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賽道狂人》影評: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流水線醜小鴨眼中的

賽道狂人影評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流水線醜小鴨眼中的《賽道狂人》

我喜歡天才傳記片。喜歡看傳記片的醜小鴨,總想從白天鵝的故事中找到它曾經也是醜小鴨的證據。但有些白天鵝從小就是好看的小天鵝(鳴謝影視行業資深專家怪老師送我這句毒雞湯^_^),比如超級天賦型選手Ken Miles,維基百科甚至懶得寫上他小時候上過哪家技校。碰上這樣的天才學徒,能修車能開車又懂設計,天生的藍翔教授+頂級車企首席試駕員兼主力工程師,母校可真沒法拿他做廣告,其他學員學不到這程度吵著退學費咋辦。普通人有望成為教育流水線批量生產出來的人才,而天才註定要受到流水線模式的限制。

看完電影我問怪老師,豆瓣影評放眼望去,大批網友看過這片子紛紛嫌棄福特,憤怒表示買車再也不買福特,福特公司難道不想花重金阻撓電影上映。怪老師:福特家大業大,才不在乎這點兒小事。也對哦,福特沒必要為了這點事兒槓上同樣家大業大的福克斯。電影中和現實中的福特做過不少坑爹決策,但這不等於它是一個爛到骨子裡的公司。好電影的格局也不會侷限於批評一家公司。《賽道狂人》呈現的爛到骨子裡的東西,不只是區區一家公司的坑爹決策,而是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歷史規律。再英明的決策者也無法改變歷史規律。人類文明進步靠的是實幹家,而人類社會總是不可避免地要阻撓實幹家飛馳向前的腳步。至少我為天才機械師流下的熱淚,不只是對福特的憤怒。一份文件要傳過20隻手才勉強上達天聽,豈止是福特一家而已?哪個底層員工沒有為了做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填上幾百張表格、疏通十幾二十個部門的人際關係,最後往往還做不到?並不是每一個優秀的員工都能遇到Shelby這樣的知己,為了做好一件實事,西裝革履處處碰壁,怒下血本鋌而走險。而他們最終只是龐大的商業機器內部的小小螺絲釘而已。

當一個優秀的螺絲釘,本身已經是高難度小概率事件。本碼字工看完電影的第二天,收到洋洋灑灑5頁匿名審稿意見,大意是說我的論文勇猛度3星、嚴謹度3星、精美度1星,小修小補也許能改造成經濟型家用車或者自殺式跑車,離高精尖跑車需要的勇猛度5++、其他方面全5星還有一段漫長的距離。回頭再看一遍電影,我彷彿是開頭那個造訪修車庫的土鱉客戶,趾高氣揚地想開高級跑車結果開不好,聽說自己的水平只適合開基本款家用車,惱羞成怒拂袖而去。誰知道呢,菜鳥司機多練練將來未必不能開跑車,正如小演員試鏡失敗百餘場未必混不出來,但不能不接受現實,總有那麼幾個叫人氣炸肺的天才,兜兩圈就能精準判斷眼前這輛車的個性特質,而且知道如何改進、如何駕馭。行內普通人眼中的Ken Miles,也許就像菜雞小學者我眼中的學者詩人或詩人學者,同時精通評介、研究和原創,而這三門手藝任何一門都要耗盡普通人三生三世的努力。

天才選手幹業務一定能大放異彩嗎?也不是。電影告訴我們,優秀的賽車手也不是沒可能被對手耍花招夾來擠去,甚至撞車翻車葬身火海。愛死李四叔(貝爾的扮相像極了《疑犯追蹤》的糙漢李四叔,我看著他全程腦補李四叔挺槍躍馬的英姿)賽場上的英式咒罵:bloody hell! bloody joseph!

