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勝負反手拍》影評::政治正確的「衝奧產品」還能走多遠?
勝負反手拍影評《勝負反手拍》這部電影在拍攝之初就被很多人看好,一則是有攜新科奧斯卡影后之威的石頭姐強勢加盟,另一方面則是影片在題材上選擇了1973年的那場舉世聞名的「勝負反手拍」。那場比賽在美國女權運動的漫漫長路上可以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而在21世紀的今天,全世界範圍內的女性意識都在逐漸覺醒,女權運動和平權運動正在各個國家高歌猛進地進行著,在這樣的時刻選擇拍攝一部聚焦如此歷史事件的傳記電影,無疑也是意義重大的。
不過,更加顯而易見的是,《勝負反手拍》這部電影從一開始也就是一部標準的「衝奧電影」——摒棄了對於影片簡單的娛樂性的追求,聚焦值得銘記的重要歷史事件,為正逐漸走到陽光之下的女權與LGBT群體發聲,甚至還有著一絲似有若無的對於川普的隱晦嘲諷,只差黑人種族問題沒有融入其中了(也沒法融)——這些在當今美國尤其是好萊塢無比政治正確的元素,似乎已經成為了一部電影登上奧斯卡舞台的通行證,甚至在只有毫釐之差的獎項競爭中,政治正確也是一部電影以之爭雄求勝的護身符。
《勝負反手拍》的主人公Billie Jean King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網球運動員之一,也是美國女權運動的過程中難以繞過的一座豐碑。在1973年,她在與退役男性網球選手、曾經世界排名第一的Bobby Riggs的那場舉世矚目的勝負反手拍中,直落三盤以6-4, 6-3, 6-3戰勝了里格斯,也籍此徹底推動了網球運動中女性運動員的地位,為女性運動員同工同酬的最終達成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更加重要的是,性別大戰的結果,向全世界宣佈了女性可以在競技運動領域不輸於男性,那意味著女性在任何領域也可以做得同樣好。
可惜的是,《勝負反手拍》卻難以被稱為一部成功的作品。影片想表達的東西太多了,不僅僅是性別大戰這個事件的起因發展和結果,追求政治正確的主創還不想放過Billie Jean其人身上更加值得挖掘的一點,那就是她那段讓世人非議的同性戀情。誠然,電影本身就是支持LBGT群體發聲的有力武器,就好比今年的頒獎季大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就是繼李安的《斷背山》之後又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同性愛情片。然而,在追求題材的重要意義的同時,電影主創不能忘記以電影本身的完成度和藝術性作為第一的準則。
在看過《勝負反手拍》之後,我覺得這部電影遠大於「勝負反手拍」,但又略小於「Billie Jean」,它不滿足於單純地闡述一次歷史事件的野心,但也不足以全然再現Billie Jean這位偉大女性的全部。事實上,影片只要在二者選其一地完成一項任務就好,可偏偏最終兩邊不能兼顧。
在講述勝負反手拍這一歷史事件的層面,影片分散了不少篇幅到Billie Jean和她的髮型師Marilyn之間的情感故事線裡,使得影片一開始對於網球界異性不平等的矛盾的鋪墊而產生的山雨欲來的氛圍,到了影片中段被人物的情感糾葛沖淡了不少,等到本應該是全片觀影情緒最高潮的最終大戰的時候,反而讓觀眾覺得略顯平淡。
另一方面,在刻畫Billie Jean這個人物的時候,卻又略嫌力度不足——因為影片需要一定的精力來為Billie Jean的對手Bobby Riggs樹立旗幟,在敘事上不得不進行雙線的推進。無論在篇幅上如何分配,這樣一來都會使得對於Billie Jean的人物刻畫缺斤少兩,就好比Billie Jean和Marilyn的同性戀情的發生,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兩人確實是在第一次的理髮廳的接觸中就迸發了愛火,但片中兩人情感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觀眾看不到Billie Jean這個人物內心的掙扎就不得不接受了這對同性戀人已經確立關係的事實。
