的電影,體育題材的電影通常都有更深層的思想附靠在競技和衝突的框架上。
福特 v 法拉利
表面看似是兩個賽車品牌之間的競賽,實則是雙方的老闆福特和法拉利本人的較量。福特老闆亨利福特試圖收購法拉利公司未果,還被法拉利狠狠地語言羞辱之後,決定專門開發一輛賽車以擊敗勒芒賽場上的法拉利。由於兩個男主都是受雇於福特一方,故事也是在福特的視角上開始敘述,本以為法拉利理所應當會被塑造成反面形象。事實恰恰相反,福特基本被黑了個體無完膚,法拉利卻盡顯王者風範。有多少人看完在心裡大罵福特垃圾,要買就買法拉利(說得就好像誰都能買得起一樣)。
影片在雙方剛出場時對其工廠分別做了展示。福特工廠用了冷色調,光源是白色熾光燈,整齊排列在流水線上的汽車是灰藍色,工人的衣服是灰棕色,廠房寬廣卻被一根根灰色的金屬支柱分割,跟人一種冰冷沉悶的機器感。
而法拉利工廠則是暖色調,光源是寬大的窗戶外照射進來的陽光,正在製造中的賽車是火紅的,工人衣服是棕黃色的,房間不大但沒有任何視線的阻擋。身為老闆的法拉利本人就坐在明亮的大門口悠然的喝茶,看起來非常享受。
再看剛出場的福特二世,則站在高台上俯視著工人,氣勢凌人發了一頓火:「你看看你幹的這狗屁活,老子倒閉了都是因為養了你們一群廢物,乾不好趁早滾蛋。」簡直堪稱最噁心的領導講話模版。
從這個簡單的對比中就能看出雙方高層對待車的態度的天差地別,福特製造的是商品,法拉利製造是藝術品。
這樣也就不難理解,福特在出席勒芒比賽時的種種迷惑行為了,比如比賽半截就高調帶著美女坐著直升飛機離開去參加宴會,第二天姍姍來遲,完美錯過了比賽最精彩的部分。法拉利老爺子則全程在場,認真看完比賽。
當然最令人氣憤的是,福特在最後欣然同意讓邁爾斯減速,以完成三車同時撞線的成功營銷。這種不尊重賽車手、不尊重比賽的舉動與法拉利向對手邁爾斯脫帽致敬的紳士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輸了比賽的法拉利才是真正懂車愛車之人;而獲勝且賺足噱頭的福特終究只是個充滿銅臭味的商人。
這樣看來,對賽車保持著純粹的赤誠之心的法拉利和兩男主才是同一戰線的戰友,而利慾薰心官僚做派的福特高層其實才是本片的唯一反面角色。
謝爾比 v 利奧
福特的副總裁利奧·貝貝可以說是本片最令人厭惡的一個角色。真實的利奧並沒有那麼卑鄙可恥,但是電影裡把故事所需要的反面特質都安在了他一人兒身上,可是一點面子都沒留。他對老闆溜鬚拍馬,對手下盛氣凌人,對邁爾斯百般刁難,也是最終導致邁爾斯「讓」出冠軍寶座的罪魁禍首。
影片最主要的衝突就是謝爾比和利奧之間的對抗,或者說是謝爾比和邁爾斯所代表的體育精神、對信仰的自由追求,與利奧所代表的官僚主義、對利益的貪婪,之間的對抗。相比之下,福特與法拉利之間的較量就只是個幌子。
說實話,這個衝突表面起因還挺幼稚的,耿直的邁爾斯當面懟了利奧一次,就不幸被利奧記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之後兩人就沒什麼正面交鋒了,全是謝爾比在頂住利奧的不斷施壓和威脅,謝爾比接連兩次去找福特當面據理力爭,謝爾比在邁爾斯比賽時還要盯著利奧時不時的小動作。有了謝爾比,邁爾斯才能心無旁騖地全心投入到賽車和比賽上,突然想起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但是,惡人最終得逞,福特賺足了眼光,利奧邀功受獎,具有某種英雄色彩的邁爾斯和謝爾比只能並肩離開本應屬於自己的榮譽。賣車的滿載而歸,愛車的黯然離場。
邁爾斯 v 謝爾比
who are you?
這是影片在開頭就拋給我們的問題。7000rpm作為極速的標尺,在影片中反復出現,邁爾斯追求著它,達到了它,超越了它。這個過程同時寓意著邁爾斯追尋自我,實現自我,最後超越自我。
在勒芒比賽的最後一圈,影片用影像與這段旁白進行了互文。環境聲中引擎聲漸漸隱去,舒緩的音樂浮出,在他的之前和之後只有筆直的賽道,鏡頭從飛馳的車身逐漸聚焦到邁爾斯的臉上,從比賽本身轉移到了邁爾斯的精神層面。
我想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聽到了這句"你是誰?"但是答案是什麼,導演並沒有給出沒有任何插入的鏡頭進行回答或提示,只是一個長長的臉部特寫。隨後,邁爾斯減速,等到另外兩名隊友一起衝過終點線。
現實中的肯邁爾斯有一段話,「我是機械師。這一直是我整個職業生涯的方向。開車是一種愛好,對我來說是一種放鬆,就像打高爾夫球對別人一樣。我想開一級方程式賽車,不是為了大獎,而是想看看它是什麼樣子。我想一定會很好玩的!」
邁爾斯對賽車的熱愛已經超過了比賽本身,那是一種純粹的愛,不摻雜任何名譽金錢等雜質的熱愛。他最後也在這種熱愛中離世,可能也是一種幸運。
所以,導演用了遠景來展現最後那場剎車事故,盡可能減少了爆炸的視覺衝擊,也弱化了整體的悲劇色彩。
再說邁爾斯背後的男人謝爾比,他是邁爾斯的朋友、夥伴和伯樂,曾經也是出色的賽車手的他和邁爾斯英雄惜英雄。
嚴格來說影片是從謝爾比的一次告別開始,又以另一次告別結束。這兩次告別都有一個同樣的「儀式」,被導演用幾乎同樣的鏡頭表現出來。
第一次是謝爾比被告知因心臟病不能參加比賽,他與自己的賽車手身份告別。第二次是在歸還了象徵友情的邁爾斯的扳手之後,他與故人的告別,也許也是與自己的賽車手身份的再一次告別。至此邁爾斯的故事才算完滿結束。
著名「橡皮人」克里斯蒂恩貝爾飾演肯邁爾斯,為了演好這位外形消瘦的賽車手,怒減40多磅,再現彈簧身材。馬特達蒙扮演卡羅爾謝爾比,又收獲一隻蝙蝠俠,而且還上演了菜雞互啄版伯恩大戰蝙蝠俠,但是就名為「打架」,實為……
這部電影獲得了第92界奧斯卡的最佳剪輯及最佳音效剪輯獎,並且獲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為了減少預算,導演儘可能縮減了賽車戲,用文戲來填充,但是最後敘事流暢,張弛有度,比賽場景非常精彩,就算賽車小白也能充分感受到極速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