賽車電影理論上難逃類型限制,故事哪怕稍微平淡一點,也許注定只能成為優秀的賽車電影、體育電影、傳記片或者商戰片。我看正片之前不知道這部是衝奧片,只簡單搜了搜劇情梗概,以為是體育商戰爽片。點開看只求一時爽,沒抱其他期待。進度條2/3,爽得心滿意足;看完最後1/3,心想這電影不去評獎嗎,一搜果然橫掃重磅提名。

不是所有的好素材都能變成好故事,看到李四叔灰飛煙滅的結局,遲遲緩不過來,不得不承認電影講了個極好的故事。一代天驕歸於寂寥,心曠神怡馳騁在茫茫群山之間,忽然剎車失靈葬身火海。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這個情節當然不是完全沒有預兆,前面早已埋過伏筆,只是我以為伏筆早就收束過了。李四叔第一次剎車失靈逃出火海,老工程師安慰他兒子,沒關係哦,賽車服防火隔熱的。小朋友:可是那誰誰在某場比賽還是燒死了。老工程師:只要逃得出來就沒事。嗐,即便是菜鳥觀影人員如我,也不可能認不出這是個伏筆,後面剎車肯定還得失靈,肯定有跑不出來的情況。於是坐等好戲。看到團隊忙裡忙外改進剎車,哦好的,你們要收束伏筆了。看到李四叔第一圈車門關不上給人一錘子錘死車門,哦好的,是不是馬上就要逃不出來了?結果直到比賽結束,這叫人鎚死的車門也沒把李四叔悶死在裡頭。而我的注意力悄然轉向李四叔沒拿冠軍的憤怒和落寞。然後才恍然大悟,沒拿冠軍竟不是最後一記重錘。無論你是女媧精心捏出來的小泥人,還是女媧拿鞭子隨便甩出來的泥漿顆粒,最終都要塵歸塵土歸土。

這不能怪我事先不知道李四叔的真實結局,即使提前知道,我的預期最多是一句片尾字幕,「Ken Miles死於勒芒兩個月後的一次公司內部試駕」。而實際的片尾字幕寫的是,「Ken Miles受到廣大賽車迷的愛戴,入駐美國賽車名人堂」。片尾字幕沒有交代一條令人心碎的後續,並駕齊驅的三位福特車手之一Bruce McLaren,因創立McLaren公司入駐國際賽車名人堂。而Ken Miles至今仍然只留在美國賽車名人堂。試想假如Ken Miles沒有服從公司安排減速,一舉奪得同年度大滿貫的世紀成就,國際賽車名人堂何足掛齒。當然,命運的這點兒捉弄,在極限運動的生死無常面前,又顯得微不足道。

李四叔活成了我想要的模樣。對本職工作的精通執迷,對人情世故的冷眼洞察,確實只有片尾的巍巍青山可與之相配。

嘟嘟-嘟-嘟嘟的暴力摩托配樂太適合打雞血用,每天聽一會兒,精神振奮幹活兒不累。

Ken Miles真人比電影還要傳奇,體格矯健,眼疾手快。二戰期間負責開坦克,有一次走路上不巧碰見一個德國軍官,反應速度極快,迅速掏槍秒殺敵人,救自己一命。他所在的坦克部隊是開進柏根-貝爾松的第一批,然而安妮?弗蘭克沒等到那一天,幾個月前病逝於柏根-貝爾鬆集中營。歷史大事件中的兩個傳奇小人物沒能擦肩而過。

戰後沒什麼錢,一邊開修車店一邊跑業餘比賽,脾氣暴躁人緣差,沒贊助商支持他參加職業比賽。跑業餘比賽沒錢拾掇護具,全靠技術保命,「他能活在世上,足可見技術多麼高超」。修車店倒閉,他加入Shelby American,一步步乾到競賽部門經理兼工程師兼試駕員,這才是電影開始的地方。

原著裡的Ken Miles說過,他寧願死在燃燒的賽車上,也不想死於癌症。唉,算是求仁得仁嗎。電影對法拉利的賽車精神充滿崇敬,虛構了老法拉利對Ken Miles脫帽致敬。虛構得合情合理,勇往直前的賽車英雄確實是法拉利企業文化所看重的。現實中有些賽車手不願意跟著法拉利乾,不想玩命,只想好好活著。惜命的賽車手未必能在福特旗下安穩保命,生死置之度外的賽車手也未必想去法拉利。50年代法拉利曾經邀請Shelby擔任簽約賽車手,Shelby沒有答應,理由是歐洲賽車沒錢賺,想留在美國發展。電影觀眾設想的風雲際會並非絕無可能,只是人各有志,而且企業文化不是求職的唯一考量。