這裡有不合邏輯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上世紀70年代並不如今天的我們一樣對於同性戀持一視同仁的態度,更在於現實中的Billie Jean其實是一個思想略微傳統的人,在自己的同性取向覺醒之後,她受困於自己不可告人的情感與對丈夫的背叛,其實承擔了巨大的痛苦——在這個千年以來都崇奉男權的社會中,女性意識的全面覺醒絕不像這部電影中來得這麼水到渠成,但片中的Billie Jean顯然沒有太多煩惱。影片用「對網球的真愛」和必須代表女性出戰並獲得勝利的使命感等等主線劇情的橋段很快地就把這些問題跳過了,使得Billie Jean這個人物的塑造其實有一些偏於符號化,她並不是現實中的那個Billie Jean,而是我們所期待的一位敢於為女性站出來敢於開天闢地的女中豪傑,而是一位手捧獎盃(你可以理解為網球獎盃也可以理解為奧斯卡)的巾幗英雄。
說到Billie Jean的人物刻畫,就不得不談到石頭姐Emma Stone的表演。她在去年《愛樂之城》中以靈氣逼人的表演,為洛城獻上了一封妙筆生花的情書,也使得她成為又一位年紀輕輕的奧斯卡影后,實至名歸。在職業生涯巔峰之後,石頭姐選擇了《勝負反手拍》這樣一部特殊題材的電影,無疑是有百尺竿頭之意,就像小雀斑當年憑藉《萬物理論》封帝之後馬上選擇在《丹麥女孩》中飾演第一位變性人一樣敢於挑戰,這些傑出的青年演員的表演熱情和崇高目標不得不讓人心折。然而,在《勝負反手拍》中,石頭姐的表演卻顯然不在最佳狀態,一方面是前面談到了影片在兩條主線之間中產生了的割裂對立的狀態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石頭姐自身對於Billie Jean這個角色的理解還可以更加深刻一些。對於石頭姐,在片中最為閃光的時刻就是在大戰獲勝之後一個人回到更衣室痛苦的場景,在那場戲中石頭姐所表現出的情緒非常飽滿,也非常感人。Billie Jean並不是簡單的喜極而泣,而是更為複雜的悲喜交加——她不僅僅是贏了,而是不得不贏,她的勝利不僅僅是偉大的榮耀,亦是被迫的屈辱。女性與男性之間的權利平等,如果還需要女性在一場充滿噱頭的比賽中獲勝才能夠正名,則恰恰說明了女性在這個男權社會中的話語權還遠遠不夠。
讓人驚喜的,反而是Steve Carell在片中的精彩表演,看過新聞照片和電影劇照的對比後,你一定會覺得從外形和神態上來說,Bobby Riggs這個人物的還原度比Billie Jean要高。Steve Carell的表演其實頗有一些個人痕跡在裡面,機關槍一樣快而穩的台詞風格,豐富細微的面部表情是他行走江湖的兩大法寶。在《勝負反手拍》中,他將Bobby Riggs這個人物塑造得相當立體,這是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小人,也是一個刻薄無禮的惡棍,他傲慢囂張,也精明算計,他是一個對冒險甘之如飴的賭徒,也是一個居心叵測的營銷大師。有人說Steve Carel對於Bobby Riggs這個人物的詮釋,是在嘲諷從來就不甘寂寞的美國總統川普,而《勝負反手拍》這部電影恰恰也是在川普當選之前拍攝的,若是希拉里當選,這部電影如今的意義恐怕更是耐人尋味。在《勝負反手拍》中,Bobby Riggs這個人物就像在現實中一樣,自始自終幾乎是他一個人推動了勝負反手拍這一鬧劇,而Billie Jean只能在糾結於自己愛到一蹋糊塗的情感現狀的同時,還要百般無奈之下被迫應戰。
總的來說,《勝負反手拍》這部電影正是被「奧斯卡配置」所限制了,本應該流暢的敘事亦讓位於政治正確的布局,使得影片的故事產生了一定的失焦,空餘導演費盡心思安排的充滿明槍暗箭的台詞所營造出來的矛盾激突的氣氛,對於一個這麼珍貴的題材來說,影片最終呈現的效果無疑是讓人覺得惋惜的。
我們都知道剛剛在海外上映的《星球大戰8》正遭遇了迪士尼近十年來最大的麻煩,百試不爽的合家歡路線似乎不能夠讓數量龐大的星戰迷群體滿足,口碑的崩壞同時也引起了電影票房的下滑,剛剛以王者之姿收購福斯的迪士尼帝國沒想到這麼快就碰到了自己的瓶頸。其實,《勝負反手拍》等一些選擇走「政治正確」路子的頒獎季電影遇到的是和迪士尼類似的困境,曾經「三觀正」是一部電影登上奧斯卡頒獎台的雲梯,而當這個梯子開始不斷給一部電影帶來限制甚至是負面影響的時候,精心打造的「衝奧產品」到底還能走多遠?
米老鼠和我們一樣想知道答案。