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賽道狂人》影評:不止賽車那麼簡單
賽道狂人影評競技類電影的最大看點,通常在於「競技」。
但《賽道狂人》不同。
誠然,這部電影出色地完成了「賽場」部分的呈現。
前後三場賽事,每一場都有不同的設計。
特別是在聲音方面,它沒有一味追求酷炫,而是旨在營造一種逼真的臨場體驗。
人群的歡呼,引擎的轟鳴,車輛飛馳時的嘯叫,以及漸次掠過耳邊的風聲……
所有的聲音都經過精準的設計和組合,最終形成完美的混響。
也難怪這部電影能同時拿到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剪輯」兩項大獎。
但另一方面,《賽道狂人》並沒有想靠「激烈的賽車場面」躺贏。
它的野心更大。
它想重述一段傳奇,並繞到傳奇的背後,去展現時代風貌、人情冷暖。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但凡對賽車感興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這段往事。
那是1966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福特車隊最終戰勝稱霸多年的法拉利車隊,創造了奇蹟。
而奇蹟的締造者,正是影片的兩位主角: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和瘋狂賽車手肯·邁爾斯。
這兩個人與我們印象中的「英雄」形象相去甚遠。
他們都有嚴重的缺陷。
謝爾比的缺陷在於身體。
他原本是個出色的賽車手,是此前唯一在勒芒賽事中奪冠的美國人,卻因為患上嚴重的心臟病,遠離了賽場。
此後他做起了賣車業務,做得風生水起,但心中的賽車之火並未熄滅。
邁爾斯的缺陷在於性格。
毫無疑問,他是個罕見的賽車天才。
但他性格孤傲、偏執,不善與人合作,以至於沒有車隊願意接納他。
於是他只好獨自經營一家修車鋪,和妻兒勉強度日。
誰也想不到,就是這麼兩個人最終扳倒了巨人「法拉利」。
這是個結局早已注定的故事,但又讓人難以置信。
於是你會懷著極大的興趣甚至質疑,去見證它到底如何發生。
既然是比賽,對手就尤為關鍵。
那麼謝爾比和邁爾斯面臨的最大對手是誰呢?
法拉利?
確實,此前的法拉利已經蟬聯了5年冠軍,風頭一時無兩。
同場競技的車手?所剩無幾的時間?
沒錯,這些都是難纏的對手。
但實際上,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車隊的東家——福特公司。
這也是影片非常有趣的一點。
它讓我們看到在通往傳奇的路上,真正的絆腳石往往不來自外部敵人,而來自內部隊友。
具體到影片中,就是福特公司的副總裁利奧·貝貝。
此人身居高職,被亨利·福特二世任命為車隊的直接管理者。
可是他卻不幹正事兒,成天只想著排除異己,鞏固權力。
他看不慣邁爾斯的散漫作風,於是不顧他出眾的能力,罷免了他的參賽資格。
他胡亂指揮,把「外行領導內行」的種種弊病通通顯露出來。
他還貪功諉過,見車隊成績不好,立馬甩鍋;但凡車隊有點成績,就一臉胸有成竹,在媒體面前誇誇其談。
他像極了一個傲慢的官員。
仗著自己位高權重,就可以欺上瞞下,肆意妄為。
何以至此?
絕非他一人能夠做到。
實際背後是整個福特公司陷入了一種官僚作風的積習裡,積重難返。
影片中有一個情節,謝爾比第一次去福特公司,見到一個紅色的文件夾經歷了無數人之手,才最終到達了福特二世的手中。
這一漫長的信息鏈條,就是一個組織的生命力損耗殆盡的原因。
謝爾比和邁爾斯要做的,就是帶領這樣一個衰朽的巨人完成輕巧的轉身。
這談何容易?
與此同時,還有另一股力量暗中阻撓。
這股力量更為強大,它不止來自某人、某個組織,而是來自一個奔湧向前的時代。
什麼時代?
一個消費主義的時代。
請留意影片講述的年代——上世紀六十年代。
那正是二戰後,嬰兒潮一代成長為消費主力的年代。
他們新潮、反叛、有強烈的購買慾,於是新一波的消費主義開始盛行。
這一波什麼特點?