Ken Miles遇到Carroll Shelby,算是罕見的風雲際會。Shelby業務能力和人際關係俱佳,遊走在大車企的夾縫之間,給手下工程師們留足了全身心工作的空間。在他這裡搞創意修改不需要冗長的流程,想改動哪裡,一錘子下去就可以。沒有這樣的老板撐腰,李四叔的爆脾氣可如何安放。唉。

當年看過《拯救大兵瑞恩》差不多也像現在這樣好幾天緩不過來。感謝創作人員一念之慈,悲劇的重錘落下之後,安排一段憂傷的柔板,以免觀影心理素質極差的觀眾(比如我)痛哭流涕跑出電影院,影響電影院周邊商戶的生意可就不好了。可惜最後一段柔板作用其實有限。我同意一些影評人的說法,悲劇過後的尾聲未免有點空洞。Ken Miles再也沒有機會奪回屬於自己的大滿貫,Shelby從今往後要揹負虧欠了好朋友的重擔。電影只講到Miles死後六個月,實際上Shelby一生都沒有放下這段刺骨剜心的遺憾。馬特·達蒙前期鑽研角色看了不少Shelby紀錄片,Shelby提到Ken Miles總是有些哽咽,晚年依然如此。然而放到電影裡,思念故人的傷感,最多是給觀眾的安慰獎,沒有太多值得挖掘的內容。

電影篇幅有限,後續的現實情節才更令人扼腕。Shelby堅稱,Ken Miles無可替代,找不到和他同樣優秀的人取代他的位置。歷史的冷眼可不這麼看待問題。同款車型連續四年奪得勒芒冠軍,即使後來的賽車手不是天才級別,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逝去的前人顯得不再重要。也許電影最後可以簡略呈現一下隨後三年的勒芒,仍然是萬眾矚目的比賽、熙熙攘攘的人群、意氣風發的賽車手、緊張待命的維修團隊。斯人已逝,一切如常。或者電影也可以簡述一下Shelby後來的職業生涯,福特奪走了他知心好友的大滿貫,現實中的他卻不能像電影尾聲那樣長期閉門謝客。事實上他後來繼續與福特合作。含著眼淚獨自追念終歸只能是安慰獎,擦乾眼淚繼續假笑才是真實的人生。晚年Shelby想為故友做點什麼,辦所技校設立一個Ken Miles獎學金,這個願望好像沒能實現。

?我怕我沒有機會

跟你說一聲再見

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

明天我要離開

熟悉的地方和你

要分離

我眼淚就掉下去

我會牢牢記住你的臉

我會珍惜你給的思念

這些日子在我心中

永遠都不會抹去

我不能答應你

我是否會再回來

不回頭

不回頭的走下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老法拉利說過,賽車奪冠,一半靠車輛,一半靠車手。同理,電影成功,一半靠劇本,一半靠演繹。本來我對劇本有一絲遺憾,馬特達蒙的Carroll Shelby形象不夠立體,而這部電影明明可以做到雙男主交相輝映。看了背景故事,意識到Shelby的戲份足夠豐富,劇本沒有虧待他,是他沒有承擔起劇本賦予他的重任。

看看人家貝爾的前期準備工作:為了展現二戰老兵Ken Miles體格矯健、性格堅忍、賽車激情吞噬正常生活,特意量身打造了一副嶙峋的硬漢形象。李四叔平時一根針都紮不出一句話來,一旦開口,態度溫柔而言辭犀利,貝爾確實演絕了李四叔的寵物狗/鬥牛犬雙面特質。沒有台詞的部分,表情和情緒的斗轉星移更是絕妙。勒芒最後一圈,李四叔奔馳在灑滿陽光的狹窄直道,前一秒實現了完美一圈正在怡然自得哼歌兒,下一秒眼神裡悄然揉進一絲憂傷決絕,為了報答知遇之情、為了好朋友的前途,下定決心放棄個人榮譽。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一雙美目嫣然一笑,分明要提前告訴觀眾,你們馬上就要知道的烏龍事件,我已經猜到八九分,但我依然要驕傲地笑到終點線。我第一遍看貝爾的眼部特寫,心想他下車之後的反應肯定不是驚訝憤怒,而是不出所料吧。果然,情緒的承接轉換無比自然,李四叔臉上只是短暫閃過一絲困惑,立刻回歸清冷、平靜、溫柔。舉目之間,千山萬水踏遍。

