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賽道狂人》影評:看嗨了,真正的「速度與激情」!
賽道狂人影評表姐今天要說的是,2019年度北美最火的賽車電影。
評分8.5,好於90%的傳記片。而在國外的爛番茄上,影片的新鮮度至今高達92%。
不僅如此,影片在頒獎季更是風頭強勁,榮獲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的年度十佳電影等榮譽。
締造如此強勁口碑,主創當然來頭不小。
導演是詹姆斯·曼高德,曾經拍攝過被無數影迷譽為燒腦神作的《致命ID》。
2017年,他又拍攝了一部《金剛狼3:殊死一戰》賺取了無數超英電影迷的眼淚,影片最終入圍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而這部《賽道狂人》正是他自編自導的最新作品——
《賽道狂人》
除了導演的履歷之外,影片最吸睛的看點無疑是兩大頂級影帝的銀幕對決。
電影採用了雙男主的人設,兩位主角由好萊塢實力派影帝克里斯蒂安·貝爾和馬特·達蒙主演。
這兩位放在一起,演技肯定不用擔心。而向來演戲不要命的貝爾,為了出演本片更是再次上演了「毀容式」演技。
早在2002年,出演《火龍帝國》,貝爾還是83公斤的肌肉男。
2004年出演《機械師》中他為了飾演一位重度失眠患者,在三週時間減肥減到骨瘦如柴,身高183厘米的貝爾,當時瘦到只有55公斤。
但到了2005年,為了演《蝙蝠俠:俠影之謎》,他又急速猛增體重,同時還要鍛鍊身體增加肌肉,體重火速攀升到86公斤。
之後,2006年出演《重見天日》,他又暴瘦到61公斤。
2008年再演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又增重回到86公斤。
而在出演《賽道狂人》之前,貝爾剛頂著200斤的身材演完了一部政治諷刺電影《副總統》,緊接著他又迅速減重31.5公斤出演了這部《賽道狂人》。
可以說——
貝爾的蜜汁體重已經成為演員業內的神話,也證明了他作為一位偉大演員的敬業。
再說影片的故事,同樣非常傳奇。
影片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傳記題材。,影片的英文原名 Ford v. Ferrari,直譯過來就是「福特大戰法拉利」。
這個簡單直接的標題就概括了影片的主要劇情,圍繞兩大汽車行業的傳奇巨頭之間的鬥爭展開。
故事開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二戰後汽車行業迎來了爆發性的增長。
當時的福特和法拉利,一個在美國一個在歐洲,原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家車企。
前者致力於工業化流水線生產面向普遍受眾的大眾車型,後者則堅持手工鍛造,以專門製造高端跑車和賽車為主業。
當時的福特公司想要進軍歐洲市場,但畢竟歐洲才是汽車的發源地,美國車在歐洲車系面前根本沒有任何品牌優越感。
於是,當時的福特二代掌舵人靈機一動,決定搞個大新聞:他提出收購當時正處於財務危機的法拉利。
在福特公司看來,這是一舉兩得的好買賣,既可以打入歐洲市場,同時又能借助法拉利的影響力進軍賽車行業。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法拉利的創始人恩佐·法拉利不僅當場拒絕,還藉收購一事拿來炒作,以便提升自己公司的股價。
事後更是不忘狠狠嘲諷了一波福特公司的掌舵人福特二世,罵得極其毒舌刻薄:他(福特二世)才不是亨利·福特,充其量只是個二世祖。
收購沒成功,還被對方給羞辱奚落,這讓福特二世惱羞成怒,揚言要在賽車場上幹掉法拉利,並且花多少錢也在所不惜。
於是一場企業收購變成了兩個業內大佬的恩怨,最終又落回到了體育賽場上的競技之爭。
但狠話好說,關鍵在於怎麼讓狠話變為現實。
福特此前從無賽車運動的經驗,而它們要面對的則是賽車界最著名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
於是,福特公司決定自組一隻車隊。
為此重金聘用最好的設計師,想要設計出速度更快的賽車,贏下勒芒耐力賽繼而打臉法拉利。
也正是在這種孤注一擲的背景下,他們找到了男主角卡羅爾·謝爾比(馬特·達蒙 飾)。