品牌至上。
說白了,人們買東西,買的不再是產品,而是藉由品牌獲得一種身份象徵。
這也就意味著,哪個商家能創造出年輕人追捧的品牌,就能迅速佔領市場。
而《賽道狂人》的故事,就是從這兒開始的。
福特身為一家傳統汽車公司,已經快成了「老古董」的代名詞。
於是他們尋求轉變,不惜花重金打造車隊贏下比賽,從而把「勝利」、「激情」、「速度」這些美好的字眼兒也貼在福特的車身上。
這才是福特參加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真正原因。
從這個角度看,《賽道狂人》在講什麼?
它實際在講:當消費主義浪潮來臨時,所有人是如何被裹挾其中的。
這裡面,首當其衝的就是福特公司。
他們急匆匆地投身於時代的大潮中,渴望著逐浪前行,經久不衰。
進而不可避免地,謝爾比和邁爾斯也被牽扯進來。
他們原本只是單純的賽車手,加入福特只是為了追求速度,追求卓越。
可慢慢地他們發現,自己錯了。
他們與福特看似有一致的目標,實際卻身在完全不同的賽道。
一方為了賽車,一方卻是為了賣車。
兩者從起點就已經天差地別。
於是,才有了影片最後戲劇性的一幕。
出於品牌宣傳的考慮,又是利奧·貝貝站了出來,建議讓三輛福特賽車一起衝過終點,好留下極富傳播力的照片。
這也就意味著,領先一圈的邁爾斯要放棄對速度的追求,自行減速,等待身後的隊友。
邁爾斯會這麼做嗎?
看了邁爾斯的最終選擇,相信很多人會覺得,他屈從於公司的安排,失掉了自己的堅持。
但我並不這麼看。
邁爾斯的選擇,實際和公司的決定毫無關係。
他是為了謝爾比才這麼做的。
我們知道在所有雙男主的電影中,人物的弧光實際都是糾纏在一起的。
也就是說,他們最終都會通過對方來補全自己,成就自我。
正如在《賽道狂人》中,謝爾比從邁爾斯身上學到了「強硬」。
不是無理取鬧,而是為了自己的信念,敢於向他人說「不」。
而邁爾斯則從謝爾比身上學到了「合作」的精神。
於是在衝向終點的時候,他突然看向後視鏡,只見那裡空無一人。
他突然感到一陣孤獨,於是才放慢速度,等待隊友在後視鏡中出現。
這是全片極富「象徵意味」的一幕。
要知道,「後視鏡」對於賽車手意味著什麼?
那原本是只見對手,不見隊友的地方。
可是在那一刻,邁爾斯卻在其中期待著隊友的出現。
這意味著他的眼中不再只有爭鬥,也有了合作和分享的愉悅。
當然,這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他透過後視鏡「看」到了站在更遠處的謝爾比。
從前,都是謝爾比為他賭上自己的公司和前途。
這一次,他終於要為謝爾比做一件事了。
因此他的選擇並不是妥協,而是對友情的回望。
影片最後,很令人感到氣憤的是,邁爾斯因為等待而丟掉了冠軍。
但是他真的輸了嗎?
並沒有。
你看,正在二樓觀戰的恩佐·法拉利向他投來敬佩的眼神並脫帽致意。
那一刻,你就明白了。
其實勝利的,不是福特,而是三個看似失敗了的傢伙。
他們是謝爾比、邁爾斯,還有恩佐·法拉利。
因為最終贏得勝利的是法拉利一直倡導的理念,那就是對於速度的追求與對於賽車本身的精雕細琢。
而謝爾比和邁爾斯雖然身在福特,但他們正是繼承了這一源自法拉利的理念,才得以最終超越法拉利,贏得今日的勝利。
所以你說,誰輸誰贏呢?
在福特二世忙著和冠軍合影時,謝爾比和邁爾斯已經走遠了。
邁爾斯說:「我覺得車子還能更快,底盤還能更輕。」
謝爾比說:「那我們還在這兒幹什麼?等明年換個車隊,把冠軍贏回來。」
那一刻,夕陽正好。
所有的人群都湧向領獎台,只有他們兩個人逆流而上。
這就是《賽道狂人》的故事。
它不止賽車那麼簡單,而是在講述一種不為時代妥協的無畏,和一種對於極致、對於卓越的不懈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