馬特達蒙,唉,據說看了一圈網上的Carroll Shelby紀錄片,看到了李四叔英年早逝之後Shelby一生都沒有放下的傷心。揣摩到這一步顯然不夠。劇本待他不薄,從他的熱血青春開始,到他的死生契闊結束。熱血與悲情,多麼豐富的闡釋空間。可惜馬特達蒙既沒有理解Shelby的熱血,也沒有理解Shelby的悲情。他只演出了劇本寫在紙面上的東西。比如劇中人物議論紛紛,「Shelby嚇破了膽所以光速退役跑去賣車」,李四叔也開玩笑地罵他賣車仔,於是馬特達蒙的Shelby假裝滿不在乎,整天把心臟病藥物當零食嗑。可惜他的偽裝缺少層次感(誰叫他跟貝爾對戲呢?標杆在那裡不容忽視),在路人粉絲面前、在福特高層面前、在李四叔和老工程師面前、在李四叔兒子面前,差不多一個樣。「裝酷」這個設定,最適合展現商場上的欲擒故縱虛與委蛇,所以呆萌與福特高層的嘴砲極其精彩,和路人粉絲的互動演得也極好。

但有些戲份不只是為了耍酷,比如Shelby不由分說要開直升機,炫耀自己當年開飛機的豐功偉績,迫降直升機跟騎自行車一樣簡單。假如馬特達蒙認真看了Shelby紀錄片,應該知道Shelby的軍旅背景可不比李四叔遜色,李四叔「開坦克橫掃歐洲」(呆萌自己的台詞講的),Shelby當年可是空軍飛行員呢。兩個人的早期經歷,電影給他倆分配了幾句台詞,貝爾用好了李四叔的台詞,呆萌沒有用好Shelby的台詞。Shelby開直升機的那段誇誇其談,只能勉強對應路人的態度——「牛逼!酷炫!」,卻不能對應李四叔的態度。李四叔遙望直升機掠過上空,會心一笑:這是我們認識的那個人。Shelby在台上高談闊論,別人跟風鼓掌,李四叔摘下墨鏡若有所思。李四叔認識的Shelby,當然不只是一個吹牛炫技的明星,他到底是誰呢,馬特達蒙沒有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劇本給Shelby的設定,壯志難酬,能屈能伸,抓住一切機會飆車耍酷,聊以撫慰自己無法延續的熱血青春。電影告訴我們,假如他能自己上場,一定可以像李四叔一樣技驚四座。李四叔在場上比賽,他在場邊自言自語腦補策略,別人為李四叔的表現嘖嘖稱奇,只有他早已猜到李四叔每一步棋怎麼走。李四叔沒拿到冠軍,轉眼間死於一場普通試駕,電影告訴我們,別人對車手事故司空見慣,身邊好朋友過了半年也差不多看開了,只有Shelby始終放不下。那麼馬特達蒙一定得表現出放不下的理由。對於電影人物Shelby而言,不僅僅意味著失去一個好朋友、好員工,更是自己的夢想失去了一個完美寄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件事在Shelby身上發生了兩次,他早年埋葬了自己的理想,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完美代理,結果再次埋葬自己熊熊燃燒的賽車激情。不靠閃回不靠台詞,想表現這樣的情感層次著實不易。

體育偶像多多益善,這不,又收了Carroll Shelby。他設計的經典車型Cobra和GT40系列都能單獨出傳記(英年早逝的Ken Miles整個人生只有一百多頁的記錄,真是人不如車,唉),關於他本人的傳記更是汗牛充棟。

最觸動我的一個片段:

1965年,Cobra車型進軍歐洲GT賽場,一舉戰勝法拉利。Shelby早年的夢想——帶著心愛的little Cobra橫掃大西洋兩岸,已經圓滿實現。但此時的他已經遠遠不滿足於GT賽場,而是劍指24小時耐力賽。人長大了,夢想也變大了。1965年勒芒鎩羽而歸,福特高層下了最後通牒,1966年再不奪冠,Shelby的獨立研發團隊要從福特捲包滾蛋。福特甚至招募了另外一個研發團隊,搞公司內部競爭。實現了早年夢想的Shelby,視當下為生死存亡之秋,一旦失敗,他早年的那些成就也要黯然失色。不知道是他自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還是獨立設計師的生存環境確實如此艱難。不過欲壑難填是真的,實現早年夢想好像確實沒有太大感覺。假如有一天我自己也超越了學生時代的成就,到時候想去Shelby博物館看看,在此之前不去。