謝爾比曾是一位天才賽車手,也是唯一一位獲得勒芒車賽冠軍的美國人。可惜的是,因為心臟原因他不得不選擇退役,轉行開了一家賽車設計工作室,專門從事賽車比賽。
而除了自己的造車技術之外,他們還需要一位最好的賽車手來駕駛。也就是在這時候,他意外遇到了曾經在賽車場上的老搭檔肯·邁爾斯(克里斯蒂安·貝爾 飾)。
但和風光得意的謝爾比不同,此時的肯卻正處於人生低谷。
他原本是一名來自英國的汽車工程師和賽車手,告別賽車界之後,開了一家汽車維修廠。
可因為他脾氣火爆,個性強勢,給客戶修個車都能分分鐘演變成乾架,導致修車廠面臨破產。
原本他打算參加一次比賽贏得獎金。可就在參賽前,因為自己的賽車不合格,而與裁判發生口角。
幸而遇到了謝爾比幫他打圓場,可這位暴躁的老搭檔不僅不感謝,轉身就朝他扔了一把扳手。
可謝爾比不僅不生氣,反而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因為謝爾比知道,肯是他見過的最好的賽車手。
但當肯得知謝爾比是要為福特公司造車之後,就立刻表示拒絕,因為他太清楚這些大公司的作風了。
確實,福特公司不差錢,但問題在於他們對於賽車項目卻毫無經驗。
再加上一個如此龐大的企業背後僵化的制度和官僚作風,也讓福特高層根本無法理解賽車這項運動的意義和價值。
說直白點就是——
福特公司以為有錢就可以贏,但贏得冠軍,卻不只是靠砸錢那麼簡單。
最終,還是謝爾比說服了肯。
理由不是金錢和名望,而是由於兩人對於賽車這項運動純粹的熱愛。
謝爾比曾因為身體原因而被迫告別車手生涯,而現在他找到了另一條實現理想的道路——
造一台最快最好的賽車。
而對於肯來說,他參加比賽從來不是為了奪冠拿獎盃,同樣也是因為純粹的享受這種速度帶來的激情。
所以,他可以開著一輛被自己砸壞了後備箱的小破車,輕而易舉地拿下賽車冠軍。
他有最好的的技術,缺少的只是一個可以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於是,憑著這項熱愛,兩人一拍即合,決心聯手造車,贏下勒芒比賽。
在這對天才兄弟的傾力合作之下,他們終於造出了一輛可與法拉利匹敵的賽車,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大名鼎鼎的福特GT40。
眼看著兄弟倆的夢想就要實現,可偏偏福特公司內部的高層又開始作妖。
福特公司高層雖然不懂賽車,但卻個個精於內鬥奪權。尤其是公司副總利奧認為肯不服管教,由他代表福特參賽會影響公司形象。
這導致肯與謝爾比在打造賽車時阻礙重重,甚至肯差一點就沒辦法參賽了。
好在謝爾比還是向福特二世痛陳利害之後,爭取到了肯參加勒芒比賽的機會。
電影最高潮的段落,正是肯和謝爾比參加勒芒比賽的段落。
導演沒有太多飛車場面的炫技,只是刻畫如親臨賽車場觀看時的速度、畫面和音效,帶給觀眾一種強烈的沉浸感。
無論是引擎轟鳴時的震撼,還是車手之間的賽道纏鬥,亦或是車廂內溫度不斷上升隨時可能爆炸的車體.......
這些,都足以看得讓人熱血沸騰。
而相比比賽的過程,更加動人的則是比賽的結果。
影片最後,眼看邁爾斯就要獨走奪冠,福特公司高層再次臨陣瞎指揮。
由於前三名都是福特的車手,福特公司不只想要包辦前三名成績,還要用三台車子同時衝線創造話題。
於是,他們要求邁爾斯減速等另外兩位車手,讓三台福特汽車同時通過終點線一起奪冠。
邁爾斯在最後一次刷新單圈記錄之後,終於在最後一圈決定減速,等其他隊員趕上,一起衝線。
而且他在衝過終點後才得知,另一名福特車手麥克拉倫才是冠軍,因為麥克拉倫在排位賽時的位置更靠後。
最後,邁爾斯帶領福特車隊贏得了勝利,但他自己卻輸了比賽。
電影透過這個有些悲傷的結尾,也完成了角色最後的昇華——
那個不服管教強硬了一輩子的愣頭青邁爾斯,在比賽的最後一刻,完成了自我的成長。
因為他意識到,自己能夠在賽車場上發光發熱,不是他個人的功勞,而是幕後團隊陪著他沒日沒夜奮鬥打拼的結果。
所以他不再是為了自己而贏,而是要在為整個團隊的夢想而戰。
就像電影結尾,謝爾比向邁爾斯道歉,邁爾斯卻說:
你承諾給我的是參賽的機會,不是勝利的機會。
對於邁爾斯來說,輸贏固然重要。但比輸贏和極速更重要的是,他更享受的是比賽的過程。
這不是為失敗所找的藉口,而是一個人熱衷於一件事情的最高境界。
對於邁爾斯和肯這樣的純粹熱愛賽車運動的人來說,已經不需要從中獲得更多成就或肯定,只需要身在其中,就是最美好的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