Carroll Shelby口才真棒,腦筋也靈活得很,電影裡面只是驚鴻一瞥而已。他老爸開車送快遞,他時不時擺弄擺弄老爸的工作用車,算是掌握了機動車基本原理。但家裡沒啥錢,上不起大學估計也上不起技校,他想到的解決方案是——參軍,而且一定要選空軍,可以趁機進修機械原理和駕駛技術。空軍學院體檢有最低體重要求,他怒吃好幾根香蕉混過體檢,反正就是要進空軍。剛進去運氣不太好,分配到剷雞屎的活兒,實在幹不下去,靈機一動,帶著幾個小哥們兒在長官巡視的必經之路上挖了個小陷阱,長官座駕一下子陷進去半個輪子,氣得把他們關幾天禁閉,出來之後居然沒有叫他們繼續剷雞屎,而是直接打發去學正課,一幫新兵蛋子喜出望外不用再幹雜活了!Shelby的思路是,路上挖坑不屬於紀律手冊明文規定的違紀行為,不會上軍事法庭,只要惹得長官一時惱火處罰下來,事後肯定得有所補償。

Shelby不僅聰明過人,他很早就懂得利用外部資源。他需要的零件,只要有專業廠家生產,他直接買來用,絕不自己從頭生產。考慮到當時是上世紀中葉,精細分工全球合作的理念遠遠沒有今天這麼普及,Shelby的理念很超前了。(搞理論研究的也能借鑒到這點,現在文獻綜述那麼發達,沒必要自己從頭摸瞎去定位所有原始文獻,要善於利用靠譜同行的成果總結,咳咳。)同理,能招募優秀人才來做的事,他一般也不親歷親為。他招人的手段也極其聰明,很少去挖明星員工,喜歡從一些犄角旮旯的破地方尋找滄海遺珠,比如電影裡的老工程師Phil是他租用的一間門店前任租客的員工,比如Ken Miles是他從地區賽上注意到的業餘頂尖高手。

聰明人知道自己能力在哪方面,Shelby一生堅持不擴大公司規模,守著他精美的組裝車小作坊,帶著一個其樂融融的精銳團隊,在各大車企的夾縫之間左衝右撞。大概是因為他心裡清楚,自己最熱衷的是組裝設計,而在大車企內部當螺絲釘,幹不了靈感充沛的工作。Shelby是把激情與清醒融合到極致的人。

越了解Shelby的聰明才智,越為Ken Miles感到惋惜,假如他不顧知遇之恩放手一搏拿下大滿貫,其實根本不會影響Shelby的前途。福特高層早就想敲打Shelby團隊,另外招了個研發團隊搞公司內部競爭,但只准高層放火不准底層點燈,兩個團隊的旗下車手都不允許內部競爭個人榮譽,要按高層的內定順序爭奪名次,甚至提前規定好內定冠軍打破圈速紀錄、其他人依次慢兩秒(慢兩秒居然都能規定,震撼到家)。等於說,從研發到比賽,Shelby團隊無時無刻不處在生死存亡之秋,一度累到每天嗑藥通宵趕工。比賽最後階段,哈哈哈,最前面的那三輛車都是Shelby團隊的車型,穿小鞋專用競爭團隊的產品早已全軍覆沒。這種情況下,即使Ken Miles違抗福特高層命令「一意孤行奪冠」,Shelby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研發巨擘,哪怕封建昏君福特不想跟他繼續合作,別的車企排長隊請他好嗎。福特高層那幫孫子的智商哪裡是Shelby的對手。唉,李四叔實在是過於耿直,競技場上唯一一次妥協,實際上是無謂的犧牲,只有他自己做了悲劇英雄。

Shelby團隊的核心力量,我管他們叫做名人堂三人組,因為三個人都進了美國賽車名人堂——業務口才雙一流的小老闆Carroll Shelby,競賽部門經理Ken Miles,總工程師Phil Remington(電影裡和藹可親的老工程師,其實只比Shelby大兩歲,比Ken Miles小三歲呢,真人和演員一樣神采奕奕^_^)。他們的戰後職業生涯,無意間給我打開一個嶄新的歷史視角。作為二戰歷史愛好者,我一般把戰爭時期視為前線士兵和戰爭平民最關鍵、最值得書寫的人生經歷。不少文史作品講述二戰故事也是基於這個前提,比如《兄弟連》,許多盟軍戰士退伍時還很年輕,往後數十年的人生,原書只寫了寥寥幾筆,而且全部圍繞著「兄弟連再聚首」展開。名人堂三人組和《兄弟連》的主角們差不多同樣年紀,當年也是年輕的盟軍戰士,一個在後方擔任飛行教練,一個在前線開坦克殺敵,一個負責修理轟炸機。但對於他們幾個人來說,戰爭經歷只不過是職業生涯的鋪墊。退伍登記軍官勸Shelby留在預備役繼續從事航空事業,Shelby堅決表示以後無意轉型民航飛行員,地面機動車才是他真正的志趣所在。Ken Miles除了身上常穿一件破舊軍裝(也是夠節儉的,誰讓他商業頭腦欠佳長年缺錢呢),幾乎看不到任何戰爭痕跡。Phil一生最重要的角色是機械工程師,行伍之間、江湖之遠,皆是如此。復員返鄉後的漫長年月,才是他們人生的主要篇章。

他們算得上二戰「老兵」嗎?Shelby甚至算不上賽車老將,1960年退役時只有37歲。這時離二戰已經十幾年過去,他的戰後職業生涯也經歷過好幾次轉型,當過小富即安的卡車司機、勉強糊口的石油礦工、徹底失敗的農場主、世界頂尖的賽車手,又即將在賽車設計行業大放異彩。1961年設計出名垂青史的Cobra,1965年Cobra斬獲世界冠軍,1966年一鳴驚人的GT系列在他旗下蟬聯勒芒冠軍(在福特旗下一路保持到四連冠),這才到人生中途而已。這麼想來,人生真的很長,到底哪段人生是華彩篇章,不到蓋棺論定尚未可知。

Ken Miles是三人組唯一一位上過前線的狠角色,前面講過他與敵人正面相遇掏槍秒殺敵人的傳奇故事。他驚人的反應速度,戰場賽場皆是救命武器。由於不擅長與人周旋,45歲之前沒人贊助他征戰職業賽場,他顯然也買不起安全防護設備,開著自己組裝的小破車馳騁業餘賽場,全靠技術保命。「他活在人世的一呼一吸,都是他精湛技術的見證。」我看有些網友說電影神化了他的試駕能力,不不,電影可一點也沒有神化,人家就是那麼厲害。那個年代電腦建模還不發達,模型車有什麼問題,基本全靠試駕員主觀感受。試駕員感覺哪裡有問題,工程師才能順藤摸瓜去排查。Ken Miles英年早逝,Shelby再也找不到直覺如此精準的試駕員。但其實哪有那麼多純粹的直覺,所謂直覺往往是基礎知識的深厚積澱。記得Shelby評價過另外一位天才技工Lucien Harbuck,「關於發動機,他不知道的事情大概寫不滿一張標準郵票」。(1953年,在Harbuck的協助下,Shelby創造了同款車型全年全勝紀錄。不愧是Shelby,擅長與頂尖技術人員合作,並且毫不吝惜地歸功於幕後英雄。)

總工程師Phil Remington,當年也是一位年輕的盟軍戰士。這個色盲小夥兒為了加入空軍,不僅虛報年齡,還死記硬背色覺測試圖案,僥倖通過,在南太平洋軍事基地修理轟炸機。Phil是我以後想要成為的彪悍老年人,90歲高齡全職工作,手指不太靈便但仍能操作機械,唯獨褲子拉鏈太小不方便抓握,於是他發揮專業特長,給自己打造了一個「拉鏈指環」,就這樣工作到91歲才退休,92歲去世。(李四叔Ken Miles,指環王Phil Remington,這是什麼王炸組合www山楂樹下兩青年,青年鏇工和鐵匠2333)Phil終其一生不進管理層,只當技術骨幹。Ken Miles可愛的小兒子Peter走的也是這條職業路線,從學徒一路升到總工,極其低調,甚至去年電影拍攝期間的採訪也沒有透露自己現在哪裡高就(但顯然不在公司高層)。

2020.07.01

看過不少比《賽道狂人》結局更慘烈的電影,刷過十幾二十遍的也有好幾部,《莫扎特傳》《拯救大兵瑞恩》《哈姆雷特》。唯獨《賽道狂人》,無論刷多少遍,還是不能接受從頭看到尾。每次重刷,一定先看後半段,Ken Miles贏了Daytona之後,他兒子畫勒芒賽道平面圖要他講解,從這裡看到結局,然後轉過頭來,從最開始看到Daytona奪冠之夜。這才是我心目中的童話劇情:生離死別只不過是Shelby的一場夢,夢醒時分開著他心愛的Cobra,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和老朋友Ken Miles一壺濁酒喜相逢,一路並肩作戰到奪冠之夜,葡萄美酒醉臥沙場。

同時因為《賽道狂人》,想把貝爾的代表作全部看一遍,從最不適應的超英電影開始。以後的作品也打算關注,想知道他什麼時候徹底向歲月低頭,放下氣球身材自殺式演技,該偷懶時且偷懶。

2020.07.06

今天又是重刷《賽道狂人》的一天。

還記得電影裡那個小機靈鬼兒腐國小哥Charlie嗎?Charles Agapiou小時候是個英國卡車司機,跑去美國打工,找不到工作,有一天偶然路過Ken Miles汽修店,看見上面貼著一張招聘廣告「English mechanics needed」(看來Ken Miles想找個老鄉當員工)。Ken著急招人,不介意Charlie不會修車,招進來從頭開始教,有問必答,極其耐心。汽修店倒閉,Ken Miles要帶Charlie一起去Shelby American工作,Charlie說自己不會修賽車,Ken叫他放心,裝裝樣子混進去就行了。小哥就這樣稀裡糊塗混進賽車維修行業,很喜歡這份工作,一路升到首席機械師的位置。(原來老工程師Phil Remington是首席工程師chief engineer,Charlie是首席機械師chief mechanic。)

Charlie對Ken Miles佩服得五體投地,敬愛有加,視之如父。Ken Miles去世的那天,不巧正是Charlie的生日。失去了恩師的Shelby American,對他來說不復從前,他留在那裡幾個月就跳槽了。只剩下無盡的思念。

假如我是《賽道狂人》的音樂總監(也就想想而已[doge]),想買下The Wolfe Tones樂隊的一首歌《戰士還鄉》(A Soldier's Return)作為主題曲。機緣巧合,本來在搜Robert Burns的一首詩The Soldier's Return,無意中撞見這首標題極為相似的小曲兒。有幾段歌詞高度契合電影情節。

比如最後一段這幾句:

I don’t need your hero’s welcome 我不需要英雄凱旋的歡迎

I don’t want your bugle call 我不想要號角吹響的召喚

No brass band no pipes and drums, no medal badge or star 不要連天鼓角,不要英勇勳章

But give me what you promised me when first I went to war 但請你兌現我出征時的承諾

勒芒賽後,Ken Miles提起Shelby給自己的承諾,「你承諾讓我參賽,沒有承諾讓我奪冠」。這麼想來,電影似乎講了一個三顧茅廬和一諾千金的故事。現實中Ken Miles是Shelby自家員工,自然不可能要求老闆承諾什麼,正如歌曲裡的士兵也不可能得到戰爭高層的任何承諾。

歌曲甚至還有這段柔板:

So come over to me darling girl come here me Molly dear 心愛的女孩請來到我身旁

You are as welcome as the flowers in may you're welcome here to me 美麗可愛像五月花一樣

No more I’ll fire the musket shot or hear the cannon roar 我將放下毛瑟槍,再也聽不到炮響

I’ve done my time, now you’ll be mine 我已解甲還鄉,現在娶你為妻

I’m yours for ever more 我將永遠屬於你

雖然英語民歌裡的Molly就像漢語民歌裡的小芳一樣常見,但說來也巧,Ken Miles的妻子剛好也叫Mollie。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